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美经贸合作三十年
被引量:8
- 1
-
-
作者
王丽军
周世俭
-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
出处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1,共4页
-
文摘
中国和美国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三十年来,中美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空前的成果。2007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3000多亿美元,是两国建交时的120多倍。多年以来,美国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美之间的经贸发展对两国关系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中美建交30年之际,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将有助于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
关键词
经贸合作
中美
两国关系
双边贸易额
贸易伙伴
经贸发展
总结经验
建交
-
分类号
F752.7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D822.3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美国次贷危机何时见底
被引量:6
- 2
-
-
作者
王丽军
周世俭
-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
-
出处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3-45,共3页
-
-
关键词
危机
美国
房地产按揭
信用条件
按揭贷款
市场
借款人
借贷
-
分类号
F837.1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奥巴马医改法及其实施前景
被引量:2
- 3
-
-
作者
付玉帅
张业亮
-
机构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
-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125,共15页
-
文摘
2010年奥巴马医改①的立法经过复杂而激烈的政治博弈后终于完成。医改法案从起草到签署历经了构想、对立和妥协三大阶段,然而医改的立法完成并不意味着改革的完成。在充斥制衡与博弈的美国政坛中,政党政治在医改进程中表现尤为明显。美国最高法院2012年6月裁决奥巴马医改法案核心内容并未违宪并没有终止相关争议。奥巴马医改法作为2012大选的主要议题之一,引起两党总统候选人的激烈辩议。奥巴马赢得连任,对医改法实施前景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
关键词
奥巴马医改
立法
司法
共和党
民主党
政治博弈
-
分类号
D771.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美国政治的极化之势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陈琪
罗天宇
-
机构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20-123,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经济全球化波动的政治效应及中国的战略应对”(项目编号:17ZDA169)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2017年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由此揭开了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之间愈演愈烈的政治博弈。他们之间的战争体现了美国国内政治日益极化下的意气之争、府会之争、两党之争所表征的政治僵局,深刻地揭示了美国政治极化之势。美国政治极化危机加剧的原因,不仅在于民主程序无法对阶层分裂的政治诉求作出体制性改革回应,也在于建制派主流意识形态神话破灭后的道德权威祛魅和衰微之苦。
-
关键词
特朗普
佩洛西
政治极化
民主程序
主流意识形态
-
分类号
D771.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美国对外政策的双重标准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陈琪
刘豫群
-
机构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29,共3页
-
文摘
美国对外政策实践中的双重标准在安全、经济、政治等领域屡见不鲜,其动因在于追求绝对的单边霸权利益、信奉“美国例外论”及以意识形态划分阵营。美国日益加剧的双重标准正在破坏全球稳定,冲击国际秩序,造成世界动荡,成为世界分化和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双重标准
国际秩序
霸权主义
-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中国市场对美国出口举足轻重
- 6
-
-
作者
周世俭
-
机构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
-
出处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38,共2页
-
文摘
2012年11月7日,美国大选落下帷幕,奥巴马成功连任。考察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内外政策走向,对于研判国际形势及中美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与《国际问题研究》编辑部于11月9日联合举办了中美关系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军事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新华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相关机构和高等院校的20多位专家学者莅会。会议围绕美国大选后的内政形势、下届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走向以及中美关系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此次研讨会的部分专家观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
关键词
中国市场
出口增长
美国
双边经贸合作
双边经济关系
人民币汇率
中美建交
对华出口
-
分类号
F752.7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美国:“跛脚”奥巴马能走多远
- 7
-
-
作者
刁大明
-
机构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
-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66,共1页
-
文摘
