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福田凤塘河口红树林修复工程生态影响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庄毅璇 梁媚 《绿色科技》 2010年第10期56-59,共4页
深圳福田凤塘河口红树林修复工程是一项生态保护性的工程,其生态效应及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程度是工程环境影响可行与否的关键。从施工期、运营期评价该工程的实施探讨了对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植被生物量变化、生物多样性、鸟类... 深圳福田凤塘河口红树林修复工程是一项生态保护性的工程,其生态效应及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程度是工程环境影响可行与否的关键。从施工期、运营期评价该工程的实施探讨了对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植被生物量变化、生物多样性、鸟类迁徙与繁殖以及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了生态防护、消减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修复 湿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福田秋茄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毛子龙 杨小毛 +4 位作者 赵振业 赖梅东 杨道运 吴纯玲 徐华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89-1199,共11页
滨海红树林的生产力极高,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其碳循环的系统测定却鲜见报道。以深圳福田秋茄林为研究对象,2011年4月-2012年4月对内滩天然林、中滩和外滩人工林的植被、凋落物、粗木质残体、土壤的碳密度和净增量,以及植... 滨海红树林的生产力极高,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其碳循环的系统测定却鲜见报道。以深圳福田秋茄林为研究对象,2011年4月-2012年4月对内滩天然林、中滩和外滩人工林的植被、凋落物、粗木质残体、土壤的碳密度和净增量,以及植被和土壤呼吸进行了实际观测,并探讨了土壤有机碳来源,初步构建了秋茄林沿不同滩位的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结果表明,深圳福田秋茄林的碳密度在234.58~694.46 t.hm^-2之间,其中植被碳密度为44.54~239.51 t.hm^-2,凋落物和粗木质残体碳密度为2.02~24.56 t.hm^-2,土壤碳密度(深度为50 cm)为188.02~430.39 t.hm^-2,生态系统碳密度整体上表现为自内滩向外滩降低的趋势。在研究时段内,3个滩位的植被碳密度净增量为4.31~13.28 t.hm^-2.a^-1,凋落物和土壤碳密度没有显著变化。红树林的凋落物生成量为2.17~10.55 t.hm^-2.a^-1,约有49.94~94.01%通过食草动物、冲入海洋和腐烂分解等途径消耗。植被呼吸量为2.20~12.08 t.hm^-2.a^-1,土壤微生物的异氧呼吸量为0.25~1.61 t.hm^-2.a^-1,甲烷排放为0.09~0.31 t.hm^-2.a^-1,土壤有机碳输入约18.99%~44.43%来自植被内源输入,其余来源于海洋碳输入。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介于8.68~35.91t.hm^-2.a^-1之间,约有47.38%~74.08%转变为净初级生产力(6.48~23.84 t.hm^-2.a^-1)。碳平衡分析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内滩的天然林是个很大的碳汇,约20.08 t.hm^-2.a^-1,中滩和外滩的人工林碳汇量分别为9.98 t.hm^-2.a^-1和4.03 t.hm^-2.a^-1。相对于陆地森林,秋茄红树林有着显著的碳汇效益,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秋茄 碳储量 碳循环 深圳福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薇甘菊入侵对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毛子龙 赖梅东 +1 位作者 赵振业 杨小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13-1818,共6页
外来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碳过程的影响已经成为入侵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入侵对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分别设置红树林(Kandelia candel)群落、红树林-薇甘菊群... 外来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碳过程的影响已经成为入侵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入侵对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分别设置红树林(Kandelia candel)群落、红树林-薇甘菊群落、薇甘菊群落以及光滩等样地,采集植被、凋落物和土壤剖面样品,分析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薇甘菊入侵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碳储量从未被入侵下215.73 tC/hm2减少到轻、高度入侵下的197.56tC/hm2和166.70 tC/hm2,分别减少8.42%和22.72%。其中植被和土壤碳储量显著减少,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薇甘菊入侵一方面导致红树林枯萎,减少植被生物量,增加凋落物量,另一方面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动,使土壤有机碳分解释放,降低土壤碳储量。薇甘菊入侵后红树林碳储量的降低将大大削弱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红树林 外来植物入侵 生态系统碳储量 深圳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深圳河水质的补水方案及生态影响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秦华鹏 杨小毛 +1 位作者 胡嘉东 付丽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30-534,共5页
