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国考”及DRG付费的三级医院手术病例质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成 李梦滢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分析公立医院手术病例医保DRG结余情况,为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效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13 127例手术病例为样本,基于“国考”医疗质量指标,分析DRG实际结余率,以及医疗质量与DRG结余率之间关系。结果:样本医院... 目的:分析公立医院手术病例医保DRG结余情况,为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效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13 127例手术病例为样本,基于“国考”医疗质量指标,分析DRG实际结余率,以及医疗质量与DRG结余率之间关系。结果:样本医院手术病例的DRG结余率为0.281 1,其中四级手术和微创手术的DRG结余率较低,CMI值与DRG结余率正相关;非集采手术病例DRG结余率为0.240 8,结余主要来自优势专科和病种。结论:医院要分层分类制定科室精细化管理策略,促进学科发展和内涵建设;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改善医疗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积极参与医保部门的协商谈判,创新多元补偿机制,实现DRG付费下兼顾医疗质量提升和经济效益改善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公立医院 医疗质量指标 医保DRG结余 手术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行风建设指数定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桂德权 毕欣然 +4 位作者 蔡志玲 陈政 易丽叶 王熇 徐琨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3,共4页
目的:从医院管理视角引入指数定量评价体系,用形象、具体且高度凝练的指标和评价要点来描述公立医院的行风建设工作。方法:立足当前公立医院行风建设管理中重点督查的关键领域,围绕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制度建设等5个维度,设计定量与定性... 目的:从医院管理视角引入指数定量评价体系,用形象、具体且高度凝练的指标和评价要点来描述公立医院的行风建设工作。方法:立足当前公立医院行风建设管理中重点督查的关键领域,围绕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制度建设等5个维度,设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行风建设指数评价模式。结果:构建了适用于公立医院临床科室的数字化行风建设指数评价机制,划定评价周期并实行动态管理,实现对行风建设发展问题的精准定位和对行风监督工作具体实施情况的有效全面评估。结论:本研究客观评价医德医风水平和医院行风建设管理现状,有助于综合理解和客观评估复杂的管理行为,为未来数字医院的横向管理与纵向规划提供了有效的战略改进支撑,有助于推动现代化医院行风治理的标准化、精细化和信息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行风建设 数字化治理 精细化管理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管理类岗位评价模型的建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铁山 张丹 +1 位作者 王旸 许树强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41,共4页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中管理类岗位员工心目中认可度较高的岗位评价要素,建立综合医院管理类岗位评价要素体系,并对其进行信度、效度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来自北京6所综合医院的420名管理人员进行综合医院岗位评价要素重要性的问...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中管理类岗位员工心目中认可度较高的岗位评价要素,建立综合医院管理类岗位评价要素体系,并对其进行信度、效度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来自北京6所综合医院的420名管理人员进行综合医院岗位评价要素重要性的问卷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评价维度,计算Cronbach’sα系数对岗位评价要素体系进行信度检验,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效度检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维度和要素的权重。结果 (1)通过因子分析提取4个因子作为评价要素的维度,剔除关联性较低的"工作时间"要素;(2)经信度分析,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程度高,建立4个维度、22个要素的综合医院管理类岗位评价体系;(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评价模型拟合度的几个主要指标均大于0.8,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度;(4)以1 000分为基础,利用变异系数法计算各要素的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并结合评价维度的权重确定各评价要素的综合权重,确定每个评价要素和维度的权重值,形成综合医院管理岗位评价模型。结论构建4个维度、22个要素的综合医院管理类岗位评价要素体系,该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对综合医院管理类岗位的评价更具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岗位评价要素 管理岗位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诊疗服务导向下北京协和医院门诊转诊模式探索
4
作者 柳昭羽 王萧冉 +8 位作者 王雪 张森诚 刘海民 曾可 任远 周文华 孙学勤 胡冰水 李春厚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19,共3页
探讨了北京协和医院在“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如何通过建立和优化门诊转诊系统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通过协同管理,持续优化门诊转诊流程,加强质控,改进评价方式,提高医师门诊转诊响应比例,缩短响应时... 探讨了北京协和医院在“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如何通过建立和优化门诊转诊系统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通过协同管理,持续优化门诊转诊流程,加强质控,改进评价方式,提高医师门诊转诊响应比例,缩短响应时间,门诊连续性医疗服务量显著提升,同时也为综合公立医院提供了可借鉴的门诊转诊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转诊系统 连续性诊疗 医疗服务效率 公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分析范式的权力观念质性研究
5
作者 赵书松 赵旭宏 +1 位作者 赵莉娜 张鹏程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7-437,共11页
