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化工系统的最优化
1
作者 陈丙珍 张能力 《化学工程》 CAS 1982年第1期60-69,53,共11页
一、前言 在化工过程中,常见的是由若干单元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按单元间结合的方式可分为串联(多级)系统和复杂系统。在串联系统中。
关键词 最优解 联结关系 最优化问题 分解法 拉格朗日函数 化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红外光谱追踪反应条件下催化体系的变化
2
作者 潘伟雄 刘金尧 +2 位作者 李升平 夏云菊 刘殿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2年第S01期107-113,共7页
为了观察和监测反应条件下中间产物和催化剂的变化,自行设计并安装了高温高压红外流动池。池体用不锈钢制成,窗口材料为NaCl或CaF_(2)。它可承受100atm和200℃。整个测量系统包括高压釜、循环泵、红外池等。用Microlab-600型红外分光光... 为了观察和监测反应条件下中间产物和催化剂的变化,自行设计并安装了高温高压红外流动池。池体用不锈钢制成,窗口材料为NaCl或CaF_(2)。它可承受100atm和200℃。整个测量系统包括高压釜、循环泵、红外池等。用Microlab-600型红外分光光度计记录图谱。池内温度和压力与反应釜桐同,可对反应液体、气体或气液混合物进行“原位”追踪。当用铑膦络合物催化剂进行丙烯氢甲酰化反应时,在近于工业反应条件下(t=10O℃,P=17atm,正丁醛溶剂),检测到催化剂母体Rh(acac)(CO)(PPh_(3))转化为活性物种RhH(CO)_(2)(PPh_(3))_(2);在合成气压力较低时,只转化为RhH(CO)(PPh_(3))_(3);此活性物种随催化剂失活而消失。催化剂加氧失活后,检测到配位体三苯基膦氧化为氧化三苯基膦,催化剂生成二聚物,丙烯氧化成丙酮,追踪到原料气CO氧化为CO_(3)的动态过程。本文对“原位”红外光谱实验方法、高温高压红外池作了介绍,并给出有关实验数据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膦 气液混合物 丙烯氧化 正丁醛 红外分光光度计 反应釜 催化剂失活 窗口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技术革命与化学工业
3
作者 苏健民 《化工进展》 EI CAS 1984年第3期4-8,共5页
近来,国内外关于新的技术革命的议论很多,受到普遍的关注。新的技术革命是怎么回事?它的由来和发展是怎样的?它与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浪潮”,以及所谓“长波理论”有何关系?新的技术革命标志是什么?它在化工领域的表现,过... 近来,国内外关于新的技术革命的议论很多,受到普遍的关注。新的技术革命是怎么回事?它的由来和发展是怎样的?它与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浪潮”,以及所谓“长波理论”有何关系?新的技术革命标志是什么?它在化工领域的表现,过去如何?今后又将怎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革命 工业革命 能源 长波理论 科技革命 产业革命 化学工业 石油化学工业 有机化工 石油化工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贵金属元素的放射化学中子活化分析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柴之劳 马淑兰 +2 位作者 毛雪瑛 廖克难 吕维纯 《岩矿测试》 CAS 1986年第2期89-93,I0001,共6页
本工作利用长链仲碳伯胺N作为铂族元素的萃取剂,研究了在0.06—5.0mol/LHCl体系内,各种稀释剂、萃取剂浓度、酸度、萃取平衡时间以及添加氧化剂等因素对Os、Ir、Au等元素萃取率的影响,并与叔胺N的萃取性能作了比较。在示踪实验基础上。
关键词 放射化学中子活化分析 铂族元素 贵金属元素 萃取性能 萃取平衡 萃取剂浓度 示踪实验 萃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振荡体系的研究 Ⅰ.在铑膦催化剂存在条件下的丙烯氢甲酰化振荡现象
5
作者 李升平 袁伟 +2 位作者 刘殿求 潘伟雄 刘金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1986年第1期77-81,共5页
丙烯氢甲酰化过程(以下简称氢甲酰化过程),可以用如下反应式表示: 作者在进行氢甲酰化动力学研究中发现,在接近工业生产条件,特别是使用了适当聚合度的正丁醛做溶剂时,只要控制一定的操作条件,即可在反应的母体转化期和诱导期内检测出... 丙烯氢甲酰化过程(以下简称氢甲酰化过程),可以用如下反应式表示: 作者在进行氢甲酰化动力学研究中发现,在接近工业生产条件,特别是使用了适当聚合度的正丁醛做溶剂时,只要控制一定的操作条件,即可在反应的母体转化期和诱导期内检测出反应体系的气相中各组分浓度的振荡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丙烯 聚合度 三苯 烯烃 正丁醛 振荡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卤化亚铜的电子结构与化学键(Ⅰ)—单体与三聚物
6
作者 刘玉生 吴国是 +1 位作者 廖沐真 徐光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9期815-820,共6页
本文用CNDO/2方法计算了气相卤化亚铜单体与三聚物的电子结构,认为CuX和(CuX)_(3)均以共价键结合。单体的结构式为Cu=X,其中有一个共价键和一个配键,三聚体的结构式为■,其中有共价σ键、σ配键和大π配键。X→Cu配键使铜带负电荷而卤... 本文用CNDO/2方法计算了气相卤化亚铜单体与三聚物的电子结构,认为CuX和(CuX)_(3)均以共价键结合。单体的结构式为Cu=X,其中有一个共价键和一个配键,三聚体的结构式为■,其中有共价σ键、σ配键和大π配键。X→Cu配键使铜带负电荷而卤素带正电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化亚铜 共价键结合 三聚物 化学键 Σ键 CNDO/2方法 三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未知成份混合物的紫外-红外光谱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胡鑫尧 张良平 卢为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2年第3期336-340,共5页
