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出土文献看《尚书》的篇名与序次
被引量:
5
1
作者
程浩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尚书》各篇定名与序次的规律,可借由清华简中"书"类文献原始文本的外部信息重新进行总结与归纳。"书"类文献篇题的拟定,大致不与"书"的作成同时,可能是出于流传过程中区分篇目的需要,由后来的整理者或...
《尚书》各篇定名与序次的规律,可借由清华简中"书"类文献原始文本的外部信息重新进行总结与归纳。"书"类文献篇题的拟定,大致不与"书"的作成同时,可能是出于流传过程中区分篇目的需要,由后来的整理者或藏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所添加。后人对"书"篇进行命名的方式,至少有"摘字命篇"、"因人命篇"、"因事命篇"三种。而这种定名的随意性,就导致了《尚书》中常见的同篇异名现象。"书"类文献篇目间的序次,一般而言遵循的是时代先后的原则。但清华简中与伊尹有关的三篇竹书编连在一起的现象,说明还有以人物为中心的编次原则的存在。此外清华简的编联方式以及篇题的书写位置等信息,也有助于思考《尚书》中《顾命》《康王之诰》以及《康诰》《酒诰》《梓材》等组的分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篇名
序次
清华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错视界中的中外交通--饶宗颐与中外交流史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民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1-169,共9页
中外交流史是饶宗颐的重要研究领域。饶宗颐注意将"异邦古史资料"引入到古史研究之中,将其作为"五重证据法"的重要一环,并藉此研究中外文化的各自特点以及早期接触。饶宗颐在"丝绸之路"研究方面的贡献主...
中外交流史是饶宗颐的重要研究领域。饶宗颐注意将"异邦古史资料"引入到古史研究之中,将其作为"五重证据法"的重要一环,并藉此研究中外文化的各自特点以及早期接触。饶宗颐在"丝绸之路"研究方面的贡献主要在于:较早着手"沙漠丝绸之路"与"草原丝绸之路"发生阶段的研究,即所谓"汉前丝绸之路"的研究;首先明确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在"西南丝绸之路"方面也有重要拓展。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文化互动关系,也是饶宗颐长期关注的领域。饶宗颐在研治中外交流史的过程中,注意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的梳理,强调时、空、人的综合考察,以其宏阔的视野、广博的学识开辟出诸多新的研究领域,其治学特点与研究方法有待我们总结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宗颐
五重证据法
丝绸之路
中外交流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据清华简考证侯马盟书的“赵尼”--兼说侯马盟书的时代
被引量:
3
3
作者
石小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64,共6页
1965年12月,山西省侯马出土了一大批盟书,学界一般称之为"侯马盟书",是建国后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盟书中被诛讨的最主要的对象,是整理者释作"赵尼"的一个人,这个人名现在学术界一般释作"赵弧"。通过分析...
1965年12月,山西省侯马出土了一大批盟书,学界一般称之为"侯马盟书",是建国后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盟书中被诛讨的最主要的对象,是整理者释作"赵尼"的一个人,这个人名现在学术界一般释作"赵弧"。通过分析"尼"字的构形,并利用新出清华简材料,可考订现在学界一般所称的"赵弧",应从整理者释作"赵尼"。赵尼是赵嘉(赵桓子)所诛讨的对象,但并非赵献侯赵浣,而是被赵嘉驱逐出晋国的众多政敌中的一位。侯马盟书的时代与温县盟书接近,并非此前所认为的春秋晚期,而是战国早期,反映的是赵嘉(赵桓子)与其政敌赵尼之间的权利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马盟书
赵尼
赵嘉
赵浣
清华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说“迩”的一种异体及其来源
被引量:
5
4
作者
赵平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90,共4页
上博简和清华简中有一些读作"迩"的"逐",可分析为从"辵""豕"声。新公布的《清华七》"逐"有一异体作"■",应源自甲骨文"■"。"■",从"犬"&q...
上博简和清华简中有一些读作"迩"的"逐",可分析为从"辵""豕"声。新公布的《清华七》"逐"有一异体作"■",应源自甲骨文"■"。"■",从"犬""埶"声,在金文中省去两手形写作"■",皆读作"迩"。因此,战国文字"逐(er)"的声符就是由甲骨文"■"一类写法省简而来的,先省作"■",再省作"逐"。""声符上面部分由臼和丨两部分构成。丨系"木"的省变,"豕"系"犬"的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简
清华简
迩
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文体生成论--“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的再思考
被引量:
1
5
作者
陈民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9-176,共8页
刘师培所倡"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虽然在"祠""祝""巫"诸字的训释方面存在缺失,但其将文体的发生与巫祝相联系极具启发性。刘氏主张"古学出于官守"的官守论,这是其"文学出于巫...