引入“结构-过程”分析范式,基于建构型扎根理论深入探讨权力观念,提炼出个体权力观念的6个核心维度并构建权力观念双维模型,以此为标准将权力观念区分为旧权力与新权力。研究结果发现,旧权力观念下权力主客体间冲突对立,权力由个人利... 引入“结构-过程”分析范式,基于建构型扎根理论深入探讨权力观念,提炼出个体权力观念的6个核心维度并构建权力观念双维模型,以此为标准将权力观念区分为旧权力与新权力。研究结果发现,旧权力观念下权力主客体间冲突对立,权力由个人利益为动机导向的少数人所掌握,自上而下流动,最终导致权力分配不均的结果;新权力观念下权力主客体间平等协作,权力由组织发展导向的员工群体所拥有,自下而上汇集,最终产生权力的增量与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观念 新权力 旧权力 结构-过程范式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法和秩和比法模糊联合的三级公立医院外科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悦欣 夏家红 +2 位作者 张明 吴晟 许栋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8,共6页
目的基于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相关指标对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2024年第一季度外科医疗质量和运营效率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医院手术科室发展提供建议。方法利用加权TOPSIS法、秩和比(ranksumratio,RSR)法以及二者模糊联合的方法对某三级甲... 目的基于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相关指标对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2024年第一季度外科医疗质量和运营效率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医院手术科室发展提供建议。方法利用加权TOPSIS法、秩和比(ranksumratio,RSR)法以及二者模糊联合的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外科绩效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24年第一季度综合评价A12、A13、A6排名前三位,A3、A22、A1排名后三位,大部分科室居于中档,评价结果总体上与评价医院的科室发展情况相同,反映科室的绩效水平存在差异。结论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外科整体绩效水平有待提高,“功能定位”对外科绩效结果影响较大。绩效水平提升应聚焦技术创新与效率优化,强化各要素重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公立医院 绩效考核 外科 TOPSIS法 秩和比法 模糊联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医保支付方式下的医院伦理困境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卢钰 朱与菁 钟欣益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28,共4页
DRG医保支付方式已成为国内主流的医疗服务给付的方式之一,然而许多公立医院在实践过程中未能很好地适应改革,从医学伦理视角对DRG运行中的伦理困境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指出当下医疗机构可能面临的实际问题,如医疗行为异化、挑选... DRG医保支付方式已成为国内主流的医疗服务给付的方式之一,然而许多公立医院在实践过程中未能很好地适应改革,从医学伦理视角对DRG运行中的伦理困境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指出当下医疗机构可能面临的实际问题,如医疗行为异化、挑选患者、费用转移与新技术博弈等,分析了驱动医疗行为的内在因素,然后回归支付方式改革本源——价值医疗思想,建议管理者通过提升价值认同、改善工作氛围、建立科学考评机制、兼顾药耗协同等措施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改革 支付方式 伦理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卒中预防筛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8
作者 刘超 池枫 +2 位作者 覃立芬 李艳蕾 任力杰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12,共8页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卒中预防筛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小组讨论和文献研究,并结合深圳市神经系统疾病医防融合项目组专家意见,初步拟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卒中预防筛查能力评...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卒中预防筛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小组讨论和文献研究,并结合深圳市神经系统疾病医防融合项目组专家意见,初步拟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卒中预防筛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邀请参与过中国卒中急救地图或卒中预防地图建设的专家作为函询对象,根据函询结果计算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和协调程度,经过两轮函询及小组讨论最终确定指标体系。结果共邀请参与过中国卒中急救地图或卒中预防地图建设的专家22位,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全部收回且有效,专家积极程度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95和0.790,专家问卷重要性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33(χ^(2)=240.752,P<0.001)和0.338(χ^(2)=349.240,P<0.001)。最终确立的指标体系由9个一级指标和47个二级指标构成。结论本研究基于卒中防治实践和德尔菲法构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卒中预防筛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全面性和科学性,指标体系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效果和指标权重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卒中预防筛查能力 德尔菲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调查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18
9
作者 易丽丹 刘庭芳 《中国医院》 2017年第12期28-32,共5页
目的:分析国内目前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深圳市10所综合性公立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深圳市10所被调查医院均... 目的:分析国内目前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深圳市10所综合性公立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深圳市10所被调查医院均设置了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三级架构,区属医院调查对象对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中职能部门设置情况的知晓率高于市属医院;市属医院与区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运行情况均表现较好;市属医院及区属医院均希望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市属医院相对更期待"更专业的工作人员";医院医疗质量监管职责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显著高于其他。结论:完善质量管理组织架构的框架设置、人员组成及工作职责;加强专业质量管理人员培养和引进力度;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为医疗质量管理与监管提供客观统一的系统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质量 组织架构 公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G的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10
