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应力在我国大跨度结构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梁书亭 王文康 +3 位作者 朱筱俊 徐义威 韩天成 董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9-566,共8页
为了提高大跨度结构的正常使用性能,通常在混凝土结构中施加预应力.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耐久性和大跨度适用性,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在不显著降低承载力和刚度的前提下明显减小结构自重,预应力型钢混凝土... 为了提高大跨度结构的正常使用性能,通常在混凝土结构中施加预应力.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耐久性和大跨度适用性,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在不显著降低承载力和刚度的前提下明显减小结构自重,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板)结构采用较小的截面尺寸即可满足承载力和刚度的需求.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有效手段,我国地下大跨空间常用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密排框架(肋梁)结构、折板或拱形结构、变截面(加腋)板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Y形柱结构6种形式,相比之下,跨度较大时宜采用预应力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结构 城市地下空间 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空心结构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 工程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形与能量双重准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震损伤评估 被引量:23
2
作者 于琦 孟少平 吴京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23,共8页
为了准确评估结构地震损伤,首先对能力谱法进行改进,考虑高阶模态及动力特性改变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采用基于能量准则的能力谱和弹塑性需求谱计算结构最大顶点位移。其次,推导多自由度体系(MDOF)与等效单自由度(ESDOF)体系的滞回耗... 为了准确评估结构地震损伤,首先对能力谱法进行改进,考虑高阶模态及动力特性改变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采用基于能量准则的能力谱和弹塑性需求谱计算结构最大顶点位移。其次,推导多自由度体系(MDOF)与等效单自由度(ESDOF)体系的滞回耗能转化关系,利用多模态ESDOF体系的概念评估结构滞回耗能需求。在此基础上,同时引入结构地震变形与滞回耗能,改进模态往复pushover分析方法(MMCP),采用隐式双参数模型评估结构地震损伤。将该方法应用于两个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果表明:MMCP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地震作用,在精确的结构地震位移和滞洄耗能评估基础上,能够准确地预测结构整体和层间损伤。MMCP法还可以与设计反应谱相联系,使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安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 滞回耗能 钢筋混凝土 抗震评估 能力谱法 多模态 往复pusho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碳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51
3
作者 涂永明 吕志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3-576,共4页
进行了碳化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试件的耐久性试验研究 ,阐述了在应力和碳化共同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破损机理及规律 .试件为无应力、弯曲受拉和直接受压的应力状态 ,采用加速碳化的试验方案 .分别引进kwc和 χσ 反映碳化深度与混凝土质... 进行了碳化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试件的耐久性试验研究 ,阐述了在应力和碳化共同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破损机理及规律 .试件为无应力、弯曲受拉和直接受压的应力状态 ,采用加速碳化的试验方案 .分别引进kwc和 χσ 反映碳化深度与混凝土质量、强度和应力水平的关系 ,建立了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多因素预测模型 .结果表明 :拉、压应力分别加快和减缓了混凝土的碳化速率 ,且应力越大 ;碳化速率的改变越大 ;χσ 可以反映碳化速率的变化趋势 .施加预应力能够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展、消除或限制裂缝的宽度 ,因此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比普通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更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 应力 碳化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荷载下考虑钢筋作用的混凝土裂缝梁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慧乐 严欢 吴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147,共8页
