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火星探测最优离轨制导方法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滕锐
韩宏伟
乔栋
-
机构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深空探测自主导航与控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深空探测学报》
2020年第2期184-190,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572038)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资助资助(Q2016183)。
-
文摘
火星的进入、下降与着陆(Entry,Descent,and Landing,EDL)是探测任务中的重要过程,而离轨制动是飞行器EDL过程前的关键机动过程,是保证飞行器大气进入过程顺利执行的决定性步骤。针对火星进入前的离轨机动问题,提出了一种"推–滑"最优离轨制导方法。该方法在状态方程局部线性化的基础上,给出了状态和协态变量的解析形式,并通过推导最优离轨机动的必要条件,给出了"推–滑"最优离轨制导律的求解方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制导策略在保证最优性和制导精度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可为我国未来火星探测过程中的离轨机动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
-
关键词
火星探测
离轨
最优制导
推–滑
-
Keywords
Mars exploration
deorbit
optimal guidance
burn-coast
-
分类号
V44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同步双小行星系统共振轨道设计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杨雅迪
陈奇
李翔宇
乔栋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深空探测自主导航与控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87-995,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572038,11772050)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
文摘
研究了同步双小行星系统中共振轨道的设计方法及演化规律。首先,基于双椭球模型建立探测器运动方程,并给出共振轨道初值选取方法。然后,利用改进并行打靶法,提出一种双小行星系统平面共振轨道两步修正方法。同时结合稳定性理论及分岔理论,给出双小行星系统三维共振轨道生成和延拓方法;最后,以双小行星系统1999KW4为例,设计了共振比为1∶1,1∶2,1∶3,1∶4,2∶3的平面和空间共振轨道族,并分析了共振轨道的特性及轨道周期和轨道能量的变化规律。给出的双小行星系统中共振轨道的设计方法具有普适性,对未来双小行星系统探测任务中的轨道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与借鉴价值。
-
关键词
同步双小行星系统
共振轨道
延拓法
分岔
-
Keywords
Synchronized binary asteroid system
Resonant orbit
Continuation method
Bifurcation
-
分类号
V412.4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基于上升轨迹可达范围的目标拦截发射窗口计算
被引量:5
- 3
-
-
作者
贾飞达
韩宏伟
温昶煊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深空探测自主导航与控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3-412,共10页
-
文摘
针对低轨目标拦截任务,提出一种利用上升轨迹可达范围分析的发射窗口计算方法。首先,建立以上升时长和航程为性能指标的上升轨迹和优化模型,确定拦截器上升轨迹可达范围。然后,根据目标星下点与上升轨迹可达范围外包络的穿越关系以及拦截器的上升时长范围,对发射窗口进行初筛,得到准发射窗口。最后,针对每一段筛选出的准发射窗口,通过精确判定目标星下点与每一上升时长可达范围子环的位置关系,得到每段准窗口中能够实现目标拦截的发射窗口,将其取并集得到针对目标拦截的精确发射窗口。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得到目标拦截的发射窗口。
-
关键词
目标拦截
可达范围
发射窗口
-
Keywords
Target interception
Reachable domain
Launch window
-
分类号
V448.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