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器相对论导航角距观测构型优化方法
1
作者 葛丹桐 车明臻 +1 位作者 熊凯 朱圣英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5-976,共12页
在航天器利用相对论效应进行自主导航的过程中,针对航天器在轨获取的光学图像中恒星数量较多且器上计算资源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相对论导航角距观测构型优化方法。在分析系统可观性与恒星角距数量和大小关系的基础上,设计恒星角距观测... 在航天器利用相对论效应进行自主导航的过程中,针对航天器在轨获取的光学图像中恒星数量较多且器上计算资源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相对论导航角距观测构型优化方法。在分析系统可观性与恒星角距数量和大小关系的基础上,设计恒星角距观测构型优化准则,通过分区配对恒星观测量提高选星效率,并建立恒星角距角平分线投影点约束,优化导航观测构型,实现导航信息的快速选取与有效利用。仿真结果表明,在航天器运动状态估计中采用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估计收敛速度和导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导航 可观度优化 相对论效应 恒星角距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指向约束下姿态参数空间离散化路径规划方法
2
作者 朱哲 徐瑞 +3 位作者 李朝玉 朱圣英 龙嘉腾 朱雷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65,共14页
为满足深空探测器在复杂动态环境约束下的姿态机动任务需求,解决时变指向约束下姿态路径规划求解困难、路径优化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罗德里格斯参数(MRP)和动态路径搜索的姿态参数空间离散化路径规划方法。通过MRP空间的笛... 为满足深空探测器在复杂动态环境约束下的姿态机动任务需求,解决时变指向约束下姿态路径规划求解困难、路径优化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罗德里格斯参数(MRP)和动态路径搜索的姿态参数空间离散化路径规划方法。通过MRP空间的笛卡尔网格划分和非奇异空间构建,实现航天器姿态的参数空间离散化和指向约束表征。考虑指向约束的时变动态特性,在三维动态空间中搜索初始到目标姿态的机动路径,并引入路径节点的时间特性,在约束冲突时对路径进行实时修正,设计非奇异空间时变约束路径搜索算法,生成执行路径节点序列。进一步,对生成的路径节点进行插值拟合,基于逆动力学方法计算角速度和控制力矩,完成姿态机动轨迹规划。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为深空探测器在时变指向约束下规划出姿态机动执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姿态规划 姿态参数离散化 时变指向约束 路径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天体柔性附着强耦合系统协同博弈控制
3
作者 张成宇 梁子璇 朱圣英 《宇航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75-1788,共14页
针对柔性着陆器的强非线性姿轨耦合控制问题,提出了多推力器协同博弈控制方法,通过协调多推力器的控制输入实现姿轨运动的联合控制。首先,通过微分博弈理论实现多推力器控制策略的交互与合作,从而在协同控制律设计时引入了系统的动态预... 针对柔性着陆器的强非线性姿轨耦合控制问题,提出了多推力器协同博弈控制方法,通过协调多推力器的控制输入实现姿轨运动的联合控制。首先,通过微分博弈理论实现多推力器控制策略的交互与合作,从而在协同控制律设计时引入了系统的动态预测信息,避免了多推力器控制的冲突与重复,进而兼顾了柔性着陆器整体的姿轨性能与各推力器的控制耗能。其次,设计了逐次逼近参数搜索算法,将逐次逼近与拟线性化技术结合,在系统强耦合非线性的情况下获得了封闭反馈形式的协同博弈控制律,因此控制指令可以在星载计算机上自主计算。最后,以小行星433Eros的附着为案例,通过数值仿真检验了所提协同博弈控制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天体附着 柔性着陆器 强耦合系统 姿轨耦合控制 微分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天体着陆任务规划修复的弧一致时间约束松弛推理方法
4
作者 徐瑞 李世震 +3 位作者 李朝玉 王棒 朱圣英 梁子璇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4-554,共11页
任务规划修复是探测器着陆过程中自主应对不确知小天体环境的关键,而小天体着陆任务时间约束复杂且耦合,时间约束推理的速度直接影响到规划修复的效率。针对小天体着陆任务规划修复中的时间约束松弛推理慢问题,提出变量值域支持列表以... 任务规划修复是探测器着陆过程中自主应对不确知小天体环境的关键,而小天体着陆任务时间约束复杂且耦合,时间约束推理的速度直接影响到规划修复的效率。针对小天体着陆任务规划修复中的时间约束松弛推理慢问题,提出变量值域支持列表以保存变量间的影响关系,进而提出减量式弧一致时间约束松弛推理方法,减小约束松弛的推理范围,快速求解时间网络中变量的扩展值域,实现规划修复中时间约束松弛的高效推理。最后,以小天体着陆任务规划修复场景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可为小天体着陆器快速任务规划修复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天体探测 任务规划 规划修复 时间约束推理 减量式弧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强耦合下改进遗传测控调度方法
5
作者 尹霞 韩笑冬 +1 位作者 李朝玉 徐瑞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8,共10页
