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渗透汽化膜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继定 杨正 +3 位作者 金夏阳 房满权 李祥 郑冬菊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6-51,共6页
膜分离技术是当代化工领域的高新技术。由于它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的新技术,所以近30多年来取得了极为迅速的发展。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是典型的节能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用于恒沸体系分... 膜分离技术是当代化工领域的高新技术。由于它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的新技术,所以近30多年来取得了极为迅速的发展。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是典型的节能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用于恒沸体系分离,与传统的恒沸蒸馏和萃取精馏相比,节能1/3~1/2,运行费节约至少50%。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渗透汽化脱水膜工业应用情况,并重点介绍了渗透汽化汽油脱硫膜、透甲醇膜、透乙醇膜、透碳酸二甲酯膜、芳烃/烷烃分离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膜技术 分离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庚烷/有机硫体系渗透汽化脱硫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天泉 陈金勋 +2 位作者 李继定 赵长伟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7-90,95,共5页
以正庚烷/有机硫体系模拟汽油体系,用硅橡胶(PDMS)复合膜进行渗透汽化脱硫性能研究,并考察料液温度、料液含硫量对膜分离渗透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温度对膜分离渗透性能有较大影响,而料液含硫量对分离渗透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结合实验结... 以正庚烷/有机硫体系模拟汽油体系,用硅橡胶(PDMS)复合膜进行渗透汽化脱硫性能研究,并考察料液温度、料液含硫量对膜分离渗透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温度对膜分离渗透性能有较大影响,而料液含硫量对分离渗透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结合实验结果,用基团贡献法分析了该复合膜对不同种类有机硫的选择性.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吻合,PDMS复合膜对不同有机硫的选择性顺序为:噻吩>2-甲基噻吩>2,5-二甲基噻吩>正丁硫醇>正丁硫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脱硫 渗透汽化 PDMS 渗透通量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技术在膜分离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丹霞 王保国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5-70,共6页
综述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高分子分离膜研究过程中的应用与最新进展 ,结合超滤、渗透汽化、气体分离等具体膜过程的膜材料性能强化 ,指出等离子体技术作为分离膜材料表面改性的强有力手段 ,将会得到普遍重视和深入研究 .
关键词 等离子体技术 膜分离 应用 分离膜 接枝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脲和聚氨酯酰亚胺膜的制备与渗透汽化芳烃/烷烃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叶宏 李继定 +2 位作者 林阳政 陈剑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46,共7页
通过两步聚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PEA)为软段的聚氨酯脲(PUU)和聚氨酯酰亚胺(PUI)膜材料,用FT-IR,NMR和DSC等方法对两种膜材料的分子结构及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两种膜对芳烃/烷烃混合物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结果... 通过两步聚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PEA)为软段的聚氨酯脲(PUU)和聚氨酯酰亚胺(PUI)膜材料,用FT-IR,NMR和DSC等方法对两种膜材料的分子结构及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两种膜对芳烃/烷烃混合物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膜都对芳烃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渗透性,在相同的条件下,PUU膜的渗透通量比PUI膜更大而分离因子更小.对于苯的浓度为50%的苯/环己烷混合物分离体系,45℃时PUI膜的渗透通量为18.6kg·μm/(m2.h),分离因子为7.3;而对于苯/正己烷混合物分离体系,渗透通量则为22.4kg·μm/(m2.h),分离因子为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脲 聚氨酯酰亚胺 渗透汽化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S/PEI复合膜对FCC汽油的脱硫性能(Ⅲ) 放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金勋 陈剑 +2 位作者 李继定 林阳政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9-73,共5页
