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发展脉络、理论框架与规划路径
1
作者 闫博 欧阳鹏 +1 位作者 李思颖 尹稚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共10页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迈入由“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向“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阶段,系统梳理城镇化战略的发展脉络,回顾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成效和面临的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城镇化发展最新趋势和时代要求,构建以人的...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迈入由“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向“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阶段,系统梳理城镇化战略的发展脉络,回顾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成效和面临的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城镇化发展最新趋势和时代要求,构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人的“生活需要、自由流动、就业成长、诗意栖居、共建共治共享”为价值引领,以公共服务保障、区域格局优化、发展动能提升、发展方式转型和治理机制完善为实践路径的“五位一体”理论框架,明确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内涵。面向“十五五”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路径和应对策略,为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以人为核心 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动能 发展方式转型 规划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入区域协同发展阶段 被引量:20
2
作者 尹稚 卢庆强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9-36,共8页
中国区域发展与城镇化格局构建,既是国家区域经济布局与城镇化道路问题,也是支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并实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前已初步形成“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城镇化... 中国区域发展与城镇化格局构建,既是国家区域经济布局与城镇化道路问题,也是支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并实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前已初步形成“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城镇化主体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顺应城镇与区域发展规律,基于广域大国与“五化并联”的国情,遵循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中国新型城镇化正进入区域协同发展的新阶段,要深入推进“主体形态—区域协同—协同治理”三位一体的区域发展与城镇化格局,走出一条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 协同治理 区域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郑筱津 尹稚 +6 位作者 何艳玲 卢庆强 陈明星 张蔚文 罗小龙 高晓路 叶裕民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5-60,共6页
共同探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中国道路郑筱津(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教授级高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总体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本学术对话主持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城镇化有其独特性... 共同探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中国道路郑筱津(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教授级高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总体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本学术对话主持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城镇化有其独特性和艰巨性所在,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对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中国式现代化 城镇化道路 学术对话 以人民为中心 总体规划 规划设计研究 主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度融合 被引量:27
4
作者 胡德鑫 石哲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16,42,共8页
在我国逐步从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中心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洞察全球形势深刻变化,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型全球战略,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国家决策。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国际... 在我国逐步从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中心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洞察全球形势深刻变化,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型全球战略,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国家决策。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国际化起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战略意义。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赋予高等教育国际化以新使命,包括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效结合;推动教育合作与交流,"招进来"与"走出去"协同推进;发挥智库引领作用,为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智力支持等。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使命,国家、高校、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必须发挥各自作用,协同合作,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等教育国际化 教育合作与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心城市发展能级与辐射区域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卢庆强 龙茂乾 钟奕纯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3,共10页
