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地区汉族、印度人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红细胞血型基因单倍型频率差异研究
1
作者 刘通 邱进 +4 位作者 吴凡 梁延连 孙丽艳 邓志辉 梁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3-868,共6页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的汉族、印度人及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的红细胞血型基因多态性,为稀有血型血液的需求预测和采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并探索汉族与高加索人种间的血型遗传差异。方法:选取深圳87例汉族和50例印度献血者血液样本,以及49例新...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的汉族、印度人及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的红细胞血型基因多态性,为稀有血型血液的需求预测和采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并探索汉族与高加索人种间的血型遗传差异。方法:选取深圳87例汉族和50例印度献血者血液样本,以及49例新疆维吾尔族健康体检者血液样本,采用三代测序技术,获取10个目标血型系统的抗原编码基因单倍型,分析多态性和频率特征。结果:Langereis和Vel血型系统在3个不同群体的样本中仅检测到单一基因型;Dombrock血型在深圳汉族、以及Junior血型在新疆维吾尔族样本中亦只有一种基因型。在MNS、Duffy、Kidd、Dombrock和Junior血型系统中,印度人群和维吾尔族人群的单倍型频率与深圳汉族人群具有显著差异。与深圳汉族人群相比,新疆维吾尔族和印度人群中s-、Fy(a-)、Jk(a-b-)和Do(a+b-)稀有血型的频率较高。结论:在深圳汉族与印度人及维吾尔族人群中MNS、Duffy、Kidd、Dombrock和Junior血型系统抗原基因单倍型频率具有多态性差异,与其他地区不同民族相比具有独特的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基因 单倍型频率 稀有血型 人群差异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核酸扩增(PCR)试剂在献血者血液HBV DNA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叶贤林 曾昭鉴 +3 位作者 杨宝成 卢亮 商桂芳 李活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01-306,共6页
目的为了提高输血安全性,探讨国产核酸扩增试剂在血站血液乙型肝炎病毒(HBV)筛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常规筛查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基础上,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国产核酸扩增试剂)对初、... 目的为了提高输血安全性,探讨国产核酸扩增试剂在血站血液乙型肝炎病毒(HBV)筛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常规筛查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基础上,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国产核酸扩增试剂)对初、复检合格的献血者的血清汇集标本(8人份×150μL)进行HBV DNA检测,对初始反应阳性的汇集标本拆分后再进行单份检测,用国家标准质控品考评检测限量,用已知HBV DNA阳性血样评估检出情况。结果应用国家HBVDNA标准品考评,本方法的95%检测限量为98.0IU/mL,可信限范围为[55.8,548]。对9611份标本共1208个汇集池进行检测,初始检测阳性池7个,阳性率为0.58%,进一步拆分检测,未检出HBV DNA阳性标本;对检测阴性的汇集标本随机进行234份单份检测(1400μL上样浓缩),亦未检出HBV DNA阳性标本。结论同国际知名核酸检测试剂相比,国产核酸扩增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扩增技术 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肝炎病毒 乙型 血液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检测HBsAg阴性、抗HBc阳性献血者血液中HBV DNA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叶贤林 刘晓红 +3 位作者 马兰 张红 李活 曾劲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41-244,240,共5页
