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3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七届京津地区研究生膜技术论坛暨北京膜学会换届大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1
作者 秦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3-103,共1页
由北京膜学会主办,清华大学承办,清华大学膜材料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协办的“第七届京津地区研究生膜技术论坛暨北京膜学会换届大会”于2012年5月19日在清华大学主楼... 由北京膜学会主办,清华大学承办,清华大学膜材料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协办的“第七届京津地区研究生膜技术论坛暨北京膜学会换届大会”于2012年5月19日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隆重开幕.来自京津地区的膜科学技术专家、教授、学者及研究生和企业代表共计400余人出席了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 京津地区 技术论坛 膜科学 北京市 研究生 学会 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能量系统集成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有润 陈丙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11,共4页
本文叙述及讨论了由换热网络及蒸汽动力系统、冷却、冷冻等公用工程系统组成的能量系统的优化集成方法。作者着重阐述了广泛应用于工程节能的夹点技术及与其有关的各种先进软件,通过列举多个工厂的实例,展示了能量系统集成在化工企业节... 本文叙述及讨论了由换热网络及蒸汽动力系统、冷却、冷冻等公用工程系统组成的能量系统的优化集成方法。作者着重阐述了广泛应用于工程节能的夹点技术及与其有关的各种先进软件,通过列举多个工厂的实例,展示了能量系统集成在化工企业节能降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系统 夹点技术 优化集成法 化工过程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集成方法在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哲 刘征 +2 位作者 李有润 胡山鹰 陈定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4,共4页
介绍了系统集成方法在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规划中的应用情况。具体阐述了物质集成、能量集成、水集成和信息集成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并且分析了系统集成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系统集成方法在生态工业系统建设过... 介绍了系统集成方法在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规划中的应用情况。具体阐述了物质集成、能量集成、水集成和信息集成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并且分析了系统集成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系统集成方法在生态工业系统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煤化工 生态工业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系统动态信号去噪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余红路 沈静珠 胡山鹰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5-58,共4页
在分析线性滤波器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化工系统动态信号的最优线性滤波器的数学模型,并以加氢裂化反应器出口温度信号的除噪为例比较了滤波器模型参数对去噪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滤波器 动态信号 去噪方法 化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化工系统的最优化
5
作者 陈丙珍 张能力 《化学工程》 CAS 1982年第1期60-69,53,共11页
一、前言 在化工过程中,常见的是由若干单元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按单元间结合的方式可分为串联(多级)系统和复杂系统。在串联系统中。
关键词 最优解 联结关系 最优化问题 分解法 拉格朗日函数 化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在不同体系下的循环液速和局部气含率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海光 范轶 +2 位作者 李飞 陈筛林 丁富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1,共5页
在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分别研究了空气-水、空气-0.1%乙醇水溶液和空气-水-活性污泥体系中的循环液速以及气含率随操作条件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循环液速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大,不同体系中的循环液速差别不大;导流筒内、外不同... 在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分别研究了空气-水、空气-0.1%乙醇水溶液和空气-水-活性污泥体系中的循环液速以及气含率随操作条件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循环液速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大,不同体系中的循环液速差别不大;导流筒内、外不同高度处的局部气含率均呈自下向上增大的趋势,且导流筒内部气含率高于导流筒外部的气含率。体系的聚并特性对平均气含率和局部气含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循环液速 气含率 传质 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水溶液体系的纳滤膜分离实验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汪伟宁 王大新 +1 位作者 王晓琳 赵洪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7-262,共6页
选择了NF45和SU200两种纳滤膜对1-1型 (KCl、NaCl、LiCl)、2-1型(MgCl2)、1-2型(K2SO4)及2-2型(MgSO4)等6种无机盐水溶液体系进行分离实验; 考察了纳滤膜分离性能随操作压力、料液浓度及电解质种类等因素的变化所受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选择了NF45和SU200两种纳滤膜对1-1型 (KCl、NaCl、LiCl)、2-1型(MgCl2)、1-2型(K2SO4)及2-2型(MgSO4)等6种无机盐水溶液体系进行分离实验; 考察了纳滤膜分离性能随操作压力、料液浓度及电解质种类等因素的变化所受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滤膜对盐的截留率随操作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并趋向于定值(即膜的最大截留率, 又称为膜的反射系数);纳滤膜对盐的截留率随电解质种类的不同而改变,随盐浓度的增大而下降,但当盐浓度很高时,截留率趋向于一定值,该值并不等于0,说明与纳滤膜的孔径相比,不可忽视电解质离子大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液体系 纳滤膜 实验研究 膜分离 纳滤 无机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香料分子结构与肉香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孙宝国 丁富新 +1 位作者 郑福平 刘玉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56-460,共5页
