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全方位法规体系协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栋 薛澜 +1 位作者 梁正 刘鑫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1,共11页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需要法规体系的协调支持。现行法规体系缺乏顶层设计统筹,一方面提倡赋能,一方面仍存在制约赋权的关键障碍;知识产权法、科技法、资产管理法等规定纷杂交错且多头冲突,对成果依法赋权与权能利用造成不利影响;职务...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需要法规体系的协调支持。现行法规体系缺乏顶层设计统筹,一方面提倡赋能,一方面仍存在制约赋权的关键障碍;知识产权法、科技法、资产管理法等规定纷杂交错且多头冲突,对成果依法赋权与权能利用造成不利影响;职务成果混合所有制、非资产化管理等权属赋能改革存在合法性困难。各地方改革探索从1.0版向2.0版深化发展,试图解决供应端、管理端、服务端、应用端的全要素赋能难题。结合试点改革经验,分析当前法规适应现实发展、政策需要的不足;分析科技成果的内涵类型、法律权能、权利取得与资产管理制度,面向科技成果创造到转化运用全周期,探究科技成果客体权属、主体所需权能与其不协调问题,剖析制约创新与转化的因素根由、对策机理、权能匹配方案。指出上游供应端、中游管理服务端、下游应用端的改革重点;提出构建多主体收益兼容的期权激励、处置与收益分管的相容举措,提升重要环节主体能动性;建议夯实职务科技成果的法律权利基础,明确权属改革依据;针对不敢转、无能转、没动力转和创新质量不足、市场条件不对接等现实障碍,提出增强基础研究权益激励、培育高质量创新、引导科技成果弹性定价、优化国有无形资产管理方式、强化权责利益匹配协同等制度对策,探索构建统一的职务科技成果法规,保障职务科技成果权能发挥长周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科技成果 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 全周期要素 权属改革赋能 法规体系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源的产权逻辑:基于文献计量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肖延高 汤艽东 +2 位作者 李代天 秦浩朗 刘雨霖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0,共14页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性新兴资源,数据的产权属性及其配置的理论逻辑,日益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全景式给出数据产权领域研究的期刊分布、核心作者和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从辨析“数据”和“信息”的动态关系...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性新兴资源,数据的产权属性及其配置的理论逻辑,日益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全景式给出数据产权领域研究的期刊分布、核心作者和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从辨析“数据”和“信息”的动态关系入手,厘清数据的概念及其特有属性,梳理出数据产权类型与边界的研究进展,归纳了新型权利模式、既有权利模式和非确权模式等观点,进而分析不同数据主体的价值诉求,总结出数据产权归属的四种方案,即数据来源说、数据生产说、利益平衡说、权利搁置说;最后,提出管理经济视角下的数据产权研究展望,旨在为构建和完善我国数据产权制度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源 数据产权 产权配置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网络的理论模型、结构特征与优化对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丹 赵新力 +2 位作者 张翔玮 邓灿辉 郭翔宇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3-175,共13页
本文基于创新生态理念界定国家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内涵、网络层次及协同关系,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网络理论模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识别中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①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规模较小、协同创新关... 本文基于创新生态理念界定国家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内涵、网络层次及协同关系,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网络理论模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识别中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①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规模较小、协同创新关系松散;②创新主体间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网络中拥有较高强度中心度的创新主体尚未形成强联系;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等5个创新主体和北京、江苏、广东等6个省份在农业科学与技术两类协同创新网络中同时扮演“核心者”角色和“中间人”角色,主导与其他主体(或省份)间协同,并发挥着其他主体(或省份)间协同的桥梁作用;④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网络呈现出“块”集聚特征,板块间存在协同关系,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等主体、中国农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主体、北京等省份分别集聚的“主溢出”板块作为“主引擎”,是促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协同创新 创新生态系统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体化”标准的研究生跨地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戴彬 李瑞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29,共6页
大学围绕优势学科方向,与具有资源和能力优势的异地创新主体联合开展研究生跨地域产教融合培养,有助于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推进人力人才资源供给侧改革,但也面临影响研究生异地培养质量的各种挑战。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围绕优势学科方向,与具有资源和能力优势的异地创新主体联合开展研究生跨地域产教融合培养,有助于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推进人力人才资源供给侧改革,但也面临影响研究生异地培养质量的各种挑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一体化”标准的研究生跨地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通过在入口、过程、出口各环节执行全流程的“一体化”标准把控,实现了人才培养的价值理念一体化、制度保障一体化、行为模式一体化,有效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标准 产教融合 异地培养 研究生培养质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创新周期协同性与影响因素——基于海外专利族测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邓兴华 梁正 +1 位作者 林洲钰 谷玮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49,共8页
