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对初生Al-3Fe形貌及其生长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振平 李荣德 +1 位作者 马建超 王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17,共3页
研究了Mg元素对铸造Al-10%Fe过共晶合金初生Al3Fe相形态的影响。结果发现,加入Mg使初生Al3Fe相由原来的发达针状向树枝状→不规则块状转变。加Mg以前,初生Al3Fe相表面光滑,随着Mg加入量的增加,初生Al3Fe的分枝也逐渐加剧。对Mg元素的影... 研究了Mg元素对铸造Al-10%Fe过共晶合金初生Al3Fe相形态的影响。结果发现,加入Mg使初生Al3Fe相由原来的发达针状向树枝状→不规则块状转变。加Mg以前,初生Al3Fe相表面光滑,随着Mg加入量的增加,初生Al3Fe的分枝也逐渐加剧。对Mg元素的影响机理做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 AL-FE合金 初生Al3Fe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混合对Al-5%Fe合金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振平 李荣德 +1 位作者 马建超 王毅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9,共4页
为细化Al-5%Fe合金中的初生Al3Fe相,研究了高、低温熔体混合工艺对合金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低温熔体混合处理工艺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善Al3Fe相的形貌和尺寸:未经熔体混合工艺处理的合金组织主要为粗大的长针状Al3Fe相,组织分布稀... 为细化Al-5%Fe合金中的初生Al3Fe相,研究了高、低温熔体混合工艺对合金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低温熔体混合处理工艺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善Al3Fe相的形貌和尺寸:未经熔体混合工艺处理的合金组织主要为粗大的长针状Al3Fe相,组织分布稀疏且不均,熔体混合处理后,粗大的针状相转变为小针状和颗粒状,组织分布的均匀性和致密性大大提高。研究结果还发现,熔体混合工艺存在一个最佳的高温熔体温度,过高的高温熔体温度反而导致组织粗大。经X衍射物相分析发现,熔体处理前后的物相并没有发生变化,仍为-αAl和Al3Fe相。研究认为,熔体混合细化组织的主要原因一是提高了形核率,二是抑制了Al3Fe相沿择优取向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5%FE合金 熔体混合 初生Al3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堆叠稀疏去噪自动编码网络与多隐层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铣刀磨损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辉 张超勇 戴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801-2812,共12页
刀具磨损状态是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铣刀磨损的在线预测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铣刀磨损预测模型。首先,将采集到的铣刀切削时的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去噪后,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包分解等技术提取时域、... 刀具磨损状态是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铣刀磨损的在线预测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铣刀磨损预测模型。首先,将采集到的铣刀切削时的振动信号进行小波去噪后,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包分解等技术提取时域、频域及时频域上的特征参数,并根据相关性分析从中筛选出合格的特征参数合并为特征向量,以此作为堆叠稀疏去噪自动编码网络(SSDAE)的含噪样本。其次,利用特征后处理的方式对已经筛选出的特征参数进行单调不递减及平滑处理,并将其作为SSDAE的无噪样本来训练该网络。然后,将经过SSDAE降维后的特征向量作为多隐层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输入,以这些特征对应的实际铣刀的磨损量作为标签对该网络进行拟合训练。最后,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实验验证,通过测试数据集和人为加入噪声的测试数据集的对比,结果显示所提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还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刀磨损 堆叠稀疏去噪自动编码网络 特征后处理 鲁棒性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灰色关联和D⁃S证据理论的压射工艺参数选择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辉 张超勇 蔡恒志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55-1062,共8页
合理的压射工艺对于提高压铸生产效率和降低压铸件缺陷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压铸过程中的压射工艺参数的选择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和D-S证据理论相融合的决策方法,摆脱了以往依托专家经验的试错法,使得压射工艺参数的选择更具有科学性。实... 合理的压射工艺对于提高压铸生产效率和降低压铸件缺陷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压铸过程中的压射工艺参数的选择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和D-S证据理论相融合的决策方法,摆脱了以往依托专家经验的试错法,使得压射工艺参数的选择更具有科学性。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满足准确性的同时具有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射 参数选择 灰色关联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PLC的总线型全电动注塑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孙正昌 李培杰 +1 位作者 董天舒 冯志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5,共4页