渗透汽化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尤其在汽油深度脱硫技术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以PEI超滤膜为支撑层,PDMS为复合层,制备PDMS/PEI渗透汽化FCC汽油脱硫复合膜.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ATR)对其进行了结构分析,考察了交联前后官能团的... 渗透汽化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尤其在汽油深度脱硫技术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以PEI超滤膜为支撑层,PDMS为复合层,制备PDMS/PEI渗透汽化FCC汽油脱硫复合膜.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ATR)对其进行了结构分析,考察了交联前后官能团的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复合膜表面和断面的形态.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上,将制备的PDMS/PEI复合膜应用于放大实验,在不同的料液体系中考察膜的渗透汽化性能.结果表明,对于正庚烷/噻吩体系,在80℃下连续操作28 h,料液硫含量从200 ng/μL降到10 ng/μL,其平均通量为0.78 kg/(m2.h),平均富硫因子为7.6.对于汽油加噻吩体系,平均渗透通量为0.06 kg/(m2.h),平均富硫因子为4.8.该成果为膜法汽油脱硫深入研究和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MS 渗透汽化 汽油脱硫 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ZSM-5填充硅橡胶复合膜渗透汽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展侠 李继定 +2 位作者 操建华 黄军其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28,共4页
以硅铝比为360的ZSM-5型沸石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进行填充,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支撑层,制备了ZSM-5填充PDMS/PVDF复合膜,用于渗透汽化乙醇/水混合物的分离.研究了沸石填充量、操作温度、进料液浓度对乙醇/水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影... 以硅铝比为360的ZSM-5型沸石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进行填充,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支撑层,制备了ZSM-5填充PDMS/PVDF复合膜,用于渗透汽化乙醇/水混合物的分离.研究了沸石填充量、操作温度、进料液浓度对乙醇/水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影响,发现该复合膜较文献报道中的沸石填充膜,其渗透通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50℃沸石填充量为40%时,对乙醇的分离因子为11.7,其渗透通量达到749.8 g/(m2.h).随着操作温度的升高或料液中乙醇浓度升高,渗透通量增大,分离因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渗透通量 优先透醇 渗透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渗透汽化膜的研究 (Ⅲ)水蒸气小分子在PI膜中的传质行为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剑 李继定 +3 位作者 曾楚怡 王鼎 赵之平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20,共5页
以2种二酐、2种二胺为单体,制备了4种不同结构的聚酰亚胺(PI)均质膜;用建立的动态吸附/脱附实验装置测定水蒸气在PI膜中的吸附/脱附行为;考察了不同结构的PI膜对水蒸气吸附/脱附的影响;计算了反常扩散指数;研究了温度对水蒸气在聚酰... 以2种二酐、2种二胺为单体,制备了4种不同结构的聚酰亚胺(PI)均质膜;用建立的动态吸附/脱附实验装置测定水蒸气在PI膜中的吸附/脱附行为;考察了不同结构的PI膜对水蒸气吸附/脱附的影响;计算了反常扩散指数;研究了温度对水蒸气在聚酰亚胺膜(PI)中扩散系数的影响.分析了扩散系数与温度和聚合物重复单元的摩尔自由体积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蒸气小分子在PI膜中的扩散系数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加,随着聚合物重复单元摩尔自由体积的增加,扩散系数也呈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膜 动态吸附 扩散系数 水蒸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甲醇和乙醇溶剂在PVA膜材料中无限稀释扩散系数测定 被引量:4
8
作者 姜珍 李继定 +3 位作者 曾楚怡 陈剑 陈天泉 陈翠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2-505,共4页
用气相色谱法研究小分子溶剂与聚合物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快速、准确和方便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测量多种小分子溶剂在聚合物中的溶解和扩散行为.采用该方法测定了水、甲醇、乙醇在固定液PVA中的保留时间和半峰宽,运用vanDeemter模型... 用气相色谱法研究小分子溶剂与聚合物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快速、准确和方便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测量多种小分子溶剂在聚合物中的溶解和扩散行为.采用该方法测定了水、甲醇、乙醇在固定液PVA中的保留时间和半峰宽,运用vanDeemter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了上述几种小分子在PVA膜材料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获得了有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甲醇 乙醇 PVA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永国 苏仪 +1 位作者 陈翠仙 李继定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13,共4页
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十二醇组成的混合溶剂为稀释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测试了不同体系的固-液相分离温度,研究了稀释剂、冷却条件、聚合物浓度对膜断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热致相分离 聚偏氟乙烯 微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膜分离润滑油中脱蜡溶剂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珍 李继定 +4 位作者 赵之平 边宇 陈翠仙 于宏伟 张志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3,共6页
