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中药复方配伍和作用机理研究的整体方法论 被引量:78
1
作者 罗国安 梁琼麟 +8 位作者 刘清飞 张荣利 杨辉华 李雪 王义明 贾伟 张卫东 张川 李贻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1期10-15,24,共7页
本文以中医药学和系统生物学为基础,探讨建立一个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体系,用于研究外部干预系统(中药复方)与生物应答系统(人体复杂系统)之间“系统-系统”的相互作用。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提供了一个中医... 本文以中医药学和系统生物学为基础,探讨建立一个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体系,用于研究外部干预系统(中药复方)与生物应答系统(人体复杂系统)之间“系统-系统”的相互作用。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提供了一个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交流融合的平台,有助于全面、系统、深刻的揭示中医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指导复方新药研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 化学物质组学 中药复方 “系统-系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物质组学与中药方剂研究——兼析清开灵复方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65
2
作者 罗国安 梁琼麟 +3 位作者 张荣利 王义明 刘清飞 胡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1期6-15,共10页
本文在总结中药复方化学研究体系的基础上借鉴系统生物学,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学研究方法-化学物质组学。化学物质组是指一定条件下输入生物体系的所有化学物质(化学成分)组成的复杂化学体系,而化学物质组学就是研究化学物质组的组成及其... 本文在总结中药复方化学研究体系的基础上借鉴系统生物学,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学研究方法-化学物质组学。化学物质组是指一定条件下输入生物体系的所有化学物质(化学成分)组成的复杂化学体系,而化学物质组学就是研究化学物质组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作为新学科萌芽的探讨,作者提出了层次化的化学物质组学的研究策略和相应的技术,应用于中药方剂的研究,并以清开灵为例从三个层次阐述了化学物质组研究方法,介绍了中药方剂化学物质组学研究的过程。作者认为:化学物质组学为复杂化学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方法支持,是现有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和补充,为研究生物复杂系统与外部的化学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必要条件;中药方剂作用于人体的过程正是最典型的两个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因此,化学物质组学的应用对于中药方剂研究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物质组学 化学物质组 中药方剂 系统生物学 清开灵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窦圣姗 柳润辉 +4 位作者 姜鹏 张川 张卫东 刘磊 罗国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中药复方的现代化一直是中医药界多年来关注的焦点。由于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其作用物质及机理研究一直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地位,无法进行科学、全面、准确的阐述。系统生物学的提出,为中药复方的... 中药复方的现代化一直是中医药界多年来关注的焦点。由于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其作用物质及机理研究一直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地位,无法进行科学、全面、准确的阐述。系统生物学的提出,为中药复方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成为当今中药研究中的热点领域。系统生物学从整体观出发,系统研究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配伍规律、广泛的药理及其作用机理,为打破长久以来困扰中医药研究的"黑匣"问题提供了契机。本文对系统生物学的思路、方法及其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中药复方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肾方对自发性Ⅱ型糖尿病鼠磷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朱超 黄敏 +6 位作者 梁琼麟 王义明 胡坪 李平 张浩军 路晓光 罗国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12-1518,共7页
