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改性大豆蛋白质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溪 陈国 阚成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18,共5页
纯大豆蛋白作为高分子材料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力学性能和耐水性差,需通过物理或化学法对其进行改性,才能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性能需求,其中化学改性是制备大豆蛋白基高分子材料的重要手段。从交联、接枝、酰化与酯化、去酰胺化、磷酸化和... 纯大豆蛋白作为高分子材料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力学性能和耐水性差,需通过物理或化学法对其进行改性,才能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性能需求,其中化学改性是制备大豆蛋白基高分子材料的重要手段。从交联、接枝、酰化与酯化、去酰胺化、磷酸化和糖基化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化学改性大豆蛋白质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高分子材料 化学改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干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谢续明 杨睿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0,共10页
近年来,利用石墨烯和聚合物复合以及通过纳米复合实现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成为聚合物复合材料新的研究热点和前沿。综述了纳米复合材料与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石墨烯与聚合物界面之间的氢键、π-π堆栈、共价、配位... 近年来,利用石墨烯和聚合物复合以及通过纳米复合实现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成为聚合物复合材料新的研究热点和前沿。综述了纳米复合材料与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石墨烯与聚合物界面之间的氢键、π-π堆栈、共价、配位、成核-结晶五个方面的作用机理;介绍了一些高性能纳米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此外,高分子材料的失效研究和寿命预测对于材料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橡胶密封材料为例,重点讨论了其老化失效机理,以及添加剂、应力和油介质对其老化行为的影响,并指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纳米复合 石墨烯 界面 高性能化 失效机制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多相多组分体系相形态演变规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力 凌学良 +1 位作者 郭朝霞 于建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59,39,共5页
介绍了课题组在高分子多相多组分体系相形态演变规律研究中的相关工作,这些工作重点考察了各种无机填料对典型聚合物合金体系相形态的影响,以期掌握无机填料对聚合物合金相形态影响的一般规律和本质,为聚合物合金新材料设计技术和应用... 介绍了课题组在高分子多相多组分体系相形态演变规律研究中的相关工作,这些工作重点考察了各种无机填料对典型聚合物合金体系相形态的影响,以期掌握无机填料对聚合物合金相形态影响的一般规律和本质,为聚合物合金新材料设计技术和应用技术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合金 填料 相形态 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对碳纳米管填充聚合物/热塑性聚氨酯共混体系导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博媛 郭朝霞 于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6-1223,共8页
研究了表面带有环氧基团的玻璃纤维(GF)对聚丙烯(PP)/热塑性聚氨酯(TPU)/多壁碳纳米管(MWCN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TPU/MWCNT和聚乳酸(PLA)/TPU/MWCNT体系导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添加GF时,由于MWCNTs选择性地分布在TPU分... 研究了表面带有环氧基团的玻璃纤维(GF)对聚丙烯(PP)/热塑性聚氨酯(TPU)/多壁碳纳米管(MWCN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TPU/MWCNT和聚乳酸(PLA)/TPU/MWCNT体系导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添加GF时,由于MWCNTs选择性地分布在TPU分散相中,PP/TPU/MWCNT,PMMA/TPU/MWCNT和PLA/TPU/MWCNT材料的导电性能很差;加入20%的GF使3个体系的电阻率均大幅度下降,最高下降约13个数量级,表明填充GF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改善以TPU为分散相的共混体系导电性能的有效方法.GF使体系电阻率降低的机理主要是形成了TPU包覆GF结构,该结构可以看作长径比较高的导电棒,可以有效协助导电通路的构建;同时GF还起到了体积占位的作用,提高了体系中导电组分在基体中的有效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玻璃纤维 多壁碳纳米管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高分子/无机粉体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于建 郭朝霞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90,共4页
介绍了在高分子/无机粉体复合材料研究中有代表性的工作。从高分子/无机粉体复合体系中各种微观相界面设计与调控角度出发,提出了按无机粉体、偶联剂、助偶联剂及基体树脂之间的作用机制对体系中微观相界面进行分类的原则,系统地研究了... 介绍了在高分子/无机粉体复合材料研究中有代表性的工作。从高分子/无机粉体复合体系中各种微观相界面设计与调控角度出发,提出了按无机粉体、偶联剂、助偶联剂及基体树脂之间的作用机制对体系中微观相界面进行分类的原则,系统地研究了各种微观相界面设计与调控方法、所需相界面的形成条件、及其对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种种实现高分子/无机粉体复合材料高性能化或功能化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 无机粉体 复合材料 制备技术 相界面 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系导电填料混杂填充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导电逾渗模型 被引量:10
