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籽油加氢脱氧制备第二代生物柴油 被引量:19
1
作者 董广达 王玉军 +1 位作者 张卫东 骆广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37-742,共6页
采用混捏与浸渍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Ni-Mo/γ-Al2O3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BET,TEM表征。以棉籽油为原料,正辛烷为溶剂,通过微型固定床反应器对Ni-Mo/γ-Al2O3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棉籽油经加氢饱和、加氢脱氧和加氢脱碳等反应得... 采用混捏与浸渍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Ni-Mo/γ-Al2O3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BET,TEM表征。以棉籽油为原料,正辛烷为溶剂,通过微型固定床反应器对Ni-Mo/γ-Al2O3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棉籽油经加氢饱和、加氢脱氧和加氢脱碳等反应得到C15~18的直链柴油烷烃,即第二代生物柴油。考察了不同液态空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下产物的质量收率及脱氧率。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4 MPa、反应温度360℃、液态空速1.00 h-1,在该反应条件下,产物生物柴油的质量收率为80.3%,脱氧率为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油 加氢脱氧 第二代生物柴油 镍-钼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SiO_2对NiMo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峰 王玉军 +1 位作者 赵斌 骆广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4-670,共7页
分别以白炭黑、气凝胶和普通SiO2粉末为硅源,采用混捏与浸渍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NiMo/SiO2-γ-Al2O3催化剂;用SEM,TG,XRD,BET,TEM,NH3-TPD,UV-Vis DRS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同时对二苯并噻吩(DBT)-正辛烷模拟体系和常... 分别以白炭黑、气凝胶和普通SiO2粉末为硅源,采用混捏与浸渍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NiMo/SiO2-γ-Al2O3催化剂;用SEM,TG,XRD,BET,TEM,NH3-TPD,UV-Vis DRS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同时对二苯并噻吩(DBT)-正辛烷模拟体系和常压直馏柴油进行了加氢脱硫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白炭黑能很好地减弱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更多的微晶层数为2~6层、长度为8~15 nm的Ⅱ型加氢脱硫活性中心,使催化剂中含有20 nm以上的大孔,同时具有合适的表面酸性。将白炭黑改性催化剂用于初始硫含量为4.00×10-3(w)的DBT-正辛烷模拟体系,在300℃、氢分压2.5 MPa、液态空速3.0 h-1、氢气流量与原料流量的比(简称氢油比)为200的条件下,出口处硫含量降至3.00×10-5(w);对初始硫含量为1.05×10-3(w)的常二线直馏柴油,在350℃、氢分压2.6 MPa、液态空速1.8 h-1、氢油比200的条件下,出口处硫含量为3.48×10-5(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改性镍-钼催化剂 加氢脱硫 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H-PE-PVCH三嵌段共聚物在超临界CO_2中的熔融再结晶行为 被引量:3
3
作者 于佩潜 谢续明 +1 位作者 王涛 Frank S.Bates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89-1391,共3页
The melting and recrystallization behaviour of poly(vinylcyclohexane)-b-poly(ethylene)-b-poly(vinylcyclohexane)(PVCH-PE-PVCH) triblock copolymer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CO2) was investigated by(using... The melting and recrystallization behaviour of poly(vinylcyclohexane)-b-poly(ethylene)-b-poly(vinylcyclohexane)(PVCH-PE-PVCH) triblock copolymer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CO2) was investigated by(using) of DSC.The effect of the rate of the depressurization of CO2 on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samples was also examined.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three melting peaks on each DSC curve of the samples treated in supericritical CO2 at the temperature above tm of the untreated PVCH-PE-PVCH.They corresponded to the 'hard' confined crystallization of PE blocks homogeneous nucleation,the 'soft' confined crystallization of PE blocks homogeneous nucleation and the self-seeding nucleation free crystallization of PE blocks respectively.Furthermore,these three kinds of crystallization could be controlled by changing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crystallization of PE block and the vitrifaction of PVCH block in the samples,which depended on the rate of the depressurization of 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基环己烷.聚乙烯.聚乙烯基环己烷(PVCH—PE—PVCH) 超临界CO2 熔融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wis碱性混合萃取剂碱度的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单欣昌 秦炜 戴猷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04-1106,共3页
