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铁基非晶合金涂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飞 康嘉杰 +3 位作者 岳文 付志强 朱丽娜 王成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789-3795,共7页
非晶合金的短程有序,长程无序和不存在晶界、位错等晶体缺陷等特点,使其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优异的防腐耐磨性能,从而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金属材料。然而,由于非晶合金体系本身非晶形成能力和制备技术的限制,目前难以得到具... 非晶合金的短程有序,长程无序和不存在晶界、位错等晶体缺陷等特点,使其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优异的防腐耐磨性能,从而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金属材料。然而,由于非晶合金体系本身非晶形成能力和制备技术的限制,目前难以得到具有工程意义的大尺寸块体结构材料。为了充分利用其优异的性能和扩大其应用领域,众多学者对制备非晶合金涂层展开了广泛研究。以超音速火焰喷涂为代表的热喷涂技术由于具有加工工艺简单、热输入低、喷涂材料范围大、制备的涂层耐磨耐蚀性能好等优势成为了制备非晶合金的重要方式。目前,利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的非晶合金涂层主要有Fe基、Ni基和Mo基等。而在众多的非晶体系中,Fe基非晶合金涂层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低廉的成本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者们发现,制备性能优异的Fe基非晶合金涂层不仅需要合适的制备方法,同时合金系成分的合理选择以及制备过程中工艺参数的优化能够完善非晶合金本身的优良特性,保证非晶合金具有更好的非晶形成能力并提高涂层的质量及使用性能。目前,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的涂层孔隙度通常低于2%,在使用改进型空气超音速火焰喷涂系统后可以将涂层的孔隙度降低到0.3%以内,使得涂层更致密,减少涂层浸泡在腐蚀介质中由于孔隙造成的涂层破坏,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另外,在深共晶规律、电子密度规律、热力学规律等经验规律的指导下,研究者们开发了很多成分多元的Fe基合金体系,使得制备的非晶合金涂层在耐磨耐蚀等性能上都有很大提升,例如七元合金体系中的Fe_(40)Cu_8Cr_(15)Mo_(14)C_(15)B_6Y_2在干摩擦磨损实验中,磨损量仅为相同条件下45号钢的四分之一,说明其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八元合金体系中的Fe_(6.3)Cr_sMo_(3.5)Ni_5P_(10)B_4C_4Si_(2.5)在进行3.5%(质量分数)NaCl溶液的电化学腐蚀实验后,比相同条件下304不锈钢涂层表面的腐蚀坑更少、更小,拥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本文对超音速火焰喷涂Fe基非晶合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归纳总结了合金化学成分和喷涂参数对Fe基非晶合金涂层摩擦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的影响。并对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性能优异的Fe基非晶合金涂层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 铁基非晶合金涂层 抗腐蚀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复合涂层的摩擦学性能及疏水性能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昊 朱丽娜 +2 位作者 岳文 付志强 康嘉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84-288,共5页
聚四氟乙烯(PTFE)具有优良的自润滑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和介电性能,以及优异的高低温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此外,PTFE还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能,人工制备的超疏水表面在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单一的PTFE硬度较低、耐磨性差。本文... 聚四氟乙烯(PTFE)具有优良的自润滑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和介电性能,以及优异的高低温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此外,PTFE还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能,人工制备的超疏水表面在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单一的PTFE硬度较低、耐磨性差。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些年使用碳材料或聚合物对PTFE进行填充改性,并利用表面工程技术制备复合涂层以改善摩擦学性能及疏水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PTFE复合涂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复合涂层 摩擦磨损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掺杂DLC薄膜与润滑油添加剂协同作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康 康嘉杰 +3 位作者 岳文 付志强 朱丽娜 佘丁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251-3256,共6页
