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酸铋改性赤泥颗粒降解多氯联苯研究
1
作者 潘文辉 戴知友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4期173-178,共6页
赤泥作为氧化铝生产的废弃物,产量大且处置困难。本研究采用广西平果铝业公司赤泥,添加Bi(NO_(3))_(3)·5H2O并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制备改性赤泥颗粒,考察其对土壤中2,4,6-PCB(PCB30)的降解性能。结果显示:未改性赤泥焙烧颗粒对PCB30... 赤泥作为氧化铝生产的废弃物,产量大且处置困难。本研究采用广西平果铝业公司赤泥,添加Bi(NO_(3))_(3)·5H2O并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制备改性赤泥颗粒,考察其对土壤中2,4,6-PCB(PCB30)的降解性能。结果显示:未改性赤泥焙烧颗粒对PCB30有催化活性,一定投加量范围内,降解率随投加量增加而上升,0.5 g时达最高92.31%。改性赤泥中,赤泥、高岭土与硝酸铋配比为20∶3∶3.2时效果最佳,不同焙烧温度下改性赤泥催化效果差异大,焙烧温度500℃时催化降解率最佳,可达92.48%。经焙烧后的改性赤泥颗粒稳定性良好,重复利用时催化能力逐渐降低,第四次回用催化效率衰减较快,仅有56.37%。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角度来看,赤泥在处理PCB污染土壤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赤泥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岩溶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腐植酸与钙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吴丽芳 倪大伟 +2 位作者 王妍 刘云根 王艳霞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9-267,共9页
为了阐明岩溶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腐植酸的分布特征及其与钙的关系,以滇东南典型岩溶流域普者黑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流域内裸地、林地、旱地、水田和湿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表层(0^10 cm)、亚表层(10^20 cm)的水溶性有机质(WS... 为了阐明岩溶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腐植酸的分布特征及其与钙的关系,以滇东南典型岩溶流域普者黑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流域内裸地、林地、旱地、水田和湿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表层(0^10 cm)、亚表层(10^20 cm)的水溶性有机质(WSOM)、胡敏酸(HA)、富里酸(FA)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探究土壤中腐植酸的结构特征及其含量与钙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WSOM、HA和FA含量的空间变幅均较大(P<0.05),且表层>亚表层(P<0.05),腐植酸含量(WSOM、HA、FA三者含量之和)的大小依次为旱地(13289.97 mg·kg^(-1))>湿地(10007.02 mg·kg^(-1))>林地(9136.76 mg·kg^(-1))>水田(8708.724 mg·kg^(-1))>裸地(3395.13 mg·kg^(-1));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PQ值(HA在腐植酸中的比例)以及HA/F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的空间变幅较大且变化规律相似,大小排序均为水田>湿地>林地>旱地>裸地(P<0.05);红外图谱分析表明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腐植酸具有类似的结构组成和官能团信息,除含有一定量的芳香结构外,还含有大量的羟基、氨基、酚羟基、醇羟基以及脂肪链结构;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全钙及各形态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腐植酸的种类及含量。研究表明,普者黑岩溶流域内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腐植酸含量空间变幅较大,结构相似且特征明显,与土壤钙的关系密切,同时普者黑流域内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腐殖化程度较高,腐植酸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腐植酸 岩溶流域 水溶性有机质 富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源自动监测异常数据识别规则及处理方法探索 被引量:11
3
作者 魏艳 赖静娴 +2 位作者 周启龙 彭雨林 姜继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2期56-59,共4页
基于大量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的特征分析与异常原因解析,探索建立针对自动监测异常数据的识别规则与标志处理方法,并通过模型训练实现了异常数据的自动标志。经实例验证,该方法可识别异常偏高、异常偏低、异常为0、迟滞不变、逻辑错误等... 基于大量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的特征分析与异常原因解析,探索建立针对自动监测异常数据的识别规则与标志处理方法,并通过模型训练实现了异常数据的自动标志。经实例验证,该方法可识别异常偏高、异常偏低、异常为0、迟滞不变、逻辑错误等5种类型的异常数据,按照数据有效性及异常原因进行标志处理,可以为后续数据分析及各类模型训练提供数据基础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源 自动监测 异常数据 识别规则 自动标志 模型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