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场条件下高分子共混物组分浓度梯度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治 孔祥明 谢续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764-1766,共3页
研究了聚乙烯醇 /聚丙烯酸高分子共混物水溶液中 ,共混物各组分在电场诱导条件下沿电场方向的浓度梯度分布情况 .通过测定不同时刻 PVA/ PAA高分子共混物水溶液在电场的不同区域内的 p H值 ,研究了电场诱导下共混物各组分沿电场方向的... 研究了聚乙烯醇 /聚丙烯酸高分子共混物水溶液中 ,共混物各组分在电场诱导条件下沿电场方向的浓度梯度分布情况 .通过测定不同时刻 PVA/ PAA高分子共混物水溶液在电场的不同区域内的 p H值 ,研究了电场诱导下共混物各组分沿电场方向的迁移过程 .结果表明 ,PAAn-向电场正极迁移 ,同时由于浓差梯度 ,PVA向负极迁移 ,并形成浓度梯度分布 .随时间的延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PVA/PAA 高分子共混物 梯度 组分浓度 功能梯度材料 聚乙烯醇 聚丙烯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自组织方法在高分子合金中形成特殊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孔祥明 谢续明 张增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5-57,共3页
简单介绍了梯度高分子材料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在高分子合金中通过自组织效应获取特殊相形态结构的方法,并对通过自组织形成复杂结构高分子合金材料的研究前景及其应用做了阐述。
关键词 高分子合金 自组织 梯度相结构 梯度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共混物薄膜表面形貌形成过程中的溶剂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宗骐 谢续明 王秀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363-2366,共4页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了由四氢呋喃和 2 -丁酮分别作为共溶剂制备得到的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S/PMMA)共混物薄膜的表面形貌 .研究发现 ,溶剂效应对共混物薄膜的表面形貌有较大影响 ,表面形貌中凸起与凹坑的组分分布是由溶剂...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了由四氢呋喃和 2 -丁酮分别作为共溶剂制备得到的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S/PMMA)共混物薄膜的表面形貌 .研究发现 ,溶剂效应对共混物薄膜的表面形貌有较大影响 ,表面形貌中凸起与凹坑的组分分布是由溶剂效应决定的 ,与组分比无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共混物 溶剂效应 相逆转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嵌段共聚物对PC/TLCP共混体系相容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杜新宇 李斌 +1 位作者 刘德山 周其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4-157,共4页
利用热致液晶高分子(TLCP)PET/60PHB与聚碳酸酯(PC)的多嵌段共聚物作为相容剂,研究了PC与该TLCP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形貌及织构。研究表明,PC/TLCP二元共混物的相容性很差,TLCP在加工... 利用热致液晶高分子(TLCP)PET/60PHB与聚碳酸酯(PC)的多嵌段共聚物作为相容剂,研究了PC与该TLCP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形貌及织构。研究表明,PC/TLCP二元共混物的相容性很差,TLCP在加工条件下不能形成分散于基体中的具有一定长径比的微纤,得到材料的力学性能较PC基体有所下降。相容剂的加入明显的改进了体系的相容性,表现在三元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提高、微观TLCP粒子的直径变小,两相界面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液晶 共聚物 相容性 热致液晶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HIPS/PP-g-(GMA-co-St)反应共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志君 谢续明 郭宝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41-1944,共4页
通过扫描电镜、热分析、熔体流动速率、熔融扭矩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GMA)和苯乙烯 ( St)多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 [PP-g-( GMA-co-St) ]对 PA6/HIPS共混物的熔融流变性能、结晶行为、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 通过扫描电镜、热分析、熔体流动速率、熔融扭矩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GMA)和苯乙烯 ( St)多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 [PP-g-( GMA-co-St) ]对 PA6/HIPS共混物的熔融流变性能、结晶行为、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熔融共混过程中 ,PP-g-( GMA-co-St)中的环氧基与PA6的端氨基原位生成的接枝共聚物有效地降低了共混物的界面张力 ,提高了共混物的界面粘着力 ,使共聚物的流动速率降低 ,熔融扭矩提高 ;PA6分子链的规整性降低 ,结晶完善性变差 .在 PP-g-( GMA-co-St)的质量分数为 1 0 %时 ,共混物分散相的尺寸明显减少 ,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提高 ;其中冲击强度超过纯 PA6,达到 HIPS水平 .通过反应共混 ,制备了力学性能均衡的 PA6/HIPS/PP-g-( GMA-c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耐冲击聚苯乙烯 聚丙烯 多单体 反应共混 反应性增容剂 尼龙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ε-己内酯)薄膜结晶形貌及分子取向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震 谢续明 +1 位作者 杨睿 王秀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1-165,共5页
