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煤排放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重金属元素分布与富集特征 被引量:20
1
作者 鲁静 孙俊民 +1 位作者 邵龙义 张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研究了我国西南地区小龙潭、阳宗海和贵阳三个燃煤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重金属元素(As、Se、Be、Pb、Cd和Co)的分布与富集特征。同粒径大于10μm的飞灰相比,大多数重金属倾向于在PM10中富集。经历了挥发-凝聚过程的As、Se、Cd... 研究了我国西南地区小龙潭、阳宗海和贵阳三个燃煤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重金属元素(As、Se、Be、Pb、Cd和Co)的分布与富集特征。同粒径大于10μm的飞灰相比,大多数重金属倾向于在PM10中富集。经历了挥发-凝聚过程的As、Se、Cd和Pb元素,在PM10粒径大小和化学成分差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随着PM10粒径的减小,其含量和富集系数在总体增大的趋势下局部存在低值异常;未经历挥发-凝聚过程的重金属元素(小龙潭电厂、贵阳电厂Be和Co)表现出在不同粒级PM10中均匀分布和正常富集的特征。煤粉燃烧过程中重金属元素的挥发-凝聚特性改变了燃煤产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环境迁移能力,经历了挥发-凝聚过程的重金属元素主要赋存于飞灰表面,形成纳米级颗粒覆盖层,其水溶性和酸溶性增强,环境危害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 可吸入颗粒物(PM10) 重金属 分布 富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与烟煤燃烧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特性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承美 孙俊民 刘惠永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0-143,共4页
分别对燃烧褐煤与烟煤两个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度分布、显微结构及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煤种燃烧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态都以球形颗粒为主,表面比较光滑,同原状飞灰相比,可吸入颗粒物... 分别对燃烧褐煤与烟煤两个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度分布、显微结构及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煤种燃烧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态都以球形颗粒为主,表面比较光滑,同原状飞灰相比,可吸入颗粒物以实心结构为主,多孔和空心结构较少;随着可吸入颗粒物粒径的减小,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褐煤燃烧排放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总量要高于烟煤燃烧排放重金属总量,尤其是褐煤燃烧排放As含量明显高于烟煤燃烧排放As含量,原因是由于褐煤中As含量大于烟煤中As含量;褐煤燃烧排放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总量要高于烟煤燃烧排放多环芳烃总量与煤种的挥发份有很大的关系。研究旨在为大气颗粒物的源识别、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控制与资源综合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重金属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油和燃煤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承美 李清飞 +1 位作者 孙俊民 刘惠永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58,共4页
分别对燃烧重油与烟煤两个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显微结构、颗粒类型及重金属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燃煤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态都以球形颗粒为主,而燃油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由一些絮状物和类似于燃煤飞灰... 分别对燃烧重油与烟煤两个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显微结构、颗粒类型及重金属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燃煤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态都以球形颗粒为主,而燃油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由一些絮状物和类似于燃煤飞灰中球形颗粒组成。根据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发现燃油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颗粒类型有硅铝质和钙-硅铝质两种;燃煤电厂排放的可吸入颗粒物类型有硅质、硅铝质、铁质、铁-硅铝质和钙质5种。燃油电厂飞灰中铅和镉的含量高于燃煤电厂飞灰外,其它元素包括砷、硒、铬、铍、铀和钍在燃油电厂飞灰中的含量均低于燃煤电厂飞灰;在燃煤电厂飞灰中,随着飞灰粒径的减小,重金属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电厂 燃煤电厂 可吸入颗粒物 显微结构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液柱喷射脱硫工艺的性能试验及技术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斌 姚强 +2 位作者 项光明 李水清 张贞良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1,共4页
介绍了南宁冶炼厂液柱喷射脱硫技术的工艺、系统组成 ,给出了设计参数、初投资及运行费用 ,对调试运行中出现的堵塞、腐蚀、脱水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提出了有关建议。该脱硫系统经国家环保局监测鉴定 :入口和出口SO2 浓度分别为 15 0... 介绍了南宁冶炼厂液柱喷射脱硫技术的工艺、系统组成 ,给出了设计参数、初投资及运行费用 ,对调试运行中出现的堵塞、腐蚀、脱水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提出了有关建议。该脱硫系统经国家环保局监测鉴定 :入口和出口SO2 浓度分别为 15 0 0 0 μL/L和小于 30 0 μL/L ;在高浓度、大幅度变化下 ,脱硫效率大于 95 % ;脱硫装置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 ,系统运行基本正常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柱喷射脱硫工艺 性能试验 二氧化硫 大气污染物 南宁冶炼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滤料在燃油锅炉除尘工程运用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斌 姚强 +3 位作者 孙俊民 杨新生 黄安平 杨昆山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3-87,共5页
以北京第二热电厂布袋除尘系统为实验基础 ,分别置覆膜和不覆膜滤料于同样的工作状况下 .经过一个供暖期的运行 ,然后分别对其进行包括形态特征、性能特性和强度特性等一系列测试和对比 .测试结果显示 ,覆膜滤料在运行一个周期后 ,在形... 以北京第二热电厂布袋除尘系统为实验基础 ,分别置覆膜和不覆膜滤料于同样的工作状况下 .经过一个供暖期的运行 ,然后分别对其进行包括形态特征、性能特性和强度特性等一系列测试和对比 .测试结果显示 ,覆膜滤料在运行一个周期后 ,在形态特征、性能特性和强度特性等很多方面都优于不覆膜滤料 ,新料和旧料间变化相对较小 .这为国内电力行业运用布袋除尘技术积累了工程经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滤料 燃油锅炉 除尘工程 运用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烟气降温过程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承美 余国忠 +1 位作者 孙俊民 刘惠永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69,共5页
分别以燃用褐煤与烟煤无烟煤的2个电厂为例,研究2个电厂烟气降温过程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转化特征。研究表明,萘、菲、苯并[a]蒽和苯并[a]芘4种多环芳烃在烟气降温过程中呈过渡分子状态,在适当的条件下,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性;萘、菲、苯... 分别以燃用褐煤与烟煤无烟煤的2个电厂为例,研究2个电厂烟气降温过程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转化特征。研究表明,萘、菲、苯并[a]蒽和苯并[a]芘4种多环芳烃在烟气降温过程中呈过渡分子状态,在适当的条件下,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性;萘、菲、苯并[a]蒽和苯并[a]芘在不同的电厂随飞灰粒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吸附特性不同,颗粒的粒度影响多环芳烃的形成与吸附。在烟气降温过程中飞灰表面吸附的萘、菲、苯并[a]蒽和苯并[a]芘含量随着飞灰粒径的变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多环芳烃 静电除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