深圳河旱季天然径流量小而污染负荷高,为了改善河流水质,在削减入河污染物的同时有必要采取补水措施。利用水质模型,计算了不同污水处理率下,分别以污水资源化再生水、珠江口海水和大鹏湾海水为补水水源时,深圳河达到基本不黑臭所需的... 深圳河旱季天然径流量小而污染负荷高,为了改善河流水质,在削减入河污染物的同时有必要采取补水措施。利用水质模型,计算了不同污水处理率下,分别以污水资源化再生水、珠江口海水和大鹏湾海水为补水水源时,深圳河达到基本不黑臭所需的补水量。讨论了补水方案对河流水质、盐度、水动力条件的改变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引海水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冲击不容忽视,而污水资源化是较优的补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河 水质改善 补水方案 生态影响 河流水质 补水量 河流生态系统 污水资源化 天然径流量 污水处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污染源治理的工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小刚 叶春 +3 位作者 李春华 李锟 王丁明 赵建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80-186,共7页
传统的污染源治理往往只注重点源,而在面源及湖泊内源污染治理方面明显存在不足,亟需转变思路与方法,统筹考虑全流域污染源的治理。因此,以流域整体为控制单元,提出科学构建系统的、立体的、多级别的"管、治"并重的流域污染... 传统的污染源治理往往只注重点源,而在面源及湖泊内源污染治理方面明显存在不足,亟需转变思路与方法,统筹考虑全流域污染源的治理。因此,以流域整体为控制单元,提出科学构建系统的、立体的、多级别的"管、治"并重的流域污染源治理工程体系,并有效涵盖"源头(点源、面源)、途径(地表径流、河道)、末端(湖泊内源与内负荷)"的全过程污染治理及控制,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源 流域 全过程 工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 被引量:6
6
作者 洪钟 周连宁 +2 位作者 郝文龙 余麟 刘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9期57-59,120,共4页
[目的]科学评估深圳市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方法]将深圳市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4个大类12个亚类,利用成果参照法、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等方法,对深圳市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深圳市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6... [目的]科学评估深圳市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方法]将深圳市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4个大类12个亚类,利用成果参照法、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等方法,对深圳市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深圳市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60 130.61万元,单位面积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27万元/hm^2。其中,文化服务价值最大,占总服务价值的60.33%;其次是供给服务,占比为20.30%;第三是调节服务,占比为14.79%;最小是支持服务,占比为4.59%。各项服务价值的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旅游娱乐、食品供给、物质循环、气候调节、水质净化、干扰调节、知识拓展、空气质量调节、基因资源供给、生物控制、原材料供给、提供生境。[结论]该研究对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促进深圳市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评估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水源保护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褚艳玲 吴锋 胡晓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4175-4177,共3页
水源保护区作为城市中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在承担着重要的供水任务的同时,为保护饮用水源水质,其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受到严格限制,与周边地区发展水平差距显著。分析了深圳市水源保护区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水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的矛... 水源保护区作为城市中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在承担着重要的供水任务的同时,为保护饮用水源水质,其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受到严格限制,与周边地区发展水平差距显著。分析了深圳市水源保护区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水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及其成因,指出了建立和完善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水源保护区保护和发展矛盾的关键所在,并对生态补偿的补偿原则、补偿标准、补偿类型和补偿方式等展开论述,最终提出了落实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建议,以促进水源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保护区 生态补偿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移动通信基站专项规划环评中站址布局合理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庄毅璇 戚月昆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6期6345-6349,6360,共6页