本文研究在混合物中只有一部分组份为已知物,而同时又含有未知化合物,如草药等其它天然物质的紫外-红外光谱的计算机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不经化学分离,仅由实际绘制的光谱图,根据线性规划法计算机求解来定量已知成份。同时又可由计... 本文研究在混合物中只有一部分组份为已知物,而同时又含有未知化合物,如草药等其它天然物质的紫外-红外光谱的计算机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不经化学分离,仅由实际绘制的光谱图,根据线性规划法计算机求解来定量已知成份。同时又可由计算机直接得到未知成份的差谱,为未知成份的定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规划法 天然物质 化学分离 光谱图 计算机求解 已知物 红外光谱 混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中的作用(Ⅱ) 被引量:8
8
作者 郑用熙 王镇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3期327-332,共6页
本文以乳化剂OP对结晶紫及结晶紫-磷钼杂多酸缔合物的作用为代表,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碱性染料显色体系的相互作用,提出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起增溶作用的第二种模式——拟均相萃取模式,并用浊点析相分离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碱性染料 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 磷钼杂多酸 结晶紫 乳化剂OP 增溶作用 显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铑膦络合催化剂活化过程的“原位”红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潘伟雄 刘殿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4期340-344,共5页
本文研究了正丁醛溶剂中Rh(acac)(CO)(Pph_(3))在不同条件下的活化过程及各种络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在反应条件下检出了活性组分,并发现活性组分会部分歧化为三羰基物与单羰基物。实验中检测到一些多羰基化合物,并发现体系生成的二聚物可... 本文研究了正丁醛溶剂中Rh(acac)(CO)(Pph_(3))在不同条件下的活化过程及各种络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在反应条件下检出了活性组分,并发现活性组分会部分歧化为三羰基物与单羰基物。实验中检测到一些多羰基化合物,并发现体系生成的二聚物可分成无桥联与有桥联羰基两种络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化合物 桥联 活化过程 络合催化剂 络合物 二聚物 正丁醛 活性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低压羰基合成制丁醛铑膦催化剂母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崇微 刘殿求 +1 位作者 张树华 袁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1980年第6期16-21,共6页
一、前言我国大庆和山东石油化工总厂引进的丙烯低压羰基合成制丁醛装置是由英国戴维和约翰逊·马瑟以及美国联合碳化公司等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其工艺特点是采用丁醛气相出料和铑膦催化剂。铑膦催化剂的贮存形式(母体)为:
关键词 催化剂母体 三苯基 三芳基 脂肪族醛 丁醛 中间络合物 水平效应 烯烃 丙烯 电压 低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色液晶显示器研究
11
作者 王良御 徐寿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6年第4期405-410,共6页
本文提出一个新的彩色液晶显示,其特征是:①在宾-主型液晶显示器中,使用黑色染料和一片彩色偏振片;②扭曲向列显示(TN)使用选择性彩色偏振片,用一个适当光源从黑色液晶盒后照明得透射式显示呈现美丽色彩。
关键词 液晶显示器 彩色显示 液晶盒 色度坐标 主型 色度图 显示技术 透射式 显示器件 有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结晶紫-硅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痕量硅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镇棣 郑用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9期775-779,共5页
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结晶紫-硅钼杂多酸离于缔合物的分光光度性质,建立了灵敏度较高的水相测定痕量硅的分光光度法。硅量在0—3.0μg/25m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5×10^(5)。还讨论了离子缔合物的... 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结晶紫-硅钼杂多酸离于缔合物的分光光度性质,建立了灵敏度较高的水相测定痕量硅的分光光度法。硅量在0—3.0μg/25m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5×10^(5)。还讨论了离子缔合物的结构特点。测定实际样品的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钼杂多酸 分光光度法 离子缔合物 结晶紫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痕量硅 比耳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