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统计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许宪春 关会娟 张钟文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17,共15页
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许多新情况,经济社会管理产生了许多新需求,经济社会统计的理论、方法和应用要实现创新与发展,以适应新时代、反映新情况、满足新需求,在服务宏观经济决策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以及促进经济学、社会学... 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许多新情况,经济社会管理产生了许多新需求,经济社会统计的理论、方法和应用要实现创新与发展,以适应新时代、反映新情况、满足新需求,在服务宏观经济决策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以及促进经济学、社会学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统计理论和方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统计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大发展机遇;从创新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统计如何实现创新与发展,以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助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对接国际前沿研究领域;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统计的若干重点研究领域,包括新经济统计理论和方法研究、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服务业核算问题研究、无形资产测度问题研究、全球价值链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统计 创新与发展 重点研究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与经济社会统计的挑战和创新 被引量:102
2
作者 许宪春 张美慧 张钟文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6,共12页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重要的时代特征。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政府的治理方式和居民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福利水平不断提升。同时,数字化转型对...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重要的时代特征。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政府的治理方式和居民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福利水平不断提升。同时,数字化转型对经济社会统计理论、统计调查制度方法、统计标准、统计应用等都带来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要,经济社会统计要实现理论创新、制度方法创新、标准创新和应用创新。首先,本文研究了数据成为重要资产、企业盈利模式创新、直播打赏等一系列新现象对生产统计、收入统计、消费统计、投资统计、价格统计等统计理论的挑战和创新方向。其次,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生产统计、投资统计、收入统计、价格统计等统计调查制度方法的挑战和创新方向。再次,讨论了数字化转型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产品分类、职业分类、就业统计等统计标准带来的挑战和创新方向。最后,从大数据应用和微观数据应用两个方面阐述了数字化转型对统计应用的挑战和创新方向。本文系统研究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经济社会统计面临的重大挑战,试图为促进经济社会统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经济社会统计 挑战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数据库调查方法与资本化核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许宪春 常子豪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26,共13页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的迅速发展,数据呈爆炸式增长,已逐渐成为一种极具价值的资产,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扶持数据产业发展战略。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国民账户体系(2008)》明确建议将数据库作为知识产权产品包括...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的迅速发展,数据呈爆炸式增长,已逐渐成为一种极具价值的资产,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出台扶持数据产业发展战略。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国民账户体系(2008)》明确建议将数据库作为知识产权产品包括在固定资产中。但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还未对数据库资产建立完善的统计调查制度。本文梳理了目前发达国家有关数据库统计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对中国数据库调查方法和数据库资本化核算方法进行了研究,从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个角度探讨了数据库资本化核算对GDP产生的影响,讨论了数据库类型转化与数据库资产价值未来调整方向,辅之以案例分析,旨在为中国数据库调查和资本化核算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资本化 调查方法 核算方法 G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统计分类问题研究 被引量:137
4
作者 关会娟 许宪春 +1 位作者 张美慧 郁霞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6,共14页
数字经济在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变人们生活方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然而,中国数字经济统计研究明显滞后于数字经济发展实践,这不利于相关部门监测数字经济发展和科学制定政策。本文系... 数字经济在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变人们生活方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然而,中国数字经济统计研究明显滞后于数字经济发展实践,这不利于相关部门监测数字经济发展和科学制定政策。本文系统梳理了数字经济的概念演进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美国经济分析局等国际组织和官方统计部门对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统计划分。结合中国已有相关统计分类标准,提出了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统计分类,具体包括数字设备制造、数字信息传输、数字技术服务、数字内容与媒体、互联网应用及相关服务5个大类,共计22个中类、122个小类,并与国际上现有的相应产业分类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可为官方统计机构建立数字经济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统计和发布相关统计数据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分类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卫星账户:国际经验及中国编制方案的设计 被引量:128
5
作者 杨仲山 张美慧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30,共15页