在对目前允许使用的肉香味含硫香料分子结构与香味关系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发现 ,有机含硫化合物分子中与碳原子以σ键相连的二价硫原子与连在其相邻碳原子上的氧原子或硫原子的协同作用导致分子产生肉香味。这些肉香味含硫化合物都含有相... 在对目前允许使用的肉香味含硫香料分子结构与香味关系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发现 ,有机含硫化合物分子中与碳原子以σ键相连的二价硫原子与连在其相邻碳原子上的氧原子或硫原子的协同作用导致分子产生肉香味。这些肉香味含硫化合物都含有相同的分子骨架 ,式中X为O或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含硫化合物 分子结构 内香味 香料 分子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系热熔压敏胶粘剂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任嘉祥 杜奕 +3 位作者 李江屏 潘智存 刘德山 周其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39-142,共4页
采用本体聚合的方法合成出了丙烯酸系热熔压敏胶并研究了合成丙烯酸酯共聚物的软单体、硬单体、官能单体的种类及用量对该热熔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丙烯酸系 热熔压敏胶粘剂 胶粘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甲基丁二酸丁二酯系列共聚物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17
10
作者 孙元碧 徐军 +2 位作者 徐永祥 燕立唐 郭宝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0-364,共5页
合成了一系列聚丁二酸/甲基丁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SM),利用DSC,^1HNMR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共聚物组成、热学性能、结晶性能、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甲基丁二酸共聚单元较为显著地改变了聚丁二酸丁二酯(PBS)的... 合成了一系列聚丁二酸/甲基丁二酸丁二醇共聚酯(PBSM),利用DSC,^1HNMR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共聚物组成、热学性能、结晶性能、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甲基丁二酸共聚单元较为显著地改变了聚丁二酸丁二酯(PBS)的热学性能,利用Hoffman-Weeks方程得到的共聚物平衡熔点随共聚物的组分含量增加而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亦有所降低,熔点则符合无规共聚物的Flory方程.此外,利用Avrami方程分别研究了均聚物PBS及共聚物PBSM-20的等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聚酯结晶速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PBS和PBSM-20的Avrami指数分别介于2.8~3.0和2.7~3.0之间,结晶方式为三维生长异相成核,而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晶体结构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甲基丁二酸丁二酯(PBSM) 热学性能 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企业图形化生产计划优化系统的开发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初福 何小荣 +1 位作者 张秋怡 龚真直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5-48,共4页
为解决目前优化排产软件中普遍存在的直观性较差、模型修改和维护困难、不可行解诊断难等问题,开发了石化企业图形化生产计划优化系统。该系统可通过图形组态方式绘制石化企业超结构生产流程,自动形成生产计划优化模型并求解和生成报表... 为解决目前优化排产软件中普遍存在的直观性较差、模型修改和维护困难、不可行解诊断难等问题,开发了石化企业图形化生产计划优化系统。该系统可通过图形组态方式绘制石化企业超结构生产流程,自动形成生产计划优化模型并求解和生成报表,而且包含丰富的图形编辑、组态等功能,操作简便易用,模型建立和维护容易。在兰州石化公司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降低经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厂 计划管理 优化 模型 应用 优化系统 生产计划 石化企业 图形化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的进展及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翠仙 余立新 +1 位作者 祁喜旺 蒋维钧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4-18,共5页
综述了渗透汽化过程的新进展,并着重介绍了它在石化中的四方面应用,即(1)有机溶剂及混合溶剂的脱水;(2)废水处理及溶剂回收;(3)有机混合物的分离;(4)化学反应过程中溶剂的脱水.
关键词 渗透 汽化 膜分离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嵌段共聚物对PC/TLCP共混体系相容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杜新宇 李斌 +1 位作者 刘德山 周其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4-157,共4页
利用热致液晶高分子(TLCP)PET/60PHB与聚碳酸酯(PC)的多嵌段共聚物作为相容剂,研究了PC与该TLCP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形貌及织构。研究表明,PC/TLCP二元共混物的相容性很差,TLCP在加工... 利用热致液晶高分子(TLCP)PET/60PHB与聚碳酸酯(PC)的多嵌段共聚物作为相容剂,研究了PC与该TLCP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形貌及织构。研究表明,PC/TLCP二元共混物的相容性很差,TLCP在加工条件下不能形成分散于基体中的具有一定长径比的微纤,得到材料的力学性能较PC基体有所下降。相容剂的加入明显的改进了体系的相容性,表现在三元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提高、微观TLCP粒子的直径变小,两相界面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液晶 共聚物 相容性 热致液晶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整径向反应器变况流动布气系统模拟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金福 汪展文 +1 位作者 金涌 俞芷青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98-605,共8页