利用正相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大鼠血浆磷脂的轮廓谱.通过对磷脂轮廓谱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及14种化合物的定量测定,考察了中药糖肾方对自发性Ⅱ型糖尿病鼠磷脂代谢的影响,并对比了糖肾方与西药蒙诺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 利用正相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大鼠血浆磷脂的轮廓谱.通过对磷脂轮廓谱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及14种化合物的定量测定,考察了中药糖肾方对自发性Ⅱ型糖尿病鼠磷脂代谢的影响,并对比了糖肾方与西药蒙诺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鼠的血浆磷脂代谢发生异常.糖肾方能够调节糖尿病鼠的磷脂代谢紊乱,蒙诺则加剧了病鼠的磷脂代谢异常.此外,8种磷脂化合物可能成为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肾方 OLETF大鼠 磷脂代谢 NPLC-TOF/MS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继红 曹书霞 +2 位作者 卢建莎 廖新成 赵玉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87,共5页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仪对正负离子模式下5′-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5′-triphosphate,ATP)的各种离子[ATP+H]+、[ATP-nH+(n+1)Na]+(n=0~4)、[ATP-H]-的裂解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可能的裂解过程。实验发现在裂解过程中,ATP脱去γ...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仪对正负离子模式下5′-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5′-triphosphate,ATP)的各种离子[ATP+H]+、[ATP-nH+(n+1)Na]+(n=0~4)、[ATP-H]-的裂解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可能的裂解过程。实验发现在裂解过程中,ATP脱去γ-磷酸时,不仅是P—O键断裂,还存在三磷酸链上β-P‖O中O先夺去碱基上的氨基或核糖环上的羟基中H、N或O再亲核进攻磷引发结构重排,脱去γ-磷酸得到一系列碎片离子。利用理论计算解释了2种重排途径的可能性与碎片离子的丰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三磷酸腺苷(ATP) 电喷雾多级质谱 裂解规律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素抑制蛋白质类老年色素荧光物质生成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蔡淑娴 刘仲华 +5 位作者 黄建安 罗国安 余兴龙 董新荣 杨志辉 叶飞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是机体内普遍存在的活性羰基化合物代表成分之一,能够与蛋白质发生羰-氨交联反应,生成老年色素荧光物质。本文探讨儿茶素单体成分对MDA应激引起的蛋白质类老年色素荧光物质生成体系的影响,并对其构效关系进...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是机体内普遍存在的活性羰基化合物代表成分之一,能够与蛋白质发生羰-氨交联反应,生成老年色素荧光物质。本文探讨儿茶素单体成分对MDA应激引起的蛋白质类老年色素荧光物质生成体系的影响,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儿茶素能显著抑制MDA诱导的蛋白质类老年色素物质生成,且酯型儿茶素活性较强,抑制作用除与直接清除MDA外,还与其结构的亲核性有关。本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儿茶素抑制羰-氨交联反应是其预防和治疗羰基应激相关疾病的潜在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老年色素荧光物质 羰基应激 羰氨交联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抑制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RCCs-RAGE信号轴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钟源 张静 +6 位作者 刘仲华 蔡淑娴 罗国安 黄建安 吴香兰 瞿绍明 金丽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6-164,共9页
糖基化终末端产物(AGEs)和4-羟基任烯醛(4-HNE)等活性羰基化合物(Reactive carbonyl compounds,RCCs)激活的RCCs-RAGE(Receptor for AGEs,RAGE)信号轴在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衰退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 糖基化终末端产物(AGEs)和4-羟基任烯醛(4-HNE)等活性羰基化合物(Reactive carbonyl compounds,RCCs)激活的RCCs-RAGE(Receptor for AGEs,RAGE)信号轴在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衰退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阻抑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RCCs-RAGE轴表达的活性。糖尿病小鼠按其体质量与血糖值随机均匀分为模型组、EGCG低剂量组(10 mg·kg-1·d-1)、EGCG中剂量组(20 mg·kg-1·d-1)和EGCG高剂量组(30 mg·kg-1·d-1)。小鼠连续灌胃EGCG 12 d后,检测小鼠血清中血糖值、胰岛素和水溶性RAGE(sRAGE)浓度、羰基蛋白含量、AGEs荧光值,QPCR检测肾脏RAGE基因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脏RAGE蛋白和4-HNE含量。结果显示,与糖尿病造模组相比,EGCG通过抑制4-HNE、AGEs等RCCs毒性活性羰基化合物的生成,增加sRAGE血清浓度,抑制AGEs-RAGE信号轴介导的炎症瀑布反应,有效缓解了机体的氧化应激压力,表现出很好的保护糖尿病小鼠的活性。本研究从一个新角度揭示了EGCG抑制RCCs-RAGE信号轴是其防治衰退性相关疾病的潜在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活性羰基化合物 晚期糖基化终末端产物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磷酰化肽酯及小肽与氨基酸相互作用的ESI-MS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强黎明 杨柳 +2 位作者 曹书霞 卢奎 赵玉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04-1307,共4页
