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科技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铮 徐鹏 刘彦佐 《农业展望》 2024年第11期23-30,共8页
金融科技不仅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其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本研究探讨了金融科技在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和路径。通过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先进技术,金融科技不仅优化了农业金融服务的覆盖... 金融科技不仅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其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本研究探讨了金融科技在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和路径。通过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先进技术,金融科技不仅优化了农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响应效率,还为农户提供了全面且动态的数字信用评估、综合性增信机制和创新的农业保险。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缓解了传统农业金融体系中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风险的问题,使得农户能够更便捷、高效地获取资金支持。金融科技通过改善农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促进市场对接以及强化农业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安全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金融科技的深入应用是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金融科技 数字信贷 新质生产力 数字风险管理 可持续农业 金融包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数字信用体系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
作者 黄铮 徐鹏 于晓燕 《农业展望》 2024年第9期57-62,共6页
构建数字信用体系有助于茶产业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农村三级信用体系在推动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及其价值,针对中国茶产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品附... 构建数字信用体系有助于茶产业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农村三级信用体系在推动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应用及其价值,针对中国茶产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品附加值偏低、机械化程度有限等,提出了运用数字化手段构建“四农”发展框架的创新思路。本研究建议构建农村三级信用系统,旨在通过破除信用瓶颈、创立可信赖的数据管理机制,克服茶产业在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一步详细阐述实施这一体系的路径与策略,力求借助数字技术全面推动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并增强市场竞争力。农村三级信用体系不仅能够强化茶产业的信任机制,还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获取金融服务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从而助力茶产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用体系 农村三级信用体系 数据管理机制 茶产业 数字化转型 品牌化建设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语言模型的化验单文字识别矫正研究
3
作者 张煜楠 吕学强 +4 位作者 黄庆浩 游新冬 何健 董志安 黄跃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9-184,221,共7页
针对自然场景下化验单文字识别容易出现混淆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语言模型的自然场景下的化验单文字识别后处理矫正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统计语言模型,对识别区域矩阵进行条件概率统计,预测符合医学词库的最佳识别结果,使用基于融合的编... 针对自然场景下化验单文字识别容易出现混淆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语言模型的自然场景下的化验单文字识别后处理矫正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统计语言模型,对识别区域矩阵进行条件概率统计,预测符合医学词库的最佳识别结果,使用基于融合的编辑距离和最长公共子序列方法进行检验项名称矫正,根据检验项对应关系对其他指标进行矫正。引入该方法的后处理结果与不加后处理的识别结果相比,在医疗化验单的识别任务上,获得了准确率、召回率、F1值不同程度的提高。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文本框文字的识别精度,为后期化验单解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验单 文字识别 语言模型 编辑距离 最长公共子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产品的智能化: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被引量:26
4
作者 余吉安 徐琳 殷凯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61,71,共9页
