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包容、普惠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现实挑战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薛澜 梁正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32,共10页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本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已经具备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深刻影响世界的巨大潜力。构建包容、普惠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不仅事关全球公平问题,更会对全球发展、全球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当前...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本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已经具备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深刻影响世界的巨大潜力。构建包容、普惠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不仅事关全球公平问题,更会对全球发展、全球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各类机制存在包容性和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并未形成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基本框架;在治理体系建设上,技术普惠愿景、多边机制协同行动仍然受到技术集中垄断、“脱钩”对抗行为的干预,而不平等的既有国际格局也在根本上阻碍包容、普惠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塑造。中国有必要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引领下,进一步从理念倡导、议程设置、多边合作、行动示范四个方向出发,推动包容、普惠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 国际治理 国际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科学基础和科学范式——关于教育智能化新阶段的战略思考
2
作者 桑新民 余中 李曙华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5,共13页
从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人工智能领域爆发性发展的原因入手,分析其与传统人工智能的本质区别,比较OpenAI与DeepSeek的差异,针对目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经常出现的“AI幻觉”现象,归纳其缺陷和不足之处产生的原因。在进一步深入探讨中提出生成... 从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人工智能领域爆发性发展的原因入手,分析其与传统人工智能的本质区别,比较OpenAI与DeepSeek的差异,针对目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经常出现的“AI幻觉”现象,归纳其缺陷和不足之处产生的原因。在进一步深入探讨中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科学观、科学研究方法论,揭示了技术路径选择受文化价值观与资源背景影响且具互补性,阐述了中西方科学携手共创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现实探索与未来前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建“智能教育大学堂”和作为智能教育“大脑”的高质量信息资源库,由此冲破工业文明“三中心”教育模式的牢笼,在信息时代的教育哲学和智能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开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OpenAI DeepSeek 系统生成论 智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技术视域下的人工智能善治——发展现状、风险挑战与治理思路 被引量:6
3
作者 梁正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2-22,共11页
人工智能正在引发一场远超乎于技术场域的时代变革,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塑造着未来的主要技术进路。尽管我国已成为一个人工智能大国,但在核心理论创新、基础底座建设、关键软硬件和生态方面还有待提升,迈向人工智能强国还... 人工智能正在引发一场远超乎于技术场域的时代变革,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塑造着未来的主要技术进路。尽管我国已成为一个人工智能大国,但在核心理论创新、基础底座建设、关键软硬件和生态方面还有待提升,迈向人工智能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情况下,如何在保障人工智能有力、有序、有益发展的同时,实现对人工智能的善治是亟需回应的关键问题。因此,平衡好发展与治理之间的关系,践行价值对齐的伦理思路,吸收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有益经验,探索一条理念开放、主体多元、对象分层、工具灵活的治理新思路,成为探索人工智能善治路径的核心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新兴技术治理 价值对齐 敏捷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欧人工智能治理的分歧、影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梁正 王净宇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50,共9页
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的新领域。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和欧洲从2015年至今采取了一系列有关人工智能治理的重要尝试,将技术治理问题嵌入国家与地区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但是在推进人工智能治理进程的过程中,美国和欧洲选择了... 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的新领域。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和欧洲从2015年至今采取了一系列有关人工智能治理的重要尝试,将技术治理问题嵌入国家与地区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但是在推进人工智能治理进程的过程中,美国和欧洲选择了有所不同的人工智能治理道路。双方在治理理念、治理原则、治理模式、治理手段等方面的分歧客观上扩大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碎片化程度,在影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风险管控的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的人工智能治理实践提供了更多选择。对中国来说,美欧人工智能治理的分歧及其影响可以提供加快构建“以我为主”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加强对美对欧人工智能对话沟通、加大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与援助三方面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治理 美国 欧洲 国际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趋势、治理挑战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21
5
作者 薛澜 王净宇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3,共10页