提高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与辐射带动能力是中国既定的重大战略和政策导向。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全国35个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和辐射区域并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城市根据发展能级高低可分为引领型、突出型、潜力型和追赶型四... 提高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与辐射带动能力是中国既定的重大战略和政策导向。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全国35个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和辐射区域并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城市根据发展能级高低可分为引领型、突出型、潜力型和追赶型四种类型,其辐射区域可分为广域型、区域型、近域型、市域型、特殊型五种类型;基于“能级—区域”耦合关系分析,可以分为双高匹配型、双低匹配型、发展能级滞后型、辐射区域滞后型和辐射区域跳跃型五种类型;“能级—区域”的内在关联存在四种机制:级强适配机制、级差适配机制、级差错位机制、场域跳跃机制,并且提出两者内在关联受中心城市能级、行政级别、特殊区位、区域内中心城市数量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城市—区域 集聚—扩散效应 评价体系 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 被引量:33
6
作者 尹稚 叶裕民 +2 位作者 卢庆强 王建国 黄寰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3-113,共11页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但城与乡之间、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存在多种阻碍城乡发展与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的都市圈建设呈现较快发展的态势,但城市间交通一体化水平不高、分工...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但城与乡之间、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大中小城市之间,存在多种阻碍城乡发展与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的都市圈建设呈现较快发展的态势,但城市间交通一体化水平不高、分工协作不够、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现代化都市圈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既有利于优化人口和经济的空间结构,增进社会福祉,又有利于激活有效投资和潜在消费需求,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本刊特别邀请几位专家学者,就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都市圈 城市群 城镇化 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发展权视角下控规实施的优化路径探索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颖 尹稚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10,共6页
从产权角度看,控规实施的本质是对地块土地发展权的配置,旨在限定土地发展权的外部性效应—地块开发行为影响城市公共利益且无须补偿的现象。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认为,控规实施作为一种政府干预手段,难以有效限制土地发展权外部性效应,为... 从产权角度看,控规实施的本质是对地块土地发展权的配置,旨在限定土地发展权的外部性效应—地块开发行为影响城市公共利益且无须补偿的现象。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认为,控规实施作为一种政府干预手段,难以有效限制土地发展权外部性效应,为产权要素流动设置了阻碍,需要对其进行优化。基于此,文章构建了土地使用者—社会整体的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函数分析框架,利用此框架对土地发展权外部性效应影响控规实施的过程和机理进行了分析,解释了控规实施困境的根源与本质,阐释了产权市场交易对于控规有效实施的必要性,并建构了土地发展权交易市场的理论路径,包括控规各类指标影响下的土地发展权直接经济价值测算、外部性间接经济价值测算与验证及产权交易机制的设计,旨在为城市开发控制的市场治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开拓些许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规实施 土地发展权 外部性效应 要素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城市设计实施体系及其启示--强化城市设计的诱致性实施路径 被引量:12
8
作者 林颖 李梦晨 柳应飞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3-149,共7页
我国现代城市设计的本土化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来自美国城市设计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引入区划法后的城市建设管理系统,使中国城市设计的实施运作一直以来都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保持着紧密联系。但是美国城市设计实施体系并不是仅... 我国现代城市设计的本土化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来自美国城市设计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引入区划法后的城市建设管理系统,使中国城市设计的实施运作一直以来都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保持着紧密联系。但是美国城市设计实施体系并不是仅仅依赖于区划法进行的强制性管控,而是具有一套较为协调化、民主化、专业化的实施框架。基于国内外学者对美国城市设计运作过程的研究,文章从法律、行政、社会和经济四个层面对美国城市设计实施体系进行系统归纳、梳理,总结出美国城市设计实施具有强制性与诱致性并行的特征,并通过对中美现行城市设计实施路径的比较分析,提出解决中国城市设计实施问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实施 比较分析 诱致性实施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都市圈规划理论框架体系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尹稚 尚嫣然 +1 位作者 崔音 龙茂乾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0,共6页
现代都市圈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子领域,是我国构建城镇化总体格局的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文章在梳理都市圈概念内涵及其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全系统协作的组织体系、利益协调与治理机制、发展监测评估与动态调整框架在... 现代都市圈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子领域,是我国构建城镇化总体格局的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文章在梳理都市圈概念内涵及其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全系统协作的组织体系、利益协调与治理机制、发展监测评估与动态调整框架在内的现代都市圈规划核心框架,并通过福州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南宁都市圈的规划实践对现代都市圈规划核心框架进行实证研究,对现代都市圈规划核心框架的可实施性和可复制推广性进行验证,以期为都市圈规划及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都市圈 理论框架 福州都市圈 成都都市圈 南宁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全面创新的县域创新生态构建研究--以安徽省界首市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冉奥博 吕晓荷 余畅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县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和难点。在融合创新生态和全面创新概念基础上,分析安徽省界首市的县域创新生态构建中的主体、关系及创新要素,研究其在创新活动供给、创新活动需求、生态系统支撑、创新主体支持等面向全面创新的实践。基... 县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和难点。在融合创新生态和全面创新概念基础上,分析安徽省界首市的县域创新生态构建中的主体、关系及创新要素,研究其在创新活动供给、创新活动需求、生态系统支撑、创新主体支持等面向全面创新的实践。基于此,总结界首特色,扩展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使用,为其他县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可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 全面创新 县域 界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流空间视角下的超大城市对外协同治理研究——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欧阳鹏 郭继凯 +2 位作者 卢庆强 曾亚婷 程婧炜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50,共10页