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运用到传统文化创意产业中,提升了传统文化产品的技术性和新颖性。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本文以智能书法台为例,分析传统文化产品的智能化和市场化过程,研究传统文化产品的智能化... 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运用到传统文化创意产业中,提升了传统文化产品的技术性和新颖性。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本文以智能书法台为例,分析传统文化产品的智能化和市场化过程,研究传统文化产品的智能化的成效。智能书法台的研制和使用,为传统文化产品的智能化提供了重要启示,表明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创产业的融合,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创产业变革,形成新业态、新模式,还有利于促使相关产业升级和智能化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产品 智能化 现代科技 文化创意产业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数字生态与企业创新投入——基于医药制造业的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岩 王康仕 姜岳洋 《农村金融研究》 2022年第5期3-11,共9页
论文依据主营产品类型筛选出2017—2020年A股218家药品生产企业作为样本,实证考察金融科技对企业创新投入强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既能直接促进企业创新,又能以数字生态为中介、间接提升企业创新水平。通过进一步的异质性考... 论文依据主营产品类型筛选出2017—2020年A股218家药品生产企业作为样本,实证考察金融科技对企业创新投入强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既能直接促进企业创新,又能以数字生态为中介、间接提升企业创新水平。通过进一步的异质性考察发现:以上机制对发展路径较为成熟、较为规范的化学药创新影响更为显著;对政策、属地、资源等依赖性较强的中药创新仅体现了基于数字生态的间接路径;对处于发展初期的生物药创新仅体现了直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数字生态 创新投入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HS-CTPN:一种自然场景下的化验单文字检测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庆浩 吕学强 +1 位作者 何健 游新冬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6-212,共7页
针对存在的化验单文字检测方法效果无法达到实用标准以及敏感信息区域无法有效过滤的问题,提出一种自然场景下的化验单文字检测方法(BHS-CTPN)。BHS-CTPN方法引入BRISK、Hough、Sauvola等一系列预处理方法进行化验单矫正、敏感信息区域... 针对存在的化验单文字检测方法效果无法达到实用标准以及敏感信息区域无法有效过滤的问题,提出一种自然场景下的化验单文字检测方法(BHS-CTPN)。BHS-CTPN方法引入BRISK、Hough、Sauvola等一系列预处理方法进行化验单矫正、敏感信息区域去除和图像增强。同时在特征提取时卷积核的设计、anchor设定和文本框合并等方面来改进CTPN网络模型。BHS-CTPN方法与CTPN模型相比,准确率、召回率、F1值分别提升8%、10%、9%;与目前化验单文字检测领域效果最好的华为API接口相比,准确率、召回率、F1值分别提升6%、3%、5%。大量实验结果表明,BHS-CTPN方法能够有效准确地检测到自然场景下化验单文本位置,为后期文字识别和化验单解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场景 化验单 文字检测 预处理 CT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易数据全生命周期区块链隐私保护评估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朱旭光 邢春晓 +1 位作者 李雯晴 郝潆婷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5-566,共12页
针对区块链与传统信息系统之间的差异,提出一种面向区块链交易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隐私保护评估方法,从交易数据的发布、共识、存储和应用等方面分析区块链隐私泄露风险和隐私保护方法,建立区块链隐私保护评估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与成... 针对区块链与传统信息系统之间的差异,提出一种面向区块链交易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隐私保护评估方法,从交易数据的发布、共识、存储和应用等方面分析区块链隐私泄露风险和隐私保护方法,建立区块链隐私保护评估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与成对比较法相结合的动态指标权重分配方法进行指标相对重要性决策与权重计算;综合隐私保护强度、交易数据可用性和隐私保护技术性能3个维度来计算区块链隐私保护相关能力得分。经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区块链隐私保护水平的综合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隐私 隐私保护评估 层次分析法 隐私泄露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类公共卫生事件扩散与防控的空间重构作用——以流空间为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薛芮 余吉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37,共6页
从人文地理的地方与空间角度探讨疫情类公共卫生事件,构建疫情扩散与防控的空间重构作用模型,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进行案例解析,分析空间重构对新冠肺炎传播的影响以及对新冠肺炎防控的作用。结果表明:当下时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了人类... 从人文地理的地方与空间角度探讨疫情类公共卫生事件,构建疫情扩散与防控的空间重构作用模型,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进行案例解析,分析空间重构对新冠肺炎传播的影响以及对新冠肺炎防控的作用。结果表明:当下时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了人类生存与生活中各种要素的快速流动,将传统的地理空间解构为地方场所和流空间,二者构成的复合空间正是信息社会疫情扩散的环境与条件;这种空间重构作用以流空间的多维要素流为载体,其中的信息流与交通流是其他要素流动的基础,使影响疫情发展的人口流、资金流、物流、技术流、知识流等要素能够打破时空界限;流空间中各要素在不同地方场所间的流动既有增加疫情扩散的风险,也对疫情防控存在积极意义。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不仅能够为我国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提供新的启示,也能为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其他类型的公共危机事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空间 疫情扩散 疫情防控 空间重构 新冠肺炎 公共卫生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