反应物流参数随反应历程的变化较大是石油化工催化重整过程的重要特征。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径向反应器气体变况流动的流体力学数学模型,并给出求解变况流动条件下布气系统流体力学数学模型的数学方法。借此模拟探讨了径向... 反应物流参数随反应历程的变化较大是石油化工催化重整过程的重要特征。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径向反应器气体变况流动的流体力学数学模型,并给出求解变况流动条件下布气系统流体力学数学模型的数学方法。借此模拟探讨了径向反应器在变况流动条件下主要结构参数和操作条件对轴向均匀布气的影响,为重整径向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及操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气系统 重整径向反应器 径向反应器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润滑体系对POM树脂摩擦磨损性能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15
15
作者 于建 秦燕 +1 位作者 郑涛 孙喜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2-85,共4页
探讨了复合润滑体系对 POM树脂摩擦磨损性能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 ,以聚烯烃为主润滑剂的复合润滑体系能有效地改善 POM的摩擦磨损性能 ,其摩擦系数下降为 POM的 0 .6 0~ 0 .70倍 ,Pv值提高为 POM的 1倍以上 ,耐磨损性提高了 2个数量... 探讨了复合润滑体系对 POM树脂摩擦磨损性能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 ,以聚烯烃为主润滑剂的复合润滑体系能有效地改善 POM的摩擦磨损性能 ,其摩擦系数下降为 POM的 0 .6 0~ 0 .70倍 ,Pv值提高为 POM的 1倍以上 ,耐磨损性提高了 2个数量级 ,且 POM表面的磨损在机理上属于犁切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树脂 摩擦磨损性能 复合润滑体系 聚烯烃 润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法石化工业废水处理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范轶 王麒 +3 位作者 陈军 张文明 刘铮 丁富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47,共4页
利用活性污泥对石化工业废水进行降解研究 ,发现其降解过程反应遵循一级宏观反应动力学关系。计算了在各种操作条件下的反应速率K。通过比较反应速率K的大小 ,得知塔式曝气的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曝气池 。
关键词 石化废水处理 反应动力学 塔式曝气 活性污泥法 反应速率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碳纤维在化工分离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朴香兰 樊蓉 朱慎林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0-23,共4页
活性碳纤维 (ACF)是一种优于传统粒状活性炭的新型高效吸附材料 ,它具有吸附容量高 ,吸附、脱附速度快 ,低浓度下的吸附性能突出等特点。本文综述了其在化工分离领域如有机和无机废水处理、空气净化、饮用水的净化等方面的应用 ,介绍了... 活性碳纤维 (ACF)是一种优于传统粒状活性炭的新型高效吸附材料 ,它具有吸附容量高 ,吸附、脱附速度快 ,低浓度下的吸附性能突出等特点。本文综述了其在化工分离领域如有机和无机废水处理、空气净化、饮用水的净化等方面的应用 ,介绍了ACF的理论研究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碳纤维 化工分离 废水处理 空气净化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生物化工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18
作者 董文国 张敏莲 刘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83-688,共6页
分子印迹技术已在手性物质拆分、仿生传感器、固相萃取、抗体与酶的模拟及控释药物等领域显示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印迹分子与印迹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印迹的机理及分子印迹技术在生物... 分子印迹技术已在手性物质拆分、仿生传感器、固相萃取、抗体与酶的模拟及控释药物等领域显示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印迹分子与印迹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印迹的机理及分子印迹技术在生物化工领域中的应用 ,并对该技术后续研究与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生物化工 应用 手性物质拆分 仿生传感器 固相萃取 抗体 模拟 控释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气固并流上行/下行系统完全发展段的混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程易 魏飞 +2 位作者 林仟 金涌 俞芷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5-185,共1页
针对垂直气固并流上行(提升管)/下行系统(下行床)的完全发展段,使用光纤密度探头测得反映系统局部密度涨落信息的时间序列,利用确定性混沌理论进行分析,获得表征系统自由度的关联维数(D_(ml))和反映系统信息丢失速率的Kolmo... 针对垂直气固并流上行(提升管)/下行系统(下行床)的完全发展段,使用光纤密度探头测得反映系统局部密度涨落信息的时间序列,利用确定性混沌理论进行分析,获得表征系统自由度的关联维数(D_(ml))和反映系统信息丢失速率的Kolmogorov熵(K_(ml)),并对上行和下行系统做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反映局部瞬态行为特征的D_(ml)和K_ml在上行和下行系统中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具有大致相同的数值,且混沌参数与局部固含率表现出对应关系.同时局部混饨参数的径向分布对应于上行和下行系统存在的典型的径向流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管 下行床 发展段 混沌分析 气固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敏凝胶原位植入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于杰 蒋国强 +1 位作者 孙佳丽 丁富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6,共7页
采用温敏凝胶的原位给药系统是理想的长效给药系统。该文从凝胶材料和给药系统的制备、凝胶的机体反应和体内降解以及药物控释三方面,综述了该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与解决途径。水凝胶网络的... 采用温敏凝胶的原位给药系统是理想的长效给药系统。该文从凝胶材料和给药系统的制备、凝胶的机体反应和体内降解以及药物控释三方面,综述了该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与解决途径。水凝胶网络的不规则形态和较低的机械强度,其植入后引起的机体炎性反应、组织融合与水分快速流失及这些反应造成的凝胶网络结构和降解速率的个体差异性变化,是控制药物释放的主要困难。通过提高凝胶表面亲水性,降低其表面正电荷,或在其表面修饰抗炎性多肽,可减轻炎性作用、减缓组织融合;通过与亲水性高分子形成共混凝胶或互穿凝胶网络以及共价交联等方式,可提高凝胶强度,保持凝胶网络的空间结构和水分;通过在凝胶表面建立扩散屏障、加强药物和凝胶骨架的相互作用、构建微粒/原位凝胶复合释药系统等技术,可进一步改善药物释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凝胶 原位给药系统 炎性反应 降解 控释 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