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技术在载药系统及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勇 胡坪 +2 位作者 刘清飞 罗国安 王义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关键词 纳米技术 载药系统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味中药提取物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佟天天 黄浩 +1 位作者 王义明 罗国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68-1273,共6页
目的:体外观察60味中药的240种提取物对9种常见病原菌的作用,并对其中抑菌效果明显的提取物进行最低抑菌浓度检测。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240种提取物进行初步的抗菌活性筛选,并采用液体培养基法(2倍稀释法)测定活性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 目的:体外观察60味中药的240种提取物对9种常见病原菌的作用,并对其中抑菌效果明显的提取物进行最低抑菌浓度检测。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240种提取物进行初步的抗菌活性筛选,并采用液体培养基法(2倍稀释法)测定活性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共有104种提取物对1种或多种细菌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丹参等11味中药的20种提取物对3种常见菌体现了强抑制作用(MIC<0.2 mg·mL-1)。结论:丹参、蛇床子、蓼蓝、蒲公英、桑叶、甘草、姜黄、紫草、半边莲、野菊花和密蒙花等11味中药的乙醇、丙酮、正己烷提取部位对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活性 中药提取物 枯草芽孢杆菌 蜡样芽孢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研究蟾酥急性毒性及配伍减毒机制 被引量:26
3
作者 杨爱文 范雪梅 +3 位作者 李雪 梁琼麟 王义明 罗国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8-1064,共7页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了蟾酥对大鼠心脏的急性毒性及其组方成麝香保心丸后的配伍减毒机制.通过表达谱芯片检测了药物作用后的基因表达差异,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研究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低剂量蟾酥可以通过...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了蟾酥对大鼠心脏的急性毒性及其组方成麝香保心丸后的配伍减毒机制.通过表达谱芯片检测了药物作用后的基因表达差异,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研究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低剂量蟾酥可以通过干扰离子稳态和肌动蛋白构建来影响心脏的收缩,同时还会导致心脏细胞的抗凋亡和脂类代谢等应激反应;高剂量蟾酥除进一步干扰离子稳态和肌动蛋白构建外,还会引发铁离子蓄积,最终可能导致细胞凋亡;且蟾酥对心脏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当蟾酥组方成麝香保心丸后,上述影响均不明显,主要影响血压调节和心肌修复等作用,体现了中药配伍的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实时荧光定量PCR 蟾酥 麝香保心丸 急性毒性 中药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证多指标成分含量稳定的中药材最优化调配方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辉华 王勇 +3 位作者 章弘扬 梁琼麟 王义明 罗国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63-186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HPLC指纹图谱测定中药材多指标成分含量,再运用线性、非线性最优化理论调配中药材,从而保证中药材调配物多指标成分含量稳定的新方法.方法的核心是所提出的7种最优化调配目标函数及相应的约束条件.实验验证,以10批板蓝根... 提出了一种利用HPLC指纹图谱测定中药材多指标成分含量,再运用线性、非线性最优化理论调配中药材,从而保证中药材调配物多指标成分含量稳定的新方法.方法的核心是所提出的7种最优化调配目标函数及相应的约束条件.实验验证,以10批板蓝根药材为基础,在7种最优化目标下,控制5个主要HPLC色谱峰面积稳定均一,结果显示,峰面积最大相对偏差的绝对值为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最优化调配 多指标成分 质量控制 板蓝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DA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技术的中药指纹图谱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汤宏敏 罗永明 +3 位作者 鄢燕 梁琼麟 孟宪生 罗国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9-282,共4页
用HPLC/DAD分别建立血府逐瘀口服液单波长指纹图谱和最大吸收指纹图谱,对比两者峰数量和面积的变化情况,采用药典委员会2004A版相似度软件评价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最大吸收指纹图谱比单波长指纹图谱或多波长指纹图谱更能全面地反... 用HPLC/DAD分别建立血府逐瘀口服液单波长指纹图谱和最大吸收指纹图谱,对比两者峰数量和面积的变化情况,采用药典委员会2004A版相似度软件评价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最大吸收指纹图谱比单波长指纹图谱或多波长指纹图谱更能全面地反映血府逐瘀口服液的色谱峰信息,并且相似度结果差异明显.该方法信息量大,中药的整体性、宏观性及复杂性分析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指纹图谱 最大吸收指纹图谱 血府逐瘀口服液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新药创制及技术支撑体系 被引量:17