数字经济测度问题是信息革命下宏观经济统计面临的新挑战,为了准确核算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及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贡献程度,构建数字经济卫星账户(DESA)是一项较为可行的方案。本文在总结OECD等国际组织及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对数字经济测度... 数字经济测度问题是信息革命下宏观经济统计面临的新挑战,为了准确核算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及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贡献程度,构建数字经济卫星账户(DESA)是一项较为可行的方案。本文在总结OECD等国际组织及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对数字经济测度及DESA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数字经济的现状,尝试提出中国DESA的整体框架,剖析了DESA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中心框架、核心表式与数据清单,明确了编制数字经济的静态总量指标与直接贡献指标,探讨了DESA的实例编制方法,以期为中国DESA的编制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卫星账户 经济测度 国民经济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视角下我国数字经济生产核算问题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彭刚 朱莉 陈榕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31,共13页
我国尚未建立起数字经济生产核算体系,缺乏数字经济增加值等官方统计数据,不利于全面反映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及制定相应政策。本文基于SNA视角探究了我国数字经济生产核算相关问题,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数字技术及其应用,不同阶段... 我国尚未建立起数字经济生产核算体系,缺乏数字经济增加值等官方统计数据,不利于全面反映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及制定相应政策。本文基于SNA视角探究了我国数字经济生产核算相关问题,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数字技术及其应用,不同阶段其内涵表现不同,相应生产核算范围既是对现有SNA的延续,又具有一定的发展和突破;从核算目的、核算主体、核算客体和核算方法等要素看数字经济生产核算,既应与传统SNA生产核算保持协调和遵循,又分别表现出其特殊之处;我国应分阶段推进数字经济生产核算实践,新生型数字经济可借助"三新"统计工作实施,融合型数字经济需借鉴R&D核算制定专门的核算和调查制度。本文能够为我国统计部门开展数字经济生产核算工作和认知数字经济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产核算 国民账户体系 新生型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数据的统计与核算问题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许宪春 唐雅 张钟文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32,共15页
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个人数据被企业或政府收集、存储、加工、分析和应用,己经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在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政府治理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统计与核算... 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个人数据被企业或政府收集、存储、加工、分析和应用,己经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在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政府治理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统计与核算角度对个人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对于理解个人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准确细致地构建数据资产核算框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个人数据的概念、分类与特征,并结合案例剖析了个人数据的价值链过程,界定了个人数据资产的范围。同时,对个人数据的估计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对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美团5家典型消费互联网平台所持有的个人数据展开估价试算,提出了应建立基于供给和需求相结合的数据资产价值测度框架的思考。最后,本文探讨了个人数据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推动个人数据开发应用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数据 数据资产 数据价值链 数据估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商平台大数据的特征价格指数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雷泽坤 郑正喜 许宪春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34,共13页
近一二十年来,创新和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加剧了商品市场的竞争格局,促使产品更新换代频率提高、生命周期缩短、新产品功能和质量显著提升。这些新情况是导致产品样本代表性缺失、价格指数结果存在系统性偏差的主要原因,对我国官方价格... 近一二十年来,创新和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加剧了商品市场的竞争格局,促使产品更新换代频率提高、生命周期缩短、新产品功能和质量显著提升。这些新情况是导致产品样本代表性缺失、价格指数结果存在系统性偏差的主要原因,对我国官方价格统计提出了挑战。本文结合兼具扫描数据和网络爬虫数据优点的电商平台大数据,针对新经济时代传统特征价格指数面临的多重问题,提出一种全面、系统的特征价格指数优化方法。以特征价格估计法为基本框架,就模型设定不足、权重缺失和指数的链式漂移问题,提出了充分考虑特征变量规模效应和模型经济意义的加权非线性特征价格模型,并借助RYGEKS指数化解链式漂移。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京东平台大数据进行试算,结果表明:传统价格指数由于样本轮换滞后、质量调整不足存在系统性偏差;改进的特征价格模型纠正了模型设定和权重缺失问题,对产品特征价格的拟合效果更优;完全匹配数据下的RYGEKS指数能够有效克服链式漂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质量调整 特征价格指数 链式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概念架构与编制实践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美慧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18,共16页
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是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的核心表式,具有统计协调和分析工具的双重作用,能够准确监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模及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程度。目前,国际上对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的研究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还未有国家编制出... 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是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的核心表式,具有统计协调和分析工具的双重作用,能够准确监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模及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程度。目前,国际上对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的研究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还未有国家编制出基于实际数据的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前瞻性探索,但系统的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构建指南还亟待完善。本文首先从供给和使用层面构建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概念框架,界定数字经济特征活动的概念和范围,梳理OECD划分的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中的产品清单和数字经济产业分类;阐释数字经济最终消费、固定资本形成、贸易活动的内涵和种类。其次,围绕"产品×产业×特征活动"三重维度,设计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整体架构、阐明其核心指标。再次,编制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实例,剖析编制流程、总结编制要点。最后,提出结论和建议。本文尝试完善数字经济统计核算体系,为提出促进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提供核算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供给表 数字经济使用表 数字经济卫星账户 国民经济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产业网络度中心性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祖南 郑正喜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7-160,共14页