信息化、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时代,多尺度流空间视角下的超大城市对外协同治理日益重要。文章立足整体系统思维和协同治理逻辑,面向全球、国家和区域三大尺度,整合资金、技术、人口、货物和信息五类要素流,构建涵盖产业经济、科技创新、... 信息化、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时代,多尺度流空间视角下的超大城市对外协同治理日益重要。文章立足整体系统思维和协同治理逻辑,面向全球、国家和区域三大尺度,整合资金、技术、人口、货物和信息五类要素流,构建涵盖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社会文化和交通信息四大功能网络的超大城市对外协同治理研究框架,并以北京为例对多尺度流空间网络协同水平进行测度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协同治理策略,旨在探讨客观规律与主观调控治理之间的逻辑贯通链条,更好地服务超大城市的监测和治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流空间 超大城市 对外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城市理念溯源、规划治理框架与实践 被引量:9
12
作者 闫博 李思颖 尹稚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7,共9页
随着人民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与要求,引领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理清人民城市规划治理框架成为迫切需要。从回溯人民城市理念脉络、剖析人民城市概念内涵出发,形成对人民城市的总体认识,从目标体系、治理逻辑、参与主体等方... 随着人民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与要求,引领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理清人民城市规划治理框架成为迫切需要。从回溯人民城市理念脉络、剖析人民城市概念内涵出发,形成对人民城市的总体认识,从目标体系、治理逻辑、参与主体等方面总结提炼人民城市规划治理框架,尝试结合实践案例创新规划范式,为实现高质量的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城市 规划治理框架 规划创新范式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人口监测中的多源数据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涛 吴康 +2 位作者 李栋 刘涛 戚伟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7,共15页
人口监测是开展人口规划、统计、预测及预警等的基础性工作,是政府科学决策的基石。我国人口监测的传统数据仍存在漏报重报、质量不高、时效不强、属性不全、融合不深等问题,难以实施有效的人口精细化管理,也限制了监测数据在人口学研... 人口监测是开展人口规划、统计、预测及预警等的基础性工作,是政府科学决策的基石。我国人口监测的传统数据仍存在漏报重报、质量不高、时效不强、属性不全、融合不深等问题,难以实施有效的人口精细化管理,也限制了监测数据在人口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移动终端的进一步普及,手机信令、互联网、遥感信息等一系列可直接或间接捕捉“人口行为”的新型数据大量涌现并应用于人口监测,与人口普查、调查等传统数据采集手段互为补充,有望通过交叉协同形成更加全面、更为实用的人口监测多源大数据基础。从人口监测的传统数据、新型数据及新老数据融合三方面入手,系统梳理了数字时代用于人口监测的多源数据。首先,通过梳理传统人口监测的分类及相关应用研究,总结了传统数据的主要优势、瓶颈与不足,进而明确了融合新型数据的需求靶点和必要性。其次,从数据分类及优缺点对比、应用研究等角度对新型数据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重点分析现阶段应用新型数据的机会和挑战。最后,通过总结传统数据与新型数据融合应用的优势,提炼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议题,为应用多源数据实现人口动态监测,推进流动人口统计信息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支撑政府政策制定和人口学研究建立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人口监测 人口行为 人口研究 调查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协同治理与契约协同型规划——都市圈治理体系重构与规划理念变革 被引量:14
14
作者 卢庆强 龙茂乾 +1 位作者 欧阳鹏 扈茗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9,共8页
以都市圈为单元统筹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同城发展与区域治理,逐渐成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共识与突破口。在总结早期都市圈规划实践和借鉴区域协同治理国际经验基础上,基于区域治理体系重构的制度场域视角,探讨新时期都市圈的规... 以都市圈为单元统筹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同城发展与区域治理,逐渐成为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共识与突破口。在总结早期都市圈规划实践和借鉴区域协同治理国际经验基础上,基于区域治理体系重构的制度场域视角,探讨新时期都市圈的规划与治理问题。研究提出推动都市圈治理从区域联盟治理走向区域协同治理,在治理主体、执行机构、治理机制、治理目标、治理效力等方面,实现区域治理体系的重构与强化;而都市圈规划理念需要从早期的有限协商型规划,转向新时期的契约协同型规划,从规划定位、规划主体、规划重点和规划实施等4个方面加以变革,以适应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和探索区域协同治理体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规划 区域治理体系 协商型规划 区域协同治理 契约协同型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链空间网络与协同治理的城市战略规划——以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为例
15
作者 卢庆强 尹稚 +2 位作者 崔音 尚嫣然 薛昊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92-101,共10页
超大城市作为复杂系统,日益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网络关联与内涵式发展特征。城市战略规划作为这一复杂系统调适的重要政策工具,需要基于复杂系统方法与系统协同治理两大视角。以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的技术思路与咨询方案为例,相较... 超大城市作为复杂系统,日益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网络关联与内涵式发展特征。城市战略规划作为这一复杂系统调适的重要政策工具,需要基于复杂系统方法与系统协同治理两大视角。以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的技术思路与咨询方案为例,相较于以往更多关注国家要求与使命担当的视角,在强调超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与系统治理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基于城市内驱动力下的超链空间网络组织模式与演化阶段,立足内涵式发展和协同治理,聚焦超大城市空间内驱力与空间网络组织体系优化的战略应对,探索内涵提升与体系优化的战略规划模式,提出新时期城市战略规划的规划理念、关键系统与空间战略路径,有助于深化城市战略规划的系统认知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超链空间网络 协同治理 城市战略规划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公共区域空调能耗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莉 苏子怡 李晓锋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5-130,共6页