随着航天器智能化发展,航天器数量增加、任务数量及复杂度增加导致智能航天器测控需求增加,测控调度资源耦合程度增大,求解空间维度呈现指数型增长,然而现有方法对资源耦合问题的研究较少且调度效率无法满足任务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提... 随着航天器智能化发展,航天器数量增加、任务数量及复杂度增加导致智能航天器测控需求增加,测控调度资源耦合程度增大,求解空间维度呈现指数型增长,然而现有方法对资源耦合问题的研究较少且调度效率无法满足任务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资源强耦合下改进遗传测控调度方法,首先对多星测控调度问题进行建模,分析测控调度问题中的资源耦合性,定义适应度函数及哈希表类型的冲突字典;在遗传算法基础上设计了任务序列与收益并存的二维染色体编码形式,提出了优势任务相关的初始种群多线程并行生成方法,引导优化解的探索方向;设计了并行顺序解耦的交叉、变异算子,在冲突字典的辅助下,按照基因顺序实现高效实时的资源耦合处理,最终通过迭代得到测控调度解序列。通过多组仿真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均具有良好的收敛性,且与常规遗传算法对比试验中,该方法任务收益平均提高了21.31%,同时运行时间平均降低了24.36%,进而验证了资源强耦合下改进遗传测控方法的高效性,为智能航天器运行及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控调度 遗传算法 资源耦合 多星测控 任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天体柔性着陆任务规划的动态时间约束推理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棒 徐瑞 +2 位作者 李朝玉 朱圣英 梁子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针对小天体柔性着陆任务规划中的复杂耦合时间约束一致性推理效率问题,建立任务规划时间约束网络,通过划分时间约束类型,设计约束动态添加策略,提出动态弧一致时间约束推理方法,限制新添加约束的传播范围,局部求解时间网络一致性,实现... 针对小天体柔性着陆任务规划中的复杂耦合时间约束一致性推理效率问题,建立任务规划时间约束网络,通过划分时间约束类型,设计约束动态添加策略,提出动态弧一致时间约束推理方法,限制新添加约束的传播范围,局部求解时间网络一致性,实现规划过程中时间约束网络一致性的高效维护。最后,构建小天体着陆规划场景,生成着陆任务规划活动及时间约束。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时间约束推理方法相比,所提出方法提高了时间约束推理效率,进而可为小天体柔性着陆任务规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天体探测 柔性着陆器 着陆任务规划 动态弧一致 时间约束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天体多节点着陆器强化学习任务规划方法
7
作者 路思遥 徐瑞 +4 位作者 高艾 李朝玉 王棒 朱圣英 李超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1-841,共11页
针对中国提出的小天体多节点着陆器节点运动强耦合,着陆规划过程复杂、执行易偏差、重新规划速度慢特点,提出一种多节点着陆器强化学习任务规划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状态空间规划逻辑模型描述为矩阵,利用模型矩阵将任务规划建模为马尔科... 针对中国提出的小天体多节点着陆器节点运动强耦合,着陆规划过程复杂、执行易偏差、重新规划速度慢特点,提出一种多节点着陆器强化学习任务规划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状态空间规划逻辑模型描述为矩阵,利用模型矩阵将任务规划建模为马尔科夫过程,之后通过状态哈希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筛选随机生成状态,生成有效多节点着陆器状态空间始末状态,构建虚拟状态空间训练环境,随机切换始末状态训练强化学习智能体,提升节点的规划适应能力,实现多种条件下的任务规划。对着陆任务进行仿真,实验表明训练后智能体成功完成所有测试任务,且规划效率比POPF3规划器更高,在方案频繁调整的短序列任务上规划速度优势更大,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多节点着陆器的任务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规划 强化学习 多节点着陆器 状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天体柔性附着技术 被引量:18
8
作者 崔平远 张成宇 +4 位作者 朱圣英 葛丹桐 龙嘉腾 邵巍 梁子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5-816,共12页
针对探测器在小天体附着任务中面临的弱引力环境下易反弹和倾覆问题,论述了柔性附着方式,并探讨了柔性附着的关键技术。首先分析了小天体附着任务的特点和由此引发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而结合已实施的小天体附着任务,探讨了现有的“刚性+... 针对探测器在小天体附着任务中面临的弱引力环境下易反弹和倾覆问题,论述了柔性附着方式,并探讨了柔性附着的关键技术。首先分析了小天体附着任务的特点和由此引发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而结合已实施的小天体附着任务,探讨了现有的“刚性+缓冲”方式与“接触即走”方式的特点及不足,并介绍新型的“柔性附着”方式。在此基础上,围绕柔性附着方式,对自主导航与制导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与难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天体 柔性附着 智能感知 协同估计 强约束制导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