采用电磁辐射预测模式对不同制式、不同载频数时单幅天线的辐射水平及达标距离,以及单家运营商及多家运营商多种制式共存时的辐射水平及达标距离进行了预测。并以2G站和3G站单个制式的最大达标距离15 m作为最小防护距离,以三家运营商共... 采用电磁辐射预测模式对不同制式、不同载频数时单幅天线的辐射水平及达标距离,以及单家运营商及多家运营商多种制式共存时的辐射水平及达标距离进行了预测。并以2G站和3G站单个制式的最大达标距离15 m作为最小防护距离,以三家运营商共址时的达标距离30 m作为最大防护距离,研究出一套基站站址适宜性分区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直观的划分出规划地块的适宜建设区、不适建设区及中间区,为基站的布局合理性提供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站 辐射 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中心城区餐饮油烟污染及防治对策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褚艳玲 班远冲 田翠翠 《绿色科技》 2015年第9期223-225,共3页
指出了餐饮油烟污染是现代化中心城区环保投诉的焦点问题,对空气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分析了餐饮业现状及餐饮油烟污染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提出了中心城区餐饮油烟污染控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心城区 餐饮油烟 污染贡献率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复合絮凝剂处理深圳湾污染水体的研究
10
作者 张锐 杨小毛 +5 位作者 赵振业 卢利兵 冯家望 朱素华 裴廷权 毛子龙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58-63,共6页
深圳市西部海域近岸水体污染严重,水体发黑,淤泥沉积,气味恶臭,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周边居民生活质量与城市海岸线景观。采用高效环保的生物复合絮凝剂处理深圳近海污染水体。通过絮凝沉降技术,研究了复合絮凝剂对深圳湾近海污水... 深圳市西部海域近岸水体污染严重,水体发黑,淤泥沉积,气味恶臭,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周边居民生活质量与城市海岸线景观。采用高效环保的生物复合絮凝剂处理深圳近海污染水体。通过絮凝沉降技术,研究了复合絮凝剂对深圳湾近海污水处理的最佳絮凝、混凝条件,筛选了最佳絮凝剂配方及最佳浓度,结果表明壳聚糖乙酸溶液、聚合硫酸铁分别与海藻酸钠复合,终浓度为12—16ppm时处理近海污染水体效果最佳,同时可以有效抑制海洋有害弧茵。研究表明该生物复合絮凝剂可以有效处理近海污染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污水 深圳湾 生物复合絮凝剂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区生态文明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
11
作者 王波 曲艳娇 +3 位作者 杨小毛 韩振超 李锟 梅立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3期7949-7951,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碳发展已上升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基于此背景,研究以生态文明和低碳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生态文明、低碳发展的理论内涵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探索建立一套包含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消费...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碳发展已上升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基于此背景,研究以生态文明和低碳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生态文明、低碳发展的理论内涵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探索建立一套包含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消费、碳汇能力、低碳技术、低碳政策等六方面指标的城区生态文明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南山区的生态文明低碳发展状况进行实证评价,重点从低碳消费、低碳技术、低碳政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低碳发展 指标体系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地区臭氧污染来源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47
12
作者 梁永贤 尹魁浩 +3 位作者 胡泳涛 刘宝章 廖汝娥 颜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90-1396,共7页
利用美国EPA开发的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对2008年8月发生在深圳地区的臭氧污染过程进行模拟,运用源敏感性识别工具DDM-3D分析深圳本地排放源及周边地区排放源对深圳地区臭氧污染形成的敏感性.研究表明,VOCs人为源排放对深圳臭氧... 利用美国EPA开发的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对2008年8月发生在深圳地区的臭氧污染过程进行模拟,运用源敏感性识别工具DDM-3D分析深圳本地排放源及周边地区排放源对深圳地区臭氧污染形成的敏感性.研究表明,VOCs人为源排放对深圳臭氧形成敏感度高,控制深圳臭氧污染的关键在于控制VOCs人为源排放,控制重点应放在化学品/橡胶/塑胶、印刷、电子产品制造、家具、玩具、制鞋、建筑涂料使用、家用溶剂等方面;深圳的臭氧污染具有区域特征,在不利天气条件下,需与周边城市协调控制才能达到8h平均浓度120μg/m3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臭氧 敏感性 源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蔡小滨 薛丹 +2 位作者 李冬 王枫 赵振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1-458,共8页