作者 张宇斐 周炯 +1 位作者 马小军 王萧冉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702,共6页
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related groups,DRG)分析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病例情况,以期为医疗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2015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DRG入组住院患者数据,以死亡... 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related groups,DRG)分析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住院死亡病例情况,以期为医疗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2015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DRG入组住院患者数据,以死亡风险分级为标准进行住院死亡病例分析,重点探讨低/中低风险组死亡病例的时间分布趋势、科室来源、DRG构成等。结果该院DRG共入组住院患者927304例,住院死亡患者2346例(低、中低、中高、高死亡风险组分别为130例、209例、411例、1596例),住院总死亡率为0.25%。DRG入组病例中,低死亡风险组死亡率为0.02%(130/680939),中低死亡风险组死亡率为0.16%(209/130449),2015—2023年入组病例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χ^(2)=104.77,P<0.001)。低/中低风险死亡病例主要来自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MICU)和ICU(37.8%,128/339)。全部死亡病例最多的DRG组为RW29,低/中低风险死亡病例最多的DRG组为EC13(结核,手术室手术,伴并发症与合并症),居前3位的主要诊断依次为C34.101(肺上叶恶性肿瘤)、J18.903(重症肺炎)、J15.600x005(鲍曼不动杆菌性肺炎)。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为该院死亡病例最多的科室,患者手术伴并发症与合并症可能是低/中低风险死亡的主要DRG相关因素。医院应予以高度重视,识别优化薄弱环节,推动死亡病例多学科讨论,以充分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死亡风险分级 死亡病例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抗菌药物管理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
11
作者 赵莉娜 李金漪 +1 位作者 李亚芳 张宗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4,共9页
提升抗菌药物科学管理水平是遏制微生物耐药发展与蔓延,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议题。研究概述国内外抗菌药物应用现状,梳理抗菌药物管理历史沿革,厘清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重视病原检测工作、完善耐药菌感染防控策略、建立... 提升抗菌药物科学管理水平是遏制微生物耐药发展与蔓延,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议题。研究概述国内外抗菌药物应用现状,梳理抗菌药物管理历史沿革,厘清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重视病原检测工作、完善耐药菌感染防控策略、建立多级别服务机制、组成多学科核心团队、健全管理体系等措施,为积极应对细菌耐药带来的挑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药管理 抗菌药物 感染控制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 被引量:68
12
作者 曹红梅 韩光曙 +7 位作者 顾海 张燕如 胡红岩 李佳 许青 范洁 姚远 何润珺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4,共4页
目的结合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建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为全国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构建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内外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文献,结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目的结合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建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为全国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构建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内外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文献,结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等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实际做法,梳理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个阶段要求及管理重点。结果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识别阶段、应急处理阶段和恢复重建阶段3个阶段的医院应急管理重点,并构建了组织指挥体系、专家救治体系、培训防控体系、综合管理体系、人员调度体系、物质保障体系、信息保障体系、关怀激励体系、科研攻关体系、宣教引导体系等10个方面的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结论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和综合性的医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综合性、专业性、系统性强的复杂工程,必须高度重视,常态化运行,多方联动,持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医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G的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体系建设 被引量:64
13
作者 李梦滢 孙志成 +5 位作者 唐尧 陈宇 周碧琴 吴巍巍 苏立楠 沈际勇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69,74,共4页
