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扶贫开发的实践、挑战与政策展望
被引量:
115
1
作者
汪三贵
殷浩栋
王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5,共8页
回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扶贫开发的五个阶段特征,概述政府主导的专项扶贫措施,从最初的产业、教育、移民搬迁拓展至包括社会保障、健康、生态等在内的综合扶贫措施,并分析当前精准扶贫面临的实践困境。研究认为,经济新常态为精准扶贫...
回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扶贫开发的五个阶段特征,概述政府主导的专项扶贫措施,从最初的产业、教育、移民搬迁拓展至包括社会保障、健康、生态等在内的综合扶贫措施,并分析当前精准扶贫面临的实践困境。研究认为,经济新常态为精准扶贫带来了外部挑战,机制不完善、基层治理能力不足以及精准识别与帮扶的实践困境制约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通过强化资金投入机制、基层治理能力和群众受益机制来完善精准扶贫机制,是未来推进扶贫工作的必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开发
精准扶贫
实践困境
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识别:多维贫困测度及分解
被引量:
41
2
作者
殷浩栋
王瑜
汪三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114,共11页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主要实现途径"五个一批"工程中的重要举措之一,有效识别易地扶贫搬迁户及其特征既是贫困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也是扶贫实践中精准帮扶的重要依据。但由于识别方法欠缺和工作偏差问题,有效识别搬迁户成...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主要实现途径"五个一批"工程中的重要举措之一,有效识别易地扶贫搬迁户及其特征既是贫困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也是扶贫实践中精准帮扶的重要依据。但由于识别方法欠缺和工作偏差问题,有效识别搬迁户成为现实难题。本文从家庭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这三个维度构建了易地扶贫搬迁户识别的多维指标体系,根据扶贫搬迁户的特征差异,将搬迁农户分为家庭保障型、环境生存型和自我发展型三个类型,利用8省16县2 185户已纳入搬迁计划的农户样本,检验了多维指标体系下的扶贫搬迁户的识别情况,并采用回归分解方法分析了不同指标对识别准确率的贡献度。研究发现:(1)搬迁对象的识别存在一定比例的漏进,其中陕西、四川和云南三省搬迁农户的识别漏进比率最高,漏进的类型主要是自我发展型;(2)学校可及性、集市可及性、地理条件、医院可及性、人均耕地面积是对准确识别搬迁户的贡献度最大的五项指标。(3)现行搬迁目标并非完全由于生态恶劣而"非搬不可",部分农户受制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的不足而被纳入了搬迁群体。本文所构建的扶贫搬迁户识别的多维指标体系,既为提高扶贫搬迁的瞄准效率和实施有针对性的配套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效果评估提供了有理论价值和可操作化的视角。相关研究结论为后续扶贫搬迁工作提供了一些启示,扶贫搬迁项目需要重视搬迁对象的识别工作,并注意在部分自然条件尚可的区域,可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途径替代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多维贫困
识别准确率
回归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政府、市场、农民“三位一体”乡村振兴机制探究——基于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的案例剖析
被引量:
18
3
作者
韩旭东
李德阳
郑风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61,共10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依靠完善的支持保障机制,政府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以市场力量作支撑,更重要的是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为此,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农民主体”三位一体的发展机制。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的...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依靠完善的支持保障机制,政府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以市场力量作支撑,更重要的是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为此,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农民主体”三位一体的发展机制。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的发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和多主体协同发展,打造了以农业生产与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新型产业。从其发展过程来看,政府政策支持撬动了村庄沉睡资源,促进资源化资产;市场力量下乡经营村庄资源促进经营市场化,带动了更多资本下乡;政府支持和市场力量共同作用激发了农民主体性,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了收益均衡化,从而推动了农民生活富裕。进一步分析鲁家村的发展可以看出,政府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是村庄发展的根本遵循,发达的县域经济是资本下乡与人才回流的经济基础,而农民主体性的觉醒与发挥需要领导者的带动与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有为
市场有效
农民主体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扶贫开发的实践、挑战与政策展望
被引量:
115
1
作者
汪三贵
殷浩栋
王瑜
机构
中国
人民
大学
中国
扶贫
研究院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施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的机制与政策研究"(15ZDC026)
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委托课题"典型国家农业农村减贫经验研究"(2130112)
文摘
