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化床CVD法制备单壁碳纳米管:反应温度与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群峰 余皓 +2 位作者 罗国华 骞伟中 魏飞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9-354,共6页
基于负载法Fe-MgO体系催化剂研究了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单壁碳纳米管(SWCNTs)生长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对尾气进行实时在线分析,获得了CH4在反应过程中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反应温度和... 基于负载法Fe-MgO体系催化剂研究了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单壁碳纳米管(SWCNTs)生长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对尾气进行实时在线分析,获得了CH4在反应过程中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所获产品进行了TEM、Raman和TGA等表征。结果表明,900℃是最佳的反应温度,反应温度过低会降低催化剂活性,反应温度过高则容易使催化剂过快失活。在合适的反应温度下,反应前10min催化剂的平均活性较高,能够得到较高质量的SWCNTs,10min后催化剂基本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流化床 CVD法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阵列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魏飞 张强 +5 位作者 骞伟中 徐光辉 项荣 温倩 王垚 罗国华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1-282,共12页
在介绍CNT阵列性能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直接合成CNT阵列的方法进行了评述,重点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基本特点及CNT阵列的生长机理、结构控制和批量制备问题。进而探讨了CNT原生阵列、抽丝形成的CNT丝、以及CNT阵列分散后得到的CNTs在复合材料... 在介绍CNT阵列性能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直接合成CNT阵列的方法进行了评述,重点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基本特点及CNT阵列的生长机理、结构控制和批量制备问题。进而探讨了CNT原生阵列、抽丝形成的CNT丝、以及CNT阵列分散后得到的CNTs在复合材料、力学增强、功能器件等方面的初步应用,展望了CNT阵列的发展趋势,指出低成本、大批量可控制备CNT阵列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阵列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产丙烯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3
作者 魏飞 汤效平 +1 位作者 周华群 Zeeshan Nawaz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79-986,共8页
对由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线增产丙烯技术所涉及到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综述,指出近期丙烯生产仍将以石油路线为主,非石油路线为辅。从反应机理、热力学分析可知,采用择形分子筛催化剂在较低反应温度(400~600℃)下的烃类裂解制丙烯工艺可得... 对由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线增产丙烯技术所涉及到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综述,指出近期丙烯生产仍将以石油路线为主,非石油路线为辅。从反应机理、热力学分析可知,采用择形分子筛催化剂在较低反应温度(400~600℃)下的烃类裂解制丙烯工艺可得到高的丙烯收率,是目前由石油路线增产丙烯的主要发展方向,特别是采用择形分子筛催化剂的多产丙烯流化催化裂化技术和低碳烯烃转化技术相耦合的工艺;而非石油路线中的甲醇/二甲醚转化制丙烯技术与低碳烯烃转化技术相耦合的工艺将是我国增产丙烯的另一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产丙烯 石油路线 非石油路线 催化裂化 低碳烯烃转化 甲醇转化制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结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刚强 郎中敏 +1 位作者 赫文秀 王正德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9-31,共3页
在前期研究工作中,以硝酸钙、磷酸二氢铵为原料,用化学沉淀法成功制得了粒度小且分布均匀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粉体。为弄清羟基磷灰石在制备过程中的成核机理,设计了结晶动力学实验。以硝酸钙、磷酸二氢铵和氨水为原料配制羟基磷灰石过饱... 在前期研究工作中,以硝酸钙、磷酸二氢铵为原料,用化学沉淀法成功制得了粒度小且分布均匀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粉体。为弄清羟基磷灰石在制备过程中的成核机理,设计了结晶动力学实验。以硝酸钙、磷酸二氢铵和氨水为原料配制羟基磷灰石过饱和溶液,测定羟基磷灰石过饱和溶液在沉淀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从而间接反映了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由数据分析得出了羟基磷灰石结晶时成核及生长过程的速率常数,结果发现:其成核速率远大于生长速率,混合瞬间为爆发成核,这就避免了因二次成核造成的晶粒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动力学 电导率 爆发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承载纳米Fe_3O_4颗粒的制备(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建华 洪若瑜 +3 位作者 罗国华 郑莹 李洪钟 尉东光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2-198,共7页
采用一种简单又经济的方法将Fe3O4纳米颗粒填充到碳纳米管中。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及其能谱附件(EDX)和X射线多晶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Fe3O4纳米颗粒成功地填充到碳纳米管中。材料的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碳纳米管中填充Fe3O4... 采用一种简单又经济的方法将Fe3O4纳米颗粒填充到碳纳米管中。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及其能谱附件(EDX)和X射线多晶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Fe3O4纳米颗粒成功地填充到碳纳米管中。材料的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碳纳米管中填充Fe3O4纳米颗粒后,在常温下具有超顺磁性,其饱和磁化强度由0.35emu/g增大到了13.15emu/g。Fe3O4纳米颗粒填充的碳纳米管可望应用于工程和医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碳纳米管 纳米材料 磁性能 饱和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变Ni/Mo/MgO催化剂中Ni/Mo比例可控合成薄壁碳纳米管(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强 刘毅 +3 位作者 胡玲 骞伟中 罗国华 魏飞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9-325,共7页