人工智能发展已经进入大模型时代。在基础研发加速推进、产业应用加速落地的前沿趋势下,人工智能正负两方面的外部性不断释放,在产生巨大经济社会发展收益的同时,也从内生风险、应用风险、经济社会风险等多个维度对个体、国家乃至人类... 人工智能发展已经进入大模型时代。在基础研发加速推进、产业应用加速落地的前沿趋势下,人工智能正负两方面的外部性不断释放,在产生巨大经济社会发展收益的同时,也从内生风险、应用风险、经济社会风险等多个维度对个体、国家乃至人类带来不容忽视的安全威胁。在此背景下,技术发展和治理不同步、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信息不对称、风险防范成本和效益不对等、机制复合体治理不协调、地缘政治环境不稳定等人工智能治理面临的难点和挑战进一步暴露。对此,亟须从加大安全投入、健全监管制度、鼓励自我规制、加强国际治理合作等方面完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更好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风险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前沿趋势 风险挑战 治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的人工智能国际治理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慎 朱旭峰 梁正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3-169,共7页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形塑未来世界,在助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其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当前,世界主要力量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议题,在不同程度上提出各自的治理原则、模型和框架,但也存在全球代表性不足、碎...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形塑未来世界,在助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同时,其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当前,世界主要力量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议题,在不同程度上提出各自的治理原则、模型和框架,但也存在全球代表性不足、碎片化构建与解读、技术逻辑与权力目的相冲突等问题。本文在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关注人工智能自身及衍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人工智能系统三层架构及可持续发展5P维度中建构可持续的人工智能发展矩阵,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治理目标、治理客体、治理主体、治理手段等,探索性地提出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范式。本范式有助于夯实更广泛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基础,促进更有效的全球治理,保障更健康的人工智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全球治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反垄断论纲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健 吴宗泽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47,共18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对数据、模型、人才和算力等关键资源的利用。通过分析各个关键资源背后的市场特征,可以发现其中有着内在的结构性垄断担忧。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反垄断监管,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易受到垄断行为...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对数据、模型、人才和算力等关键资源的利用。通过分析各个关键资源背后的市场特征,可以发现其中有着内在的结构性垄断担忧。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反垄断监管,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易受到垄断行为的阻碍。依据垄断行为影响程度的强弱,可以将潜在垄断行为分为封锁型行为、限制型行为和剥削型行为三类。为了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防止结构性的垄断担忧变成实质性的发展障碍,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基于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推进反垄断监管。在此基础上,采用事前预防性监管为主的监管策略,并且强化面向国际、产业的监管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结构性垄断 垄断行为 反垄断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协同治理体系构建--基于全景式治理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梁正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6-36,共11页
数字经济时代下,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其建构的商业生态领域中日益占据信息、资源与权力优势。大规模、复杂性商业生态系统赋予互联网平台企业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广泛深刻的影响力和复杂多样的作... 数字经济时代下,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其建构的商业生态领域中日益占据信息、资源与权力优势。大规模、复杂性商业生态系统赋予互联网平台企业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广泛深刻的影响力和复杂多样的作用机制。正因如此,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亟需从多维视角探讨互联网平台治理之道,并探索构建诸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平台协同治理体系。目标是基于数字治理、平台治理理论创新,借鉴国内外平台治理成功经验,形成内外部利益相关方全景式治理、互联网平台赋能公共部门、公共部门赋权互联网平台、第三方组织积极参与和社会公众共同监督的协同共治机制,打造融合敏捷治理、适应性治理、探索性治理等新型治理理念的综合治理体系,最终以"良治"为平台企业乃至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和持久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治理 协同治理 生态系统 全景式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数据的隐私风险、监管困境与完善进路
9
作者 吴宗泽 任柏玉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6-143,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等数据驱动型技术的飞速发展,真实数据稀缺的问题日益严峻。各国不断强化隐私监管,使真实数据的供给不足问题更进一步加剧。在此背景下,具有虚拟性、拟合性的合成数据广泛地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解决方案。然而,合成数据并不... 随着人工智能等数据驱动型技术的飞速发展,真实数据稀缺的问题日益严峻。各国不断强化隐私监管,使真实数据的供给不足问题更进一步加剧。在此背景下,具有虚拟性、拟合性的合成数据广泛地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解决方案。然而,合成数据并不能够完全消除隐私风险。对此,当前的隐私保护理论与实践缺乏足够关注,以至于在隐私监管上,合成数据面临监管定位不清、再识别责任不明等诸多挑战。为了充分发挥合成数据的实践效用,应从明确隐私监管定位、推动技术标准制定、确保全过程监管3个方面着手,完善对于合成数据的隐私监管对策。支持合成数据创新应用的同时,有效保障个人隐私权益。进而,助力数据要素的价值得到更好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数据 隐私风险 个人信息保护法 匿名化数据 数据去标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劳动分工:生成逻辑、模式类型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13
10
作者 何江 闫淑敏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9,共12页