用匀胶机通过溶液铸膜方法在硅片和铝箔基板上分别制备具有不同厚度的聚(ε-己内酯)(PCL)薄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偏光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对薄膜中PCL的结晶形貌、片晶生长方式及分子链取向进行了研究.AFM结果表明... 用匀胶机通过溶液铸膜方法在硅片和铝箔基板上分别制备具有不同厚度的聚(ε-己内酯)(PCL)薄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偏光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对薄膜中PCL的结晶形貌、片晶生长方式及分子链取向进行了研究.AFM结果表明,在200 nm或更厚的薄膜中,PCL主要以侧立(edge-on)片晶的方式生长;对于厚度小于200 nm的薄膜,PCL片晶更倾向于以平躺(flat-on)的方式生长.这种片晶生长方式的改变在硅片和铝箔基板上都表现出同样的倾向.此外,在15 nm或更薄的薄膜中,PCL结晶由通常的球晶结构变为树枝状晶体.偏光ATR-FTIR结果表明,当膜厚小于200 nm时,薄膜结晶中PCL分子链沿垂直于基板表面方向取向,并且膜越薄,取向程度越高,与AFM的观测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ε-己内酯)薄膜 结晶形貌 分子取向 原子力显微镜 偏光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白粉与分散剂水性体系的沉降过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唐黎明 吕少华 朱元斌 《化学建材》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9,共3页
采用界面法研究了水、钛白粉(R980)和分散剂(731A)组成的浆料体系的沉降过程,通过沉降曲线进一步得到体系的沉降速度和最终沉降比。随着分散剂浓度的增加或储存温度的降低,沉降速度降低,最终沉降比增加。在25℃下一定分散剂/钛白粉浓度... 采用界面法研究了水、钛白粉(R980)和分散剂(731A)组成的浆料体系的沉降过程,通过沉降曲线进一步得到体系的沉降速度和最终沉降比。随着分散剂浓度的增加或储存温度的降低,沉降速度降低,最终沉降比增加。在25℃下一定分散剂/钛白粉浓度比范围内,沉降速度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白粉 分散剂 界面法 沉降曲线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氨酯型温度和pH双敏性水凝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晓华 唐黎明 +2 位作者 戴彧 王晓工 刘德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9-52,共4页
合成了两种阴离子型的端烯基聚氨酯 (UAA)预聚物 ,制备了 p H值敏感的水凝胶 ,比较了它们的p H值响应性。将 UAA预聚物与 N-异丙基丙烯酰胺 (NIPA)共聚 ,得到具有温度和 p H值双重敏感性的水凝胶。研究发现聚氨酯侧链的引入对 NIPA的相... 合成了两种阴离子型的端烯基聚氨酯 (UAA)预聚物 ,制备了 p H值敏感的水凝胶 ,比较了它们的p H值响应性。将 UAA预聚物与 N-异丙基丙烯酰胺 (NIPA)共聚 ,得到具有温度和 p H值双重敏感性的水凝胶。研究发现聚氨酯侧链的引入对 NIPA的相转变温度 (LCST)几乎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聚氨酯型温度 pH双敏性 水凝胶 合成 性能 研究 温敏性 N-异丙基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芳酯树枝状分子接枝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被引量:35
9
作者 郭朝霞 李莹 于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39-1141,共3页
Dendritic polyesters bearing COOH groups at the focal points were grafted onto nanometer silica premodified with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by N,N′-dicyclohexylcarbodiimide mediated amidation. The products were cha... Dendritic polyesters bearing COOH groups at the focal points were grafted onto nanometer silica premodified with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by N,N′-dicyclohexylcarbodiimide mediated amidation.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qualitatively by FTIR, TGA and elemental analysis. It was shown that a significant grafting (10%15% net grafting for this reaction) was obtained despite the steric hindrance of the dendr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酯 树枝状分子 接枝改性 纳米二氧化硅 酰胺化反应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板受限条件下聚合物薄膜厚度对结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震 孔祥明 +2 位作者 高峰 胡平 谢续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51-554,共4页