采用摩尔分数1%Ni及负载少量Mo的Ni/Mo/MgO催化剂裂解甲烷合成薄壁碳纳米管。通过SEM、TEM、XRD和Raman光谱表征方法研究了碳纳米管直径和催化剂中Ni/Mo比例关系。实验发现:通过控制Ni/Mo比例可以调变催化剂颗粒大小以及活性相。TEM及XR... 采用摩尔分数1%Ni及负载少量Mo的Ni/Mo/MgO催化剂裂解甲烷合成薄壁碳纳米管。通过SEM、TEM、XRD和Raman光谱表征方法研究了碳纳米管直径和催化剂中Ni/Mo比例关系。实验发现:通过控制Ni/Mo比例可以调变催化剂颗粒大小以及活性相。TEM及XRD表征发现,随着Ni/Mo比例的降低,金属Mo相逐渐从NiMo合金相中析出。NiMo合金相对应的活性组分颗粒很小,容易催化裂解甲烷形成薄壁碳纳米管;而后析出的Mo相则主要形成了大管径厚壁的碳纳米管。当Ni/Mo比例为6时可以高选择性地获得窄分布,内径为1.3nm,外径为3.0nm的薄壁碳纳米管。Raman光谱进一步验证了碳纳米管含有较少的缺陷。薄壁碳纳米管形成的关键因素主要体现为碳在其表面的快速扩散以及小颗粒的碳纳米管催化剂活性相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化学气相沉积 Ni/Mo/M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粉体过程防团聚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刚强 郎中敏 +1 位作者 赫文秀 王正德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7期5-7,共3页
化学沉淀法是制备纳米粉体材料的一种常用方法。论述了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粉体过程中团聚的形成机理和防团聚技术。
关键词 沉淀法 纳米粉体 团聚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α-Si3N4纳米线宏量制备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雷超 魏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7-672,共6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宏量制备单晶α-Si3N4纳米线的方法。以造粒硅粉为原料,通过在N2-H2混合气氛中直接氮化,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氮化产物(Si3N4纳米线@多孔Si3N4微米粉体),氮化产物经过破碎、研磨、分离后即可获得Si3N4纳米线。检测结果表...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宏量制备单晶α-Si3N4纳米线的方法。以造粒硅粉为原料,通过在N2-H2混合气氛中直接氮化,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氮化产物(Si3N4纳米线@多孔Si3N4微米粉体),氮化产物经过破碎、研磨、分离后即可获得Si3N4纳米线。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Si3N4纳米线直径为80~150nm,长径比为20~50,其中纳米线含量>95wt%,α相/β相比为17.6,收率为3.1%。进一步研究表明,原料中微量Fe元素在还原气氛下具有催化作用,纳米线由典型的气–液–固(VLS)生长机制控制。实验中对原料硅粉造粒后再氮化具有三大优点:数量级地增大了Si3N4纳米线生长空间;纳米线生长分布集中,有利于后续高效分离;显著提高了氮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纳米线 直接氮化 造粒 VLS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电催化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姜沁源 周晨晖 +2 位作者 蒙海兵 韩莹 张如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56-574,共19页
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由于具备高比表面积、多孔性以及丰富的活性位点等优异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并且在电催化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研究者们已在二维MOFs的可控制备与电催化性能调控方面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显示出相关研究... 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由于具备高比表面积、多孔性以及丰富的活性位点等优异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并且在电催化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研究者们已在二维MOFs的可控制备与电催化性能调控方面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显示出相关研究对开发高性能电催化剂的关键作用.本文总结了二维MOFs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合成策略以及二维MOFs衍生物的典型合成方法,概述了二维MOFs在各尺度下的电催化性能调控策略,并介绍了各种合成方法和调控策略在电催化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电催化 合成方法 性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烷浮游催化法制备超长碳纳米管阵列
10
作者 杨州 张强 +4 位作者 罗国华 项荣 骞伟中 王垚 魏飞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8-174,共7页
采用非芳香烃类环己烷作为碳源,通过浮游法实现了超长垂直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阵列的生长。研究表明:浮游催化过程中反应温度、催化剂前体补给速度、进料速度、生长气氛等因素对CNT阵列的生长影响显著。在直径为25mm的石英反... 采用非芳香烃类环己烷作为碳源,通过浮游法实现了超长垂直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阵列的生长。研究表明:浮游催化过程中反应温度、催化剂前体补给速度、进料速度、生长气氛等因素对CNT阵列的生长影响显著。在直径为25mm的石英反应器中,反应温度、催化剂前体二茂铁的补给速度、碳源环己烷的补给速度、反应气氛分别控制在820℃、0.24mg/min、0.12mL/min、640mL/min(H2/Ar=1∶15)的生长窗口内,实现了CNT阵列的快速协同生长。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宏观参数的调变,可以制备出长度达5.0mm的CNT阵列。所获得的CNT取向一致,长径比大于105,纯度达到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阵列 环己烷 浮游催化 二茂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