6
作者 梁琼麟 罗国安 +4 位作者 邹健强 高秀梅 刘建勋 叶祖光 贾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3期1-7,共7页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复方药物日益得到包括国际主流医药界的重视和认可。中医药以其在慢性复杂多因素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的显著优势备受关注。以确有疗效的中医方剂和名优中成药为源头,研究开发成为中医药特色明显、配伍科学合理、...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复方药物日益得到包括国际主流医药界的重视和认可。中医药以其在慢性复杂多因素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的显著优势备受关注。以确有疗效的中医方剂和名优中成药为源头,研究开发成为中医药特色明显、配伍科学合理、药效成分基本清楚、机理基本明确、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复方中药创新药,有望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认可,并在未来创新药物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本文根据中医药的特点提出了中药复方新药创制的技术路线,对其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有关建议和方案,并对中药复方新药创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药发现 新药开发 中药 复方药物 技术路线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硫醇氨基酸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江芝婷 王勇 +3 位作者 梁琼麟 李平 王义明 罗国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3期347-351,共5页
目的:探讨与糖尿病肾病中医诊断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对于中医药现代化、客观化具有的重要意义。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测定各证型DN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血浆中8种硫醇氨基酸的含量,通过对照比较病例之间的差异。结果... 目的:探讨与糖尿病肾病中医诊断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对于中医药现代化、客观化具有的重要意义。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测定各证型DN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血浆中8种硫醇氨基酸的含量,通过对照比较病例之间的差异。结果:DN患者体内Cys-gly和GSH的含量与健康人相比,显著降低;而SAH、SAM、Hcy、Cysta和Cys含量随着病情的加重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根据SAH和Hcy能明显区分气阴两虚偏阴虚与阴阳两虚组。另外,气阴两虚偏气虚组患者体内的SAH含量与阴阳两虚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体内Cys-gly、GSH含量可辅助DN的早期中医诊断,体内SAH和Hcy的含量与DN各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醇氨基酸 糖尿病肾病 中医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R光谱的Isomap-PLS非线性建模方法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辉华 覃锋 +1 位作者 王义明 罗国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2-326,共5页
针对样品的近红外(NIR)光谱与其物理化学性质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了一种结合等距映射(Isomap)和偏最小二乘(PLS)的非线性建模新方法。Isomap是一种新的非线性降维方法,属于流形学习方法,能有效地发现高维数据中的本真低维... 针对样品的近红外(NIR)光谱与其物理化学性质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了一种结合等距映射(Isomap)和偏最小二乘(PLS)的非线性建模新方法。Isomap是一种新的非线性降维方法,属于流形学习方法,能有效地发现高维数据中的本真低维结构。Isomap-PLS建模方法首先用Isomap对高维NIR光谱数据作非线性降维,再用PLS降维并建立校正模型。将Isomap-PLS建模方法分别应用于两个公开的NIR光谱标准数据集,并与PLS单独建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两个数据集上,用Isomap-PLS方法建立的校正模型比单独用PLS算法建立的校正模型具有更小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对某些性质数据,Isomap-PLS模型比PLS模型的RMSECV值要小2-5倍。因此,Isomap能够有效反映NIR光谱中存在的非线性结构,Isomap-PLS比PLS具有更好的建模与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等距映射 非线性降维 偏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药学与转化医学 被引量:19
9