随着地铁建设规模和能耗的不断增加,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节能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采用基于回归、筛选和方差的3种方法对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对比发现,3种方法识别出的重要性排序前25%的参数相同但排序... 随着地铁建设规模和能耗的不断增加,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节能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采用基于回归、筛选和方差的3种方法对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对比发现,3种方法识别出的重要性排序前25%的参数相同但排序有差异,其中方差和筛选方法排序较一致,回归方法差异较大;回归方法的计算效率最高,方差和筛选方法计算时长分别为前者的25倍和3倍;综合考虑参数排序结果和计算效率,基于筛选的方法在该模型上的适用性较好。进而以长江流域的地下二层典型岛式地铁车站为例,分析重要参数在其可能的变化范围内改变对通风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结果显示,室外空气参数对能耗的影响程度高达84%;机械新风量、出入口渗风量和屏蔽门渗风量对能耗的影响分别为43%、29%和12%;设备能效对能耗的影响程度达39%;站内及隧道空气参数对能耗的影响分别为37%和33%。研究结果指出节能设计和运营需要关注的重要参数,为车站低能耗运营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通风空调系统 能耗影响因素 敏感性分析 节能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评估视角下城市体检概念辨析与再认识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栋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5,共8页
随着“城市病”在中文语境中被广泛接纳,近年来“城市体检”相关工作也逐渐被各级政府所采用,并作为改善城市问题、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加以推广。但实践中城市体检也暴露出概念理解不一、定义不清等不足,影响了体检结果的可信度... 随着“城市病”在中文语境中被广泛接纳,近年来“城市体检”相关工作也逐渐被各级政府所采用,并作为改善城市问题、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加以推广。但实践中城市体检也暴露出概念理解不一、定义不清等不足,影响了体检结果的可信度,削弱了对后续政策和规划的指导效果。从厘清城市体检内涵入手,通过对比相关概念,梳理城市体检的起源与演变,明确政策评估是其基本属性、标准化检验是其可靠性支撑,并进一步探讨了城市体检自身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为今后不断提升城市体检工作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促进形成城市发展领域的政策闭环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检 政策评估 国土空间规划 大数据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和欧盟高等级中心城市发展规律及其启示 被引量:11
18
作者 尹稚 王晓东 +2 位作者 谢宇 扈茗 田爽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23,共15页
对美国和欧盟的高等级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律和经验开展了系统研究,发现美国和欧盟的高等级中心城市呈现显著的多中心分布格局,功能分工高度扁平化,面向全球、国际和国家各层级的城市体系完备等规律和特征。基于美国和欧盟经验,研究认为应... 对美国和欧盟的高等级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律和经验开展了系统研究,发现美国和欧盟的高等级中心城市呈现显著的多中心分布格局,功能分工高度扁平化,面向全球、国际和国家各层级的城市体系完备等规律和特征。基于美国和欧盟经验,研究认为应从国家公共治理角度,对国家中心城市的政策内涵进行重新认识,突出国家中心城市的政策内涵和战略意图,将国家中心城市作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和战略支点。应立足长远战略视野,循序渐进培育一大批扁平化功能分工的高等级国家中心城市,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支撑国家整体长远发展。同时应深入明确和落实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职责和发展建设要求,确保国家战略意图、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欧盟 中心城市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反思规划变革中的新自由主义思想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颖 李梦晨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1-45,共5页
对影响中国城镇化的新自由主义思想进行正反面的认识,分析其所倡导的产权市场开放、企业型政府、全球自由化对快速城镇化的推动机制,同时透析繁荣城镇化背后新自由主义对城市规划行为的误导,认为新自由主义中既存在可以汲取的合理思想,... 对影响中国城镇化的新自由主义思想进行正反面的认识,分析其所倡导的产权市场开放、企业型政府、全球自由化对快速城镇化的推动机制,同时透析繁荣城镇化背后新自由主义对城市规划行为的误导,认为新自由主义中既存在可以汲取的合理思想,又需要对其错误进行科学的批判,这种基于反思旧常态提出新转型的思路,符合新常态语境的逻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城市规划在价值取向、行为主体、方法体系上的转型之路,并结合国家政策,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政府治理改革、城市住房保障系统等方面提出城市规划的应对举措,走向城市规划变革的新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城市规划变革 新自由主义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非正规发展与治理 被引量:22
20
作者 叶裕民 徐苗 +6 位作者 田莉 高琳 刘巍 陈宇琳 汪坚强 王世福 尹稚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49,共6页
叶裕民(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学会城乡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本学术对话主席):由传统城市化道路所决定,我国发达大城市边缘区普遍存在着"城中村环","城中村环"中存在... 叶裕民(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学会城乡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本学术对话主席):由传统城市化道路所决定,我国发达大城市边缘区普遍存在着"城中村环","城中村环"中存在有大规模的非正规住房是我国非正规空间的主体形态,并以此支撑了大量的非正规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各类城中村更新模式均具有“排斥性”更新特征,新市民在一轮轮城中村更新中不断向远郊区迁移,导致新的城中村不断诞生,城中村更新无解,新市民长期居无定所,市民化难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模式 城市化道路 大城市边缘区 主体形态 非正规经济 城中村 排斥性 市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