对香港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依照采样区周边环境特征布设4个区域(SZ、SP、MF和M分别代表深圳河、山贝河、泥滩和红树林区),4个区域表层沉积物中15种美国环保局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浓度... 对香港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依照采样区周边环境特征布设4个区域(SZ、SP、MF和M分别代表深圳河、山贝河、泥滩和红树林区),4个区域表层沉积物中15种美国环保局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浓度总量介于161.7—386.3 ng.g-1.平均值为210.2 ng.g-1,红树林区域沉积物中总量最高(386.3 ng.g-1),而泥滩内部区域沉积物中总量最低(161.7 ng.g-1).对比其时空分布,表明这些化合物主要来自于深圳河和香港的山贝河,但其含量还不会对研究区的生态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沉积物 红树林 拉姆萨尔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机动车限行对臭氧浓度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永贤 尹魁浩 +2 位作者 胡泳涛 廖汝娥 刘宝章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7-201,共5页
利用美国EPA开发的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对2008年8月发生在深圳地区的臭氧污染过程进行模拟,运用brute-force方法分析深圳机动车限行对臭氧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CMAQ模式能较好的重现模拟期间臭氧的浓度水平和变化趋势;深圳... 利用美国EPA开发的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对2008年8月发生在深圳地区的臭氧污染过程进行模拟,运用brute-force方法分析深圳机动车限行对臭氧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CMAQ模式能较好的重现模拟期间臭氧的浓度水平和变化趋势;深圳机动车限行造成机动车的排放源削减会提高深圳城区臭氧浓度峰值,数值一般在10μg/m3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机动车 臭氧 CMA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快速路交通噪声影响分析——以深圳市罗湖区罗沙路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宇强 彭荫来 +2 位作者 梅立永 薛丹 褚艳玲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44,共4页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交通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的交通噪声相当严重。评价城市快速路交通噪声对其两侧交通噪声敏感点的污染状况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文章以深圳市罗湖区罗沙路为例,对其周边的交通噪声敏感点进行现状调查,利用Soun...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交通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的交通噪声相当严重。评价城市快速路交通噪声对其两侧交通噪声敏感点的污染状况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文章以深圳市罗湖区罗沙路为例,对其周边的交通噪声敏感点进行现状调查,利用SoundPLAN软件模拟噪声污染状况,并对安装声屏障前后的降噪效果进行评价,为城市快速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快速路 交通噪声 交通噪声敏感点 模拟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 被引量:25
16
作者 姜刘志 杨道运 +2 位作者 梅岑岑 班远冲 杨小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4-431,共8页
根据WorldView-3遥感影像数据,对深圳市福田区城市绿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对其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田区城市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为11 683.41万元,单位面积城市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为8.35万元;... 根据WorldView-3遥感影像数据,对深圳市福田区城市绿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对其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田区城市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为11 683.41万元,单位面积城市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为8.35万元;各项生态服务价值排序为:固碳释氧>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环境净化>维持生物多样性>土壤保持>景观游憩;从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来看,乔木最大,草地最低,具体表现为乔木>乔灌>乔草>乔灌草>灌木>灌草>草地;从各街道分布情况来看,莲花街道>沙头街道>香蜜湖街道>梅林街道>福田街道>福保街道>园岭街道>华强北街道>华富街道>南园街道,其价值量大小主要取决于各街道所拥有的城市绿地面积.作为深圳市的中心城区,福田区在今后的城市绿地建设规划与管理过程中,要适当考虑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的空间异质性,优化城市绿地结构,维持绿地系统的生态平衡,充分发挥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深圳市 福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主要水体水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熊璇 刘欢 +2 位作者 杨小毛 梅立永 单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4182-4184,共3页
