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入区域协同发展阶段
被引量:
17
1
作者
尹稚
卢庆强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9-36,共8页
中国区域发展与城镇化格局构建,既是国家区域经济布局与城镇化道路问题,也是支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并实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前已初步形成“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城镇化...
中国区域发展与城镇化格局构建,既是国家区域经济布局与城镇化道路问题,也是支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并实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前已初步形成“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城镇化主体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顺应城镇与区域发展规律,基于广域大国与“五化并联”的国情,遵循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中国新型城镇化正进入区域协同发展的新阶段,要深入推进“主体形态—区域协同—协同治理”三位一体的区域发展与城镇化格局,走出一条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
协同治理
区域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
被引量:
9
2
作者
郑筱津
尹稚
+6 位作者
何艳玲
卢庆强
陈明星
张蔚文
罗小龙
高晓路
叶裕民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5-60,共6页
共同探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中国道路郑筱津(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教授级高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总体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本学术对话主持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城镇化有其独特性...
共同探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中国道路郑筱津(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教授级高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总体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本学术对话主持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城镇化有其独特性和艰巨性所在,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对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中国式现代化
城镇化道路
学术对话
以人民为中心
总体规划
规划设计研究
主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中心城市发展能级与辐射区域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卢庆强
龙茂乾
钟奕纯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3,共10页
提高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与辐射带动能力是中国既定的重大战略和政策导向。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全国35个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和辐射区域并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城市根据发展能级高低可分为引领型、突出型、潜力型和追赶型四...
提高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与辐射带动能力是中国既定的重大战略和政策导向。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全国35个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和辐射区域并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城市根据发展能级高低可分为引领型、突出型、潜力型和追赶型四种类型,其辐射区域可分为广域型、区域型、近域型、市域型、特殊型五种类型;基于“能级—区域”耦合关系分析,可以分为双高匹配型、双低匹配型、发展能级滞后型、辐射区域滞后型和辐射区域跳跃型五种类型;“能级—区域”的内在关联存在四种机制:级强适配机制、级差适配机制、级差错位机制、场域跳跃机制,并且提出两者内在关联受中心城市能级、行政级别、特殊区位、区域内中心城市数量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城市—区域
集聚—扩散效应
评价体系
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协同治理与契约协同型规划——都市圈治理体系重构与规划理念变革
被引量:
10
4
作者
卢庆强
龙茂乾
+1 位作者
欧阳鹏
扈茗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9,共8页
以都市圈为单元统筹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同城发展与区域治理,逐渐成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共识与突破口。在总结早期都市圈规划实践和借鉴区域协同治理国际经验基础上,基于区域治理体系重构的制度场域视角,探讨新时期都市圈的规...
以都市圈为单元统筹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同城发展与区域治理,逐渐成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共识与突破口。在总结早期都市圈规划实践和借鉴区域协同治理国际经验基础上,基于区域治理体系重构的制度场域视角,探讨新时期都市圈的规划与治理问题。研究提出推动都市圈治理从区域联盟治理走向区域协同治理,在治理主体、执行机构、治理机制、治理目标、治理效力等方面,实现区域治理体系的重构与强化;而都市圈规划理念需要从早期的有限协商型规划,转向新时期的契约协同型规划,从规划定位、规划主体、规划重点和规划实施等4个方面加以变革,以适应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和探索区域协同治理体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规划
区域治理体系
协商型规划
区域协同治理
契约协同型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入区域协同发展阶段
被引量:
17
1
作者
尹稚
卢庆强
机构
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
中国
新型
城镇
化
研究院
城市
群
与都市
圈
研究
分中心
清华大学
中国
新型
城镇
化
研究院
出处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9-36,共8页
文摘
