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板料拉深成形工艺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9
1
作者 潘江峰 钟约先 袁朝龙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74-76,共3页
以多种工艺参数(压边力、摩擦因数等)作为优化变量,多种成形缺陷(起皱、破裂等)作为优化目标,结合多目标遗传算法和数值模拟,建立了板料拉深成形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模型。为了减少数值模拟的次数,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各种工艺参数和... 以多种工艺参数(压边力、摩擦因数等)作为优化变量,多种成形缺陷(起皱、破裂等)作为优化目标,结合多目标遗传算法和数值模拟,建立了板料拉深成形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模型。为了减少数值模拟的次数,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各种工艺参数和模拟结果之间的映射关系,大大提高了优化的效率。以汽车消声器为例,对其拉深成形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对优化结果进行数值模拟可以看出,该优化参数完全避免了各种缺陷的产生,这说明该优化算法具有较好的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料拉深 多目标遗传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人佶 林峰 +2 位作者 王小红 张磊 张婷 《航空制造技术》 2010年第7期26-29,共4页
快速成形制造(RPM)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保持着迅速发展的势头,进入21世纪,其发展更加为人们所重视,并被称为快速制造(Rapid Manufacturing,RM)技术。利用快速成形制造的方法直接制造三维金属零件是当前国际快速原型技术研... 快速成形制造(RPM)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保持着迅速发展的势头,进入21世纪,其发展更加为人们所重视,并被称为快速制造(Rapid Manufacturing,RM)技术。利用快速成形制造的方法直接制造三维金属零件是当前国际快速原型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研究的目标是生产制造小批量且具有复杂形状和较高使用性能的功能零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制造技术 快速成形制造 展望 快速原型技术 金属零件 直接制造 使用性能 复杂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熔池动态形变知识增强的GTAW熔透状态预测
3
作者 洪宇翔 谢乡志 +2 位作者 何星星 都东 常保华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4,41,共10页
为了实现对焊接熔透状态的在线监测,保障焊缝质量并推动机器人智能化技术发展,提出了一种熔池动态形变知识增强的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gas tungsten arc welding,GTAW)熔透状态预测方法.采用高速高动态范围工业相机获取熔池图像,利用Deep... 为了实现对焊接熔透状态的在线监测,保障焊缝质量并推动机器人智能化技术发展,提出了一种熔池动态形变知识增强的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gas tungsten arc welding,GTAW)熔透状态预测方法.采用高速高动态范围工业相机获取熔池图像,利用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进行熔池动态分割以精准地获取熔池区域,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帧熔池轮廓图像融合,以描述熔池在焊接过程中的动态形变.将融合后熔池轮廓图像和原始熔池图像合成输入CNN,学习同一位置熔池轮廓像素变化,指导CNN预测熔透状态.结果表明,基于熔池动态形变知识增强的CNN能够准确识别部分熔透、适度熔透和过度熔透三种典型焊缝状态,分类准确率可达到97.1%,单帧预测时间0.86 ms.与未融合熔池动态形变专家知识的深度学习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少样本数据情况下表现出更高的鲁棒性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质量监测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知识增强 熔池动态分割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笔直写成形工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川 吴任东 刘丰 《电加工与模具》 2010年第4期40-43,47,共5页
生命体微结构特征的构建是组织工程学的重要任务,这对成形技术提出了技术挑战。以管状血管支架成形为代表,目前的成形工艺在精度上尚待提高,且无法直接使用生物材料成形。尖笔直写技术以压缩气体提供微输运动力,用微尖保证成形精度,且... 生命体微结构特征的构建是组织工程学的重要任务,这对成形技术提出了技术挑战。以管状血管支架成形为代表,目前的成形工艺在精度上尚待提高,且无法直接使用生物材料成形。尖笔直写技术以压缩气体提供微输运动力,用微尖保证成形精度,且对材料的生物活性没有影响,从而使制造具有微米级结构特征的三维支架成为可能。深入研究了该成形工艺,以混合糖制备了单层薄壁管支架和多级管支架,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工艺参数对尖笔直写技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笔直写 快速成形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TC4构件的3D打印制造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勇 林峰 田银俊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1-279,共9页