目的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的献血者血液进行经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风险评估,为完善HBV血液筛查模式及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献血者血液常规检测阴性的标本进行8×... 目的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的献血者血液进行经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风险评估,为完善HBV血液筛查模式及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献血者血液常规检测阴性的标本进行8×45μL汇集,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混样核酸检测HBVDNA。对血液常规筛查和混样核酸检测合格的标本,进行随机乙型肝炎血清学5项标志物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获得的HBsAg阴性、混样HBVDNA阴性、抗HBc阳性的标本,进一步采用单份样本(720μL)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并定量分析。结果混样标本共检测12552份,检出HBsAg阴性、HBVDNA阳性标本2份,阳性率为0.02%。随机筛查混样核酸检测阴性标本614份,检出抗HBc阳性标本320份,对此320份标本进行单份核酸检测,检出阳性标本1份,阳性率为0.31%。结论HBsAg阴性、抗HBc阳性献血者血液存在输血传播HBV的风险,应用核酸扩增技术检测血液HBVDNA能大大提高血液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献血者 核酸扩增技术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肝炎病毒 乙型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无偿献血人群中李姓、王姓和张姓无关男性个体Y-STR单倍型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邓志辉 李茜 +2 位作者 王大明 高素青 曾健强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36-1344,共9页
为研究姓氏群体Y染色体特异STR单倍型的遗传多态性,采用PCR复合扩增和ABI PrismTM3100基因测序仪荧光检测方法对DYS426等9个Y-STR基因座进行基因分型,检测深圳地区李姓无关男性个体血样139份、王姓无关男性个体118份、张姓无关男性个体... 为研究姓氏群体Y染色体特异STR单倍型的遗传多态性,采用PCR复合扩增和ABI PrismTM3100基因测序仪荧光检测方法对DYS426等9个Y-STR基因座进行基因分型,检测深圳地区李姓无关男性个体血样139份、王姓无关男性个体118份、张姓无关男性个体119份。结果在139份李姓群体中,共检出126种单倍型,其中118种单倍型仅出现1次,检出频率最高的1种单倍型出现6次,单倍型多样性为0.9974;118份王姓无关男性样本中,共检出105种单倍型,其中94种单倍型仅出现1次,检出频率最高的1种单倍型出现4次,单倍型多样性为0.9953;张姓无关男性样本中,共检出101种单倍型,其中88种单倍型仅出现1次,检出频率最高的1种单倍型出现4次,单倍型多样性为0.9964。结果表明:深圳地区李、王、张姓氏无关男性个体Y-STR单倍型的遗传多态性丰富,与以往的汉族无关男性群体遗传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姓氏 Y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 单倍型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汉族人群42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5
作者 钟艳平 伍立桃 +5 位作者 李桢 周丹 全湛柔 梁爽 邓志辉 张胤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9-744,共6页
【目的】调查深圳汉族人群42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含41个非CODIS系统STR基因座)等位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研究其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GCU21+1和阅微MR23荧光扩增试剂盒对深圳汉族人群435个无关个体STR基... 【目的】调查深圳汉族人群42个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含41个非CODIS系统STR基因座)等位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研究其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AGCU21+1和阅微MR23荧光扩增试剂盒对深圳汉族人群435个无关个体STR基因座进行序列多态性分析。通过Modified-Powerstates和arlequin v3.5软件统计等位基因频率、法医遗传学参数并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深圳汉族人群435个无关个体共检出418个等位基因,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42),频率分布在0.0011~0.5529之间。D1S1656和D21S1270基因座多态性最高,均检出16个等位基因;D4S2408基因座检出的等位基因最少;个体识别能力(DP)为0.7988(D1S1627)~0.9686(D7S3048),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5680(D1S1627)~0.8598(D7S3048),杂合度(H)为0.6276(D1S1627)~0.8782(D20S470)。