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2+)对中华倒刺鲃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翰昌 丁诗华 +2 位作者 代梅 黄丽英 耿晓修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9-712,共4页
Cu2+是养殖水体的常见污染物,为了评估Cu2+对鱼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将中华倒刺鲃暴露于含0.01~0.32 mg/L Cu2+的水体中饲养8 d,测定肌肉、血浆及肝脏中SOD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低浓度Cu2+(0.01 mg/L)对肌肉、血浆及肝脏的... Cu2+是养殖水体的常见污染物,为了评估Cu2+对鱼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将中华倒刺鲃暴露于含0.01~0.32 mg/L Cu2+的水体中饲养8 d,测定肌肉、血浆及肝脏中SOD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低浓度Cu2+(0.01 mg/L)对肌肉、血浆及肝脏的SOD有诱导作用,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但当浓度较高(0.04 mg/L以上)时,SOD活性均呈现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Cu2+浓度越高,SOD活性上升越急剧,出现活性抑制的时间就越提前。此外,SOD在3种组织中的分布亦存在明显差异,肝脏的SOD活性最大。这些结果表明,肝脏SOD活性更宜作为Cu2+污染的生物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倒刺妃 超氧化物歧化酶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