近年来,基于图论的网络科学方法在经济分析领域受到较多关注,但如何正确使用有着不同的观点。本文将投入产出经济学与网络科学相结合,视经济系统为一个循环流,形成连接稠密、有向加权及自循环的复杂网络拓扑结构,以需求驱动的后向关联... 近年来,基于图论的网络科学方法在经济分析领域受到较多关注,但如何正确使用有着不同的观点。本文将投入产出经济学与网络科学相结合,视经济系统为一个循环流,形成连接稠密、有向加权及自循环的复杂网络拓扑结构,以需求驱动的后向关联技术网络和供给驱动的前向关联技术网络分别构建入强度、出强度、总强度及综合强度中心性指标,并给出相应的经济解释。基于我国2017年投入产出表的测算结果表明,有向加权网络度中心性有效克服了由威弗组合指数形成的有向无权网络度中心性与关联系数矩阵的变异系数相关性显著的缺点,其测算结果更符合产业部门的经济基础特征,且具有信息熵更大、分辨率更高的特点。研究表明,基于有向加权产业网络可以构造出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度中心性指标,对关键产业部门的识别能够起到补充和完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中心性 投入产出 有向加权网络 有向无权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费”内容产品核算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许宪春 张美慧 张钟文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8,共16页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盈利模式不断创新,许多互联网企业通过向居民提供大量的免费或者价格低廉的内容产品来吸引用户,借助广告和其他业务实现盈利。"免费"内容产品对生产统计、收入统计与消费统计等统计理...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盈利模式不断创新,许多互联网企业通过向居民提供大量的免费或者价格低廉的内容产品来吸引用户,借助广告和其他业务实现盈利。"免费"内容产品对生产统计、收入统计与消费统计等统计理论均带来了严峻挑战,使得居民福利与目前SNA框架下GDP测算之间的偏离越来越突出。"免费"内容产品核算问题成为国民经济核算面临的重要任务,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明确将其列入SNA研究议程。本文对"免费"内容产品的核算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探析"免费"内容产品的概念和范围,系统梳理并剖析国际上"免费"内容产品核算方法的优劣之处,创造性地提出采用实物转移的思路来分析"免费"内容产品的运行机理,并基于国民经济核算视角设计"免费"内容产品的核算框架,最终从宏观层面对中国"免费"内容产品规模及其对名义GDP的影响进行了试算。本文的研究立足中国数字化转型的社会实践,为解决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经济统计国际性难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费”内容产品 实物转移 消费者福利视角 生产成本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7
12
作者 许宪春 任雪 汤美微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4,共1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定量研究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监测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程度及其动态变化,本文在认真研究人民美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定量研究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监测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程度及其动态变化,本文在认真研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民生福祉4个领域,区域和城乡2个维度,共20个二级指标和4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本文重点阐述构建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及其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平衡发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给政府统计带来的挑战 被引量:8
13
作者 许宪春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8,共6页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着社会经济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给统计带来的两大方面挑战:一是给政府统计带来的挑战,包括数据产品的生产都纳入统计的生产范围,以及数据产品价值的估价;二是数字经济测度给政府统计带来的挑战,包括数字...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着社会经济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给统计带来的两大方面挑战:一是给政府统计带来的挑战,包括数据产品的生产都纳入统计的生产范围,以及数据产品价值的估价;二是数字经济测度给政府统计带来的挑战,包括数字经济增加值核算、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和指数构建、数字经济卫星账户编制等方面给政府统计带来的挑战。中国政府统计工作者和学者需珍惜这些难得的挑战与机遇,总结现有统计理论和方法,创新数字经济的统计理论与方法,并在有关数字经济统计国际标准的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政府统计 数据产品 数据资产 卫星账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参加国际比较项目面临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宪春 刘婉琪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1,共9页
国际比较项目(ICP)是一项全球性多边统计活动,旨在通过收集一篮子代表规格品的价格数据,测算出各参与经济体的购买力平价,以此作为货币转换因子和空间价格平减指数进行国际经济比较。基于对中国2011年和2017年CPI调查和ICP调查采集的居... 国际比较项目(ICP)是一项全球性多边统计活动,旨在通过收集一篮子代表规格品的价格数据,测算出各参与经济体的购买力平价,以此作为货币转换因子和空间价格平减指数进行国际经济比较。基于对中国2011年和2017年CPI调查和ICP调查采集的居民消费价格数据的分析研究,以回应2017年轮国际比较项目技术咨询组第三次会议有的专家对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数据提出的两项质疑,并结合2017年轮国际比较项目在中国的具体实施情况,详细阐述中国参加国际比较项目面临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规格品对于中国的代表性问题、中国支出法GDP基本分类的完整性问题、中国在亚太区域参与国际比较项目的问题、ICP调查与CPI调查之间的差异问题以及中国建筑品价格与建筑投入价格的差异问题等,以期为进一步优化ICP调查框架提供理论参考,使ICP比较结果更能反映中国的实际经济规模和价格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比较项目 购买力平价 价格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 被引量:70
15
作者 许宪春 王洋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35,共18页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数据收集、存储、加工处理和开发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大数据的规模迅速扩大,种类不断增多,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类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不同,大数据在不同类型企业生产...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数据收集、存储、加工处理和开发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大数据的规模迅速扩大,种类不断增多,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类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不同,大数据在不同类型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场景有所不同,其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差异。现阶段,企业在应用大数据时面临着数据标准不一、人才短缺、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存储成本高昂等挑战。为此,应加强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加快培育复合型大数据人才,完善网络及大数据安全体系建设,促进大数据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企业生产经营 应用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微观调查数据开发应用的国际经验和建议 被引量:8