介绍全电动注塑机新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硬件架构采用软PLC和CANopen总线搭建。软件设计借鉴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采用UML建模,用符合IEC61131–3标准的编程工具CoDeSys实现代码。此外还介绍了多任务划分的经验和技巧。经测试验证,... 介绍全电动注塑机新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硬件架构采用软PLC和CANopen总线搭建。软件设计借鉴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采用UML建模,用符合IEC61131–3标准的编程工具CoDeSys实现代码。此外还介绍了多任务划分的经验和技巧。经测试验证,这种新型控制系统满足工艺生产的需要,并且具有强大、高效、简洁、灵活的优点,非常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PLC 全电动注塑机 CANOPEN IEC 61131—3 U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流和仿真的压铸机能耗建模与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书辉 蔡恒志 +2 位作者 章猛 刘辉 张超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6-95,共10页
针对压铸机能耗高、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流和仿真的压铸机能耗模型,研究压铸机能耗特性与重要工艺参数对系统能耗的影响;针对压铸机能耗等级评估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耗模型仿真测算压铸机能耗等级的新... 针对压铸机能耗高、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流和仿真的压铸机能耗模型,研究压铸机能耗特性与重要工艺参数对系统能耗的影响;针对压铸机能耗等级评估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耗模型仿真测算压铸机能耗等级的新方法。分析压铸机的能量流特性,根据其能耗分布规律和能量守恒原理,构建压铸机能耗计算模型;采用AMESim与C语言联合仿真,建立压铸机液压系统能耗仿真模型,研究压铸机不同增压压力与不同快压射速度对系统能耗的影响;仿真得出压铸机能耗数据,并按相关标准评估压铸机的能效等级。研究结果显示合开模过程能效较高,有用功约占总能耗的50%;压射过程能效较低,有用功约占总能耗的21%,快速压射阶段瞬时功率非常高;增压压力与快速压射速度变化均对压射机构能耗影响较小;仿真测算出的压铸机能效等级与实测结果接近,比能耗误差为8%,显示提出模型与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铸机 液压系统 能耗建模 能效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用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曾伟立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0,共5页
综述了聚丙烯用阻燃剂的3种阻燃作用机理,包括气相阻燃、凝聚相阻燃、中断热交换阻燃机理。重点介绍了聚丙烯用阻燃剂的研究开发进展,包括水合金属化合物阻燃剂、磷系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硅系阻燃剂、纳米阻燃剂等。最后,指出纳米无... 综述了聚丙烯用阻燃剂的3种阻燃作用机理,包括气相阻燃、凝聚相阻燃、中断热交换阻燃机理。重点介绍了聚丙烯用阻燃剂的研究开发进展,包括水合金属化合物阻燃剂、磷系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硅系阻燃剂、纳米阻燃剂等。最后,指出纳米无机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以及具有高效阻燃、低烟、无毒的复配阻燃剂是聚丙烯用阻燃剂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阻燃剂 机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树脂耐热和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曾伟立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13,共7页
综述了聚氯乙烯(PVC)树脂耐热改性和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PVC耐热改性方法主要有添加热稳定剂、交联、共混、共聚、氯化及无机纳米粒子改性;增韧改性的主要方法包括弹性体、纳米粒子、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级微纤增韧以及原位... 综述了聚氯乙烯(PVC)树脂耐热改性和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PVC耐热改性方法主要有添加热稳定剂、交联、共混、共聚、氯化及无机纳米粒子改性;增韧改性的主要方法包括弹性体、纳米粒子、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级微纤增韧以及原位聚合的方法。最后,提出了PVC耐热和增韧改性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耐热性 改性 增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镁合金压铸机尾板工作裂纹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9
作者 张晓峰 曾攀 杨铁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3-95,共3页
尾板是镁合金压铸机的重要部件,为三大板之一。其强度和刚度直接影响到压铸机的工作状况和铸件的品质。对3000T镁合金压铸机尾板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裂纹状态进行深入分析,讨论了产生裂纹的原因,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对尾板的静态、瞬态冲... 尾板是镁合金压铸机的重要部件,为三大板之一。其强度和刚度直接影响到压铸机的工作状况和铸件的品质。对3000T镁合金压铸机尾板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裂纹状态进行深入分析,讨论了产生裂纹的原因,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对尾板的静态、瞬态冲击以及疲劳强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提出了改进现有设计的几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为提高压铸机在生产中的安全性能提供了重要数据,对压铸机的改进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压铸机 尾板 优化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