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新篇章 被引量:1
1
作者 肖贵清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共3页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作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指引了方向,为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作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指引了方向,为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作出了明确宣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继续前进 新征程 新篇章 精神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 新论断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新举措
2
作者 艾四林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13,共3页
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就是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要求,推动形成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一... 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就是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要求,推动形成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一体化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的编写,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增强学习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贴近不同学段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实际,注重语言转化,尽量以生活化语言讲理论,提升理论的亲和力,确保该读本的教学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生读本 铸魂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主动的路径论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肖贵清 张鉴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6,共8页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不断把握历史主动、创造历史新篇的恢弘史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把握历史主动,需要我们在深化历史认知、总结历史经验、坚定历史自信中丰富历史智慧,在胸怀“两个大局”、把握“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中洞悉...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不断把握历史主动、创造历史新篇的恢弘史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把握历史主动,需要我们在深化历史认知、总结历史经验、坚定历史自信中丰富历史智慧,在胸怀“两个大局”、把握“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中洞悉历史大势,在固本筑基、守正创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牢记“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实践中保持历史清醒,推动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以更强的历史主动创造新的伟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 历史主动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党建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开篇之作 被引量:7
4
作者 肖贵清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46,共5页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既是一部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辉煌史,也是一部党的建设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不断推进的历史。在这一历程中,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取得一系列的重大理论成果,从理论...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既是一部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辉煌史,也是一部党的建设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不断推进的历史。在这一历程中,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取得一系列的重大理论成果,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党的建设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胜利发展提供了指引和指南。毛泽东党建思想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基本原理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毛泽东党建思想作为这一理论的开篇之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党的建设 毛泽东党建思想 共产党自身建设 奋斗史 中国化 与时俱进 建设和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材的重大意义
5
作者 肖贵清 叶新璐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96,共6页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材,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基础环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材,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基础环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材,就要全面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及“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材,要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理论与实践、内容与形式等一系列重要关系,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在守正创新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党的创新理论 教材体系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新时代诉求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潜涛 姜珂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4-129,共6页
新时代,国家层面、企业层面和大众层面都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当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领域面临的矛盾与问题,我国企业在迎接新时代挑战中,为更好地践履企业责任,必须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强化政府的矫正和引导力度,发... 新时代,国家层面、企业层面和大众层面都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当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领域面临的矛盾与问题,我国企业在迎接新时代挑战中,为更好地践履企业责任,必须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强化政府的矫正和引导力度,发挥非政府组织能动和监督的作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企业责任文化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企业 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理解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文明的当代意义
7
作者 王炳权 林毅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0,共8页
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文明是传统政治制度中积极成果与进步成分的集合,体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制度层面的精髓,具有历史价值、普遍价值与现代化价值。历史价值强调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文明在历史语境中能够回应和解决中国前现代社会的问题... 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文明是传统政治制度中积极成果与进步成分的集合,体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制度层面的精髓,具有历史价值、普遍价值与现代化价值。历史价值强调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文明在历史语境中能够回应和解决中国前现代社会的问题,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呼应现时代的政治生活实践。普遍价值体现在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文明能够以文化传承中的核心成分为治国理政、文明延续及解决中华民族发展不同阶段中的普遍问题提供有益镜鉴。现代化价值在于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文明能够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需求,服务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推动国家治理、社会进步与现代化转型。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文明作为历史的产物具有历史局限性,发挥其现代价值,关键在于立足现代中国的发展实践,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对传统政治制度文明进行科学地改造和更新,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焕发活力,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制度 制度文明 传统文化 “第二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如何立德树人 被引量:9
8
作者 邹广文 杨景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30,共3页
新时代我国将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切实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就要找准立德树人的基点,兴师德、育师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引导青年学生加强自我修养。
关键词 教育 立德树人 目的性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 被引量:35
9
作者 肖贵清 唐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三者一体化建设、一体化推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解码密钥。...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三者一体化建设、一体化推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解码密钥。教育、科技、人才均为强国建设之基石,三者统一于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整体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实现有效联动,坚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设计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部署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努力实现各方面政策举措的贯通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 科技 人才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家庭伦理共同体的时代变迁、现状审视及逻辑建构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云峰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7-134,共8页
家庭伦理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家庭伦理思想的重要概念。建构家庭伦理共同体,是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过程和基本要求。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家庭伦理共同体经历了“等级式”到“契约式”的关系变迁、“单一化... 家庭伦理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家庭伦理思想的重要概念。建构家庭伦理共同体,是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过程和基本要求。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家庭伦理共同体经历了“等级式”到“契约式”的关系变迁、“单一化”到“多元化”的结构变迁、“严格化”到“自由化”的功能变迁,在家庭经济、婚姻和文化等领域呈现出一系列伦理问题。建构新时代中国家庭伦理共同体,需坚持以伦理自觉树立正确家庭伦理观,以伦理自信培育优良家庭伦理文化,以伦理自强健全现代家庭伦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家庭伦理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45
11