6
作者 熊卓越 张博媛 +2 位作者 汪唯佳 郭朝霞 于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41-1647,共7页
以排除体积理论为基础,提出了3种碳系导电填料混杂填充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导电逾渗模型,并利用三维图和二维图对导电逾渗模型进行了描述.选用炭黑、聚团状碳纳米管和阵列碳纳米管3种导电填料,以聚碳酸酯(PC)/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70... 以排除体积理论为基础,提出了3种碳系导电填料混杂填充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导电逾渗模型,并利用三维图和二维图对导电逾渗模型进行了描述.选用炭黑、聚团状碳纳米管和阵列碳纳米管3种导电填料,以聚碳酸酯(PC)/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70∶30,质量比)和PC/聚苯醚(PPO)(70∶30,质量比)2个共混体系进行研究,通过不同导电填料在单一聚合物及其共混物中逾渗值的测量,对导电逾渗模型公式的各个参数进行计算和修正.导电逾渗模型预测结果与样品实际电阻率基本吻合,证明了模型的普适性和实用价值.对于基体相不变的系列聚合物共混体系,可以通过任意一种导电填料在共混体系中的逾渗值及在基体相聚合物中的逾渗值之比得到模型公式的相关参数,从而极大地方便了模型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逾渗模型 逾渗值 炭黑 碳纳米管 共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纳米线凝胶的模板制备及储能与电化学传感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勃天 邵伟 +3 位作者 肖达 周雪 董俊伟 唐黎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3-190,共8页
以配位聚合物凝胶为模板,构筑均一的聚吡咯纳米线网络,聚合后经简单处理除去模板,得到性能优异的聚吡咯凝胶.结果表明,模板法合成的聚吡咯凝胶为由均一纳米线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较大的比表面积及优异的电化学特性,... 以配位聚合物凝胶为模板,构筑均一的聚吡咯纳米线网络,聚合后经简单处理除去模板,得到性能优异的聚吡咯凝胶.结果表明,模板法合成的聚吡咯凝胶为由均一纳米线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较大的比表面积及优异的电化学特性,在0.28 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可达450 F/g,在2.8 A/g电流密度下充放电1000次,比电容仍可保持88.6%.聚吡咯纳米线网络凝胶经葡萄糖氧化酶负载后得到柔性传感电极,对低浓度(0.2 mmol/L)的葡萄糖具有快速响应性能,有望用于超级电容器及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纳米线 凝胶 模板合成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对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葛秋石 郭朝霞 于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24,共6页
采用熔融复合法制备并研究了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多壁碳纳米管(MXD6/MWCNT)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结果表明,MXD6和MWCNT之间的相容性较差,体系中大部分MWCNT倾向于处于团聚状态,使MWCNT构建导电网络的效率大大降低;而添加有机蒙脱土(OMMT... 采用熔融复合法制备并研究了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多壁碳纳米管(MXD6/MWCNT)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结果表明,MXD6和MWCNT之间的相容性较差,体系中大部分MWCNT倾向于处于团聚状态,使MWCNT构建导电网络的效率大大降低;而添加有机蒙脱土(OMMT)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如在MWCNT含量为2份(质量份,下同)的体系中,添加OMMT可使体系的体积电阻率急剧降低7个数量级;OMMT的作用机制在于其在材料混炼过程中,使MWCNT不断分散并承载于更新的OMMT粒子表面上,形成空间上具有高次结构的结构形态,因而极大地改善了导电网络的构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 碳纳米管 有机蒙脱土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TA复合纤维素纤维纸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董彦惠 王元霞 +2 位作者 赵敏 佟健闻 庹新林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3-140,172,共9页
本研究探讨了PPTA与纤维素纤维纸复合的工艺技术,将中等分子质量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在DMPU/LiCl中溶解并配制成稳定的溶液,采用刮涂法将其定速刮涂至普通的纤维素纤维纸表面,经凝固浴处理,使PPTA在纤维素纤维纸表面形成凝胶涂... 本研究探讨了PPTA与纤维素纤维纸复合的工艺技术,将中等分子质量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在DMPU/LiCl中溶解并配制成稳定的溶液,采用刮涂法将其定速刮涂至普通的纤维素纤维纸表面,经凝固浴处理,使PPTA在纤维素纤维纸表面形成凝胶涂层,经干燥得到PPTA涂布纤维素纤维纸。PPTA表面涂层的引入改善了纤维素纤维纸表面的致密性和连续性,且其可以与纤维素纤维纸形成牢固的相互作用。在PPTA质量分数约5.7%的条件下,复合纸的拉伸强度从纤维素纤维纸的25.6 MPa提高至79.7 MPa,增长了211%;湿抗张强度从0.134 kN/m提高至0.731 kN/m,增长了446%;撕裂度从316.3 mN提高至662.3 mN,增长了109%,而且复合纸的阻燃性有显著增长,离火3 s内可自行熄灭,复合纸的电击穿强度达20.9 kV/mm,比纤维素纤维纸提高了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TA 纤维素纤维纸 涂布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酰亚胺类荧光染料及共聚型荧光聚氨酯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金青君 徐旻 +3 位作者 黄馨仪 李勃天 王吉帅 阚成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89-997,共9页