采用ESI-MS研究了一系列结构具有可比性的N-二异丙氧基磷酰化肽酯及小肽同20种蛋白氨基酸及3种D型氨基酸(D-Ala、D-Ser、D-Phe)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可形成π-π共轭体系的芳香环,可显著增强磷酰化肽酯及小肽与氨基酸的相互作用... 采用ESI-MS研究了一系列结构具有可比性的N-二异丙氧基磷酰化肽酯及小肽同20种蛋白氨基酸及3种D型氨基酸(D-Ala、D-Ser、D-Phe)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可形成π-π共轭体系的芳香环,可显著增强磷酰化肽酯及小肽与氨基酸的相互作用力,π-π堆积力是首要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力;可形成氢键的极性基团有利于形成复合物,但能否形成氢键还要受到分子柔顺性的影响;另外,分子大小、空间位阻对复合物的形成也有影响;而氨基酸的手性对它们的相互作用在质谱条件下没有表现出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I—MS N-磷酰化肽酯及小肽 氨基酸 非共价弱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与氨基酸弱相互作用的质谱与理论计算研究
9
作者 刘继红 曹书霞 +3 位作者 贾斌 卢建莎 廖新成 赵玉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57-763,共7页
利用电喷雾质谱、荧光、核磁和理论计算研究了ATP与19种氨基酸的弱相互作用。在质谱中发现除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外,其它氨基酸均可观测到与ATP因弱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物离子。利用不同质谱锥孔电压下复合物稳定性的... 利用电喷雾质谱、荧光、核磁和理论计算研究了ATP与19种氨基酸的弱相互作用。在质谱中发现除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外,其它氨基酸均可观测到与ATP因弱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物离子。利用不同质谱锥孔电压下复合物稳定性的不同,分析了侧链基团对ATP与19种氨基酸弱相互作用的影响。并利用荧光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法研究了芳香性氨基酸与ATP的弱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氨基酸与ATP的弱相互作用强弱顺序为:色氨酸(Trp)>苯丙氨酸(Phe)>具有R‖C—NH2的氨基酸>具有—RCOOH、—R—NH2的氨基酸>具有—RSH、—ROH的氨基酸>R为长链的氨基酸>R为短链的氨基酸。不同官能团的氨基酸与ATP的弱相互作用的模拟计算也证实了此结论,并发现氨基酸的主侧链基团与ATP分子基团间的多个分子间因氢键作用使复合物能稳定存在。这一结果将为预测蛋白与ATP结合位点及研究ATP的识别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ATP) 氨基酸 弱相互作用 电喷雾质谱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N-苄氧羰基-氨基)-烷基膦酸单酯的正离子电喷雾电离多级质谱特征碎裂
10
作者 麻远 刘伟 +1 位作者 陈益 赵玉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42-143,共2页
  作为一类重要的酶抑制剂,膦酸酯可被认为是酶的过渡态类似物.由于它不易被水解因而常被用作酶的抑制剂,或者作为具有酰胺或酯酶活性的催化抗体.鉴于其特殊的生物活性,目前已经报道了很多此类物质的合成方法[1~3].……
关键词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a 1- (N-benzyloxycarbonyl(Cbz) amino) alkylphosphonate monoes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势手术对大鼠肾上腺中孕烯醇酮、17α-羟孕烯醇酮和脱氢表雄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华海茵 陈君 +5 位作者 范雪梅 胡明球 梁琼麟 那言群 王义明 罗国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8-261,共4页
雄激素阻断治疗作为临床上治疗前列腺癌的主要方式,已被证明能够引起肾上腺中CYP17α1基因表达的增强.由于该基因所编码的酶为肾上腺中的肾上腺雄激素合成的关键酶,因此去势后由该酶所催化的甾体激素合成途径中的孕烯醇酮、17α-孕烯醇... 雄激素阻断治疗作为临床上治疗前列腺癌的主要方式,已被证明能够引起肾上腺中CYP17α1基因表达的增强.由于该基因所编码的酶为肾上腺中的肾上腺雄激素合成的关键酶,因此去势后由该酶所催化的甾体激素合成途径中的孕烯醇酮、17α-孕烯醇酮以及脱氢表雄酮的含量应会出现相应变化.本文建立了一种适用于生物组织样品中上述3种激素的GC-MS检测方法,并通过去势大鼠模型对肾上腺中3种激素的含量进行了定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去势28 d后,17α-孕烯醇酮和脱氢表雄酮含量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手术 肾上腺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17α-羟孕烯醇酮 脱氢表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