1
|
民国时期清华大学转学制度的历史考察 |
张铭雨
李思楚
|
《山东高等教育》
|
2015 |
3
|
|
2
|
清华简《系年》“南瀤之行”考析 |
刘光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3
|
清华简《系年》所见伍子胥职官考 |
刘光
|
《管子学刊》
|
2017 |
1
|
|
4
|
春节放爆竹习俗的形成 |
刘晓峰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
2025 |
0 |
|
5
|
公厨、职田与空饷:中晚唐官员的俸禄制度 |
张国刚
|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历史维度下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管理探讨 |
王忠静
张景平
郑航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8
|
|
7
|
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考察 |
彭刚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4
|
|
8
|
“唐宋变革”与中国历史分期问题 |
张国刚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9
|
生态生产力标准--环境史研究中历史评价尺度的创新及其意义 |
梅雪芹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10
|
黎立武《中庸》、《大学》思想之考辩 |
刘成群
|
《昌吉学院学报》
|
2008 |
2
|
|
11
|
节俗如何结构了特殊的文化空间——从端午节俗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谈起 |
刘晓峰
|
《文化艺术研究》
|
2009 |
1
|
|
12
|
欧洲的中国观:一个历史的巡礼与反思 |
张国刚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4 |
0 |
|
13
|
从《系辞传》论“伏羲作八卦” |
廖名春
|
《船山学刊》
|
2014 |
0 |
|
14
|
新疆南疆地区兵地嵌入式发展模式研究——以墨玉县与境内兵团单位关系为例 |
赵春水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19 |
1
|
|
15
|
清华简《皇门》篇研究现状 |
韩宇娇
|
《管子学刊》
CSSCI
|
2013 |
0 |
|
16
|
吴语富阳(东梓关)方言音系 |
盛益民
徐恺远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7
|
比较视野下清代关税的近代转型 |
倪玉平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环境史理论与方法研究”笔谈 |
王利华
梅雪芹
周琼
滕海键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9
|
西北所出汉代簿籍册书简的排列与复原——从东汉永元兵物簿说起 |
侯旭东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1
|
|
20
|
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认识变化及其政治意涵 |
金富军
蔡乐苏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