首先以4-溴-1,8-萘酐、2-氨基-1,3-丙二醇和甲醇钠为原料,经亚胺化和取代两步反应合成出4-甲氧基-N-(2-羟基-1-羟甲基乙基)-1,8-萘酰亚胺(MHHNA)活性荧光染料,然后将其作为扩链剂通过相反转自乳化法制备出了共聚型荧光聚氨酯(PU)(PU-MHH... 首先以4-溴-1,8-萘酐、2-氨基-1,3-丙二醇和甲醇钠为原料,经亚胺化和取代两步反应合成出4-甲氧基-N-(2-羟基-1-羟甲基乙基)-1,8-萘酰亚胺(MHHNA)活性荧光染料,然后将其作为扩链剂通过相反转自乳化法制备出了共聚型荧光聚氨酯(PU)(PU-MHHNA)乳液,并分别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粒度分析、氙灯老化等方法对所得荧光染料的化学结构、PU乳液及乳胶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HHNA和PU-MHHNA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73和0.92,MHHNA的用量对所得PU乳液的胶体性质没有明显影响.PU-MHHNA的丙酮溶液在UV-Vis吸收光谱上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360.6 nm,在荧光光谱上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和最大发射波长(λem)分别为362和435 nm.随着温度的升高,PU-MHHNA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PU-MHHNA乳胶膜的耐光色牢度和耐溶剂色牢度均明显高于共混型荧光聚氨酯(PU/MBNA)乳胶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料 聚氨酯 吸光度 荧光强度 耐光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时温等效方法研究尼龙1010应力松弛行为及使用寿命预测 被引量:4
11
作者 蔡利海 郭宝华 +2 位作者 张诚 徐军 黄忠耀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2-840,共9页
以尼龙材料的应力松弛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初始应变为1. 0%,2. 8%和5. 1%的尼龙1010样品在温度区间293~353 K的松弛曲线,采用时间-温度等效叠加方法得到了松弛模量主曲线,计算出叠加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松弛过程中的活化体积和应力... 以尼龙材料的应力松弛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初始应变为1. 0%,2. 8%和5. 1%的尼龙1010样品在温度区间293~353 K的松弛曲线,采用时间-温度等效叠加方法得到了松弛模量主曲线,计算出叠加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松弛过程中的活化体积和应力辅助功.结果表明,整个松弛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和应力辅助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体现出松弛过程中克服运动单元位垒的过程.当293~323 K区间的松弛曲线叠加时,随着初始应变的增加,表观活化能和应力辅助功均逐渐降低,有助于聚合物内部的运动单元越过能垒发生松弛,与松弛过程中的应力辅助热活化理论相一致;当333~353 K区间的松弛曲线叠加时,不同初始应变样品的表观活化能均为260 k J/mol,应力辅助功均为60 MPa·nm^3,说明松弛过程中克服运动单元的能垒与应力作用无关.根据松弛主曲线,计算出了尼龙1010在1. 0%,2. 8%和5. 1%3种形变下,长时间范围内应力衰减与时间的关系,为预测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应力松弛行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1010 应力松弛 时间-温度等效叠加 活化能 活化体积 应力辅助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醛电纺纤维表面孔结构的控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力 彭攀 +3 位作者 辛菲 高彦芳 于建 郭朝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0-623,共4页
研究了环境相对湿度、温度、溶液浓度、纺丝电压和接收距离对聚甲醛(POM)电纺纤维表面孔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中一定含量的水对孔的形成至关重要;纺丝液浓度对孔的大小有影响.并对POM纤维表面成孔的可能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聚甲醛 静电纺丝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内受限聚合法制备PP/POE/PS合金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雪容 郭朝霞 于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73-2578,共6页
以等规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PP/POE)合金颗粒为扩散基体,苯乙烯(St)为扩散单体,利用颗粒内受限聚合法制备了PP/POE/PS三元合金.结果表明,对于POE质量分数为20%~40%的PP/POE合金颗粒,St均可扩散至直径为4 mm的颗粒中心部位,在POE非... 以等规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PP/POE)合金颗粒为扩散基体,苯乙烯(St)为扩散单体,利用颗粒内受限聚合法制备了PP/POE/PS三元合金.结果表明,对于POE质量分数为20%~40%的PP/POE合金颗粒,St均可扩散至直径为4 mm的颗粒中心部位,在POE非晶相中生成相尺寸为几十至几百纳米的PS球.在PP/POE合金颗粒的不同部位,因POE相尺寸及单体的吸附量不同,生成的PS相尺寸也不同,在颗粒中心部位生成的PS球最小.研究了St在PP/POE(质量比80∶20)颗粒中的扩散-聚合行为,结果表明,St在合金颗粒中的扩散速率和扩散饱和值远大于在纯PP颗粒中的扩散速率和饱和值,这主要是因为PP/POE合金颗粒中的非晶POE相有利于扩散.改变单体投料量可以获得具有不同PS含量的PP/POE/PS三元合金.结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S在非晶POE相中的优先分布会使POE相体积增大,从而使PP的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降低.随着PS量的进一步增大,分布在PP中的PS对PP有结晶成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乙烯-辛烯共聚物 聚苯乙烯 扩散-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石粉及混炼顺序对PA6/PP/MAPP合金相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力 凌学良 +1 位作者 郭朝霞 于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89-2794,共6页