【结论】42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在深圳地区汉族群体遗传多态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个体识别能力,在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尤其是单亲或出现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所得的数据亦为STR群体遗传学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遗传多态性 常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深圳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汉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HLA基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高素青 邓志辉 +3 位作者 金士正 张姝颖 张旋 吴国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为了研究中国南方汉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BI基因的遗传相关性,找 出ALL的易感基因,对以DNA作HLA基因分型的南方汉族人群的201例ALL患者进行甄选,并以4707例南方汉 族的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健康供者作为正... 为了研究中国南方汉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BI基因的遗传相关性,找 出ALL的易感基因,对以DNA作HLA基因分型的南方汉族人群的201例ALL患者进行甄选,并以4707例南方汉 族的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健康供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两组间HLA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通过HIA等位基因频 率(GF)分布的x2检验、显著性差异进行比较,计算疾病的危险率(RR)、病因分数(EF)和预防分数(PF),研究 ALL与HLA等位基因相关性。结果表明:南方汉族ALL患者的HLA-A26(GF=4.32%,x2=4.90,RR=1.774,EF =0.036),B56(GF=1.92%,x2=4.65,RR=2.116,EF=0.023),DR9(GF=1.29%,x2=3.99,RR=1.349,EF =0.092)3个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LA-A30(GF=1.25%,x2=3.92,RR=0.415,PF= 0.081),A33(GF=1.78%,x2=4.842,RR=0.612,PF=0.110)和B58(GF=1.83%,x2=7.21,RR=0.516,PF= 0.149)3个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HLA-A26、B56、DR9 3个HLA基因与ALL有较强的 相关性,对南方汉族ALL患者可能有遗传易感作用;HLA-A30、A33、B58 3个基因可能是保护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人类白细胞抗原 中国南方汉族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北汉族人群HLA-A*02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 被引量:24
7
作者 程良红 金士正 +4 位作者 高素青 李桢 邹红岩 王大明 吴国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南北汉族人群中HLA-A*02等位基因的分布并比较其差异性。方法采用PCR-SBT方法,对随机抽取的经PCR-SSP方法确认为HLA-A*02阳性的208例南方和129例北方汉族骨髓志愿供者进行序列分型。结果南、北汉族人两个群体中均检出具有... 目的研究中国南北汉族人群中HLA-A*02等位基因的分布并比较其差异性。方法采用PCR-SBT方法,对随机抽取的经PCR-SSP方法确认为HLA-A*02阳性的208例南方和129例北方汉族骨髓志愿供者进行序列分型。结果南、北汉族人两个群体中均检出具有不同基因频率的6种A*02等位基因(A*020101、A*0203、A*0205、A*0206、A*0207和A*0210)。南方汉族人中A*0207(37%)为优势等位基因,A*020101(31%)、A*0203(16%)和A*0206(14%)比较常见;而北方汉族人则以A*020101(48%)为优势等位基因,A*0206(21%)和A*0207(23%)比较常见。两个群体中的A*02等位基因总体分布以及A*020101、A*0203和A*0207的相对频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高、低分辨率两个水平上,南方和北方汉族A*02杂合度分别高于90%和80%,并且低分辨率A*02纯合子在高分辨率水平上表现高度多样性并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结论HLA-A*02等位基因在中国南、北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呈现高度杂合和遗传多样性并具有显著性差异,HLA-A*020101、A*0203和A*0207可作为人类学研究中区分中国南北汉族人群的遗传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汉族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A^*02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个体HLA-A、-B基因全长序列的测定及调控区多态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筠娉 邓志辉 +4 位作者 邹红岩 高素青 王大明 何柳媚 魏天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5-693,共9页