人机分工协作型混合劳动力已成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新生动能,但相关理论研究仍明显滞后于组织人机混合用工实践,且缺乏适配的系统理论体系。本文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劳动分工理论,将智能机器视作与人并肩分工协作的劳动行动主体,从劳动... 人机分工协作型混合劳动力已成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新生动能,但相关理论研究仍明显滞后于组织人机混合用工实践,且缺乏适配的系统理论体系。本文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劳动分工理论,将智能机器视作与人并肩分工协作的劳动行动主体,从劳动分工视角创新性提出人机分工论作为诠释人机混合劳动力的理论新范式,并从生成逻辑、理论内涵、模式类型、作用机制等多维度探讨人机分工理论体系。结果发现:(1)人机分工作为第四次社会分工的重要体现,以劳动价值共创为基本目标,强调从传统以人为单一主体的一元分工转向人机双元分工,并可将人机分工结构划分为纯人工执行、机器赋能人工、人机协同执行、人工辅助机器、纯机器执行等模块。(2)机器对人工仅是劳动功能局部性超越,人工在人性化软技能、机器在程序化硬技能领域各占优势,且人机分工模式多元化可从主导地位、协作方式、数量匹配、管理对象等多重视角细分。(3)“机器换人”是一个让机器从幕后走到台前、人工从台前转向幕后的人机分工重构过程,其本质是分解工作内容并让人更像人(而非像机器)一样工作;同时,人机分工中“机器换人”与“机器增强”并行、悖论叠加渗透、工序拆分与功能拆解双向路径交互融合,且从时间、空间、功能等多维度呈现循环式人机分工动态演化迭代。人机分工论可为诠释人机混合劳动力现象提供理论借鉴,也可为引领企业组织混合用工实践与重塑人机分工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分工 人机团队 人机共生 机器换人 人机关系 混合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统筹的三组重要关系 被引量:67
11
作者 刘典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包括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和集约化,既是技术进步与生产力发展的直接体现,也是产业转型与未来发展的关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处理好破与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间的关系)、量与质(产业规模... 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包括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和集约化,既是技术进步与生产力发展的直接体现,也是产业转型与未来发展的关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处理好破与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间的关系)、量与质(产业规模扩张与转型升级)以及内与外(自主技术创新与对外开放合作)这三组重要关系。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化产业政策机制、平衡市场机制,并建设以新型举国体制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制。在当前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须加速发展以数据和科技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推动长远发展。未来中国经济将以产业为核心,展现深度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特征,引发就业形态和政府、企业关系的深刻变化。通过不断创新和改革,中国经济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产业资本 产业转型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产业:金融强国战略的三元结构和历史演进 被引量:21
12
作者 刘典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9,共10页
探讨中国迈向金融强国的现实理论依据及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与金融强国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相互增强的三元结构。科技创新是推动金融行业转型和发展的关键力量,金融强国战略则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持和风险... 探讨中国迈向金融强国的现实理论依据及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与金融强国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相互增强的三元结构。科技创新是推动金融行业转型和发展的关键力量,金融强国战略则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持和风险应对机制。实体产业发展不仅是金融强国战略的重要着力点,也是金融与产业融合的必然结果,昭示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数据资本促进产融结合,为金融强国战略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金融-科技-产业”三者之间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构成了金融强国战略实现的良性循环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科技创新 产融结合 实体产业 三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双赋打通韧性城市建设“最后一公里” 被引量:29
13
作者 梁正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34,共9页
随着城市脆弱性的不断攀升,韧性城市建设愈发成为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基层韧性治理是韧性城市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且数字技术手段的应用是实现基层韧性治理的有力抓手。通过构建“技术双赋—韧力释放”框架,引入中国智慧社... 随着城市脆弱性的不断攀升,韧性城市建设愈发成为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基层韧性治理是韧性城市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且数字技术手段的应用是实现基层韧性治理的有力抓手。通过构建“技术双赋—韧力释放”框架,引入中国智慧社区建设案例,剖析数字技术助力基层治理的逻辑进路,可以发现,在“技术赋能”与“技术赋权”双轮驱动的理想状态下,基层组织将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革:能够释放韧性治理能力的韧性基层组织将逐步形成。因此,在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助力基层韧性治理过程中,需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手段机理优势,积极探索与数字技术相适应的权力配置机制,大力推动建设朝向韧性治理目标的组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城市 韧性治理 数字技术 基层治理 智慧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数据流动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探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梁正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8-41,共4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要素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投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跨境数据流量激增,其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已逐渐赶超传统的贸易商品流动。跨境数据流动成为各国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础,但在信息的交易、存储、传输过程中,数据...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要素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投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跨境数据流量激增,其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已逐渐赶超传统的贸易商品流动。跨境数据流动成为各国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础,但在信息的交易、存储、传输过程中,数据空间和地理位置的改变对技术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引起了各国对跨境数据流动中信息安全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为确保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我们应在信息领域尤其是跨境数据方面形成自己的安全观,在实践上探索出一条能够兼顾安全和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数据流动 信息安全 国际规则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