由于钢筋的约束作用,混凝土梁裂缝截面的局部柔度与无筋时不同。建立了移动荷载作用下考虑钢筋影响的混凝土裂缝梁动力方程,基于力平衡和钢筋与混凝土变形协调对裂缝截面的局部柔度进行修正,采用无质量弹簧模拟裂缝,得到计入钢筋作用的... 由于钢筋的约束作用,混凝土梁裂缝截面的局部柔度与无筋时不同。建立了移动荷载作用下考虑钢筋影响的混凝土裂缝梁动力方程,基于力平衡和钢筋与混凝土变形协调对裂缝截面的局部柔度进行修正,采用无质量弹簧模拟裂缝,得到计入钢筋作用的裂缝梁自振特性,通过Newmark方法求解控制方程获取钢筋混凝土梁的动力响应。以受移动车辆荷载的简支梁为例,分析不同荷载速度、裂缝深度、裂缝位置、配筋率等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裂缝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处钢筋的约束作用可以显著地影响梁的动力响应,计入钢筋提供的刚度后裂缝梁的位移响应总体减小,且随着开裂损伤程度的增加钢筋的影响呈现变大的趋势。移动荷载下裂缝梁的共振现象较无损梁更为不利,考虑钢筋作用后裂缝梁的共振速度有所提高,共振响应则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由于钢筋混凝土裂缝梁和无损梁的共振速度存在差异,在某些荷载速度下无损梁的位移响应大于裂缝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荷载 动力响应 裂缝 钢筋混凝土梁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腹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的新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郑开启 刘钊 +1 位作者 孟少平 秦顺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2-368,共7页
为了提高无腹筋混凝土梁特别是大尺寸、低纵筋率的无腹筋梁的受剪承载力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无腹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的新方法.首先,假定剪力主要由无腹筋梁的混凝土受压区承担,并根据其破坏模式将混凝土受压区细分为剪压区和斜拉... 为了提高无腹筋混凝土梁特别是大尺寸、低纵筋率的无腹筋梁的受剪承载力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无腹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的新方法.首先,假定剪力主要由无腹筋梁的混凝土受压区承担,并根据其破坏模式将混凝土受压区细分为剪压区和斜拉区2个部分;其次,通过分析剪压区和斜拉区的破坏机理,建立抗剪贡献的计算公式;然后,通过合理简化和理论推导,确定受压区高度、剪压区高度等主要参数的取值;最后,在考虑尺寸效应的基础上,建立无腹筋混凝土浅梁的受剪承载力解析公式,该公式具有明确的物理涵义,能够反映混凝土强度、纵筋率、剪跨比以及尺寸效应等主要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现行主要规范公式,所提公式的预测精度和预测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受剪承载力 剪压区 斜拉区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试验 被引量:15
6
作者 胡吉 石启印 李爱群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7-460,共4页
针对普通钢-混凝土组合梁存在的跨度不大、混凝土与型钢之间滑移、横向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组合梁——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为研究其抗剪性能,进行了三根足尺简支梁的试验,通过对构件静载试验结果的分析,认为外包钢-混凝土组... 针对普通钢-混凝土组合梁存在的跨度不大、混凝土与型钢之间滑移、横向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组合梁——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为研究其抗剪性能,进行了三根足尺简支梁的试验,通过对构件静载试验结果的分析,认为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比同跨度普通组合梁具有更大跨高比及抗剪能力.基于组合梁弹性理论和简化塑性理论,提出新型组合梁的正截面承载力的建议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根据试验结果,提出适于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一些工程构造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梁 组合抗剪性能 受弯承载力 塑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的扭转及极限分析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白永生 蒋永生 陈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9-723,共5页
对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扭转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以开口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理论为基础的扭转极限分析方法 .首先 ,对组合梁扭转问题进行了讨论 ,确定其分析方法 ;将组合梁计算截面进行等效 ,以便于利用开口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理论对其进行分... 对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扭转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以开口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理论为基础的扭转极限分析方法 .首先 ,对组合梁扭转问题进行了讨论 ,确定其分析方法 ;将组合梁计算截面进行等效 ,以便于利用开口薄壁杆件的约束扭转理论对其进行分析 ,并示意了等效截面在约束扭转力矩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 ;提出了组合梁扭转的近似上下限分析方法 ,其中 ,前者计算简单 ,适用于设计 ,而后者较为繁琐 ,可作为前者的一个校验标准 ;最后 ,通过例题将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钢 混凝土 组合梁 扭转 等效截面 极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腹筋混凝土梁的剪切刚度分析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郑开启 刘钊 +1 位作者 秦顺全 周满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36-1144,共9页
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通常不计入剪切变形的贡献,然而对于斜向开裂的有腹筋混凝土梁,斜裂缝会显著降低梁体的有效剪切刚度,导致剪切变形值显著增大,因此在验算评估时应予以考虑.为评价钢筋混凝土梁斜向开裂后的有效剪切刚度,首先,基... 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通常不计入剪切变形的贡献,然而对于斜向开裂的有腹筋混凝土梁,斜裂缝会显著降低梁体的有效剪切刚度,导致剪切变形值显著增大,因此在验算评估时应予以考虑.为评价钢筋混凝土梁斜向开裂后的有效剪切刚度,首先,基于变角桁架模型推导了钢筋混凝土梁在箍筋屈服状态下的有效剪切刚度;与弹性剪切刚度比较发现,剪切刚度退化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材料弹模比、配箍率和斜压杆倾角.其次,基于试验剪切变形曲线表现出的刚度退化规律,提出了可用于不同开裂程度下剪切刚度计算的恒定切线刚度退化模式,并采用开裂后的剪力增量作为反映开裂程度的定量指标.最后,根据最小能量原理得到了剪切刚度退化中两个关键参数:斜压杆倾角和剪切刚度退化系数的解析公式.通过2根薄腹混凝土梁剪切变形试验以及收集的15个受剪梁段的剪切变形数据对模型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有腹筋混凝土梁剪切刚度分析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箍筋屈服状态的剪切刚度,并能反映不同开裂程度下的剪切刚度退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梁 斜裂缝 剪切刚度 倾角 剪切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数字图像相关法测量混凝土柱弯转角 被引量:3