为了研究3D打印制造技术在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的应用可行性,以某典型铣削制造难加工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用金属支撑构件为研究对象,在制备技术、基础性能、效率对比、结构轻质化、使用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了3D打印制造TC4构件的性能... 为了研究3D打印制造技术在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的应用可行性,以某典型铣削制造难加工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用金属支撑构件为研究对象,在制备技术、基础性能、效率对比、结构轻质化、使用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了3D打印制造TC4构件的性能数据、数值分析结果及实现工程应用的研究路径。较传统铣削制造工艺,3D打印构件不仅可满足工程应用要求,还可协同结构优化设计,实现制备效率提升50%、轻质化结构最大减重13.6%及最大拉力达63.9kN,为难加工、复杂零件的轻质化高效成型提供了新的途径,值得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轻质化 支撑构件 3D打印 TC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尖笔直写的组织工程支架成形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星 吴任东 +2 位作者 张磊 曹雪菲 张人佶 《电加工与模具》 2008年第5期73-76,共4页
利用流体在微尖上流动的性质,提出并介绍了尖笔直写快速成形技术,搭建了高精度三维成形平台。根据组织工程支架的要求,提出利用尖笔直写技术-溶模浇铸制备三维支架的工艺路线,选择了水溶性无毒生物材料作为溶模材料。使用聚氨酯制备了... 利用流体在微尖上流动的性质,提出并介绍了尖笔直写快速成形技术,搭建了高精度三维成形平台。根据组织工程支架的要求,提出利用尖笔直写技术-溶模浇铸制备三维支架的工艺路线,选择了水溶性无毒生物材料作为溶模材料。使用聚氨酯制备了多分支管状支架,该支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互相贯通的微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笔直写 快速成形 溶模浇铸 组织工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Gd-Y-Zr合金可控冷却速率实验方法及凝固组织的X射线断层扫描表征
7
作者 赵雪婷 张天向 +4 位作者 李少翔 刘佳豪 袁勇 李中权 韩志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11-1923,共13页
建立了可控冷却速率的实验方法、凝固过程测温方案和合金内部温度推算方法,对Mg-6Gd-3Y-0.5Zr(质量分数,%)(GW63K)合金开展可控冷却速率实验,结合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等实验表征手段,表征可控冷速镁合金... 建立了可控冷却速率的实验方法、凝固过程测温方案和合金内部温度推算方法,对Mg-6Gd-3Y-0.5Zr(质量分数,%)(GW63K)合金开展可控冷却速率实验,结合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等实验表征手段,表征可控冷速镁合金的凝固组织形貌并获取定量信息,研究了冷却速率对GW63K合金凝固组织微观形貌、定量信息的影响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GW63K合金凝固组织中,共晶呈网络状分布在晶界处,形状不规则的第二相呈岛状分布在共晶组织中;平均冷却速率R_(c)在0.13~0.33℃/s范围内,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网状共晶组织更密集、均匀和连续,第二相分布更均匀、尺寸更小,微观溶质偏析减小,第二相和共晶体积分数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Y-ZR 可控冷却速率 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光纤激光摆动焊抑制小孔型气孔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坤 王威 +2 位作者 单际国 王旭友 陈武柱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3-46,共4页
采用光纤激光器对8 mm厚TC4钛合金板进行振镜摆动焊接,采用光谱仪和高速摄像机采集等离子体的光谱、图像及小孔的图像,分析摆动焊接抑制小孔型气孔的原因.结果表明,摆动光束对抑制钛合金小孔型焊接气孔具有显著作用;光束未摆动焊接时,... 采用光纤激光器对8 mm厚TC4钛合金板进行振镜摆动焊接,采用光谱仪和高速摄像机采集等离子体的光谱、图像及小孔的图像,分析摆动焊接抑制小孔型气孔的原因.结果表明,摆动光束对抑制钛合金小孔型焊接气孔具有显著作用;光束未摆动焊接时,焊缝中的气孔率达9.8%;光束摆动后焊缝中的气孔率均降低,其中焊接参数为5 k W,2 m/min,摆动参数为80 Hz,0.5 mm时,小孔形气孔被完全抑制.与光束未摆动相比,光束摆动焊接的小孔稳定性显著增加,其原因是光束摆动提高了光束与熔池液面的接触面积,金属蒸发增强,驱动小孔张开的径向力和轴向力得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摆动焊 小孔型气孔 等离子体光谱和图像 小孔稳定性 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针形状对搅拌摩擦焊焊缝截面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34
9
作者 柯黎明 潘际銮 +1 位作者 邢丽 王善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37,共5页