介绍了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基于DRG的临床路径管理体系建设实践。在推动过程中,医院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开发信息系统、落实配套监管、建立奖惩机制,将基于DRG的临床路径管理体系广泛应用于临床管理实践,有... 介绍了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基于DRG的临床路径管理体系建设实践。在推动过程中,医院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开发信息系统、落实配套监管、建立奖惩机制,将基于DRG的临床路径管理体系广泛应用于临床管理实践,有利于在DRG付费的大背景下规范医院诊疗流程、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合理控制诊疗费用、推动医院精细化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DRG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行政职能部门管理效能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曹红梅 张燕如 +1 位作者 韩光曙 邱晶青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30,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25个行政职能部门管理效能,为加强公立医院行政职能部门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从5个维度对医院行政职能部门管理效能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医院行政职能部门管理效能整体较高,但是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内部项目之间差... 目的了解医院25个行政职能部门管理效能,为加强公立医院行政职能部门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从5个维度对医院行政职能部门管理效能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医院行政职能部门管理效能整体较高,但是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内部项目之间差异较大,管理效能较低的部门主要为服务保障部门。结论医院发展应从运作机制、组织人事、技术形态、文化价值和监督评价层面,加强行政职能部门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改革 行政职能部门 精细化管理 绩效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G的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医疗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莎莎 谢志毅 黄杰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50,共4页
目的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为例,结合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的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医疗服务绩效评价指标,并采用多种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为三级公立医院及科室管理提供参考。方... 目的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为例,结合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的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医疗服务绩效评价指标,并采用多种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为三级公立医院及科室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年度报表获取骨科12名主诊医师2021年医疗服务绩效指标数据,运用TOPSIS法、秩和比法和综合指数法对主诊医师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基于以上3种方法评价结果,采用Copeland法进行组合排序。结果评价结果显示,主诊医师C、F的医疗服务绩效处于前3名行列,B、E、G3人的医疗服务绩效则相对较差;但中间名次的主诊医师排序还是会因为评价方法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结论结合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基于DRG的三级公立医院主诊医师医疗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可弥补单一评价方法的片面性,使得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和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三级公立医院 主诊医师 绩效评价 综合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医疗辅助类岗位评价要素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铁山 王旸 +1 位作者 张丹 许树强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11期28-31,共4页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中医疗辅助类岗位员工心目中认可度较高的岗位评价要素,建立综合医院医疗辅助类岗位评价要素体系,并对其进行信度、效度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来自北京6所综合医院的416名医疗辅助人员进行综合医院岗位评价要...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中医疗辅助类岗位员工心目中认可度较高的岗位评价要素,建立综合医院医疗辅助类岗位评价要素体系,并对其进行信度、效度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来自北京6所综合医院的416名医疗辅助人员进行综合医院岗位评价要素重要性的问卷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评价维度,剔除因子负荷值小于0.5的评价要素。计算Cronbach’sα系数对岗位评价要素体系进行信度检验,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效度检验。结果 (1)通过因子分析提取4个因子作为评价要素的维度,剔除关联性较低的"培训"要素;(2)经信度分析,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程度高,剔除"科学研究职责"要素;(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评价模型拟合度的几个主要指标均大于0.8。结论构建4个维度21个要素的综合医院医疗辅助类岗位评价要素体系,该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对综合医院医疗辅助类岗位的评价更具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岗位评价要素 医疗辅助人员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医防融合实现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美丽 张倩 +5 位作者 申斗 李红丽 刘跃华 杨雯 杨金兰 顾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06-2713,共8页