文章利用20个中国汉族个体样本建立了稳定精确的HLA-A、-B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测序方法,获得HLA-A 10个等位基因4.2 kb序列,HLA-B 6个等位基因3.7 kb序列,序列涵盖了两个基因的所有外显子、所有内含子、5′启动子区以及3′非翻译区(3′U... 文章利用20个中国汉族个体样本建立了稳定精确的HLA-A、-B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测序方法,获得HLA-A 10个等位基因4.2 kb序列,HLA-B 6个等位基因3.7 kb序列,序列涵盖了两个基因的所有外显子、所有内含子、5′启动子区以及3′非翻译区(3′UTR)。A*1153是文章发现的一个新等位基因,B*151101的内含子序列、5个HLA-A以及2个HLA-B等位基因的5′启动子序列和3′UTR序列为国际上首次报道,其他等位基因均延伸了IMGT/HLA数据库中释放的全长序列。文章首次在中国汉族个体中测定了IMGT/HLA数据库中没有覆盖的HLA-A、-B基因的上游5′启动子以及下游3′UTR区域的多态性模式。HLA-A基因5′启动子延伸区域共发现26个SNPs和一处3 bp(AAA/-)的插入/缺失,3′UTR延伸区域共发现14个SNPs;HLA-B基因5′启动子延伸区域共发现5个SNPs和一处1 bp(T/-)的插入/缺失,3′UTR延伸区域共发现8个SNPs。通过对两个基因的5′启动子、外显子以及3′UTR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两个基因调控区与外显子的进化关系有所不同,HLA-A基因除A*24020101外,其他等位基因两端调控区与外显子连锁比较紧密,HLA-B基因两端调控区与外显子之间则发生了较为频繁的重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基因组序列 克隆测序 调控区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MN血型中M、N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梁延连 苏宇清 +3 位作者 吴凡 周丹 李大成 张印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7-540,共4页
目的:检测血型糖蛋白GPA相关基因GYPA中全部外显子与部分内含子碱基序列,探讨中国人群MN血型中M、N等位基因的多态性.方法:随机选取国籍为中国人的无偿献血者225人份的血液样本,以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M、N血型表现型;自行设计引物,直... 目的:检测血型糖蛋白GPA相关基因GYPA中全部外显子与部分内含子碱基序列,探讨中国人群MN血型中M、N等位基因的多态性.方法:随机选取国籍为中国人的无偿献血者225人份的血液样本,以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M、N血型表现型;自行设计引物,直接测序相关样本GYPA基因的exon-1~7全长碱基序列以及intron-1~7中部分碱基序列,根据序列中碱基的变异分析M、N基因的多态性.结果:M、N血型的基因定型与血清学检测结果一致;根据intron-1中-9位,exon-2中1、22、34、35、56位,intron-2中23位,intron-3中55位,intron-4中63位,intron-5中1373、1374、1375位,intron-6中55、189、190位和exon-7中712位等的变异,可以把M、N基因细分为M101、M102、M103、M201、M202、N101、N102、N103、N104、N201;同时,本研究发现在GYPA基因的intron-2中42、54位突变与59、60位间插入碱基T的变异;intron-3中-28、-29、-65、-102位等基因位点存在新的变异.结论:MN血型中M、N基因具有多态性,中国人群GPA相关基因GYPA的各外显子、部分内含子的结构特点揭示了中国人群的M、N血型基因的多态性,为临床输血、人类群体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相关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血型 M、N基因多态性 中国人群 GPA GY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HLA-B^*40组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桢 金士正 +4 位作者 程良红 王大明 周丹 邹红岩 吴国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15-218,共4页
为了研究中国汉族人群HLA-B*40等位基因的分布特点,探讨其可能对临床供者选择的影响,从中华骨 髓库深圳分库中随机抽取381名志愿供者,用PCR-SSO方法进行HLA-B基因分型;另从已分型的1 270例供者中 选出低分辨率结果为B*40纯合子的样本。... 为了研究中国汉族人群HLA-B*40等位基因的分布特点,探讨其可能对临床供者选择的影响,从中华骨 髓库深圳分库中随机抽取381名志愿供者,用PCR-SSO方法进行HLA-B基因分型;另从已分型的1 270例供者中 选出低分辨率结果为B*40纯合子的样本。所有B*40阳性标本采用PCR-SBT及PCR-SSP方法进行高分辨率分 型。结果表明:随机抽取的381例样本通过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HLA-B*40的基因频率为0.1692。在实验 中仅检测到B*4001,B*4002,B*4003,B*4006,其血清学特异性分属B60,B61。各等位基因相对频率B*4001为 0.1192.B*4002为0.0154,B*4003为0.0038,B*4006为0.0308。B*40纯合子在高分辨水平上检测,其等位基因 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低分辨结果为B*40XX(B*4001组),-,高分辨都是B*4001;低分辨为B*40XX(B*4002 组),一,高分辨则为B*4002或B*4006或二者杂合子。结论:中国汉族人群B*40基因家族中B*4001占绝对优 势。为了选择最适供者,建议临床配型中使用高分辨率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B基因 HLA—B^*40基因 高分辨率分型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LW血型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苏宇清 喻琼 +2 位作者 刘旭 梁延连 魏天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91-693,共3页