利用气相色谱法,在348.15~368.15K温度,测定了正己烷、正庚烷、正癸烷、甲苯和丁酮溶剂在有机硅膜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结合Vrentas-Duda自由体积模型计算得到溶剂/有机硅膜体系溶剂有限浓度扩散系数,在理论上预测了不同溶剂在有机硅... 利用气相色谱法,在348.15~368.15K温度,测定了正己烷、正庚烷、正癸烷、甲苯和丁酮溶剂在有机硅膜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结合Vrentas-Duda自由体积模型计算得到溶剂/有机硅膜体系溶剂有限浓度扩散系数,在理论上预测了不同溶剂在有机硅膜中扩散特性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在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为进一步研究有机硅膜分离机理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膜 有机硅 膜分离 脱蜡溶剂 丁酮 正癸烷 甲苯 机理研究 正己烷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极性烷烃溶剂在聚乙烯膜中无限稀释扩散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姜珍 李继定 +3 位作者 赵之平 陈翠仙 于宏伟 张志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3-276,共4页
气相色谱法研究小分子溶剂与聚合物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快速、准确、方便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多种小分子溶剂在聚合物中的溶解和扩散行为 .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了 3种小分子烷烃溶剂(正庚烷、正壬烷和正癸烷 )在固定液聚乙... 气相色谱法研究小分子溶剂与聚合物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快速、准确、方便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多种小分子溶剂在聚合物中的溶解和扩散行为 .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了 3种小分子烷烃溶剂(正庚烷、正壬烷和正癸烷 )在固定液聚乙烯中的保留时间和半峰宽 ,用 van Deemter模型进行数据处理 ,得到 3种小分子在聚乙烯膜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小分子溶剂 低密度聚乙烯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芳烃溶剂在低密度聚乙烯膜材料中无限稀释扩散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珍 李继定 +3 位作者 赵之平 陈翠仙 于宏伟 张志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69-2072,共4页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苯、甲苯和乙苯在固定液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保留时间和半峰宽,运用vanDeem ter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得到3种芳烃小分子在低密度聚乙烯膜材料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芳烃 低密度聚乙烯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在交联硅橡胶中无限稀释扩散系数测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边宇 李继定 +1 位作者 吕少华 陈翠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5-360,共6页
气相色谱法测定溶剂与聚合物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快速、准确、方便的方法,为此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小分子溶剂在不同交联剂含量的交联硅橡胶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并研究了交联剂用量对无限稀释扩散系数的影响,这为研究交联硅橡... 气相色谱法测定溶剂与聚合物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快速、准确、方便的方法,为此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小分子溶剂在不同交联剂含量的交联硅橡胶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并研究了交联剂用量对无限稀释扩散系数的影响,这为研究交联硅橡胶特性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小分子溶剂 交联硅橡胶 无限稀释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膜法生产燃料乙醇膜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小龙 展侠 +2 位作者 王蕾 李继定 杨基础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5-29,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透水膜与透醇膜的结构特点及其渗透汽化性能,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展望了双膜法生产燃料乙醇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渗透汽化 透水膜 透醇膜 燃料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性和非极性溶剂在聚乙烯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边宇 李继定 +2 位作者 陈翠仙 吕少华 张树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1-414,共4页
气相色谱法研究小分子溶剂与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快速、准确、方便的方法 ,可以测量多种小分子溶剂在聚合物中的溶解、扩散参数。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了 5种小分子溶剂 (正己烷、正庚烷、正癸烷、乙醇和水 )在固定液聚... 气相色谱法研究小分子溶剂与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快速、准确、方便的方法 ,可以测量多种小分子溶剂在聚合物中的溶解、扩散参数。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了 5种小分子溶剂 (正己烷、正庚烷、正癸烷、乙醇和水 )在固定液聚乙烯中的保留时间和半峰宽 ,运用vanDeemter模型进行数据处理 ,得到上述 5种小分子在聚乙烯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极性溶剂 无限稀释扩散系数 测定 气相色谱 小分子溶剂 低密度聚乙烯 极性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萘联苯聚芳醚酮超滤膜的铸膜液配方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磊 孙伟娜 +1 位作者 陈翠仙 李继定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45,56,共5页