通过溶液铸膜方法 ,用匀胶机 (spin-coater)在铝箔基板上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厚度的结晶聚合物聚羟基丁酸酯 (PHB)和聚 ε-己内酯 (PCL)超薄膜 .经退火处理后 ,用差热扫描量热仪 (DSC)测试了薄膜厚度对其结晶熔点 Tm和结晶温度 Tc的影... 通过溶液铸膜方法 ,用匀胶机 (spin-coater)在铝箔基板上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厚度的结晶聚合物聚羟基丁酸酯 (PHB)和聚 ε-己内酯 (PCL)超薄膜 .经退火处理后 ,用差热扫描量热仪 (DSC)测试了薄膜厚度对其结晶熔点 Tm和结晶温度 Tc的影响 .结果表明 ,结晶熔点 Tm 随超薄膜厚度的减小逐渐减小 ;在减至一定的厚度时 ,熔点有突升 ,至极大值后 ,随膜厚继续减小熔点又会骤降 .而结晶温度 Tc则一直随膜厚的减小而逐渐降低 .可以认为 ,结晶聚合物的分子在基板受限作用下 ,主要是熔融熵的变化导致了熔点的上述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超薄膜 厚度 熔点 结晶温度 聚羟基丁酸酯 聚Ε-己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乙烯酯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徐永祥 高彦芳 +1 位作者 郭宝华 谢续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85-890,共6页
对乳液聚合体系的组分如引发剂、乳化剂和保护胶体等进行改性是提高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性能的常用方法。此外,与丙烯酸类或乙烯类化合物等单体的共聚也可改善乳液性能。种子乳液聚合和微乳液聚合等新型方法的发展应用也为聚醋酸乙烯酯乳... 对乳液聚合体系的组分如引发剂、乳化剂和保护胶体等进行改性是提高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性能的常用方法。此外,与丙烯酸类或乙烯类化合物等单体的共聚也可改善乳液性能。种子乳液聚合和微乳液聚合等新型方法的发展应用也为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提供了新的方向。综述了醋酸乙烯酯乳液的聚合工艺、聚合理论以及改性研究等方面的最新发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乙烯酯 乳液聚合 微乳液聚合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甲基丁二酸丁二酯系列共聚物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17
12
作者 孙元碧 徐军 +2 位作者 徐永祥 燕立唐 郭宝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0-364,共5页
合成了一系列聚丁二酸/甲基丁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SM),利用DSC,^1HNMR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共聚物组成、热学性能、结晶性能、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甲基丁二酸共聚单元较为显著地改变了聚丁二酸丁二酯(PBS)的... 合成了一系列聚丁二酸/甲基丁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SM),利用DSC,^1HNMR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共聚物组成、热学性能、结晶性能、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甲基丁二酸共聚单元较为显著地改变了聚丁二酸丁二酯(PBS)的热学性能,利用Hoffman-Weeks方程得到的共聚物平衡熔点随共聚物的组分含量增加而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亦有所降低,熔点则符合无规共聚物的Flory方程.此外,利用Avrami方程分别研究了均聚物PBS及共聚物PBSM-20的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聚酯结晶速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PBS和PBSM-20的Avrami指数分别介于2.8~3.0和2.7~3.0之间,结晶方式为三维生长异相成核,而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晶体结构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甲基丁二酸丁二酯(PBSM) 热学性能 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润滑体系对POM树脂摩擦磨损性能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15
13
作者 于建 秦燕 +1 位作者 郑涛 孙喜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2-85,共4页
探讨了复合润滑体系对 POM树脂摩擦磨损性能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 ,以聚烯烃为主润滑剂的复合润滑体系能有效地改善 POM的摩擦磨损性能 ,其摩擦系数下降为 POM的 0 .6 0~ 0 .70倍 ,Pv值提高为 POM的 1倍以上 ,耐磨损性提高了 2个数量... 探讨了复合润滑体系对 POM树脂摩擦磨损性能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 ,以聚烯烃为主润滑剂的复合润滑体系能有效地改善 POM的摩擦磨损性能 ,其摩擦系数下降为 POM的 0 .6 0~ 0 .70倍 ,Pv值提高为 POM的 1倍以上 ,耐磨损性提高了 2个数量级 ,且 POM表面的磨损在机理上属于犁切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树脂 摩擦磨损性能 复合润滑体系 聚烯烃 润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苯乙烯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71
14
作者 李颖 谢续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37-642,共6页