作者 罗国安 王义明 +2 位作者 梁琼麟 谢媛媛 范雪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通过对转化医学的提出背景、发展目标、研究路线图的系统介绍和对东、西方医学体系的差异及趋势分析,较全面地阐述了转化医学对新医药学发展所带来的启示。中医药学的优势在于具有整体观、系统论的指导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调节平衡;... 本文通过对转化医学的提出背景、发展目标、研究路线图的系统介绍和对东、西方医学体系的差异及趋势分析,较全面地阐述了转化医学对新医药学发展所带来的启示。中医药学的优势在于具有整体观、系统论的指导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调节平衡;采用中药复方来进行个体化治疗等特点。但中医药学在现代化道路上尚需解决若干关键科学问题:中医药如何从限于自己解释自己的封闭系统转化成能容纳百川的开放系统;如何实现和其他现代科学(如系统生物学等)之间的结合、整合、融合;如何体现现代的科学模式、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即用数据(Data)来表现,而不是用语言(Word)来表现等。尽管东西方医学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趋势已经出现,我们应有意识的实现东、西方医学的结合、整合、融合并上升为21世纪的新医药学。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基本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医药不分家的一体化研究,具有药物系统针对生命系统的"系统-系统"相互作用特性;②临床诊断具有"病证结合"的整体表达模式,即包含了中医证候量化指标、西医病理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指标和临床系统生物学发现的生物标志物(基因、蛋白质、代谢物);③方、病、证对应的临床治疗模式,即针对"病证结合"的人体系统,用药形式是复方药物,达到"方、病、证对应,整体治疗,系统调节"的目标;④新药研发模式是"医生参与、医药结合",走"临床-动物-临床"的研发途径;⑤复方药物和人体两个系统的表征能采用整体表征和局部特征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相结合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新医药学 结合-整合-融合 “系统-系统”相互作用 整体系统生物学 “病证结合”临床诊断模式 方、病、证对应的临床治疗模式 “临床-动物-临床”的新药研发模式 整体表征和局部特征相结合 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相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药物研发创新体系展望 被引量:21
10
作者 罗国安 梁琼麟 +2 位作者 刘清飞 李雪 王义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1期3-10,共8页
本文通过分析创新药物研发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复方药物的定义:即指为了实现整体最佳的疗效目标,综合多种治疗原则和多种作用机理导向下所开发的由多个化合物或化合物群配伍组成的治疗药物。复方药物既包括中药复方药物,也包括西药复方... 本文通过分析创新药物研发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复方药物的定义:即指为了实现整体最佳的疗效目标,综合多种治疗原则和多种作用机理导向下所开发的由多个化合物或化合物群配伍组成的治疗药物。复方药物既包括中药复方药物,也包括西药复方药物(化学药复方药物),甚至还可能开发中西药结合的复方药物。复方药物研发创新体系的主要特点在于:强调治疗的对象是生病(或亚健康状态)的人(而不只是病);充分体现"医生参与、医药结合"的特色;研发途径应体现"临床-动物-临床"的特点;应具有独特的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体系;应具有体现其作用模式(机理)的药物综合筛选模式;应具有体现其化合物群的整体表征和局部特征的综合表达形式。当前创制中药复方药物的关键在于:亟待发展能体现其临床疗效的综合评价体系;亟待发展能体现其作用模式(机理)的复方药物综合筛选体系;亟须将中药复方药物综合表达形式规范化。作为中药复方药物的研究示范,作者领导的研究组采用所建立的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方法,成功的实现了从清开灵复方开发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复方药物,从双龙方开发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复方药物。当前创制化学药复方新药的关键在于:亟须转变观念,确立化学药复方药物也是一种新的普适模式;亟须由临床医生从头开始参与新药研发,建立"临床-动物-临床"研发模式;加强中西药合用的复方药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药物 中药复方药物 化学药复方药物 “临床-动物-临床”研发模式 “系统-系统” 相互作用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 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体系 复方药物综合筛选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芪降糖胶囊对糖耐量受损患者嘌呤嘧啶代谢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钟宏福 梁琼麟 +4 位作者 胡坪 夏建飞 仝小林 王义明 罗国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5-390,共6页
目的:应用定量代谢组学研究天芪降糖胶囊(黄芪、天花粉、女贞子、石斛、人参、地骨皮、墨旱莲、五倍子、山茱萸和黄连)对糖耐量受损(IGT)患者嘌呤嘧啶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紫外–串联质谱(HPLC–DAD–MS/MS)测定糖... 目的:应用定量代谢组学研究天芪降糖胶囊(黄芪、天花粉、女贞子、石斛、人参、地骨皮、墨旱莲、五倍子、山茱萸和黄连)对糖耐量受损(IGT)患者嘌呤嘧啶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紫外–串联质谱(HPLC–DAD–MS/MS)测定糖耐量受损患者给药前后血清中9种嘌呤嘧啶类代谢物的含量即尿酸、肌酐、肌苷、肌酸、黄嘌呤、次黄嘌呤、胸苷、尿苷和腺苷,统计分析血糖和几种差异代谢物在对照组、给药组及给药过程中含量的变化,然后应用化学计量学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给药前后的整体性差异。结果:天芪降糖胶囊给药后,IGT患者餐后2h血糖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代谢物的含量和主成分分析聚类投影图均能明显向正常组转化。