本研究探讨中国人群Landsteiner-Wiener(LW)血型基因的多态性。随机采集深圳市血液中心160名非血缘关系无偿志愿捐血者外周血样EDTA抗凝血标本,并提取DNA。对这160例DNA标本直接进行LW血型基因的第一外显子测序分析,同时用优化的LWa/LW... 本研究探讨中国人群Landsteiner-Wiener(LW)血型基因的多态性。随机采集深圳市血液中心160名非血缘关系无偿志愿捐血者外周血样EDTA抗凝血标本,并提取DNA。对这160例DNA标本直接进行LW血型基因的第一外显子测序分析,同时用优化的LWa/LWb等位基因PCR-SSP方法进行了的基因分型。结果表明:在对这160例捐血者基因组DNA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发现LW血型等位基因均为LWa纯合子。结论:在中国人群中LWa等位基因更常见,本次研究中100%的献血者LW血型等位基因均为LWa,目前还未发现LWb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Landsteiner—Wiener血型 基因多态性 中国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位基因频率在鉴别模棱两可HLA基因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良红 邹红岩 +3 位作者 李桢 金士正 王大明 高素青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487-492,共6页
本研究探讨采用等位基因频率直接鉴别模棱两可HLA基因型的应用价值。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序分型方法(SBT)对658名汉族供者HLA-A、B、DRB1基因进行测序分型,并分别采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法(SSP)和杂合性歧义引物分离法(HAPRs)对... 本研究探讨采用等位基因频率直接鉴别模棱两可HLA基因型的应用价值。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序分型方法(SBT)对658名汉族供者HLA-A、B、DRB1基因进行测序分型,并分别采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法(SSP)和杂合性歧义引物分离法(HAPRs)对其中的模棱两可标本进行精确分型,进而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真基因型的相对概率并与真实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222个HLA-A,238个HLA-B和107个HLA-DRB1基因的模棱两可标本中,真基因型的相对概率高于95%的比例分别为99.5%(221/222)、95.8%(228/238)和97.7%(104/107);与PCR-SSP和HAPRs分型结果相比,3个基因座的吻合率分别为100%(222/222)、99.6%(237/238)和99.1%(106/107),仅有B*3501/5501和DRB1*1201/1504不同,其相对概率值分别为40.3%和2.1%。结论:在大规模供者HLA基因的PCR-SBT分型中,应用等位基因频率直接鉴别模棱两可基因型的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可信度,而且更加经济、简便、快捷,但在移植前供、患者HLA基因的确认试验中必须慎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基因型 模棱两可HLA基因型 等位基因频率 PCR-S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基插入产生HLA无效等位基因的序列分析及确认
13
作者 全湛柔 钟艳平 +2 位作者 何柳媚 杨冰娜 邹红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6-279,共4页
目的:确认1例碱基插入产生无效等位基因HLA-C*08:127N的序列。方法:应用PCR-SSOP及PCR-SBT进行HLA常规检测,发现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HLA-C的序列图谱均存在异常。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对该位点序列进行确认。结果:HLA-C位点SSOP分型结果为... 目的:确认1例碱基插入产生无效等位基因HLA-C*08:127N的序列。方法:应用PCR-SSOP及PCR-SBT进行HLA常规检测,发现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HLA-C的序列图谱均存在异常。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对该位点序列进行确认。结果:HLA-C位点SSOP分型结果为C*03:04,C*08:01;SBT结果分析时发现序列在第3外显子疑似插入或缺失,二代测序确认结果为C*03:04,C*08:127N。结论:碱基插入产生HLA无效等位基因,SBT分析软件无法给出正确的结果,而二代测序技术可以更直观得到准确的HLA分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无效等位基因 碱基插入 移码突变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样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鼻咽癌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卢亮 金士正 +2 位作者 王大明 高素青 邓志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798-800,共3页
