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服务实体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1
作者 胡雁斌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35,共3页
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完成市场化竞争的过程,其中中央地方对金融市场的行政干预仍然普遍存在,金融选择性倾斜和抑制的现象和案例在当前仍旧较为突出。我国要素市场由于市场化改革的滞后性一直处于非市场化运行状态。这种市场的不完全性,在... 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完成市场化竞争的过程,其中中央地方对金融市场的行政干预仍然普遍存在,金融选择性倾斜和抑制的现象和案例在当前仍旧较为突出。我国要素市场由于市场化改革的滞后性一直处于非市场化运行状态。这种市场的不完全性,在资本以及劳动力等市场上有突出体现。我国民营企业当前的融资体系下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歧视性融资环境。这种歧视性的融资环境释放了扭曲的市场信号,弱化了企业价值。体现为要素相对价格资源的资源禀赋结构是影响企业选择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资本与劳动作为企业活动的主要投入要素,企业在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倾向于采用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在歧视性的融资环境中,资本要素价格严重偏离其本身的边际贡献,与劳动力价格相比呈现出相对高估的状态,资本要素价格的相对高估,揭示了地区资本资源禀赋匮乏。文章重新考量投融资约束对原有模型的调整,从理论到实证来剖析中国金融发展状况、融资环境、要素扭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创新影响异质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选择等传导机制、作用原理,利用现有的国家地区企业等中观、微观数据库,来测算检验上述指标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 融资 要素价格扭曲 异质性 对外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与我国工业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2
作者 胡雁斌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35,共3页
中国吸引外资(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FDI或FDI)与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或ODI)的差额近些年来有逐渐收敛的趋势,去年流量差额进一步缩小,只有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纵观国内外... 中国吸引外资(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FDI或FDI)与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或ODI)的差额近些年来有逐渐收敛的趋势,去年流量差额进一步缩小,只有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纵观国内外企业生产率的发展历程,中国企业受此影响尤为明显。新形势下,建立在"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等一系列经典理论基础之上的模型,需要重新考量投融资约束对原有模型的调整,从理论到实证来剖析中国金融发展状况、融资环境、要素扭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创新影响异质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选择等传导机制、作用原理,利用现有的国家地区企业等中观、微观数据库,来测算检验上述指标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 融资 要素价格扭曲 异质性 对外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与海湾国家的经济发展
3
作者 胡雁斌 载德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第7期12-14,共3页
21世纪以来,全球的经济和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萌生,而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也在凸显。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2013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 21世纪以来,全球的经济和政治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萌生,而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也在凸显。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2013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倡议,同时强调了要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战略构想不仅承载了沿线国家发展繁荣的梦想,同时也赋予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自此,中国开启了和东南亚、西亚、东欧和北非等"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的篇章。与此同时,随着国际上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的"工业4.0"战略,以及当前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期产能严重过剩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出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在应对全球经济发展挑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上,都具有十分积极意义。而海湾国家特别是阿拉伯国家,作为贯通欧亚大陆的枢纽地区国家和全球主要的能源国,是中国"一带一路"发展的核心枢纽。伴随着金砖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在最近几十年的强势崛起,未来海湾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双边往来和双边投资将会日益增多。因此,文章将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开始谈起,着重研究未来阿拉伯国家在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海湾国家 阿拉伯 金融 经济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湾国家与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
4
作者 胡雁斌 载德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第9期9-11,共3页