用单螺杆挤出机研究了马来酸酐 ( MAH) -苯乙烯 ( St)对聚丙烯 ( PP)的多组分单体自由基熔融接枝体系 .研究结果表明 ,用 St作共单体能够显著提高 MAH的接枝率 .讨论了 St用量、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发现当两种单体物质的量比约... 用单螺杆挤出机研究了马来酸酐 ( MAH) -苯乙烯 ( St)对聚丙烯 ( PP)的多组分单体自由基熔融接枝体系 .研究结果表明 ,用 St作共单体能够显著提高 MAH的接枝率 .讨论了 St用量、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发现当两种单体物质的量比约为 1∶ 1时 ,接枝物的接枝率最高 ,熔体流动速率 ( MFR)也最大 .通过对反应机理的探讨 ,认为 St和 MAH的相互作用或反应在接枝反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自由基的作用下 ,St可与 MAH反应生成 St-MAH共聚物 ( SMA) ,该共聚物对 PP的接枝可大幅度提高 MAH的接枝率 .当两种单体的物质的量比约为 1∶ 1时 ,体系中的接枝反应主要以 SMA对 PP大分子自由基的接枝为主 ,因此接枝物的接枝率较高 .当 MAH单体用量多于 St单体时 ,一部分 MAH单体与 St反应生成 SMA,另一部分可直接与 PP大分子自由基进行接枝反应 ;当 St单体用量多于 MAH单体时 ,除与 MAH反应生成SMA之外的 St单体可先与 PP大分子自由基反应 ,并起到稳定 PP自由基的作用 ,这时接枝物的 MFR较小 ,亦即接枝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熔融接枝 马来酸酐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条件下脲醛树脂中不稳定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爱萍 阚成友 +1 位作者 杜奕 刘德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82-1784,共3页
氨基树脂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的高分子材料,其中由尿素和甲醛合成的脲醛树脂(Urea—formaldehyde,UF)水溶液,由于其价格低廉和制作简便,在木材加工中作为粘合剂应用至今.脲醛树脂及其制备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地释放出甲醛,... 氨基树脂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的高分子材料,其中由尿素和甲醛合成的脲醛树脂(Urea—formaldehyde,UF)水溶液,由于其价格低廉和制作简便,在木材加工中作为粘合剂应用至今.脲醛树脂及其制备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地释放出甲醛,污染环境,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 不稳定结构 ^13C NMR 摩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SiO_2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曾重 刘文芳 +1 位作者 郭朝霞 于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60-764,共5页
采用一步法合成出PS/SiO2纳米复合粒子,得到产物的产率和接枝效率均在95%以上.与传统的预处理方法相比,一步法在工艺上简单易行,重复性好;复合粒子粒径、形态及分散状况与预处理方法无明显差别.对一步法制备中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进行... 采用一步法合成出PS/SiO2纳米复合粒子,得到产物的产率和接枝效率均在95%以上.与传统的预处理方法相比,一步法在工艺上简单易行,重复性好;复合粒子粒径、形态及分散状况与预处理方法无明显差别.对一步法制备中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调节偶联剂添加量可以使偶联剂在复合粒子中起到偶联剂或交联剂或二者兼有的作用.动力学研究表明,在实验配方条件下,反应遵循与前人类似工作截然不同的机理模型.此外,对复合粒子的形态与结构进行计算表明,在实验条件下,产物中平均每个复合粒子内含有5~6个初始的SiO2纳米粒子,这些粒子团聚在一起形成核,PS接枝并包覆于团聚体外形成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预处理 一步法 动力学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滑石粉平板状梯度材料的研究——(Ⅰ)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温变英 吴刚 于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0-273,共4页
将传统的聚合物挤出及复合层压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一种简便易行的加工方法制备了平板状聚丙烯/滑石粉梯度材料,并用TGA、SEM和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材料内部的组成和组分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材料的组成和组分分布在设... 将传统的聚合物挤出及复合层压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一种简便易行的加工方法制备了平板状聚丙烯/滑石粉梯度材料,并用TGA、SEM和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手段对材料内部的组成和组分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材料的组成和组分分布在设定方向上均实现了梯度化,表明本论文所提出的方法是一种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梯度材料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梯度材料 制备 表征 聚丙烯 滑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改性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叶新 阚成友 +2 位作者 杜奕 李玉中 刘德山 《化学建材》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36,共4页