本文使用各国的海外专利产出度量各国的创新趋势与波动情况,并运用海外专利族数量实证测算了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周期活动规律。研究发现了中国创新活动在长期趋势上处于全球快速追赶的位置,而在周期性波动上也在和发达国家快速趋... 本文使用各国的海外专利产出度量各国的创新趋势与波动情况,并运用海外专利族数量实证测算了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周期活动规律。研究发现了中国创新活动在长期趋势上处于全球快速追赶的位置,而在周期性波动上也在和发达国家快速趋同。同时,本文研究发现地理制度等外生条件并不是全球创新周期协动的核心因素,而是通过双边创新人才流动和双边创新结构影响各国间的创新周期协同性,而以投资开放为主的经济一体化会进一步加剧"创新—生产"的分工机制,会削弱两国间的创新周期协同性。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与人才流动频繁和技术创新领域较为接近的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是推动中国引领把握国际创新周期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周期 海外专利 联动性 创新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框架构建、特征分析与策略建议
6
作者 孙磊华 梁正 张亚东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0,共8页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攻坚战。目前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领域的研究视角众多,但各视角间仍缺乏有效对话,缺少整合性分析框架。为此,①借鉴信息熵的概念与思想,综合战略属性、知识基础、技术体系与竞争属...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攻坚战。目前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领域的研究视角众多,但各视角间仍缺乏有效对话,缺少整合性分析框架。为此,①借鉴信息熵的概念与思想,综合战略属性、知识基础、技术体系与竞争属性等不同研究视角,构建出一个能集成多种理论知识且可实现统一测度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综合框架;②利用熵值法评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指数,并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证分析其特征,结果发现,我国“战新”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水平下滑明显,且存在显著的产业分异与区域差异;③结合实践调研,从科技创新、产业协同、产业集群、国际发展与人才需求等方面,系统诊断当前我国“战新”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④从制度优势牵引、创新生态重构、双链融合深化、集群治理升级、国际竞合创新、人才一体发展、敏捷治理突破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战新”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策略建议。研究提供了可集成各研究视角优势信息的方法,相关研究结论可为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框架构建 特征分析 策略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态势与布局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陈衍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69,共4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企业在加速了国际化过程。本研究以中国企业在全球对外投资的宏观数据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针对1104家企业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企业海外的发展情况、布局特征及其差异性影响因素。中国企业海外...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企业在加速了国际化过程。本研究以中国企业在全球对外投资的宏观数据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针对1104家企业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企业海外的发展情况、布局特征及其差异性影响因素。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数量和规模在近几年快速成长、目的地和投资产业出现多元化的特征。但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不同的行业和区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总体而言,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对外投资规模比较均衡,但侧重于制造业为主;京津唐地区的企业海外投资侧重金融等服务业,单笔投资规模比较大。信息通信技术、建筑、纺织和机械行业的企业对外投资相对程度较高;各行业投资以东南亚居多;机械、信息技术和生物制药行业企业以获取海外知识为主,其它行业以获取海外市场、资源为主。最后提出促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 发展态势 布局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利用外部知识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知识平台与知识资产经营的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衍泰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知识平台 企业绩效 资产经营 知识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封闭式创新 开放式创新 全球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收益视角看基础研究中的政府财政责任
9
作者 康小明 李锋亮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2-25,共4页
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角度考察了基础研究的公共产品属性,并在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在基础研究领域的财政责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在理论分析、实证研究评述以及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本文对完善我国基础研究中的... 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角度考察了基础研究的公共产品属性,并在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在基础研究领域的财政责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在理论分析、实证研究评述以及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本文对完善我国基础研究中的政府财政责任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即:全面认识基础研究的社会公益属性;增加财政性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力度;优化财政性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结构;完善财政性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社会收益 财政责任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型网络国家何以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美国先进制造产业联盟解读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瑞 梁正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9,共9页
