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脲醛树脂合成反应过程的FTIR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李爱萍 阚成友 +1 位作者 杜奕 刘德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73-877,共5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研究了脲醛树脂合成中不同结构形成和变化情况.对FTIR谱图解析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脲醛树脂预聚物合成过程中,随着甲醛与尿素反应的进行,红外谱图特征峰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酰胺II带特征峰波数逐渐低移,有更...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研究了脲醛树脂合成中不同结构形成和变化情况.对FTIR谱图解析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脲醛树脂预聚物合成过程中,随着甲醛与尿素反应的进行,红外谱图特征峰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酰胺II带特征峰波数逐渐低移,有更多羟甲基、醚键和—NHCH2—结构基元形成,固化反应使上述结构基元相应减少.着重分析了不同甲醛与尿素摩尔比(nF/nU)下尿素与甲醛反应产物结构的变化,随nF/nU的增加,酰胺II带特征峰波数逐渐低移,碱性条件下醚键和—NHCH2—结构基元明显增加,在较强酸性条件下Uron环、亚甲基桥和羟甲基显著增加,而—NHCH2—结构基元含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 结构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酰亚胺类荧光染料及共聚型荧光聚氨酯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金青君 徐旻 +3 位作者 黄馨仪 李勃天 王吉帅 阚成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89-997,共9页
首先以4-溴-1,8-萘酐、2-氨基-1,3-丙二醇和甲醇钠为原料,经亚胺化和取代两步反应合成出4-甲氧基-N-(2-羟基-1-羟甲基乙基)-1,8-萘酰亚胺(MHHNA)活性荧光染料,然后将其作为扩链剂通过相反转自乳化法制备出了共聚型荧光聚氨酯(PU)(PU-MHH... 首先以4-溴-1,8-萘酐、2-氨基-1,3-丙二醇和甲醇钠为原料,经亚胺化和取代两步反应合成出4-甲氧基-N-(2-羟基-1-羟甲基乙基)-1,8-萘酰亚胺(MHHNA)活性荧光染料,然后将其作为扩链剂通过相反转自乳化法制备出了共聚型荧光聚氨酯(PU)(PU-MHHNA)乳液,并分别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粒度分析、氙灯老化等方法对所得荧光染料的化学结构、PU乳液及乳胶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HHNA和PU-MHHNA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73和0.92,MHHNA的用量对所得PU乳液的胶体性质没有明显影响.PU-MHHNA的丙酮溶液在UV-Vis吸收光谱上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360.6 nm,在荧光光谱上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和最大发射波长(λem)分别为362和435 nm.随着温度的升高,PU-MHHNA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PU-MHHNA乳胶膜的耐光色牢度和耐溶剂色牢度均明显高于共混型荧光聚氨酯(PU/MBNA)乳胶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料 聚氨酯 吸光度 荧光强度 耐光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纳米线凝胶的模板制备及储能与电化学传感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勃天 邵伟 +3 位作者 肖达 周雪 董俊伟 唐黎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3-190,共8页
以配位聚合物凝胶为模板,构筑均一的聚吡咯纳米线网络,聚合后经简单处理除去模板,得到性能优异的聚吡咯凝胶.结果表明,模板法合成的聚吡咯凝胶为由均一纳米线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较大的比表面积及优异的电化学特性,... 以配位聚合物凝胶为模板,构筑均一的聚吡咯纳米线网络,聚合后经简单处理除去模板,得到性能优异的聚吡咯凝胶.结果表明,模板法合成的聚吡咯凝胶为由均一纳米线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较大的比表面积及优异的电化学特性,在0.28 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可达450 F/g,在2.8 A/g电流密度下充放电1000次,比电容仍可保持88.6%.聚吡咯纳米线网络凝胶经葡萄糖氧化酶负载后得到柔性传感电极,对低浓度(0.2 mmol/L)的葡萄糖具有快速响应性能,有望用于超级电容器及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纳米线 凝胶 模板合成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Laponite纳米复合乳液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刚刚 沈洁 +2 位作者 赵欣麟 张向军 阚成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16,共10页
首先通过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与溴乙烷反应制得N,N,N,N-二甲基乙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溴化铵,利用该季铵盐对纳米片层材料Laponite进行化学改性来提高Laponite与苯乙烯(St)的相容性,然后以辛基苯酚聚氧乙烯(10)醚(OP-10)为助乳化剂通... 首先通过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与溴乙烷反应制得N,N,N,N-二甲基乙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溴化铵,利用该季铵盐对纳米片层材料Laponite进行化学改性来提高Laponite与苯乙烯(St)的相容性,然后以辛基苯酚聚氧乙烯(10)醚(OP-10)为助乳化剂通过原位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了PSt/Laponite复合乳液。利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探究了乳化体系、改性程度等对复合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的影响。最后,将PSt/Laponite复合乳液与苯丙乳液(PSB)共混后成膜,考察了PSt/Laponite复合乳液用量及Laponite改性程度对复合乳胶膜力学性能和透水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P-10与Laponite复配有助于获得稳定的PSt/Laponite复合乳液,Laponite的改性程度对复合微球的大小及形貌有重要影响,Laponite的引入亦使复合体系的Tg和热稳定性有所改善;将5%PSt/Laponite组分引入PSB体系所得乳胶膜拉伸强度(Rm)由8.3MPa提升至14.8MPa,同时其透水汽性较加入同比例不改性PSt/Laponite复合乳液所得乳胶膜提升了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黏土 插层改性 聚苯乙烯 复合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位芳纶纳米纤维用量对对位芳纶纸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董志荣 陈玥溪 +4 位作者 刘余田 田伟 张云奎 姚坤承 庹新林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17,共7页
本研究以原位聚合法制备的对位芳纶纳米纤维及市售对位芳纶沉析纤维为黏结纤维,分别与对位芳纶短切纤维混合,通过湿法抄造制备对位芳纶纸(纳米纸和沉析纸)。详细研究了2种不同原料及其用量对纸张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作用机理进行... 本研究以原位聚合法制备的对位芳纶纳米纤维及市售对位芳纶沉析纤维为黏结纤维,分别与对位芳纶短切纤维混合,通过湿法抄造制备对位芳纶纸(纳米纸和沉析纸)。详细研究了2种不同原料及其用量对纸张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对位芳纶纳米纤维制备的纳米纸在纸张匀度、机械强度、电气绝缘强度等方面均优于对位芳纶沉析纤维制备的沉析纸。黏结纤维含量均为40%时,纳米纸抗张指数比沉析纸提高了44%,撕裂指数提高了57%,电击穿强度提高了80%。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对位芳纶纳米纤维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以及由此产生良好的可加工性及二次组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纸 纳米纤维 沉析纤维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