刘师培所倡"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虽然在"祠""祝""巫"诸字的训释方面存在缺失,但其将文体的发生与巫祝相联系极具启发性。刘氏主张"古学出于官守"的官守论,这是其"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的重要基础。刘氏所谓"文"与"文学"主要指韵文,"巫祝"则指王官。论者或由此引申出泛巫论,则未必合乎实际。传世文献以及战国秦汉简帛所见巫祝之辞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可验证刘氏"巫祝之职,文词特工"的说法,为探究中国古代文体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巫祝
祝辞
简帛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出土文献看《尚书》的篇名与序次
被引量:
5
1
作者
程浩
机构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书’类文献先秦流传研究"(16CZS010)
文摘
《尚书》各篇定名与序次的规律,可借由清华简中"书"类文献原始文本的外部信息重新进行总结与归纳。"书"类文献篇题的拟定,大致不与"书"的作成同时,可能是出于流传过程中区分篇目的需要,由后来的整理者或藏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所添加。后人对"书"篇进行命名的方式,至少有"摘字命篇"、"因人命篇"、"因事命篇"三种。而这种定名的随意性,就导致了《尚书》中常见的同篇异名现象。"书"类文献篇目间的序次,一般而言遵循的是时代先后的原则。但清华简中与伊尹有关的三篇竹书编连在一起的现象,说明还有以人物为中心的编次原则的存在。此外清华简的编联方式以及篇题的书写位置等信息,也有助于思考《尚书》中《顾命》《康王之诰》以及《康诰》《酒诰》《梓材》等组的分合问题。
关键词
《尚书》
篇名
序次
清华简
Keywords
Shangshu ( 《尚书》 )
titles
order
Tsinghua Bamboo Slips
分类号
K87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错视界中的中外交通--饶宗颐与中外交流史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民镇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土
文献
研究与
保护
中心
、
出土
文献与
中国
古代文明
研究
协同
创新
中心
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1-169,共9页
文摘
中外交流史是饶宗颐的重要研究领域。饶宗颐注意将"异邦古史资料"引入到古史研究之中,将其作为"五重证据法"的重要一环,并藉此研究中外文化的各自特点以及早期接触。饶宗颐在"丝绸之路"研究方面的贡献主要在于:较早着手"沙漠丝绸之路"与"草原丝绸之路"发生阶段的研究,即所谓"汉前丝绸之路"的研究;首先明确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在"西南丝绸之路"方面也有重要拓展。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文化互动关系,也是饶宗颐长期关注的领域。饶宗颐在研治中外交流史的过程中,注意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的梳理,强调时、空、人的综合考察,以其宏阔的视野、广博的学识开辟出诸多新的研究领域,其治学特点与研究方法有待我们总结与借鉴。
关键词
饶宗颐
五重证据法
丝绸之路
中外交流史
分类号
G125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据清华简考证侯马盟书的“赵尼”--兼说侯马盟书的时代
被引量:
3
3
作者
石小力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土
文献
研究与
保护
中心
、
出土
文献与
中国
古代文明
研究
协同
创新
中心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64,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出楚简与金文疑难问题研究”(16CYY032)
文摘
1965年12月,山西省侯马出土了一大批盟书,学界一般称之为"侯马盟书",是建国后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盟书中被诛讨的最主要的对象,是整理者释作"赵尼"的一个人,这个人名现在学术界一般释作"赵弧"。通过分析"尼"字的构形,并利用新出清华简材料,可考订现在学界一般所称的"赵弧",应从整理者释作"赵尼"。赵尼是赵嘉(赵桓子)所诛讨的对象,但并非赵献侯赵浣,而是被赵嘉驱逐出晋国的众多政敌中的一位。侯马盟书的时代与温县盟书接近,并非此前所认为的春秋晚期,而是战国早期,反映的是赵嘉(赵桓子)与其政敌赵尼之间的权利斗争。
关键词
侯马盟书
赵尼
赵嘉
赵浣
清华简
分类号
K87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说“迩”的一种异体及其来源
被引量:
5
4
作者
赵平安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土
文献
研究与
保护
中心
、
出土
文献与
中国
古代文明
研究
协同
创新
中心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90,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先秦两汉讹字综合整理与研究”(15ZDB095)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课题“新出简牍帛书与古文字疑难解读”
文摘
上博简和清华简中有一些读作"迩"的"逐",可分析为从"辵""豕"声。新公布的《清华七》"逐"有一异体作"■",应源自甲骨文"■"。"■",从"犬""埶"声,在金文中省去两手形写作"■",皆读作"迩"。因此,战国文字"逐(er)"的声符就是由甲骨文"■"一类写法省简而来的,先省作"■",再省作"逐"。""声符上面部分由臼和丨两部分构成。丨系"木"的省变,"豕"系"犬"的讹变。
关键词
上博简
清华简
迩
逐
分类号
H028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文体生成论--“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的再思考
被引量:
1
5
作者
陈民镇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土
文献
研究与
保护
中心
、
出土
文献与
中国
古代文明
研究
协同
创新
中心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9-176,共8页
基金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简帛文献与中国早期文体研究”(18CZW02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刘师培所倡"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虽然在"祠""祝""巫"诸字的训释方面存在缺失,但其将文体的发生与巫祝相联系极具启发性。刘氏主张"古学出于官守"的官守论,这是其"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的重要基础。刘氏所谓"文"与"文学"主要指韵文,"巫祝"则指王官。论者或由此引申出泛巫论,则未必合乎实际。传世文献以及战国秦汉简帛所见巫祝之辞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可验证刘氏"巫祝之职,文词特工"的说法,为探究中国古代文体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线索。
关键词
文体
巫祝
祝辞
简帛文献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出土文献看《尚书》的篇名与序次
程浩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交错视界中的中外交通--饶宗颐与中外交流史研究
陈民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据清华简考证侯马盟书的“赵尼”--兼说侯马盟书的时代
石小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说“迩”的一种异体及其来源
赵平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一种文体生成论--“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的再思考
陈民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