2012年1月3日,美国艾奥瓦州率先举行共和党初选,正式内政外交的走向,也牵动着全球政经格局的前景。在经济低迷、“荼党”得势、“占领运动”此起彼伏的当下,2012年的选举政治正在为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累加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
关键词
美国
奥巴马
艾奥瓦州
经济低迷
不确定性
选举政治
共和党
外交
-
分类号
D771.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警惕西方对华“无脑黑”
- 8
-
-
作者
陈琪
郭泽林
-
机构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2-15,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经济全球化波动的政治效应及中国的战略应对”(项目编号:17ZDA169)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极端鹰派政客和机构,奉行对中国的舆论遏制和意识形态渗透战略,歪曲夸大与中国相关的负面新闻,甚至制造谣言对中国进行恶意抹黑。西方对华"无脑黑"是欧美国家流行已久的"黄祸论"在百年未有之国际变局下的畸形产物。在西方国家的舆论攻势下,中国应有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国际舆论平台,进行及时有力的反击,为我国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营造健康活跃的舆论环境。
-
关键词
意识形态渗透
话语权
国际秩序
国际舆论
-
分类号
D55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美国对跨国直接投资的干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9
-
-
作者
石岩
-
机构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
-
出处
《亚非纵横》
2015年第2期111-120,124+128,共10页
-
文摘
美国政府对本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美直接投资都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干预,以服务于其战略目的、政治利益和经济政策目标。中美都是拥有独立对外战略和海外利益的大国,而中国正处于国内深化改革、对外直接投资格局初步形成、外资政策调整时期,为了更好地"走出去"和"引进来",必须对跨国直接投资进行合理干预,以辅助对外战略和经济目标的实现。在政策设计和论证中,应借鉴美国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处理好产业升级与就业稳定、监管与开放,以及战略意义与商业利益三组关系。
-
关键词
跨国直接投资
干预
美国经验
启示
-
分类号
F830.59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美国安全情报机构组建涉华组织的意图及启示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苗争鸣
常欣
陈琪
-
机构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
-
出处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38,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经济全球化波动的政治效应及中国的应对战略”(编号:17ZDA169)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研究目的]2020年以来,美国安全情报机构成立多个涉华组织,自冷战结束后,未曾出现类似情况,传统学术界和政策界对这种动向的关注尚不充分。对美国安全情报机构组建的涉华组织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美国对中国情报工作的转向与意图。[研究方法]该文基于美国安全情报机构成立的涉华组织架构介绍、官方声明和相关报告,来分析涉华组织的形成机制、内容领域、机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结论]总体来看,美国两届政府成立涉华组织的意图具有连贯性,其都是服务于美式的国家安全利益;美国将情报收集重心转向亚洲太平洋地区并重点关注技术领域;未来涉华情报工作将是职能重叠、权力交错的美国安全情报机构争夺利益的焦点。为此,中国要从话语权、情报战略及核心技术等领域全面予以应对。
-
关键词
情报工作
情报收集
安全情报机构
美国安全情报机构
涉华组织
-
Keywords
intelligence work
intelligence collection
security intelligence agencies
the U.S.security intelligence agencies
China-related organizations
-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伊朗核问题的实质
- 11
-
-
作者
齐云鸿
-
机构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
-
出处
《亚非纵横》
2008年第3期53-55,62,共3页
-
文摘
美国推动发起对伊朗的制裁没有取得实质收效,伊核问题处于僵持之中。伊核问题其实是美国和伊朗手中相互较量、相互施压的一张牌,伊核问题的持续紧张主要责任在布什政府。今后几个月,布什政府难以在伊核问题上做出战略调整,伊朗则力图以拖待变,等待下届美国政府上台后调整政策,缓和两国关系。
-
关键词
伊核问题
美国
制裁
实质
-
分类号
D50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F171.2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大国贸易冲突对比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12
-
-
作者
柳悰耀
陈琪
-
机构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38,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经济全球化波动的政治效应及中国的战略应对”(17ZDA169)。
-
文摘
贸易冲突是国际政治经济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从国际视角来看,国际环境、国家间地位关系和全球经济运行状况等因素对贸易冲突的形式和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历史上英美贸易战、日美贸易战冲突过程、特点和结果表明,国家间关系更对等、全球经济环境更恶劣时,贸易冲突更易激化。同时,更为激烈的贸易冲突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但妥协退让的策略可能会使国家利益蒙受更大损失。当前中国与美国正处于不断升级的贸易冲突之中,中国应在合理范围内对美国的无理行为进行反制,同时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消减高烈度贸易冲突带来的负面后果。
-
关键词
贸易冲突
国家关系
经济环境
历史经验
-
Keywords
trade conflict
state relations
economic environment
historical experience
-
分类号
F752.7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