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典型交通事故的燃料电池汽车储氢气瓶挤压试验研究
1
作者 陈向阳 张鹏 +1 位作者 黄书隆 郝冬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9-715,共7页
车载氢系统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子系统之一,在交通事故中,一旦承受较大的挤压力,可能导致关键零部件发生功能失效,进而引发氢气的大量泄漏,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对车载储氢气瓶进行耐挤压性测评是进一步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安全评价体系的... 车载氢系统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子系统之一,在交通事故中,一旦承受较大的挤压力,可能导致关键零部件发生功能失效,进而引发氢气的大量泄漏,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对车载储氢气瓶进行耐挤压性测评是进一步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安全评价体系的重要工作。建立了车载储氢气瓶的挤压测评方法,详细阐述了挤压测评方法 4方面的内容,并进行了车载储氢气瓶的挤压试验验证,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挤压对储氢气瓶的影响,定量评价分析储氢气瓶挤压之后的安全性,为车载氢系统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储氢气瓶 挤压 试验研究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热材料对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传播抑制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友群 杨子昕 +4 位作者 郭佳涌 杨旭 喻成 杨辉前 陈来 《新能源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锂离子电池在滥用条件下存在热失控风险,易发生燃爆事故。阻断热失控传播对于锂离子电池安全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以方形高比能147 A·h三元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变隔热材料、玻璃纤维气凝胶、玄武岩纤维气凝胶等不同种类的隔... 锂离子电池在滥用条件下存在热失控风险,易发生燃爆事故。阻断热失控传播对于锂离子电池安全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以方形高比能147 A·h三元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变隔热材料、玻璃纤维气凝胶、玄武岩纤维气凝胶等不同种类的隔热材料来抑制电池组的热失控传播,探索了隔热材料的种类及厚度对热失控传播行为的影响,同时使用商用热失控预警传感器进行监测预警。结果显示,厚度为2.5 mm的相变隔热材料和玻璃纤维气凝胶均不能阻隔热失控传播,而当使用厚度分别为2.0、2.5、3.0 mm的玄武岩纤维气凝胶时,热失控传播能被有效阻止,下游电池后表面最高温度分别为134.0、185.9、102.5℃,且使用厚度为3.0 mm玄武岩纤维气凝胶时,热失控预警传感器成功实现预警,此时下游电池依然具备正常循环放电能力。研究结果可为锂离子电池组的安全设计以及热失控传播阻隔技术开发提供设计依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失控 安全 隔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系统旁通流量估计
3
作者 邱宇奇 杨川 +5 位作者 曾韬 张元海 刘正兴 张学智 喻清华 张财志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8-1267,共10页
针对旁通阀处的流量计不耐高温的特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半物理半经验模型的旁通流量估计的方法。首先,本文搭建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系统,相比传统的控制结构,该空气系统取消了加湿器以及增加空气回路旁通阀。其次,根据采集的实验数据... 针对旁通阀处的流量计不耐高温的特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半物理半经验模型的旁通流量估计的方法。首先,本文搭建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系统,相比传统的控制结构,该空气系统取消了加湿器以及增加空气回路旁通阀。其次,根据采集的实验数据,仿真验证建立的旁通流量估计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在实验台架中进行模型在线验证。仿真与实验研究表明,提出的模型在旁通阀开度在2°-32°和34°-42°情形下,平均相对误差率分别为2.72%和3.35%,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方法可用作空气系统结构设计优化和喘振控制策略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通阀 半物理半经验模型 旁通流量估计 燃料电池发动机 空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差异度对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冰 陈逢文 洪丛华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2-399,共8页
结合企业行为理论与最优区分理论,运用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考察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投入(进取式风险承担行为)与寻租支出(越轨式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①当企业战略定位偏离行业常规模式的程度越大时,... 结合企业行为理论与最优区分理论,运用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考察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投入(进取式风险承担行为)与寻租支出(越轨式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①当企业战略定位偏离行业常规模式的程度越大时,其创新投入水平越高,而寻租支出水平越低,呈现出“小心翼翼进取”的冒险倾向;②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国有产权同时抑制了战略差异度对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以及其对寻租支出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差异度 企业风险承担 创新投入 寻租支出 最优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粒子半隐式方法的油冷电驱系统润滑特性分析
5
作者 王鑫 王涛 赵晨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1-57,共7页
为研究油冷电驱系统的润滑特性,分析了某油冷电驱系统的飞溅润滑特性和极端姿态下低速润滑不良现象,并针对强制润滑和油泵吸空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速润滑不良、高速润滑良好是飞溅润滑的主要特性,随倾角增大,上坡工况流量逐渐下... 为研究油冷电驱系统的润滑特性,分析了某油冷电驱系统的飞溅润滑特性和极端姿态下低速润滑不良现象,并针对强制润滑和油泵吸空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速润滑不良、高速润滑良好是飞溅润滑的主要特性,随倾角增大,上坡工况流量逐渐下降,下坡工况相反,左倾20°时无飞溅润滑效果并存在吸油口吸空现象,右倾20°时低速搅油效果差,左、右倾工况下飞溅润滑油量表现相反;强制润滑可综合考虑电机和减速器的流量需求和比例;油泵吸空将导致强制润滑失效,解决吸空问题需同时考虑效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冷电驱系统 润滑特性 移动粒子半隐式方法 强制润滑 吸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数据分析的驾驶疲劳EEG数据处理与优化分析研究
6
作者 周飞扬 柳政卿 +1 位作者 王秋成 杨忠 《高技术通讯》 CAS 2023年第3期322-331,共10页
为提高驾驶疲劳脑电(EEG)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拓扑数据分析(TDA)的驾驶人疲劳脑电分析方法。首先利用汽车性能虚拟仿真平台开展驾驶实验,通过驾驶人状态反馈和面部特征视频,标记脑电数据,形成清醒和疲劳二分数... 为提高驾驶疲劳脑电(EEG)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拓扑数据分析(TDA)的驾驶人疲劳脑电分析方法。首先利用汽车性能虚拟仿真平台开展驾驶实验,通过驾驶人状态反馈和面部特征视频,标记脑电数据,形成清醒和疲劳二分数据集。之后利用EEGLAB预处理数据,剔除噪声并保留0.3~30 Hz频带,直接从时域EEG数据中提取拓扑特征。此外还提取了经典频域特征α波能量和α/β用于对比分析。最后使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基于持久同源(PH)的拓扑特征取得了高达88.7%的准确率和91.4%的召回率,与经典频域特征性能相当,且对脑电伪影的鲁棒性明显更好,在未剔除EEG伪影的情况下仍取得了87.4%的准确率和89.7%的召回率。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用于驾驶疲劳脑电信号处理与分析的TDA方法抗干扰特性好、处理成本低、经济性高,有助于稳定、高效地处理驾驶人脑电数据并检测驾驶疲劳状态,具有较大的科学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驾驶 脑电信号(EEG) 拓扑数据分析(TDA) 持久同源(PH) 支持向量机(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