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风险治理:完善与提升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基石
被引量:89
- 1
-
-
作者
薛澜
周玲
朱琴
-
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1,共5页
-
基金
200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转型期中国风险治理框架建构与实证分析"(项目编号:06&ZD013)
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期中国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中风险管理机制框架研究"(项目编号:70703019)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城市综合风险管理体系设计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全过程的应急管理工作应当包括突发事件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整个管理过程,然而,其管理对象从本质上讲还是"突发事件"本身。为了从最基础的层面实现应急管理工作"关口前移",就需要从"事件"管理往前进一步延伸到对"风险"的管理。由于危机同时兼顾了"风险"与"事件"的特性,因此危机管理应当被贯穿到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并重的整个过程中去。同时,成功的应急管理工作不能仅限于动员整个社会资源有效地应对"事件"和"风险",而是要站在"治理"的战略高度,整合多方力量,从公共治理结构等更基础的层面改善和确保整个社会在常规和非常规状态下的稳定运行。因此,未来国家的应急管理工作应当在完善全过程应急管理的基础上,充分提升风险管理工作的战略高度,促使朝着风险、应急与危机管理并重的整合式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进行转变。
-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应急管理
风险管理
危机管理
-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新时期政府管理创新的大手笔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庆龙
-
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4-54,共1页
-
文摘
伴随棚改过程凝聚起来的巨大而持久的精神力量,是新时期我国党和政府提升执政能力。
-
关键词
政府管理创新
改革开放初期
辽宁省
省政府
群众
速度
精神
党员
-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F272.9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构建和谐社会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
被引量:47
- 3
-
-
作者
薛澜
张杨
-
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2-117,共6页
-
基金
2001年国家杰出青年<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理论体系的研究>(项目号70125005)
-
文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尽管说这些事件多以经济因素为诱因,但不引起重视也会给社会安定带来威胁。作为考察对象,本文将通过对现阶段群体事件的分析、重点论证制度结构与群体事件之间关系,并以此对当前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个解释性框架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社会机制治理
制度结构
对策建议
-
分类号
D631.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特权隐性化凸显腐败新动向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程文浩
-
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6-37,共2页
-
文摘
其实,无论是隐性还是显性“特权”,“特权”本身才是实质性内容,隐性。
-
关键词
特权
隐性化
腐败
显性
-
分类号
D630.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F240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辩证看待官场“表态”
被引量:2
- 5
-
-
作者
任建明
-
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
出处
《人民论坛》
2008年第5期30-31,共2页
-
文摘
在权力过分集中的基本体制之下,加上官员主要只对上负责和有效的问责制缺乏,就形成了政治投机性表态的深厚的制度基础。官场表态既合理也需要目前,对于在官场非常盛行的“官场表态”或“表态文化”现象,贬斥和批评的成份居多。我个人认为,对于这种官员声音展示应该辨证看待。
-
关键词
表态
官场
辩证
权力过分集中
对上负责
问责制
投机性
官员
-
分类号
D609.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G47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该给青年干部怎样的舞台
- 6
-
-
作者
杨燕绥
-
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4-35,共2页
-
文摘
良好的服务型政府让青年学生不至于因追随寻租文化而进入政府机关。
-
关键词
青年干部
舞台
服务型政府
政府机关
青年学生
权力
-
分类号
D630.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TU242.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