The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reversible chemical complexation is highly effective and selective for separating polar organic solutes from dilute solutions,and the basicity of the extractant is one of the most im... The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reversible chemical complexation is highly effective and selective for separating polar organic solutes from dilute solutions,and the basicity of the extracta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extraction equilibrium.In this paper,the determination of basicity of Lewis basic extractant and its mixture solvent was first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extraction behavior of HCl and the appropriate stoichiometric ratio of solute to extractant.The basicities of two Lewis basic chemicals,n-octy-lamine and di-n-butylamine,and some basicity of typical Lewis basic extractant mixture,trioctylamine(TOA)/1-octanol and trialkylphosphine oxide(TRPO)/kerosene,were measured at 25 ℃ by using this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was more accurate and simple,the basicity of Lewis basic chemicals was in agreement with the valu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and the basicity of the mixture solvent depended on the extractant type and concen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碱性萃取剂 Lewis碱性混合萃取剂 碱度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F-8粒子尺寸对PDMS填充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学彬 王莉敏 +1 位作者 张秀秀 展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4-127,133,共5页
以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膜为支撑层,将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ZIF-8)填充到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制得ZIF-8/PDMS复合膜,用于渗透汽化分离乙醇/水体系。对ZIF-8/PDMS复合膜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ZIF-8粒子对ZIF-8/PDMS复合膜渗透汽... 以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膜为支撑层,将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ZIF-8)填充到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制得ZIF-8/PDMS复合膜,用于渗透汽化分离乙醇/水体系。对ZIF-8/PDMS复合膜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ZIF-8粒子对ZIF-8/PDMS复合膜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的配合比为1∶2的ZIF-8粒子,操作温度为50℃条件下,ZIF-8/PDMS复合膜的渗透通量为182.4g/(m2·h),分离因子最高为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 聚二甲基硅氧烷 复合膜 乙醇/水 渗透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膜的制备及其在膜分离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展侠 隋增炎 +2 位作者 高仲永 葛蕊 高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37,共5页
金属-有机骨架(MOFs)膜具有孔道尺寸、结构易调控且可功能化等显著优点,在气体和液体膜分离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研究价值。连续致密无缺陷MOFs膜的大面积制备是目前MOFs膜在分离领域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 金属-有机骨架(MOFs)膜具有孔道尺寸、结构易调控且可功能化等显著优点,在气体和液体膜分离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研究价值。连续致密无缺陷MOFs膜的大面积制备是目前MOFs膜在分离领域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善基膜和MOFs膜间的界面结合以及提高MOFs膜致密性。从化学修饰基膜、物理修饰基膜、MOFs晶种修饰基膜、二维材料诱导MOFs膜生长等4个方面入手,介绍MOFs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膜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阐释了不同修饰和制膜方法的机理,分析了其对成膜性和膜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总结了MOFs膜制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MOFs膜制备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膜 表面修饰 诱导生长 制膜方法 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碳工艺中管壳式换热器的模拟及优化
