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空间再造与情感整合: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双重逻辑
1
作者
刘宗锦
薛澜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5,共11页
空间既是人类活动的载体,又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空间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是一个单向的物质再造过程,而是含有社会激活属性的综合过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特殊历史遗存,承载着保护和发展双重属性,本质上是物理空间与精神财富的统合。城...
空间既是人类活动的载体,又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空间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是一个单向的物质再造过程,而是含有社会激活属性的综合过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特殊历史遗存,承载着保护和发展双重属性,本质上是物理空间与精神财富的统合。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呈现出空间再造和情感整合双重逻辑。一方面,城市通过物理空间的保护利用、文化空间的积极培育、交往空间的深度融合三重手段,实现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再造。另一方面,城市借助街区空间的情感连接、社会行动者的情感建构、沉浸式场景的情感激活,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情感整合。在此基础上,城市空间的再造与更新既可以成为公众参与的符号,也可以作为引导社会交往与治理发展的连接点。未来,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过程要充分依托物理空间更新和文化情感导入双重路径,从而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城市空间开发利用、文化创意赋能消费、社会公众有效参与的共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再造
城市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
情感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大转变:新时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理念更新
被引量:
67
2
作者
薛澜
沈华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1-58,共8页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历经1.0至4.0版本的升级,为保障公共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新时期复杂多变的公共安全形势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实现由传统管理思维向现代治理思维的转变,推动从应急处置导向转变为风险治理与...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历经1.0至4.0版本的升级,为保障公共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新时期复杂多变的公共安全形势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实现由传统管理思维向现代治理思维的转变,推动从应急处置导向转变为风险治理与应急管理并重,从应急管理行政负责转变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从条块化应急管理转变为综合式应急管理,从政府主导应急管理转变为政府主导与政社协同并重,从动员式应急管理转变为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应急管理的理念更新,从而为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体系建设
理念转变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间再造与情感整合: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双重逻辑
1
作者
刘宗锦
薛澜
机构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苏世民书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
出处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5,共11页
文摘
空间既是人类活动的载体,又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空间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是一个单向的物质再造过程,而是含有社会激活属性的综合过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特殊历史遗存,承载着保护和发展双重属性,本质上是物理空间与精神财富的统合。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呈现出空间再造和情感整合双重逻辑。一方面,城市通过物理空间的保护利用、文化空间的积极培育、交往空间的深度融合三重手段,实现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再造。另一方面,城市借助街区空间的情感连接、社会行动者的情感建构、沉浸式场景的情感激活,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情感整合。在此基础上,城市空间的再造与更新既可以成为公众参与的符号,也可以作为引导社会交往与治理发展的连接点。未来,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过程要充分依托物理空间更新和文化情感导入双重路径,从而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城市空间开发利用、文化创意赋能消费、社会公众有效参与的共赢局面。
关键词
空间再造
城市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
情感整合
分类号
G124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大转变:新时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理念更新
被引量:
67
2
作者
薛澜
沈华
机构
清华大学
苏世民书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
中国科
学院
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出处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1-5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国家安全事件管理机制”(71790611)。
文摘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历经1.0至4.0版本的升级,为保障公共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新时期复杂多变的公共安全形势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实现由传统管理思维向现代治理思维的转变,推动从应急处置导向转变为风险治理与应急管理并重,从应急管理行政负责转变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从条块化应急管理转变为综合式应急管理,从政府主导应急管理转变为政府主导与政社协同并重,从动员式应急管理转变为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应急管理的理念更新,从而为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
应急管理
体系建设
理念转变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Keywords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Idea Transformation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Ability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空间再造与情感整合: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双重逻辑
刘宗锦
薛澜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五大转变:新时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理念更新
薛澜
沈华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