分别采用恢复费用法及计量经济学法,计算了深圳市河流水系及水库的水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2007年深圳市7个流域主要河流的污染经济损失总和为1.07亿元;四大水库2003~2007年年平均经济损失为10.56亿元,经济损失呈现逐年下降的... 分别采用恢复费用法及计量经济学法,计算了深圳市河流水系及水库的水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2007年深圳市7个流域主要河流的污染经济损失总和为1.07亿元;四大水库2003~2007年年平均经济损失为10.56亿元,经济损失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政府加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效果。该计算结果可看作是实际经济损失的下限值,属于较为保守和可靠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损失 污染损失率 计量经济学法 恢复费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南山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念 韩振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36-239,共4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人类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日趋受到重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是一个定量表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指标,强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整体提高。根据南山区实际情况,通过构建南...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人类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日趋受到重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是一个定量表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指标,强调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整体提高。根据南山区实际情况,通过构建南山区环境与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发展的相关计算模型对南山区2008-2013年协调发展的动态变化作出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经济 协调发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资源资产与负债核算体系构建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刘志 徐婷婷 +1 位作者 杨道运 曾辉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第6期1-7,共7页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本研究以我国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尝试建立了森林资源资产与负债核算指标体系,其中,森林资源资产包括产品供给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三个方面,森林资源负债主...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本研究以我国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尝试建立了森林资源资产与负债核算指标体系,其中,森林资源资产包括产品供给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三个方面,森林资源负债主要从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保护支出两方面进行核算,并对深圳市龙岗区的森林资源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2016年龙岗区森林总面积为13635.95hm^2,森林总蓄积量为158.51万m^3,从单位面积蓄积量来看,桉树林>相思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2)2016年龙岗区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为311248.24万元,其中,产品供给价值、生态服务价值、文化服务价值分别占65.95%、33.6%、0.45%;(3)森林资源总负债为12018.13万元,其中,因森林资源耗减导致的价值损失11675.83万元,在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342.3万元。开展森林资源资产与负债核算研究,对于摸清森林资源"家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也可为其他类型自然资源的核算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森林资源 核算体系 深圳市 龙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龙华区PM2.5污染与减排过程模拟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珠 谭成好 +1 位作者 吴惬 李萍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0-178,共9页
通过分析深圳市龙华区2018年大气环境承载力发现,NO2和PM10的实际大气环境承载量已经降到了理想大气环境容量范围内,而PM2.5的实际大气环境承载量则已超过理想大气环境容量近1000 t,说明PM2.5仍是龙华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作,利用科... 通过分析深圳市龙华区2018年大气环境承载力发现,NO2和PM10的实际大气环境承载量已经降到了理想大气环境容量范围内,而PM2.5的实际大气环境承载量则已超过理想大气环境容量近1000 t,说明PM2.5仍是龙华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作,利用科学手段精准、有效地指导PM2.5减排工作十分重要。基于相关监测数据,结合WRF-Chem大气化学模式,对深圳市龙华区2017年、2019年冷季大气中PM2.5污染日案例和2018年暖季大气中PM2.5相对清洁日案例的PM2.5污染与减排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为达到PM2.5浓度的控制目标,龙华区需在相对清洁时期的排放量上减排30%,污染时期的排放量上减排70%~75%,且减排工作在PM2.5浓度高峰时期开展能取得较好的减排效果;龙华区大气污染受周边区域传输污染的影响较大,减排任务较为严峻,需要其他地区协同参与,共同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污染过程 减排过程 WRF-Chem大气化学模式 龙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