本研究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样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鼻咽癌的相关性。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方法,对67名临床诊断为鼻咽癌(NPC)的南方汉族患者的血样和77例随机健康对照组血样进行KIR基因定型,并采用Wolf... 本研究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样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鼻咽癌的相关性。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方法,对67名临床诊断为鼻咽癌(NPC)的南方汉族患者的血样和77例随机健康对照组血样进行KIR基因定型,并采用Wolf法计算相对危险度值。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KIR2DL3基因频率在患者组显著降低(χ2>3.84,p<0.05,RR=0.08),具有统计学差异;KIR2DS5和KIR2DL5B基因频率在患者组显著升高(χ2>3.84,p<0.05,RR值均>1),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其它各KIR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南方汉族人群NPC患者中KIR2DL3、KIR2DS5和KIR2DL5B基因可能与NPC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基因多态性 鼻咽癌 危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基因c.917T>C变异对B糖基转移酶表达及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梁爽 吴凡 +3 位作者 梁延连 刘通 孙丽艳 苏宇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9-275,共7页
目的:通过基因型和表型的关联性研究,探究B基因c.917T>C变异(p.L306P)对B型糖基转移酶(GTB)表达及功能的影响,以阐明这一亚型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研究对象是一例初筛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献血者标本,利用ABO血型血清学鉴定、GTB活性检... 目的:通过基因型和表型的关联性研究,探究B基因c.917T>C变异(p.L306P)对B型糖基转移酶(GTB)表达及功能的影响,以阐明这一亚型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研究对象是一例初筛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献血者标本,利用ABO血型血清学鉴定、GTB活性检测,鉴定ABO表型;随后采用Sanger测序和基于PacBio平台的三代测序技术对ABO基因进行测序,得到单倍体序列,比对发现突变位点;建立细胞体外表达系统,分析突变位点对于抗原表达的影响。结果:本例先证者为B亚型,等位基因型为c.917T>C in ABO*B.01/ABO*O.01.01,尚未见既往报道。体外表达结果显示,突变型细胞的GTB表达量降低、GTB总体活性降低,突变型细胞膜表面B抗原弱于野生型。结论:由ABO*B.01等位基因中c.917T>C突变所引起的p.L306P变异,可能是导致红细胞表面B抗原减少的遗传学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突变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人群中22个HLA-Cw等位基因全长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健强 徐筠娉 +3 位作者 王大明 高素青 邹红岩 邓志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3-479,共7页
为探讨HLA-Cw(Human leukocyte antigen-Cw)基因全长序列分子遗传多态性,文章对28个HLA-Cw基因型已知的汉族个体样本,采用长距离PCR技术和高保真性的Pfu酶,扩增HLA-Cw基因全长序列4.5kb,进行分子克隆和单倍体测序。采用群体遗传学研究... 为探讨HLA-Cw(Human leukocyte antigen-Cw)基因全长序列分子遗传多态性,文章对28个HLA-Cw基因型已知的汉族个体样本,采用长距离PCR技术和高保真性的Pfu酶,扩增HLA-Cw基因全长序列4.5kb,进行分子克隆和单倍体测序。采用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分析了HLA-Cw等位基因全长序列中各亚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在28个样本中共检测出22种等位基因,序列均已提交GenBank和国际IMGT/HLA数据库并获得了认可;其中Cw*0706、Cw*030301、Cw*140201的全长序列为首次报道,尤其是Cw*0706内含子序列的获得,能够重新设计对该等位基因测序分型的引物,避免测序分型中可能对这一等位基因的漏检。将28个样本的56条单倍体序列用Clustal软件进行序列排比,输入到DnaSP4.0进行多态性分析,共发现244个SNPs,10处插入/缺失多态性。