采用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BA)及有机硅单体进行乳液共聚合,制备出了一种新型改性PVAc乳液。研究了聚合工艺、乳化剂、BA和有机硅单体等对聚合反应、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预乳化工艺明显优于半连续法工艺;当使用OP 10和... 采用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BA)及有机硅单体进行乳液共聚合,制备出了一种新型改性PVAc乳液。研究了聚合工艺、乳化剂、BA和有机硅单体等对聚合反应、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预乳化工艺明显优于半连续法工艺;当使用OP 1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复合乳化剂时,乳液的聚合稳定性和放置稳定性均很好;随着配方中BA用量的增加,乳液稳定性逐渐提高,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MFT)依次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丁酯 乳液聚合 乳化剂 聚合反应 粘合剂 建筑装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基环己烷-聚乙烯-聚乙烯基环己烷三嵌段共聚物溶液的受限结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佩潜 李洪胜 +2 位作者 王震 谢续明 Bates FrankS.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3-585,共3页
The crystallization of poly(vinylcyclohexane)-b-poly(ethylene)-b-poly(vinylcyclohexane)(PVCH-PE-PVCH) triblock copolymer/chloroform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solvent of the solution system was evaporated at vario... The crystallization of poly(vinylcyclohexane)-b-poly(ethylene)-b-poly(vinylcyclohexane)(PVCH-PE-PVCH) triblock copolymer/chloroform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solvent of the solution system was evaporat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rystallinity wa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solvent evaporating temperature.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crystallinity depends on the crystallization time because the higher the evaporating temperature, the faster the speed of the solvent evaporating is. However, the melting temperature(T_m) of the block copolymer was found to depend o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crystallization and the microphase separation. When the evaporating temperature is lower(below 333 K), i.e. the speed of the solvent-evaporating is slow, the PE block crystallized freely and the T_m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solvent evaporating temperature, implying that the T_m only depends on the crystalline temperature.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increasing temperature up to above 343 K for solvent evaporating, two melting peaks at 356 and 377 K were observed for the crystallization of PVCH-PE-PVCH in the solution. It resulted in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and the microphase separation of the block copolymer occurred simultaneously. And the confined and unconfined crystallization coexisted for the samples. The competition of the crystallization and the microphase separation can be controlled through changing the solvent evaporating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基环己烷-聚乙烯-聚乙烯基环己烷 微相分离 受限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陶瓷注射成形喂料催化脱脂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静 郭宝华 司文捷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9-522,共4页
陶瓷注射成形是一种受到日益广泛关注的技术 ,但其中脱脂一步传统采用的热脱脂技术脱脂速度慢 ,效率较低。本研究采用以聚甲醛为主要粘结剂制备了可快速脱脂的新型陶瓷注射成形喂料体系 ,并进行催化脱脂工艺的研究 ,记录了该过程中样品... 陶瓷注射成形是一种受到日益广泛关注的技术 ,但其中脱脂一步传统采用的热脱脂技术脱脂速度慢 ,效率较低。本研究采用以聚甲醛为主要粘结剂制备了可快速脱脂的新型陶瓷注射成形喂料体系 ,并进行催化脱脂工艺的研究 ,记录了该过程中样品失重的情况 ,分析了脱脂阶段不同特征及其原因 ,指出催化脱脂过程速度的控制因素是气态催化剂和气体产物扩散过程。通过脱脂前后样品表面及截断面的扫描电镜分析 ,直观反映了脱脂前后样品微观形貌上的差异及特点。观察了脱脂过程不同时刻样品外围与中心区域的微观形貌 ,证明了脱脂过程是由外围逐渐向内部扩散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料 催化脱脂过程 陶瓷 注射成形 聚甲醛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