9
作者 戴宜全 何小元 孙泽阳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74,共6页
由于混凝土是一种各向异性材料,其破坏特性比较难以预测。对其力学性能(尤其新开发产品)进行实验研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高精度、操作方便的测试手段对于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减轻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是非常必要的。数字图... 由于混凝土是一种各向异性材料,其破坏特性比较难以预测。对其力学性能(尤其新开发产品)进行实验研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高精度、操作方便的测试手段对于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减轻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是非常必要的。数字图像相关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是一种基于光电成像和计算机处理的高精度、非接触的全场测量手段,相比于其他测量技术,该方法原理简单,对系统和环境的要求也比较低。但是,目前有关该法在土木工程研究中应用的报道还比较少,还需要根据混凝土构件特性对测量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本文将结合在混凝土构件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首先通过数值模拟和实测对比分析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验证,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改进方法。标定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用于混凝土构件变形测试的可行性,是非常有前途的测量方法,其中改进策略可作为类似工程应用的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工程测量 混凝土结构实验 转角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外包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操礼林 石启印 李爱群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8-70,77,共4页
针对普通混凝土组合梁在理论及工程应用上存的问题,首先提出了新型外包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8根足尺简支梁的试验研究,考虑的主要参数有截面几何特性、混凝土强度、跨高比等,分析了外包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试件荷载-位移曲线,荷载... 针对普通混凝土组合梁在理论及工程应用上存的问题,首先提出了新型外包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8根足尺简支梁的试验研究,考虑的主要参数有截面几何特性、混凝土强度、跨高比等,分析了外包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试件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关系和应变沿截面高度的分布,认为外包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具有较优越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与一般的组合梁比较,其抗弯承载能力更高,延性好,施工方便,耐久性更高,整体经济效益优良,适用于跨度较大的结构。采用三维实体模型,对外包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包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 试验研究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受弯承载力 高强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无黏结复合筋混凝土梁变形能力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祥 孙泽阳 +2 位作者 孙运楼 何小元 吴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0-26,共7页
钢-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由内芯钢筋和外侧复合材料(FRP)组成,具有高耐久、可控的屈服后二次刚度等优点。由于FRP的极限延伸率较低,SFCB混凝土构件的极限状态往往由FRP断裂应变控制。为了提高SFCB混凝土梁的变形能力,针对变化无黏结长度... 钢-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由内芯钢筋和外侧复合材料(FRP)组成,具有高耐久、可控的屈服后二次刚度等优点。由于FRP的极限延伸率较低,SFCB混凝土构件的极限状态往往由FRP断裂应变控制。为了提高SFCB混凝土梁的变形能力,针对变化无黏结长度的SFCB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测量了构件表面位移场,研究了无黏结长度对SFCB混凝土梁变形能力、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无黏结长度增大,SFCB混凝土梁的裂缝高度、宽度和间距逐渐增加,受压区混凝土将更早被压溃;SFCB混凝土梁的屈服后刚度与开裂后刚度的比值比较稳定,约为22%;跨中设置无黏结段后,跨中混凝土表面平均应变依然符合平截面假定;适当设置无黏结段有利于降低受拉筋材应变,提升SFCB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无黏结混凝土梁 钢-连续纤维复合筋(SFCB) 数字图像相关(DIC) 变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三塔连体超高层结构连廊施工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智杰 孙广俊 +1 位作者 李鸿晶 伍小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6,共11页