采用镶嵌异种材料作为标识材料的方法,用不同搅拌针形状的搅拌头,进行了搅拌摩擦焊试验。结果表明,搅拌针形状影响焊缝塑化金属流动的行为,导致焊缝截面形貌发生变化。搅拌针表面的反螺纹使搅拌针周围塑化金属向下流动,迫使搅拌针端部... 采用镶嵌异种材料作为标识材料的方法,用不同搅拌针形状的搅拌头,进行了搅拌摩擦焊试验。结果表明,搅拌针形状影响焊缝塑化金属流动的行为,导致焊缝截面形貌发生变化。搅拌针表面的反螺纹使搅拌针周围塑化金属向下流动,迫使搅拌针端部周边金属向上运动,焊核中心处于焊缝横截面下部;正螺纹使搅拌针周围塑化金属向上流动,迫使轴肩下方及周边金属向下运动,焊核中心处于焊缝横截面上部。改变搅拌针形状及长度,可以改变搅拌针下方及附近区域塑化金属的流动形态,从而改变焊缝底部的成形及包铝层进入焊缝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搅拌针形状 塑性流动 焊缝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射线数字化图像处理的双面焊焊缝缺陷检测 被引量:19
10
作者 邵家鑫 都东 +2 位作者 朱新杰 高志凌 王晨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24,共4页
对双面焊焊缝的缺陷自动检测,提出了对焊缝重叠区边缘区与非边缘区分别进行处理、非细长缺陷与细长缺陷分别进行处理的思路.在逐列灰度波形分析检出焊缝外边缘和两焊缝重叠区边缘的基础上,对于非细长缺陷,采用大模版中值与均值滤波相结... 对双面焊焊缝的缺陷自动检测,提出了对焊缝重叠区边缘区与非边缘区分别进行处理、非细长缺陷与细长缺陷分别进行处理的思路.在逐列灰度波形分析检出焊缝外边缘和两焊缝重叠区边缘的基础上,对于非细长缺陷,采用大模版中值与均值滤波相结合模拟背景,然后对消除背景后图像采用分区域阈值检出焊缝缺陷,对于细长缺陷,提出了基于逐列自适应二值化和改进霍夫变换的缺陷分割算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在有效地避免两焊缝重叠区边缘处误检的同时,检出微弱线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检测 双面焊 焊缝缺陷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速度对AA6082搅拌摩擦焊接头根部缺陷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戴启雷 王秀义 +2 位作者 侯振国 曹雄 史清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30,114,共4页
研究了不同焊接速度对5.1 mm厚6082-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根部缺陷及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参数下接头根部缺陷形貌并对不同焊接速度下的接头进行了拉伸和弯曲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焊接速度的不断增加,接头根部未焊透缺... 研究了不同焊接速度对5.1 mm厚6082-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根部缺陷及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参数下接头根部缺陷形貌并对不同焊接速度下的接头进行了拉伸和弯曲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焊接速度的不断增加,接头根部未焊透缺陷倾向变大,接头软化区部位最低硬度值逐渐增高.焊接速度由50 mm/min增大到400 mm/min时,接头抗拉强度逐渐增加.进一步增大焊接速度到600 mm/min时,由于根部未焊透缺陷的严重性变大,造成接头强度下降.在软化区是接头薄弱区的条件下,其尺寸较小的根部缺陷不影响接头抗拉强度.但是对接头的抗弯强度有显著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82-T6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根部缺陷 微观组织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束偏移量对钛/铝异种合金激光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宋志华 吴爱萍 +3 位作者 姚为 邹贵生 任家烈 汪永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5-108,118,共4页
采用激光进行3 mm厚钛合金TA15和铝合金5A06的对接焊,激光束聚焦在钛合金上使钛合金熔化,通过热传导使铝合金熔化,得到了成形良好的接头,分析了光束偏移量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偏移量为0.1~0.4 mm时,形成了熔焊接头.偏移量为0.5... 采用激光进行3 mm厚钛合金TA15和铝合金5A06的对接焊,激光束聚焦在钛合金上使钛合金熔化,通过热传导使铝合金熔化,得到了成形良好的接头,分析了光束偏移量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偏移量为0.1~0.4 mm时,形成了熔焊接头.偏移量为0.5 mm时,接头上部形成熔焊接头,并形成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接头中部和下部形成了熔钎焊接头,并形成了一层连续的约1μm厚的金属间化合物.接头抗拉强度随偏移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偏移量为0.5 mm时,接头强度最大,平均抗拉强度可达到181 MPa,接头部分断裂于钛/铝界面的金属间化合物处,部分断裂于铝合金焊缝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铝合金 激光焊接 接头组织 接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主管道用钢316LN高温变形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潘品李 钟约先 +2 位作者 马庆贤 袁朝龙 朱思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54-1359,共6页