中国区域发展与城镇化格局构建,既是国家区域经济布局与城镇化道路问题,也是支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并实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前已初步形成“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城镇化主体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顺应城镇与区域发展规律,基于广域大国与“五化并联”的国情,遵循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中国新型城镇化正进入区域协同发展的新阶段,要深入推进“主体形态—区域协同—协同治理”三位一体的区域发展与城镇化格局,走出一条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道路。
关键词
区域协同
协同治理
区域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
Keywords
regional synergy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China’s new urbanization
分类号
F291.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
被引量:
9
2
作者
郑筱津
尹稚
何艳玲
卢庆强
陈明星
张蔚文
罗小龙
高晓路
叶裕民
机构
北京
清华
同衡规划设计
研究院
有限公司
中国
城市
规划学会
清华大学
中国
新型
城镇
化
研究院
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
中国
人民
大学
北京
清华
同衡规划设计
研究院
有限公司总体
研究
中心
清华大学
中国
新型
城镇
化
研究院
城市
群
与都市
圈
研究
分中心
中国
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
研究
所
中国
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浙江
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
大学
中国
新型
城镇
化
研究院
南京
大学
建筑与
城市
规划学院
北京建筑
大学
建筑与
城市
规划学院
中国
地理学会
城市
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
人民
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5-60,共6页
文摘
共同探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中国道路郑筱津(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教授级高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总体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本学术对话主持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城镇化有其独特性和艰巨性所在,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对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中国式现代化
城镇化道路
学术对话
以人民为中心
总体规划
规划设计研究
主持人
分类号
F29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TU98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中心城市发展能级与辐射区域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卢庆强
龙茂乾
钟奕纯
机构
北京
清华
同衡规划设计
研究院
北京
清华
同衡规划设计
研究院
总体
研究
中心
清华大学
中国
新型
城镇
化
研究院
城市
群
与都市
圈
研究
分中心
北京
清华
同衡规划设计
研究院
总体五所(战略所)
出处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3,共10页
文摘
提高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与辐射带动能力是中国既定的重大战略和政策导向。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全国35个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和辐射区域并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城市根据发展能级高低可分为引领型、突出型、潜力型和追赶型四种类型,其辐射区域可分为广域型、区域型、近域型、市域型、特殊型五种类型;基于“能级—区域”耦合关系分析,可以分为双高匹配型、双低匹配型、发展能级滞后型、辐射区域滞后型和辐射区域跳跃型五种类型;“能级—区域”的内在关联存在四种机制:级强适配机制、级差适配机制、级差错位机制、场域跳跃机制,并且提出两者内在关联受中心城市能级、行政级别、特殊区位、区域内中心城市数量等因素影响。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城市—区域
集聚—扩散效应
评价体系
耦合分析
Keywords
Central City
City-Region
Agglomeration-Diffusion Effect
Evaluation System
Coupling Analysis
分类号
F299.2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协同治理与契约协同型规划——都市圈治理体系重构与规划理念变革
被引量:
10
4
作者
卢庆强
龙茂乾
欧阳鹏
扈茗
机构
北京
清华
同衡规划设计
研究院
北京
清华
同衡规划设计
研究院
总体发展
研究
和规划分院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城市群与都市圈分中心
北京
清华
同衡规划设计
研究院
总体五所(战略所)
出处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9,共8页
文摘
以都市圈为单元统筹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同城发展与区域治理,逐渐成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共识与突破口。在总结早期都市圈规划实践和借鉴区域协同治理国际经验基础上,基于区域治理体系重构的制度场域视角,探讨新时期都市圈的规划与治理问题。研究提出推动都市圈治理从区域联盟治理走向区域协同治理,在治理主体、执行机构、治理机制、治理目标、治理效力等方面,实现区域治理体系的重构与强化;而都市圈规划理念需要从早期的有限协商型规划,转向新时期的契约协同型规划,从规划定位、规划主体、规划重点和规划实施等4个方面加以变革,以适应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和探索区域协同治理体系的需要。
关键词
都市圈规划
区域治理体系
协商型规划
区域协同治理
契约协同型规划
Keywords
metropolitan area planning
regional governance system
communicative planning
regional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contract-based collaborative planning
分类号
TU98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入区域协同发展阶段
尹稚
卢庆强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
郑筱津
尹稚
何艳玲
卢庆强
陈明星
张蔚文
罗小龙
高晓路
叶裕民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中心城市发展能级与辐射区域耦合关系研究
卢庆强
龙茂乾
钟奕纯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区域协同治理与契约协同型规划——都市圈治理体系重构与规划理念变革
卢庆强
龙茂乾
欧阳鹏
扈茗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