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石粉及混炼顺序对PA6/PP/MAPP合金相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力 凌学良 +1 位作者 郭朝霞 于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89-2794,共6页
通过挤出和注射成型制备了滑石粉(Talc)填充的尼龙6/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A6/PP/MAPP)合金,研究了Talc和混炼顺序(一步法和PA6母料法)对合金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结果表明,添加Talc后注射样条中心... 通过挤出和注射成型制备了滑石粉(Talc)填充的尼龙6/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A6/PP/MAPP)合金,研究了Talc和混炼顺序(一步法和PA6母料法)对合金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结果表明,添加Talc后注射样条中心部分的PP相由球状转变为沿流动方向取向的有分支的条状结构,且用PA6母料法制样比用一步法制样的相形态更为精细.溶解PA6相后对PP相进行热重分析(TGA),确定了Talc在PA6相和PP相中的分布比例,Talc选择性分布于PA6相中.PA6母料法中Talc的分散好于一步法.研究了材料的拉伸、弯曲、冲击、热变形温度和动态力学性能,Talc的添加能够明显提高材料的刚性,且母料法样品的性能优于一步法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粉 相形态 尼龙6 聚丙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聚合物微球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崔燕南 李榕龙 +1 位作者 邓伟 阚成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8,共5页
文中介绍了各种多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成孔机理。多孔聚合物微球可分为微米级和亚微米级两大类。微米级多孔球多为开孔结构,常采用悬浮聚合法和聚合物种子溶胀法来制备,聚合物种子溶胀法又可分为一步溶胀法、两步溶胀法和动力学... 文中介绍了各种多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成孔机理。多孔聚合物微球可分为微米级和亚微米级两大类。微米级多孔球多为开孔结构,常采用悬浮聚合法和聚合物种子溶胀法来制备,聚合物种子溶胀法又可分为一步溶胀法、两步溶胀法和动力学溶胀法。其中悬浮聚合法工艺简单、环境污染小、生产成本低,但所得微球粒径单分散性不好;近年来对种子溶胀法研究的较多,可以制备粒径单分散开孔聚合物微球。亚微米级多为闭孔结构,可通过碱酸分段处理法、碱冷却处理法和碱后处理法制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聚合物微球 制备方法 成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与牛颈静脉的交联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晓冰 周建业 +2 位作者 王德 戴泽辉 郭宝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3-741,共9页
为从化学角度探索单宁酸与牛颈静脉的交联机制,使用5种含有单宁酸不同特征基团的模式分子,分别对戊二醛固定后的牛颈静脉带瓣血管进行交联处理。体内实验采用20只SD大鼠皮下植入处理后的带瓣血管,21和60 d后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抗钙化... 为从化学角度探索单宁酸与牛颈静脉的交联机制,使用5种含有单宁酸不同特征基团的模式分子,分别对戊二醛固定后的牛颈静脉带瓣血管进行交联处理。体内实验采用20只SD大鼠皮下植入处理后的带瓣血管,21和60 d后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抗钙化效果,用Masson和EVG染色测定交联程度。体外采用热稳定性和酶解实验检测交联程度,并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带瓣血管化学结构的变化,推测单宁酸与带瓣血管交联作用的类型;进一步在确定交联类型的体系中加入系列浓度梯度(0.1、0.3、0.5、1 M)的尿素,对交联类型使用同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含多酚羟基的单宁酸组带瓣血管交联程度最高,21和60 d钙含量分别为2.25、8.26 mg/g,抗钙化能力最优(P<0.0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中,单宁酸组带瓣血管有氢键生成。浓度梯度尿素实验表明,随着尿素浓度的增加,单宁酸与牛颈静脉组织交联程度下降(P<0.05),60 d时单宁酸组钙含量为8.10 mg/g,远低于加入0.1 M尿素组的16.83 mg/g和0.5 M尿素组的50.76 mg/g(P<0.001)。研究表明,单宁酸对牛颈静脉带瓣血管的交联作用是由其所含的多酚羟基与组织中蛋白质基团间通过氢键而产生的,为进一步优化单宁酸抗钙化处理流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颈静脉 单宁酸 交联 氢键 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