DLC薄膜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在机械减摩、耐磨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表面上沉积DLC薄膜可起到良好的抗摩擦磨损作用,从而提高燃油利用率,起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作用。当金属掺入DLC薄膜后,利用金属与润滑... DLC薄膜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在机械减摩、耐磨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表面上沉积DLC薄膜可起到良好的抗摩擦磨损作用,从而提高燃油利用率,起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作用。当金属掺入DLC薄膜后,利用金属与润滑油介质之间的摩擦化学反应可进一步降低DLC薄膜在油润滑和边界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系数,提高DLC薄膜的耐磨性能及服役稳定性。然而由于不同掺杂金属的理化性质不同,在相同的润滑环境下金属掺杂的DLC薄膜的摩擦学性能也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不同的润滑油添加剂由于其主要成分的差异,会与金属掺杂类DLC发生不同的摩擦化学反应,减摩、耐磨机制、反应产物以及分解产物各不相同。最常用的两种润滑油添加剂为抗磨抗氧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和摩擦改进剂二烷基二硫代甲酸钼(MoDTC)。ZDDP以其优异的抗磨损性能著称,而MoDTC的减摩性能优良。鉴于两种添加剂效果显著,用途广泛,二者与金属掺杂DLC薄膜进行适配的摩擦学行为也成为研究焦点。对于掺杂金属,钨可形成WS 2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钛掺入DLC可以综合改善DLC薄膜的机械摩擦学性能,提高薄膜的表面活性,因而也备受研究者的重视。MoDTC能减小摩擦系数,但无法改善金属掺杂DLC薄膜的耐磨损性能,这是因为MoDTC的分解产物是MoS2和MoO3,前者可形成减摩的反应膜而后者会导致磨粒磨损;ZDDP往往不会对摩擦系数产生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磨损率,这与其生成垫状磷酸盐反应膜有关。此外,纳米添加剂因其独特的自修复功能在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纳米铜颗粒有助于提升金属掺杂类DLC的抗磨损性能,并能获得较稳定的摩擦系数。针对掺杂金属,钛元素可以促进MoDTC的分解,综合提升薄膜的减摩、耐磨性能,而与极压添加剂的复配会导致DLC表面形态恶化,摩擦系数增加。钨元素与ZDDP的复配可能会抑制垫状磷酸膜的形成,降低抗磨效果,而钨含量的增加使MoDTC生成更多MoS2,有助于提升DLC薄膜的摩擦学性能。本文对国内外金属掺杂DLC与润滑油添加剂协同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不同添加剂和不同掺杂金属对DLC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研究前景,以期为选择摩擦学性能优异的金属掺杂DLC摩擦副与添加剂的组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掺杂 DLC薄膜 润滑油添加剂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OF金属陶瓷涂层的冲蚀失效行为研究现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晓斌 康嘉杰 +3 位作者 岳文 付志强 朱丽娜 王成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312-316,共5页
超音速火焰喷涂具有粒子飞行速度高、涂层质量好、沉积速度快、材料选择性好以及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高等优点。冲蚀是水轮机过流部件、轮船螺旋浆、泥浆泵及钻杆等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HVOF技术制备的金属陶瓷涂层因其能显著提高金属零部... 超音速火焰喷涂具有粒子飞行速度高、涂层质量好、沉积速度快、材料选择性好以及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高等优点。冲蚀是水轮机过流部件、轮船螺旋浆、泥浆泵及钻杆等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HVOF技术制备的金属陶瓷涂层因其能显著提高金属零部件的耐冲蚀性能而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国内外HVOF喷涂金属陶瓷涂层的冲蚀失效行为进行综述,系统归纳了冲蚀颗粒粒径、冲蚀速度、攻角等外部因素及涂层的结合强度、孔隙率、涂层颗粒尺寸、碳化物颗粒的大小等内部因素对HVOF喷涂金属陶瓷涂层冲蚀失效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指出综合评价外部服役条件和自身性能参数对涂层冲蚀失效行为的作用机理是本领域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火焰喷涂 涂层 冲蚀 失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氮处理对表面织构化钛在月壤介质中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星亮 岳文 +3 位作者 庞长涛 徐昌语 康嘉杰 田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1-567,共7页
为了提高钛在航天和航空等恶劣环境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服役能力,利用激光表面加工技术在工业纯钛表面制备了不同点阵参数的微织构,采用低温离子渗氮技术对微织构进行渗氮处理,采用MS-T3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表面含微织构钛在模拟... 为了提高钛在航天和航空等恶劣环境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服役能力,利用激光表面加工技术在工业纯钛表面制备了不同点阵参数的微织构,采用低温离子渗氮技术对微织构进行渗氮处理,采用MS-T3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表面含微织构钛在模拟月壤介质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钛的磨痕表面形貌及其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渗氮处理能够大幅提高表面含微织构钛的减摩和抗磨性能,其摩擦系数的最大降幅为47.1%,磨损率的最大降幅达79.3%;表面微织构的点阵直径和点阵密度对未经渗氮处理钛的平均摩擦系数均有影响,而且点阵直径的影响更大;微织构的点阵参数对磨损率的影响不大;表面微织构的点阵密度对渗氮处理后钛的平均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的影响程度大于点阵直径和点阵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表面微织构 渗氮处理 摩擦磨损性能 月壤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