通过热力学模拟实验,研究了316LN钢在900~1200℃、应变速率为0.01~1s-1变形条件下的高温变形性能,得到了其在大型锻造件生产条件下的流动应力曲线。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拟合,建立了316LN钢的动态再结晶模型。通过变形试样淬火... 通过热力学模拟实验,研究了316LN钢在900~1200℃、应变速率为0.01~1s-1变形条件下的高温变形性能,得到了其在大型锻造件生产条件下的流动应力曲线。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拟合,建立了316LN钢的动态再结晶模型。通过变形试样淬火后显微组织的研究分析,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比较了动态再结晶对电渣重熔钢锭和真空浇铸钢锭晶粒细化效果的差异,从而初步确定了316LN钢合理的锻造工艺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N钢 主管道 热变形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残余应力分布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李亭 史清宇 +1 位作者 李红克 王伟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108,共4页
采用小孔法对3 mm厚2024-T4铝合金板搅拌摩擦焊对接接头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了衡量钻孔引入应变对结果的影响,测量了退火2024铝合金板钻孔产生的应变,将其作为附加应变对焊接试件上测得的应变结果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在试验... 采用小孔法对3 mm厚2024-T4铝合金板搅拌摩擦焊对接接头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了衡量钻孔引入应变对结果的影响,测量了退火2024铝合金板钻孔产生的应变,将其作为附加应变对焊接试件上测得的应变结果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得到的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以纵向应力为主,横向应力相对很小;纵向高应力区集中在轴肩作用区域,呈不对称分布,前进侧应力高于返回侧,在轴肩作用区域之外应力值迅速降低,在距焊缝中心较远的区域转变为压应力;纵向残余应力峰值为164.5 MPa。分析认为,机械搅拌和焊接温度场的叠加作用造成焊缝两侧纵向残余应力的不对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残余应力 小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等离子弧复合焊接熔池流动和传热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志宁 都东 +1 位作者 常保华 王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7-40,共4页
建立了激光等离子弧复合焊接过程中液相区、糊状区和固相区的统一模型,在模型中同时考虑了表面张力、热浮力和电磁力的作用,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熔池的速度场和温度场,重点研究了电磁力对熔池流动和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熔池形成的初... 建立了激光等离子弧复合焊接过程中液相区、糊状区和固相区的统一模型,在模型中同时考虑了表面张力、热浮力和电磁力的作用,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熔池的速度场和温度场,重点研究了电磁力对熔池流动和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熔池形成的初始阶段,表面张力对熔池中的对流和传热起主要作用,而电磁力的作用受到抑制,随着熔深增加,电磁力作用增强并引起涡旋,导致熔深和下表面熔宽增加。针对1420铝锂合金的复合焊工艺试验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一等离子弧复合焊接 对流传热 数值分析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选区熔化技术中可控振动落粉铺粉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晏耐生 林峰 +2 位作者 齐海波 陆伟 张靖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379-2382,2389,共5页
分析了快速成形技术中常用供粉系统与铺粉系统的优缺点。结合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在真空环境下人工无法干预、成形区域温度高、成形件刚度大等特点和接触式铺粉机构遇到凸起后经常无法越过而导致成形中断的实验情况,提出了一种可控... 分析了快速成形技术中常用供粉系统与铺粉系统的优缺点。结合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在真空环境下人工无法干预、成形区域温度高、成形件刚度大等特点和接触式铺粉机构遇到凸起后经常无法越过而导致成形中断的实验情况,提出了一种可控振动落粉铺粉方案。设计了具有粉末结拱与振动破拱功能且不与成形件相接触的上置式铺粉筛及具有称重传感器反馈的铺粉系统,通过改变铺粉筛的运行速度和加速度实现粉末铺送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在铺粉筛中粉末量一定的情况下可实现均匀铺粉,铺粉厚度通过改变铺粉筛运行速度和加速度来获取,最小粉末层厚度可达0.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选区熔化技术 储供粉系统 铺粉系统 粉末层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工艺对压铸镁合金CO_2激光焊缝气孔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婧 单际国 +1 位作者 温鹏 任家烈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20,24,共5页