背景实现基层医防融合,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在“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目的分析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医防融合的实现机制,为探索适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医防融合路径提供参考。方法以2018年为时间节点,以... 背景实现基层医防融合,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在“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目的分析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医防融合的实现机制,为探索适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医防融合路径提供参考。方法以2018年为时间节点,以“医防融合”“医防协同”“防治结合”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相关文献,筛选出对医共体、医联体等整合型服务体系案例政策措施和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的文献,最终筛选出文献18篇,案例15个。基于彩虹模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以及支持要素确定系统整合、组织整合、专业整合、服务整合、功能整合、规范整合为条件变量,以良好医防融合效果为结果变量,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的医防融合实现机制。结果共有4条组态路径能有效提升医防融合效果,4条路径分别符合多层面整合型、中微观整合型路径,同时得出以下结果:(1)依托整合型服务体系开展医防融合更为有效,在整合型服务体系下存在多种路径可有效提升医防融合效果;(2)服务整合对提升医防融合效果起着基础保障作用;(3)对提升医防融合的系统整合、专业整合和功能整合相关政策指标设置尚不健全。结论(1)依托医联体、医共体等中国特色的整合型服务体系提升医防融合效果;(2)充分发挥服务整合的基础保障作用;(3)参考多层面整合型案例的成功经验,均衡设置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政策指标,同时完善系统整合、专业整合以及支持要素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管理 医防融合 整合型服务体系 定性比较分析 彩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医护人员离职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8
18
作者 吴依诺 范新晨 +5 位作者 杨思琪 秦冰 郭燕青 刘远立 刘庭芳 马超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41,共7页
目的了解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医生与护士的离职意愿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3月对全国144家三级公立医院开展第四次“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三方评估”,对医护人员离职意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对医生和护士... 目的了解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医生与护士的离职意愿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3月对全国144家三级公立医院开展第四次“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三方评估”,对医护人员离职意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对医生和护士的离职意愿情况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有24529份医生和28910份护士有效问卷。此次调查显示,24.72%的医生和22.02%的护士最近经常有换工作的想法,医生和护士在未来一年会因对目前工作不满而选择离职的比例分别是65.66%、70.80%,医生和护士离职后选择不再继续从事目前职业的比例分别是57.30%、76.53%。影响医护人员离职意愿因素包括年龄、婚姻状况、从业年限、税后年收入、地区、职业倦怠水平,对医患关系、工作负荷、兼顾工作和家庭的感知情况,对收入的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和健康状况等。结论三级公立医院医生和护士离职意愿水平较高,医疗机构应着力改善医患关系、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积极应对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并改善其健康状况,以减轻相关因素对医护人员离职意愿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公立医院 医生 护士 离职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路径管理对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古德彬 李梦滢 沈际勇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对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利用S医院因脑梗死入院的患者病案首页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影响临床路径入组的因素仅有疾病分型,控制其他因素影响后,临床路径组住院费用比...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对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利用S医院因脑梗死入院的患者病案首页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影响临床路径入组的因素仅有疾病分型,控制其他因素影响后,临床路径组住院费用比非临床路径组高1767.17元(P=0.028)、药费高1423.83元(P<0.001),但医嘱离院占比无显著变化、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的变异系数降低,临床路径调节疾病特征对住院费用影响的效应不显著。结论:临床路径管理侧重于提质而非增效,并不必然带来医疗费用降低,要多措并举推动临床路径管理高质量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临床路径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院管理调查中人才管理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梦潇 何泱泱 +4 位作者 赵汗青 崔宇杰 杨茂睿 刘庭芳 刘国恩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32,36,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医院人才管理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采用世界管理调查方法和问卷,通过电话对医护人员进行访谈。结果中国医院人才管理得分较低,主要表现在调离表现欠佳的员工和挽留员工方面。中国医院在招... 目的了解中国医院人才管理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采用世界管理调查方法和问卷,通过电话对医护人员进行访谈。结果中国医院人才管理得分较低,主要表现在调离表现欠佳的员工和挽留员工方面。中国医院在招聘编制内人才方面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约束。结论中国医院在人才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医院在人才招聘、调离和激励方面需要有更大的自主权才能够更好的吸引和留住人才。建立能够综合反映医院人才管理客观实践和员工主观感受的指标体系能够帮助医院发现自身不足,更好地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人才管理 世界管理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