作者 艾四林 陈钿莹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是基于现实路径的理论升华与实践总结,能为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展现可信可爱...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是基于现实路径的理论升华与实践总结,能为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展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提供话语层面的保障与支撑。中国实践的成功推进、原创话语的丰富供给、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旨归,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可能性。加快建构话语体系,就要在实践中遵循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原则,通过立体多元的传播载体输出话语价值,在内容阐释中突出理论优越性,提升话语受众对话语体系的认同感,从而完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话语体系 体系建构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个坚持”读懂中国脱贫攻坚密码 被引量:7
12
作者 解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23,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贫困问题的新特征和反贫困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我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坚持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可持续性以及知行合一,推动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贫困问题的新特征和反贫困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我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坚持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可持续性以及知行合一,推动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七个坚持”是中国减贫实践中最为根本性的内容,对其进行研究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价值、学术和实践意义,是政治性、学理性、实践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减贫 精神实质 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制度建构的基本逻辑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贵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6,共1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制度接续探索的成果,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是其理论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源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根本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制度接续探索的成果,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是其理论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源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原则源于民主集中制理论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源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理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源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的中国化;从历史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制度建构发端于民主革命时期,奠基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成熟和定型于改革开放时期,是一个一以贯之的探索过程;从实践逻辑上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制度建构的实践基础,随着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彰显出巨大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制度建构 历史进程 基本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基因与时代内涵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明凡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29,共3页
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发展奇迹。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获得新的时代内涵。实践证明,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固然有其历史基因,但社会制度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发展奇迹。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获得新的时代内涵。实践证明,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固然有其历史基因,但社会制度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充分发挥铸造了历史平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走向胜利的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凝聚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发展奇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历史文献关于毛泽东思想概念内涵的概括
15
作者 肖贵清 冯梦麒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9,共9页
毛泽东思想概念的内涵在党的历史文献中的概括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从毛泽东思想的本质规定、概念定位、内容体系的维度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第一次系统化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 毛泽东思想概念的内涵在党的历史文献中的概括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从毛泽东思想的本质规定、概念定位、内容体系的维度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第一次系统化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围绕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关系、与党的集体智慧的关系等方面对毛泽东思想概念进行了体系性的重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党的历史文献中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论述和概括的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创新性的阐释。全面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概念的科学内涵,对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思想 科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世界潮流看中国道路的独特优势及其世界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金海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46,共5页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的光辉历程,站在世界潮流发展的高度,从国际比较、历史比较的视角,认真总结中国道路的鲜明特色、制度优势及其世界意义,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从世界潮流看中国道路形成之必然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世界...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的光辉历程,站在世界潮流发展的高度,从国际比较、历史比较的视角,认真总结中国道路的鲜明特色、制度优势及其世界意义,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从世界潮流看中国道路形成之必然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世界潮流的高度看问题,包括看待中国发展、世界发展问题。那么,近百年来的世界潮流是什么?我想,其内涵十分广博,但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人类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的时代潮流;二是社会主义逐步取代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其中包括殖民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以及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解放 独特优势 世界潮流 历史潮流 时代潮流 比较的视角 光辉历程 经济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贵清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发展成果 人民共享 人民主体地位 价值取向 《决定》 首创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鉴洲 肖贵清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7,共8页
“两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方法和必由之路。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本质不断彰显,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加强文化体认、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明互鉴中赓续中... “两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方法和必由之路。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本质不断彰显,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加强文化体认、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明互鉴中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巩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凝聚磅礴力量。“魂脉”与“根脉”的结合进一步拓展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视野和文明时空,为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生成基础、塑造建构路径、打开创新空间,谱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魂脉” “根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过程人民民主对政治共识的塑造 被引量:1
19
作者 黎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6,共8页
政治共识作为具有深刻内涵的民主实践产物,是推动民主体制高效、有序运转的关键要素,直接影响到民主发展的状态和质量。政治共识塑造能力是检验民主运行程序科学性、实效性的重要标准,构成衡量民主体制成熟与否的客观尺度。在中国共产... 政治共识作为具有深刻内涵的民主实践产物,是推动民主体制高效、有序运转的关键要素,直接影响到民主发展的状态和质量。政治共识塑造能力是检验民主运行程序科学性、实效性的重要标准,构成衡量民主体制成熟与否的客观尺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过程人民民主注重在民主实践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广泛凝聚政治共识,这是中国式民主具备的显著政治优势。从民主实践展开机制看,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通过民主价值培育、社会主体动员、公共意志集聚、实践效能转化、政治权威建构、民主认同巩固等路径塑造强大政治共识,从而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整体效能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政治共识 党的领导 民主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中华文明的首要特性 被引量:13
20
作者 邹广文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4-19,共6页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在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中,连续性是最为鲜明、最为基础且居于首位的特性。中华文明之所以连绵不绝、源远流长,是由于其独特稳定的地理环境、“中和”的文化价...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在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中,连续性是最为鲜明、最为基础且居于首位的特性。中华文明之所以连绵不绝、源远流长,是由于其独特稳定的地理环境、“中和”的文化价值诉求以及多元一体的传承脉络。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历史已经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成就了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实践更加充分证明,只有延续历史,才能走向未来,只有延续民族文化血脉,才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要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努力开创中华文明发展新局面、书写现代文明新篇章,以文化自信自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连续性 “中和”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