研究了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等焊接工艺参数对两种不同含气量的压铸镁合金激光焊气孔倾向(以气孔率为表征)的影响规律,并对气孔的防止措施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含气量较高的2 mm厚压铸镁合金激光焊气孔倾向大于含气量较低的5 mm厚压铸镁合... 研究了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等焊接工艺参数对两种不同含气量的压铸镁合金激光焊气孔倾向(以气孔率为表征)的影响规律,并对气孔的防止措施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含气量较高的2 mm厚压铸镁合金激光焊气孔倾向大于含气量较低的5 mm厚压铸镁合金.两种厚度的压铸镁合金激光焊缝气孔率总体上均随着激光功率的升高及焊接速度的降低而升高.对于含气量较低的5 mm厚压铸镁合金,双面施焊及焊后重熔均可显著降低气孔率,气孔率分别降低到2.4%及2.5%,但对于含气量高的2 mm厚压铸镁合金,这些措施无法有效降低焊缝气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孔 气孔防止 激光焊接 焊接工艺 压铸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铝合金搅拌摩擦焊过程组织演化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成聪 常保华 +1 位作者 陶军 张田仓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60,116,共4页
采用"急停快冷"的方法对2024铝合金搅拌摩擦焊(FSW)的组织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对搅拌头前、后方不同区域进行了EBSD测试,分析了FSW过程中组织演化的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在FSW前期发生了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在FSW过程中与亚晶... 采用"急停快冷"的方法对2024铝合金搅拌摩擦焊(FSW)的组织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对搅拌头前、后方不同区域进行了EBSD测试,分析了FSW过程中组织演化的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在FSW前期发生了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在FSW过程中与亚晶界吸收位错而取向差增加相关的连续动态再结晶是其动态形核的主导机制,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晶粒长大成为终态组织,期间发生了部分的静态再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动态再结晶 组织演化 电子背散射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分析的奥氏体焊缝超声检测信号处理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柄方 韩赞东 +1 位作者 原可义 陈以方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28,114,共4页
对奥氏体焊缝超声检测信号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匹配追踪和小波变换两种时频分析方法的信号处理方法,分别从能量和频率的角度区分缺陷信息和材料散射噪声,提高超声检测回波的信噪比.为了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建立了超声检测... 对奥氏体焊缝超声检测信号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匹配追踪和小波变换两种时频分析方法的信号处理方法,分别从能量和频率的角度区分缺陷信息和材料散射噪声,提高超声检测回波的信噪比.为了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建立了超声检测试验系统,对53 mm厚焊缝试块进行检测试验,采集了含有大量材料噪声的实际检测信号.选用sym8小波包原子库对信号进行匹配追踪分解,提取前18个时频原子,利用sym8小波函数对提取的信号进行小波分析,用低频系数重建原信号.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材料噪声,明显增强缺陷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焊缝 超声检测 时频分析 匹配追踪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焊缝形成的物理机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柯黎明 潘际銮 +1 位作者 邢丽 秦占领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37,共5页
研究了一种铝合金焊缝成形的物理机制及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核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摩擦焊焊缝是由焊核、在前进边后方沿板材厚度方向流动的金属、由搅拌针两侧向其后方流动的金属组成,四个方向的金属流会在焊缝横截面上出现一交汇区... 研究了一种铝合金焊缝成形的物理机制及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核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摩擦焊焊缝是由焊核、在前进边后方沿板材厚度方向流动的金属、由搅拌针两侧向其后方流动的金属组成,四个方向的金属流会在焊缝横截面上出现一交汇区,若金属流动不足,易在此区出现焊接缺陷。焊核的形成及其大小取决于搅拌针表面的螺纹和焊接工艺参数,若单位长度焊缝中有较多的金属在螺纹的驱动下向下流动,则会在焊缝下部出现较大的焊核。过高的搅拌头旋转速度或过低的焊接速度,使搅拌针周围金属易于朝焊缝上部流动,焊核尺寸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焊核 焊缝成形 物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