颠覆性创新是战后美国走上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源泉,但在金融资本介入下,美国形成政府资助的基础研究与产业界资助的应用研究之间的“死亡之谷”。40年间,美国在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努力,运用了多种政策工... 颠覆性创新是战后美国走上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源泉,但在金融资本介入下,美国形成政府资助的基础研究与产业界资助的应用研究之间的“死亡之谷”。40年间,美国在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努力,运用了多种政策工具。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凸显美国由于制造业空心化导致的“死亡之谷”困境,先进制造计划成为美国克服危机、重塑“美国优先”的战略决策。美国先进制造战略部署是美国发展型网络国家的典型案例,基于发展型网络国家理论视角,深入剖析美国先进制造计划的顶层设计、组织部署和运行机制,发现美国力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战略愿景压力和自下而上的技术选择推力,共同促进新的创新生态形成,最终形成变革性力量,跨越“死亡之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之谷” 先进制造计划 发展型网络国家 产业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数据流动、保护及中国方案 被引量:8
11
作者 于洋 梁正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15,共7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数据流动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充分释放数据红利,凝聚数字经济优势,各国逐步建立、完善跨境数据流动的内部规则,积极参与构建全球跨境数据流动规则。由于国家间数据保护水平和市场环境的差异,各国对...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数据流动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充分释放数据红利,凝聚数字经济优势,各国逐步建立、完善跨境数据流动的内部规则,积极参与构建全球跨境数据流动规则。由于国家间数据保护水平和市场环境的差异,各国对跨境数据流动治理缺乏共识,这也成为各国及其在国际合作中制定跨境数据流动规则面临的挑战。本文基于数字经济中数据要素的特点,以及数据流动与全球化的联系,探究欧盟、美国及国际合作中跨境数据流动规则,梳理中国数据保护和跨境流动规则的现状,旨在为制定符合当下需求的中国数据治理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据保护 跨境数据流动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投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艽东 李代天 +1 位作者 曾诗倬 肖延高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4-166,共13页
用户投诉是反映用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与长久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探讨用户投诉对企业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注意力基础观视角,运用2016—2021年223家中国上市企业投诉数据,实证分析用户... 用户投诉是反映用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与长久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探讨用户投诉对企业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注意力基础观视角,运用2016—2021年223家中国上市企业投诉数据,实证分析用户投诉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及高管团队特征和政务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用户投诉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女性高管比例会削弱用户投诉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高管持股比例增强用户投诉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高管受教育水平削弱用户投诉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政务环境削弱用户投诉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向关系。本文研究结果拓展了注意力基础观的实证检验,分析了企业注意力分配的前因,并定量分析了用户投诉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同时讨论了用户投诉、高管团队、政务环境与企业绩效间的作用机制。为此,企业高管团队必须重视投诉管理和风险管理,优化注意力配置以提高用户满意度,进而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并提高企业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投诉 高管团队 政务环境 企业绩效 注意力基础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I战“疫”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公共治理大有可为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正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3-25,共3页
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公共治理创新,辅助政府精准决策,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有效提升了政府的治理水平和企业的创新发展。在接下来的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继续探索多元主... 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公共治理创新,辅助政府精准决策,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有效提升了政府的治理水平和企业的创新发展。在接下来的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继续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把握新场景带来的发展机遇,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疫情防控 赋能 公共治理 复工复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