连体超高层结构属于大型复杂结构,时变特性显著。连廊作为连接各塔楼的纽带,其施工过程对整体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较大,需要对其施工方案进行研究。以某非对称三塔连体超高层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结构的数值模型。采用整体提升法和悬臂... 连体超高层结构属于大型复杂结构,时变特性显著。连廊作为连接各塔楼的纽带,其施工过程对整体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较大,需要对其施工方案进行研究。以某非对称三塔连体超高层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结构的数值模型。采用整体提升法和悬臂拼接法作为连廊的施工方案,分别进行了有限元计算,研究了不同施工方案下塔楼的竖向变形、连廊处各塔楼间的变形差、塔楼与连廊连接处单元的内力。结果表明:2种施工方案均不影响连体结构整体施工阶段的竖向变形规律。相较于整体提升法,悬臂拼接法将导致在连廊施工期间及竣工时刻塔楼结构产生更大的竖向变形、连廊处标高差及连廊连接处单元内力。整体提升法更适合本文研究对象的连廊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体超高层结构 连廊施工 竖向变形 整体提升法 悬臂拼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杆拱桥吊杆更换时的索力协同控制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睿轩 徐梓栋 +2 位作者 胡峰强 茅建校 王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0-1129,共10页
为保障系杆拱桥吊杆更换时的索力和桥面变形满足施工要求,本文考虑了被更换吊杆及周边吊杆的协同受力影响,建立了关于新旧吊杆、临时吊杆、相邻及次相邻吊杆的索力协同控制计算模型,依托某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吊杆更换工程,开展了吊杆更... 为保障系杆拱桥吊杆更换时的索力和桥面变形满足施工要求,本文考虑了被更换吊杆及周边吊杆的协同受力影响,建立了关于新旧吊杆、临时吊杆、相邻及次相邻吊杆的索力协同控制计算模型,依托某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吊杆更换工程,开展了吊杆更换时的索力协同控制分析,对比了索力单独控制的分析结果,并将索力协同控制方法运用在实际施工当中。结果表明:索力单独控制时,控制点的最大相对位移为15 mm,造成了混凝土桥面开裂,降低了施工质量;索力协同控制时,控制点的最大相对位移为5 mm,整个更换过程共需提升桥面6次且桥面不会开裂,施工质量更高;吊杆更换后除该桥端部短吊杆外其余吊杆索力与设计索力偏差均在±10%以内,大桥长期服役性能得到了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杆拱桥 吊杆更换 施工控制 索力优化 桥面变形 数值模拟 桥面支撑法 位移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期监测数据的大跨桥梁结构伸缩缝损伤识别 被引量:28
14
作者 邓扬 李爱群 +1 位作者 丁幼亮 孙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6-341,共6页
以润扬大桥悬索桥148 d的健康监测数据为对象,通过分析伸缩缝位移和环境条件的相关性,去除了温度、交通荷载等环境条件对伸缩缝位移的影响,并建立了桥梁伸缩缝的状态监测与评估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交通荷载与伸缩缝位移具有显著的... 以润扬大桥悬索桥148 d的健康监测数据为对象,通过分析伸缩缝位移和环境条件的相关性,去除了温度、交通荷载等环境条件对伸缩缝位移的影响,并建立了桥梁伸缩缝的状态监测与评估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交通荷载与伸缩缝位移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位移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大,随着交通荷载的增强而减小;风速和位移的相关性十分微弱,风对伸缩缝位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采用均值控制图的方法能够识别出由于结构损伤引起的伸缩缝位移1.0%的异常变化,实现了伸缩缝异常状态的有效监测与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位移 伸缩缝 环境条件 悬索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砼组合结构构件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蒋永生 王群依 +2 位作者 梁书亭 王恒华 戴国亮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4-543,共10页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 ,对钢管砼及型钢砼钢筋砼组合的结构提出了许多问题 .据此 ,对这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本文是对近 8年来研究工作的归纳、总结 .其中 ,提出的较优化的钢筋砼环梁节点、钢加...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 ,对钢管砼及型钢砼钢筋砼组合的结构提出了许多问题 .据此 ,对这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本文是对近 8年来研究工作的归纳、总结 .其中 ,提出的较优化的钢筋砼环梁节点、钢加强环节点、钢管砼柱与钢筋砼柱节点、钢骨砼柱与钢筋砼梁节点、钢骨砼柱与组合梁节点及组合梁设计方法、预应力叠层空腹桁架等 ,都已应用于实际高层建筑中 .文中提出的建议 ,可供工程设计参考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砼 钢骨砼 钢-砼组合梁 叠层空腹桁架 梁柱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人体舒适度的大跨度悬挂结构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徐庆阳 李爱群 +1 位作者 张志强 丁幼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9-142,共4页