回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扶贫开发的五个阶段特征,概述政府主导的专项扶贫措施,从最初的产业、教育、移民搬迁拓展至包括社会保障、健康、生态等在内的综合扶贫措施,并分析当前精准扶贫面临的实践困境。研究认为,经济新常态为精准扶贫带来了外部挑战,机制不完善、基层治理能力不足以及精准识别与帮扶的实践困境制约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通过强化资金投入机制、基层治理能力和群众受益机制来完善精准扶贫机制,是未来推进扶贫工作的必要选择。
关键词
扶贫开发
精准扶贫
实践困境
治理机制
Keywords
poverty alleviatio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ractical difficulties
governance mechanism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识别:多维贫困测度及分解
被引量:
41
2
作者
殷浩栋
王瑜
汪三贵
机构
中国
人民
大学
中国
扶贫
研究院
/农业与
农村
发展
学院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114,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施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的机制与政策研究"(批准号:15ZDC026)
+2 种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农村老年多维贫困与精准扶贫机制研究"(批准号:17CGL030)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博士论文奖学金项目"跨越贫困陷阱:基于资本和权利的视角"(批准号:20162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公共服务虚拟估算的农村贫困人口福利水平测量研究"(批准号:2017M610933)
文摘
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主要实现途径"五个一批"工程中的重要举措之一,有效识别易地扶贫搬迁户及其特征既是贫困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也是扶贫实践中精准帮扶的重要依据。但由于识别方法欠缺和工作偏差问题,有效识别搬迁户成为现实难题。本文从家庭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这三个维度构建了易地扶贫搬迁户识别的多维指标体系,根据扶贫搬迁户的特征差异,将搬迁农户分为家庭保障型、环境生存型和自我发展型三个类型,利用8省16县2 185户已纳入搬迁计划的农户样本,检验了多维指标体系下的扶贫搬迁户的识别情况,并采用回归分解方法分析了不同指标对识别准确率的贡献度。研究发现:(1)搬迁对象的识别存在一定比例的漏进,其中陕西、四川和云南三省搬迁农户的识别漏进比率最高,漏进的类型主要是自我发展型;(2)学校可及性、集市可及性、地理条件、医院可及性、人均耕地面积是对准确识别搬迁户的贡献度最大的五项指标。(3)现行搬迁目标并非完全由于生态恶劣而"非搬不可",部分农户受制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的不足而被纳入了搬迁群体。本文所构建的扶贫搬迁户识别的多维指标体系,既为提高扶贫搬迁的瞄准效率和实施有针对性的配套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效果评估提供了有理论价值和可操作化的视角。相关研究结论为后续扶贫搬迁工作提供了一些启示,扶贫搬迁项目需要重视搬迁对象的识别工作,并注意在部分自然条件尚可的区域,可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途径替代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多维贫困
识别准确率
回归分解
Keywords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regression decomposition
分类号
F32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政府、市场、农民“三位一体”乡村振兴机制探究——基于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的案例剖析
被引量:
18
3
作者
韩旭东
李德阳
郑风田
机构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
人民
大学
农业与
农村
发展
学院
北京
大学
现代农业
研究院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61,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A05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M711773)。
文摘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依靠完善的支持保障机制,政府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以市场力量作支撑,更重要的是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为此,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农民主体”三位一体的发展机制。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的发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和多主体协同发展,打造了以农业生产与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新型产业。从其发展过程来看,政府政策支持撬动了村庄沉睡资源,促进资源化资产;市场力量下乡经营村庄资源促进经营市场化,带动了更多资本下乡;政府支持和市场力量共同作用激发了农民主体性,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了收益均衡化,从而推动了农民生活富裕。进一步分析鲁家村的发展可以看出,政府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是村庄发展的根本遵循,发达的县域经济是资本下乡与人才回流的经济基础,而农民主体性的觉醒与发挥需要领导者的带动与引导。
关键词
政府有为
市场有效
农民主体
乡村振兴
Keywords
active government
effective market
subjective farmers
rural vitalization
分类号
F32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扶贫开发的实践、挑战与政策展望
汪三贵
殷浩栋
王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识别:多维贫困测度及分解
殷浩栋
王瑜
汪三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政府、市场、农民“三位一体”乡村振兴机制探究——基于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的案例剖析
韩旭东
李德阳
郑风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