文章认为通过自贸区建设,可以完善中海双方的制度体系,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一个相对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体系,一方面可以降低经济层面的不确定性,稳定社会各界的预期,营造更好的经济环境,促进资本流动的有序顺畅;另一方面,在相同的投入... 文章认为通过自贸区建设,可以完善中海双方的制度体系,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一个相对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体系,一方面可以降低经济层面的不确定性,稳定社会各界的预期,营造更好的经济环境,促进资本流动的有序顺畅;另一方面,在相同的投入条件下,不管是技术还是劳动力、资本等各类生产要素,可以降低投资成本或提高投资收益,实现更大的产出。对中国来说,经济改革己经深入到制度建设层面,面临的挑战空前严峻,不仅要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FTZ)的制度安排,总结改革经验推广到全国范围;另一方面,就很需要通过类似中海自贸区(FTA)这样的实践,按照国际高标准贸易投资要求设计自由贸易区规则,在不断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倒逼国内制度改革,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对海合会来说,天然的资源优势带来了巨额财富,但是制度建设一直稍显滞后,整个经济管理体系都较为落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前沿标准依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未来值得改善的空间很大。从中海双方制度建设的现状可以看出,通过中海自贸区完善贸易相关制度建设,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更多产业在区内集聚,激发成员国经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 中国 区域 经济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系统架构、影响机制与治理路径 被引量:32
5
作者 陈燕红 于建忠 李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12,24,156,共11页
我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采用双层运营模式,基于D-RMB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设计、印制、发行、流通、兑换、回笼、银行间结算等环节。我国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有助于提升人民银行地位,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宏观审慎管理能力,推进人民币跨... 我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采用双层运营模式,基于D-RMB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设计、印制、发行、流通、兑换、回笼、银行间结算等环节。我国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有助于提升人民银行地位,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宏观审慎管理能力,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等。但同时也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和潜在挑战,主要包括系统安全风险、数字钱包被盗用、用户数据被非法获取、泄露,及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培养问题等。建议通过立法形式明确央行数字货币的法律地位,厘定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加强网络技术建设,强化对账户持有人审查,优化反洗钱监管流程,以及加强跨境交易监管与协调机制建设等举措,探索出适合我国资源禀赋和监管需求的央行数字货币治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行数字货币 人民币DC/EP 运行机制 外部影响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城投企业债务风险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玉洁 徐万肖 王剑锋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3-144,共12页
本文探讨了城投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其债务风险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10—2020年的6890只债券样本对城投混改成效进行检验,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在短期内,由于政府减少了财务支持力度,城投企业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过度负债问题更加严重... 本文探讨了城投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其债务风险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10—2020年的6890只债券样本对城投混改成效进行检验,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在短期内,由于政府减少了财务支持力度,城投企业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过度负债问题更加严重。第二,在长期视角下,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城投企业财务危机成本,同时企业盈利能力得到提升,因而缓解了其过度负债问题。第三,在短期视角下,行政干预有利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降低城投企业债务风险的作用,但在长期视角下,行政干预抑制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缓解城投企业债务风险的作用。由此看来,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长期中能够降低城投企业债务风险,但前提是需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降低政府对城投企业转型的干预程度。本文所作的研究能够为财政与金融政策在微观层面的有效协同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行政干预 城投企业 过度负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双边贸易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7
作者 胡雁斌 载德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第8期15-17,共3页
阿拉伯国家在过去几年中已成为中国主要的贸易国之一。根据中国的估计,从短期看,阿拉伯国家所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将增加到10万亿美元。很明显,由于这些国家有能力提供原材料、能源和其他商品,中国公司在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关系方... 阿拉伯国家在过去几年中已成为中国主要的贸易国之一。根据中国的估计,从短期看,阿拉伯国家所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将增加到10万亿美元。很明显,由于这些国家有能力提供原材料、能源和其他商品,中国公司在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关系方面投入更多。反过来,阿拉伯国家对中国的投资水平相对较低。这种情况的出现部分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封闭性,在做出改善的2015年前,中国前并没有明确的对阿战略。随着阿拉伯政策白皮书文件这一战略政策的出台,中国宣布将与阿拉伯国家在战略层面进行合作,以确保与某些阿拉伯国家关系的灵活性。除此之外,在政治维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维度上的初步协调一致,也增加了中阿之前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阿拉伯 贸易 挑战 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