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下肢动脉形态特征性别差异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研究
1
作者 张莉晨 韩永军 +4 位作者 卢明明 管懋彬 朱珠 蔡剑鸣 赵锡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受试者下肢动脉形态特征的性别差异。方法选择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进行下肢动脉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的无症状老年受试者85例,男性38例,女性47例,共入选下肢动脉144支,无斑块者中,男性14支,女性44支;有斑块者中,男... 目的探讨老年受试者下肢动脉形态特征的性别差异。方法选择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进行下肢动脉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的无症状老年受试者85例,男性38例,女性47例,共入选下肢动脉144支,无斑块者中,男性14支,女性44支;有斑块者中,男性50支,女性36支。回顾性分析男女性有无斑块者血管壁形态特征的差异,包括管腔面积(LA)、管壁面积(WA)、平均标准化管壁指数(NWI)、最大管壁厚度(WTmax)、最小管壁厚度(WTmin)、偏心指数(EI)及管腔狭窄程度等指标。结果无斑块者中,男性较女性LA更大,NWI更小(P<0.01);有斑块者中,男女性WTmax、WTmin、EI和管腔狭窄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男性较女性LA、WA更大[(35.8±7.7)mm^(2) vs(26.6±5.9)mm^(2),(37.2±4.6)mm^(2) vs(32.7±5.4)mm^(2)],NWI更小[(51.3±3.8)%vs(55.3±4.0)%,P<0.01]。结论男性下肢动脉斑块体积进展较女性快,而女性斑块负荷始终大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磁共振成像 动脉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狭窄与无狭窄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MRI特征 被引量:13
2
作者 庄仲 刘舰 +2 位作者 李飞宇 彭晓刚 赵锡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09-1213,共5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轻度狭窄或无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高分辨率MRI(HRMRI)特征。方法对103例近期出现脑血管病症状且伴颈动脉AS斑块的患者行颈动脉HRMRI。排除图像质量差或颈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程度≥50%)者。对颈动脉斑块进...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轻度狭窄或无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高分辨率MRI(HRMRI)特征。方法对103例近期出现脑血管病症状且伴颈动脉AS斑块的患者行颈动脉HRMRI。排除图像质量差或颈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程度≥50%)者。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无狭窄(无狭窄组)与轻度狭窄(轻度狭窄组,狭窄程度1%~49%)颈动脉AS斑块的负荷及成分特征差异。结果最终86例患者共155支颈动脉血管纳入研究,轻度狭窄组24支,无狭窄组131支。无狭窄与轻度狭窄组颈动脉管腔面积[(53.40±15.29)mm^2 vs(41.30±11.57)mm^2,P<0.001]和最大管壁厚度[(2.16±0.90)mm vs(3.30±1.25)mm,P=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管壁面积[(31.69±6.80)mm^2 vs(32.80±9.33)mm^2,P=0.5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存在中度风险斑块、高风险斑块者分别占10.69%(14/131)、6.11%(8/131)和20.83%(5/24)、20.83%(5/24)。颈动脉最大管壁厚度与管腔狭窄程度之间呈正相关(r=0.430,P<0.001)。结论无狭窄或轻度狭窄的颈动脉血管仍存在发生不稳定斑块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