结论:天芪降糖胶囊对糖耐量受损患者嘌呤嘧啶代谢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串联质谱 嘌呤嘧啶代谢 糖耐量受损(IGT) 天芪降糖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龙方有效成分诱导干细胞分化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金津 钱夕元 +4 位作者 李雪 杨辉华 梁琼麟 王义明 罗国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3期39-42,66,共5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双龙方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b1,丹参酚酸B)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双龙方主要有效成分对大鼠M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用含5705条大鼠基因...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双龙方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b1,丹参酚酸B)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双龙方主要有效成分对大鼠M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用含5705条大鼠基因的博奥大鼠全基因组Oligo芯片,以不同给药情况、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总RNA制备的探针杂交芯片,用LuxScan10KA双通道激光扫描仪(CapitalBio公司)进行扫描,筛选MSCs变化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hierarchical聚类提取差异表达的特征基因。结果:在MSCs的分化过程中,筛选出128条(2.24%)差异表达基因,经分析发现它们与能量代谢,信号传导等多类基因密切相关,对样本进行聚类发现MSCs在20-30天之间发生了显著的改变。结论:基因芯片是研究中药作用机理的有效平台,双龙方主要成分可诱导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方 基因芯片 差异基因表达 hierarchical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法测定希明婷片中27-脱氧升麻亭的含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丽 程屹俊 +4 位作者 梁琼麟 王义明 由春娜 董敏 罗国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6-188,共3页
目的:建立希明婷片中27-脱氧升麻亭的HPLC-ELSD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资生堂MG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速:1 mL/min;流动相体系为乙腈和水;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梯度洗脱,柱温:30℃,干燥气流速:2.9 L/min,漂移... 目的:建立希明婷片中27-脱氧升麻亭的HPLC-ELSD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资生堂MG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速:1 mL/min;流动相体系为乙腈和水;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梯度洗脱,柱温:30℃,干燥气流速:2.9 L/min,漂移管温度:115℃。结果:27-脱氧升麻亭在1.67~13.4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7),检测限为0.100μg,定量限为0.904μg,重复性良好(RSD=4.94%),样品的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2.20%,相对标准偏差为2.68%。结论:该法简便、重复性和准确性好,适用希明婷片中27-脱氧升麻亭的含量测定。同时,可为希明婷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明婷片 27-脱氧升麻亭 RID EL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NA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三聚氰胺肾毒性的相关基因表达 被引量:5
14
作者 时美 范雪梅 +3 位作者 李雪 王铮 王义明 罗国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4-689,共6页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查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干预大鼠肾脏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筛查的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三聚氰胺肾毒性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高剂量三聚氰胺干预的大鼠肾脏差异表达基因数多于低剂量干预的肾脏差异表达基...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查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干预大鼠肾脏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筛查的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三聚氰胺肾毒性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高剂量三聚氰胺干预的大鼠肾脏差异表达基因数多于低剂量干预的肾脏差异表达基因,并且涉及到更多重要的分子功能和代谢途径,表明三聚氰胺肾毒性具有剂量依赖性,相比低剂量而言,高剂量三聚氰胺干预对肾脏的危害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基因芯片 肾毒性 肾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