7
作者 张庆印 徐晓辉 +1 位作者 陈健 王晓光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3,共3页
运用Aspen Plus对脱碳工艺中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模拟和优化,设计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和模拟过程中,充分考虑各股物流的相态变化,利用Property Analysis模块生成物料相图,分析换热过程中的相变情况.结合手工计算,采用HEATER... 运用Aspen Plus对脱碳工艺中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模拟和优化,设计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和模拟过程中,充分考虑各股物流的相态变化,利用Property Analysis模块生成物料相图,分析换热过程中的相变情况.结合手工计算,采用HEATER和HEATX模块简捷计算所需换热面积,初选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管壳式换热器.在换热面积裕量及压力降许可范围内,调整参数变量,优化换热器.模拟优化结果表明:经过调整优化后,相同热负荷条件下,换热器实际换热面积节省21.4%.模拟和优化过程降低了实验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碳工艺 ASPENPLUS 管壳式换热器 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电子级溴化氢合成研究之一——反应动力学特性及其机理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建修 靖宇 +3 位作者 王运东 刘作华 杜文东 吴祥虎 《低温与特气》 CAS 2021年第1期5-12,16,共9页
为解决高纯电子级溴化氢源头制备的工程技术难点,对溴化氢合成过程的各基元反应进行了深度剖析,采用随机算法进行了动力学模型构建与模拟。通过公式推导,并结合实验结果,得到了宏观总动力学方程。根据溴化氢合成动力学特性,总结了溴化... 为解决高纯电子级溴化氢源头制备的工程技术难点,对溴化氢合成过程的各基元反应进行了深度剖析,采用随机算法进行了动力学模型构建与模拟。通过公式推导,并结合实验结果,得到了宏观总动力学方程。根据溴化氢合成动力学特性,总结了溴化氢燃烧链式反应的机理。同时,考察了不同温度、投料比对溴化氢合成的影响。得到的一系列结论可以为干法无硫溴化氢原料合成的产业化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氢 反应动力学 电子特气 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电子级溴化氢合成研究之二——反应火焰形态及其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靖宇 马建修 +3 位作者 王运东 刘作华 吴祥虎 杜文东 《低温与特气》 CAS 2021年第2期6-12,共7页
为解决高纯电子级溴化氢源头制备的工程技术难点,延续先前溴化氢合成反应的本征动力学研究,作者将研究视角从微观动力学理论转向宏观火焰学研究。重点对溴化氢合成火焰形态、操作对火焰形态的影响规律、火焰传播速度、火焰稳定性控制及... 为解决高纯电子级溴化氢源头制备的工程技术难点,延续先前溴化氢合成反应的本征动力学研究,作者将研究视角从微观动力学理论转向宏观火焰学研究。重点对溴化氢合成火焰形态、操作对火焰形态的影响规律、火焰传播速度、火焰稳定性控制及其发光放热机理进行研究。所得到的一系列结论可以为干法无硫溴化氢原料合成的产业化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氢 反应动力学 电子特气 火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片/聚乙二醇杂化膜的制备及其渗透汽化脱硫性能研究
10
作者 徐恒俐 王梦妍 +2 位作者 王福豪 展侠 李继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0-103,共4页
以聚乙二醇(PEG)为基膜材料,将石墨烯纳米片(GNS)填充至PEG中制备了GNS/PEG杂化膜。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溶胀度测试(Sw)和热重分析(TG)等手段对膜材料及杂化膜的形貌、表面化学性质、耐溶胀性以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 以聚乙二醇(PEG)为基膜材料,将石墨烯纳米片(GNS)填充至PEG中制备了GNS/PEG杂化膜。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溶胀度测试(Sw)和热重分析(TG)等手段对膜材料及杂化膜的形貌、表面化学性质、耐溶胀性以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将其应用于渗透汽化噻吩/正庚烷混合物体系的分离,结果表明:当GNS填充量由0.2%上升至1%,富硫因子呈增大趋势,渗透通量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这可能是随着GNS填充量的变化,GNS提供的层间小分子传质通道、界面结构、PEG自由体积及分子间作用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操作温度的升高,渗透通量升高,富硫因子先降低后升高。当GNS填充量为1%时,渗透通量为166.34g/(m^2·h),富硫因子为19.77,比纯PEG膜分别提高了61.29%和26.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片 聚乙二醇 杂化膜 渗透汽化 汽油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胺溶剂吸收CO_2的内冷流程模拟
11
作者 郑奕成 陈健 +1 位作者 施建超 黄永权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2期102-107,共6页
为降低醇胺溶液吸收法捕集分离CO_2的能耗问题,采用在吸收塔增加内部冷却即内冷的方法,使用乙醇胺和甲基二乙醇胺混合溶剂水溶液,采用化工模拟软件AMSIM进行了CO_2吸收的过程模拟。分析了内冷位置、一级和二级内冷的冷却量、贫液流量和... 为降低醇胺溶液吸收法捕集分离CO_2的能耗问题,采用在吸收塔增加内部冷却即内冷的方法,使用乙醇胺和甲基二乙醇胺混合溶剂水溶液,采用化工模拟软件AMSIM进行了CO_2吸收的过程模拟。分析了内冷位置、一级和二级内冷的冷却量、贫液流量和混合溶液浓度对捕集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混合胺溶剂和内冷流程的CO_2捕集能耗比乙醇胺传统流程的能耗降低了17%,说明将捕集溶剂和捕集流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可以明显降低CO_2捕集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净煤技术 CO2捕集 过程模拟 醇胺溶液 内部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