通过挤出和注射成型制备了滑石粉(Talc)填充的尼龙6/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A6/PP/MAPP)合金,研究了Talc和混炼顺序(一步法和PA6母料法)对合金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结果表明,添加Talc后注射样条中心... 通过挤出和注射成型制备了滑石粉(Talc)填充的尼龙6/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A6/PP/MAPP)合金,研究了Talc和混炼顺序(一步法和PA6母料法)对合金相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结果表明,添加Talc后注射样条中心部分的PP相由球状转变为沿流动方向取向的有分支的条状结构,且用PA6母料法制样比用一步法制样的相形态更为精细.溶解PA6相后对PP相进行热重分析(TGA),确定了Talc在PA6相和PP相中的分布比例,Talc选择性分布于PA6相中.PA6母料法中Talc的分散好于一步法.研究了材料的拉伸、弯曲、冲击、热变形温度和动态力学性能,Talc的添加能够明显提高材料的刚性,且母料法样品的性能优于一步法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粉 相形态 尼龙6 聚丙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键作用由低分子量凝胶因子形成的超分子水凝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毓江 唐黎明 王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87-1589,共3页
A building unit(defined as SBU) synthesized from 1,2,4,5-benzene tetracarboxylic acid and 4-hydroxy pyridine was used as the gelator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to form supramolecular hydrogels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A building unit(defined as SBU) synthesized from 1,2,4,5-benzene tetracarboxylic acid and 4-hydroxy pyridine was used as the gelator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to form supramolecular hydrogels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The dried hydrogels(xerogels) were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xerogels possess network structures composing of intertwined fibers and the dimension of the fibers can be regulat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f SBU.Powder X-ray diffraction(XRD)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fibers are connected by SBU building units.The reversible sol-gel transition of the supramolecular system with the change of temperature was also noti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水凝胶 凝胶因子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纳米氧化铝表面的吸附和氢键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艺章 张锦琳 +2 位作者 贾明印 于建 郭朝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93-2097,共5页
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纳米氧化铝表面的吸附行为,采用透射红外光谱研究了吸附的PMMA中的羰基和纳米氧化铝表面羟基之间的氢键作用.结果表明,PMMA在纳米氧化铝表面的吸附曲线为典型的Langmuir曲线,饱和吸附值为1.2mg/m2,受氢... 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纳米氧化铝表面的吸附行为,采用透射红外光谱研究了吸附的PMMA中的羰基和纳米氧化铝表面羟基之间的氢键作用.结果表明,PMMA在纳米氧化铝表面的吸附曲线为典型的Langmuir曲线,饱和吸附值为1.2mg/m2,受氢键作用影响,键合羰基在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根据计算,羰基的最大键合值(即含键合羰基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的总质量)为0.36mg/m2,其余为自由羰基.随着吸附量的增加,羰基的键合比例逐渐降低.吸附达到饱和时,羰基键合比例为0.30,说明PMMA主要以平铺的方式覆盖在纳米氧化铝的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铝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吸附 键合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官能化聚乳酸电纺纤维的制备、表征和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熊曦 李强 +2 位作者 张绪成 于建 郭朝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23-1329,共7页