大跨度悬挂结构动力特性复杂,悬挂楼板在人行荷载激励下容易产生较大振动。在研究某大跨度悬挂结构自振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大跨度悬挂结构在不同工况人行荷载激励下楼板的竖向振动,提出了在悬挂楼板上布置多组不同参数TMD(MTMD)的振动控... 大跨度悬挂结构动力特性复杂,悬挂楼板在人行荷载激励下容易产生较大振动。在研究某大跨度悬挂结构自振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大跨度悬挂结构在不同工况人行荷载激励下楼板的竖向振动,提出了在悬挂楼板上布置多组不同参数TMD(MTMD)的振动控制方法。根据大跨悬挂结构的动力特性,对减振系统的布置位置以及参数设置提出了实用的设计方法,其中各TMD的自振频率需要结合结构竖向自振频率以及人行荷载的激励频率来确定。工程实例的减振分析结果表明,设置MTMD系统并合理选取其参数后,快、慢走激励下楼板的竖向振动均可以得到较好的抑制,平均减振效果可以达到20%,从而使结构在使用时满足人体舒适度的要求。在实际工程应用前需要对实际结构进行动力特性测试来减小各种因素可能带来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悬挂结构 人行荷载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网玻璃幕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冯若强 王鑫 叶继红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7-486,共10页
采用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单层平面索网玻璃幕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单层索网幕墙结构的地震响应特点,考察了索网和玻璃连接爪件性能,检验了玻璃幕墙的抗震性能。然后讨论... 采用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单层平面索网玻璃幕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单层索网幕墙结构的地震响应特点,考察了索网和玻璃连接爪件性能,检验了玻璃幕墙的抗震性能。然后讨论了玻璃对于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对玻璃与索网协同工作下结构的动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地震荷载作用下玻璃与索网协同工作的数值模型,采用该模型分析了结构的地震响应。数值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地震荷载作用下,索网模型和索网+玻璃模型地震响应主要以对称振型为主,结构第1阶振型占绝对主要成分;玻璃面板对索网幕墙结构的刚度影响很小;索网+玻璃结构的阻尼远大于索网的阻尼,玻璃幕墙结构的阻尼主要是由玻璃提供的;采用夹片爪的玻璃面板和索网结构连接可靠,索结构和玻璃面板没有破坏;索网玻璃幕墙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可以在地震较高烈度地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结构 点支式玻璃幕墙 索结构 抗震性能 协同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机场新塔台结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石启印 李爱群 +2 位作者 李培彬 娄宇 陈骝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8-32,97,共6页
对首都机场新塔台结构的刚性模型和气动弹性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 ,提出了考虑弗劳德数等一系列相似参数模拟的高耸塔台结构气动弹性模型的设计制作方法 。
关键词 高耸塔台建筑 刚性模型 气动弹性模型 风洞试验 风压系数 风振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平面索网玻璃幕墙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冯若强 叶继红 +1 位作者 武岳 沈世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6-71,共6页
单层平面索网玻璃幕墙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形式,以建筑造型美观,构件轻巧纤细,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中,其具有柔性大、阻尼小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形式,目前对其地震反应特点和抗震原则缺乏了解。在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单... 单层平面索网玻璃幕墙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形式,以建筑造型美观,构件轻巧纤细,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中,其具有柔性大、阻尼小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形式,目前对其地震反应特点和抗震原则缺乏了解。在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单层平面索网结构抗震设计时,会有多阶振型参与结构振动,高阶振型可能也需要考虑,这就需要给出一个选择主要贡献模态的判断标准。此外,单层平面索网玻璃幕墙由脆性材料的玻璃面板和没有明显的屈服台阶和强化阶段的索组成,目前我国抗震规范给出的三水准两阶段的抗震设计对其可能并不适用,需要对其抗震设计原则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支式玻璃幕墙 索结构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曲面索支撑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优化 被引量:13
20
作者 冯若强 葛金明 叶继红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70,共7页
索支撑空间网格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单层网壳形式,主要应用于玻璃采光顶结构中。由于目前对自由曲面索支撑空间网格结构形态方面的研究国内外还相对较少,为此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该类结构的形态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采用结构整体应变能为优化... 索支撑空间网格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单层网壳形式,主要应用于玻璃采光顶结构中。由于目前对自由曲面索支撑空间网格结构形态方面的研究国内外还相对较少,为此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该类结构的形态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采用结构整体应变能为优化目标、结构高度为优化变量、共轭梯度法为优化算法。根据索支撑空间网格结构的建模方法,将优化结构整个曲面转化为优化结构的准线和母线。采用该方法对自由曲面索支撑空间网格结构进行形态优化研究,得到结论如下:首先,采用本文形态优化方法,收敛速度快,形态优化后结构的力学性能提高很大;其次,形态优化过程中平面四边形网格属性不变,优化变量少;最后,对优化后的离散网格重新进行拟合生成曲面,对该曲面重新划分网格,保证网格长度相等。重新划分网格为结构构件加工和施工提供了便利,而且结构力学性能削弱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曲面 共轭梯度法 空间网格结构 形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