16
作者 许宪春 余航 杨业伟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14,共12页
政府统计部门通过调查获得了大量微观调查数据。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既满足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需要,又能够充分开发应用这些大量宝贵的数据资源,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重点介绍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或组织微观调查... 政府统计部门通过调查获得了大量微观调查数据。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既满足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需要,又能够充分开发应用这些大量宝贵的数据资源,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重点介绍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或组织微观调查数据开发应用的经验和做法,包括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定开发应用范围、模式、步骤等,总结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进而提出对我国政府微观调查数据开发应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微观调查数据 开发应用 隐私保护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理解中国现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被引量:16
17
作者 许宪春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5,共13页
本世纪初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统计局推出了一系列统计调查制度的重大改革,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满足经济分析和管理的需要,反映国际标准的变化,国... 本世纪初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统计局推出了一系列统计调查制度的重大改革,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满足经济分析和管理的需要,反映国际标准的变化,国家统计局不断改进GDP的核算方法。经过国家统计局和整个政府统计系统多年的努力,中国GDP核算不断完善,数据质量和国际可比性不断提升。但是,国内外对中国GDP核算的质疑时有发生。本文对促进中国GDP核算发展的重大统计改革进行梳理,对经过多年改革和发展后中国GDP核算的主要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进行阐述,希望对用户准确了解中国GDP核算和正确使用数据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 统计改革 资料来源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GDP核算方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宪春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4,共6页
自从建立GDP核算制度以来,国家统计局对GDP核算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与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GDP核算方法还存在一些差距;同时,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不断产生新情况,经济分析和管... 自从建立GDP核算制度以来,国家统计局对GDP核算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与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GDP核算方法还存在一些差距;同时,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不断产生新情况,经济分析和管理不断产生新需求,中国GDP核算方法需要进一步改革,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对GDP核算方法的一系列重要改革进行阐述分析,包括计算机软件支出、研究与开发支出、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季度GDP和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方法改革;对GDP核算方法的进一步改革进行探讨,包括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自行研制自己使用的计算机软件支出、数据库支出、数据支出以及互联网提供的免费或价格低廉的服务、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等核算方法改革,对政府统计部门进行相应的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P 核算方法 改革 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力资本变迁70年:人口转型与教育提升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琼 张钟文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7-59,共13页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经验研究中如何估计这一指标却存在很大分歧。本文遵循一阶马尔可夫过程,并基于大规模微观个体抽样数据所得关键参数的分布特征,模拟和测算了我国1950—2020年间全国和各地区各年份人力...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经验研究中如何估计这一指标却存在很大分歧。本文遵循一阶马尔可夫过程,并基于大规模微观个体抽样数据所得关键参数的分布特征,模拟和测算了我国1950—2020年间全国和各地区各年份人力资本存量及人均人力资本水平,并从人口转型和教育提升两个角度考察70年间人力资本变迁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不同标准所得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但均随时间推移不断趋缓;人口转型相比于教育提升在70年间的贡献略大。早期人力资本存量增加主要源于人口转型所实现的人口红利,而近年来教育提升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贡献愈加明显。其次,各地区受教育程度差异较大,均随时间显著提高但变化趋势不尽一致;1950—2020年间,各地区人均人力资本随时间推移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相对收敛特征。本文认为,教育提升可以成为促进我国人力资本进一步提升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人口年龄结构 年龄别受教育程度 人口转型 教育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各级教育投入与行业收入差距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李昕 关会娟 谭莹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107,共22页
在竞争性市场机制确立的过程中,我国行业间收入不平等近年来逐渐扩大,已成为阻碍缓解我国整体收入差距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将技术内生性假设引入一般均衡框架,从供需两方面讨论影响就业市场出清条件下劳动者报酬的关键因素,指... 在竞争性市场机制确立的过程中,我国行业间收入不平等近年来逐渐扩大,已成为阻碍缓解我国整体收入差距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将技术内生性假设引入一般均衡框架,从供需两方面讨论影响就业市场出清条件下劳动者报酬的关键因素,指出在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假设下,教育投入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呈倒U型变化,由受教育程度决定的高技能劳动力相对占比是其中的关键。固定效应面板回归结果支持理论分析的结论。“十二五”时期,虽然我国各级教育生均经费支出增长显著,但高等教育投入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比重及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重不断下滑。促进高等教育投入仍是缓解我国不断扩大的行业收入差距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投入 行业收入差距 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