通过聚乳酸(PLA)和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混合进行静电纺丝制备氨基官能化聚乳酸纳米纤维。采用滴定法测定了纤维表面氨基含量,证明当 KH550的添加量为3%~13%(质量分数)时,有19%~26%的氨基出现在纤维的表面。利用场发射... 通过聚乳酸(PLA)和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混合进行静电纺丝制备氨基官能化聚乳酸纳米纤维。采用滴定法测定了纤维表面氨基含量,证明当 KH550的添加量为3%~13%(质量分数)时,有19%~26%的氨基出现在纤维的表面。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DSC)仪、接触角测试仪和电子拉伸机对纤维形貌、 PLA 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以及纤维膜的亲水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KH550的加入可以在电纺纤维表面引入氨基,同时使纤维直径变细,使 PLA 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上升,熔点下降,电纺纤维膜的亲水性略有增加,力学性能有所下降。通过吸附将金纳米粒子负载到氨基官能化聚乳酸电纺纤维膜上,得到负载型催化剂,对硼氢化钠还原对硝基苯酚的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静电纺丝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氨基官能化 催化活性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A凝胶纤维的RAFT聚合制备聚合物微米管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麒 唐黎明 梁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42-1546,共5页
以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TEGDA)为共聚单体,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反应,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凝胶纤维直接转化为聚合物微米管.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元素分析等表征了... 以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TEGDA)为共聚单体,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反应,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凝胶纤维直接转化为聚合物微米管.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元素分析等表征了聚合物微米管的结构和组成.研究结果表明,TEGDA的加入可显著提高聚合物微米管的产率,并使其具有自支撑性.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原位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米管具有一定的溶剂溶胀性能.采用流变仪测定了加入TEGDA前后的聚合物凝胶的机械性能,相对于MBA凝胶,聚合物凝胶的机械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二醇双丙烯酸酯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凝胶 纤维 聚合物微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驱大分子胶体粒子的柱状受限结晶 被引量:2
19
作者 侯翠岭 朱国龙 +5 位作者 戴晓彬 徐子阳 陈鹏宇 张轩钰 高丽娟 燕立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48,共5页
熵是物理化学的基本状态参量,在统计力学和热力学中处于核心位置.按照玻尔兹曼的微观解释,熵可以由孤立系统微观状态的数目(W)给出,即S=kBlnW,这里kB为玻尔兹曼常数[1,2].根据此公式,微观状态数越多,系统越混乱,熵越大,所以熵常被视作... 熵是物理化学的基本状态参量,在统计力学和热力学中处于核心位置.按照玻尔兹曼的微观解释,熵可以由孤立系统微观状态的数目(W)给出,即S=kBlnW,这里kB为玻尔兹曼常数[1,2].根据此公式,微观状态数越多,系统越混乱,熵越大,所以熵常被视作体系无序程度的度量.但熵增仅对应体系微观状态数的增加,与可观测的结构有序程度无关[3~5].在一些典型的软物质体系中,结构越有序熵反而越大,如胶体硬球在随机密堆积点的有序结晶[6]及描述各向异性棒状分子从各向同性相到向列相转变的Onsager原理[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驱有序 胶体晶体 柱状受限 有序转变 计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金属凝胶纤维为模板制备环境响应型共聚物一维纳米结构 被引量:3
20
作者 温幸 唐黎明 林晚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0-187,共8页
分别以4-乙烯基吡啶(4VP)、丙烯酸(AAc)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共聚单体,以金属凝胶纤维为模板,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得到了具有环境响应性的共聚物一维纳米结构.采用红外光谱(FTIR)、流变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了共聚物一维... 分别以4-乙烯基吡啶(4VP)、丙烯酸(AAc)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共聚单体,以金属凝胶纤维为模板,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得到了具有环境响应性的共聚物一维纳米结构.采用红外光谱(FTIR)、流变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了共聚物一维纳米结构的组成、强度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共聚单体与模板的配位能力强弱对所得到的共聚物一维纳米结构的产率、强度和形貌有很重要的影响.3种共聚物都具有相应的p H响应性和温度响应性,并且共聚单体含量越高,响应性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一维纳米结构 环境响应性 金属凝胶 模板合成 4-乙烯基吡啶 丙烯酸 N-异丙基丙烯酰胺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