为了考察不同铸膜液配方对相转化法制备杂萘联苯聚芳醚酮(PPEK)非对称超滤膜的影响,按照固定1种组分质量分数,改变另外2种组分比例的方法,对铸膜液黏度、凝胶速度及膜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质量分数是决定黏... 为了考察不同铸膜液配方对相转化法制备杂萘联苯聚芳醚酮(PPEK)非对称超滤膜的影响,按照固定1种组分质量分数,改变另外2种组分比例的方法,对铸膜液黏度、凝胶速度及膜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质量分数是决定黏度的主要因素,而铸膜液黏度和添加剂的亲水性对凝胶速度影响很大;铸膜液黏度和凝胶速度可以较好地解释膜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萘联苯聚芳醚酮 非对称超滤膜 黏度 凝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S/PEI复合膜对FCC汽油的脱硫性能(Ⅴ)传质过程研究
17
作者 陈剑 宋光武 +4 位作者 陈金勋 唐飞 杨正金 展侠 李继定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73,共6页
为了得到渗透物小分子在聚合物膜内的溶解和扩散性质,进而研究膜分离机理并指导膜材料选择,本文选用反相气相色谱法研究溶剂与聚合物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在80~100℃温度范围内,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噻吩、2-甲基噻吩、2,5-二甲基噻吩、... 为了得到渗透物小分子在聚合物膜内的溶解和扩散性质,进而研究膜分离机理并指导膜材料选择,本文选用反相气相色谱法研究溶剂与聚合物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在80~100℃温度范围内,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噻吩、2-甲基噻吩、2,5-二甲基噻吩、丁硫醚、丁硫醇五种典型的形态硫及正庚烷在硅橡胶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和扩散系数,对比膜分离性能的实验数据,分析了不同分子结构及其特点对于聚合物/溶剂体系溶解扩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有机硫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和无限扩散系数都增大.在同一温度下,无限稀释活度系数顺序是:噻吩<2-甲基噻吩<2,5-二甲基噻吩<正庚烷<正丁硫醚<正丁硫醇,无限稀释扩散系数顺序为:噻吩>2-甲基噻吩>2,5-二甲基噻吩>正丁硫醇>正庚烷>正丁硫醚.该成果为膜法汽油脱硫深入研究和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MS 反相气相色谱 活度系数 扩散系数 汽油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渗透汽化膜的研究(Ⅳ) 模型研究膜材料性质及膜中传质行为
18
作者 陈剑 李继定 +2 位作者 李培 林阳政 陈翠仙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1,共4页
依据改进的Scatchard-Hildebrand模型、Flory-Huggins理论、线性粘弹性理论,通过建立的传质模型计算298.15 K和308.15 K下,水蒸气小分子在PI膜中的吸附/脱附曲线.通过计算杨氏模量,研究了PI的玻璃化温度与杨氏模量的关系,以及PI结构对... 依据改进的Scatchard-Hildebrand模型、Flory-Huggins理论、线性粘弹性理论,通过建立的传质模型计算298.15 K和308.15 K下,水蒸气小分子在PI膜中的吸附/脱附曲线.通过计算杨氏模量,研究了PI的玻璃化温度与杨氏模量的关系,以及PI结构对杨氏模量的影响.通过计算无限稀扩散系数D0,研究温度和PI的结构对无限稀扩散系数D0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的预测水蒸气在PI膜中的传质行为,模型最大误差小于9%,平均误差小于4%,计算结果较好,进一步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膜 传质模型 扩散系数 水蒸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提纯蔗果低聚糖实验研究和渗滤模型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炜怡 李继定 +4 位作者 陈翠仙 陈天泉 杨家驹 蒋喜康 罗宝云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0,共5页
用渗滤操作模式对蔗果低聚糖进行纳滤提纯,得到纯度在90%以上的蔗果低聚糖产品.结合渗滤数值模型,分析了膜对不同糖的截留性能;并将该模型运用于纯度与收率的分析.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证明渗滤模型对于蔗果低聚糖提纯具有较好的... 用渗滤操作模式对蔗果低聚糖进行纳滤提纯,得到纯度在90%以上的蔗果低聚糖产品.结合渗滤数值模型,分析了膜对不同糖的截留性能;并将该模型运用于纯度与收率的分析.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证明渗滤模型对于蔗果低聚糖提纯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提纯 蔗果低聚糖 渗滤模型 截留性能 功能性甜味品 膜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膜分离甲醇/碳酸二甲酯混合物的渗透汽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璐莹 李继定 +1 位作者 展侠 林阳政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1,共5页
制备了一系列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均质膜,用于渗透汽化法分离甲醇/碳酸二甲酯混合物,此系列PDMS均质膜优先脱除碳酸二甲酯.考查了PDMS均质膜在甲醇和碳酸二甲酯液体中的溶胀性能,并研究了PDMS预聚体的黏度、交联剂浓度、操作温度及料... 制备了一系列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均质膜,用于渗透汽化法分离甲醇/碳酸二甲酯混合物,此系列PDMS均质膜优先脱除碳酸二甲酯.考查了PDMS均质膜在甲醇和碳酸二甲酯液体中的溶胀性能,并研究了PDMS预聚体的黏度、交联剂浓度、操作温度及料液浓度对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黏度的PDMS预聚体均表现出随交联剂浓度增加分离因子先增加后减小,而渗透通量则逐渐减小;随操作温度增加分离因子减小而渗透通量增大;随料液中碳酸二甲酯浓度增加分离因子先增加后减小,而渗透通量则逐渐增大.对于碳酸二甲酯浓度为30%的甲醇/碳酸二甲酯混合物,40℃时渗透侧碳酸二甲酯浓度为59.7%,分离因子为3.46,渗透通量为1.41k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 甲醇/碳酸二甲酯 渗透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