对HLA-Cw等位基因各亚区多态性的分析,发现第4内含子及以前并没有受到关注的第5外显子受到平衡选择的作用,在进化中受到了选择压力,预示着它们在免疫系统的进化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Cw基因 基因组全长序列 克隆和测序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sAg、ALT快速检测在献血现场初筛中的应用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许晓绚 杨立新 +1 位作者 李活 曾劲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1578-1579,共2页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采血前进行HBsAg、ALT快速检测的意义。方法:对比分析1997-2004年无偿献血前进行HBsAg、ALT快速检测与否对不合格率和多次献血比例的影响。结果:通过采血前进行HBsAg、ALT快速检测,HBsAg、ALT不合格率及总不合格率明...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采血前进行HBsAg、ALT快速检测的意义。方法:对比分析1997-2004年无偿献血前进行HBsAg、ALT快速检测与否对不合格率和多次献血比例的影响。结果:通过采血前进行HBsAg、ALT快速检测,HBsAg、ALT不合格率及总不合格率明显下降。献血者多次献血比例逐年上升。结论:在无偿献血现场进行HBsAg、ALT快速筛查,能够降低无偿献血的不合格率,有利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提高献血者的积极性、扩大低危自愿定期的无偿献血者队伍,增强无偿献血的社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丙氨酸转氨酶 供血者 快速检测 无偿献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DNA高通量提取技术及其在骨髓库捐献者样本HLA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大明 唐斯 +3 位作者 李桢 程曦 高素青 邓志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265-1268,共4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从全血EDTA抗凝样本中高通量提取基因组DNA的有效方法,以常规应用于Luminexr SSO HLA流式磁珠基因分型。使用2ml深孔板和TECAN DNA全自动工作站,从288份骨髓捐献者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提取的DNA样本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 本研究旨在建立从全血EDTA抗凝样本中高通量提取基因组DNA的有效方法,以常规应用于Luminexr SSO HLA流式磁珠基因分型。使用2ml深孔板和TECAN DNA全自动工作站,从288份骨髓捐献者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提取的DNA样本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其浓度和纯度,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完整性;DNA样本用Onelambdar SSOHLA-A、B和DRB1基因分型试剂盒进行PCR扩增、分子杂交和Luminex流式磁珠分析仪检测,统计分析每一DNA样本HLA-A、B和DRB1基因扩增产物经DNA探针分子杂交后的阳性磁珠和阴性磁珠的荧光信号强度。结果表明:从400μl全血中提取了基因组DNA,288份样本的DNA产量平均为3.217±0.715μg,A260/A280值平均为1.710±0.103,A260-A320/A280-A320值平均为1.761±0.151;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得DNA的分子量均大于15kb;每一样本HLA-A、-B和-DRB1杂交后的阳性磁珠的荧光信号强度均>600RFU,而阴性磁珠的荧光信号强度<50RFU。结论:本方法适用于从大量全血样本中快速提取基因组DNA,所得的基因组DNA适用于高通量中华骨髓捐献者样本的HLA流式磁珠基因分型等下游的移植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DNA 基因组DNA高通量提取 中华骨髓库 HLA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一个常见型新等位基因HLA-C*08:22的基因频率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鲍自谦 王大明 +1 位作者 邓志辉 徐筠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493-1495,共3页
本研究调查南方汉族人群中1个常见型的HLA新等位基因C*08:22的基因频率。对163份南方汉族无血缘关系个体血样进行常规的HLA-C基因第2、第3和第4外显子测序分型;对所检出的32份带有C*08:01:01/08:22模棱两可结果的样本,进一步增加HLA-C... 本研究调查南方汉族人群中1个常见型的HLA新等位基因C*08:22的基因频率。对163份南方汉族无血缘关系个体血样进行常规的HLA-C基因第2、第3和第4外显子测序分型;对所检出的32份带有C*08:01:01/08:22模棱两可结果的样本,进一步增加HLA-C基因的第5和第6外显子测序。在C*08:22被发现和获得WHOHLA因子命名委员会认可前,对40例被鉴定携带C*08:01:01等位基因的无血缘关系供/受者进行HLA-C基因外显子2-6再测序。所有的序列均导入Assign 3.5 SBT软件,分析等位基因型。结果表明,32份无血缘关系个体检出C*08:01:01/08:22模棱两可结果的样本中,发现3例样本鉴定为C*08:22,南方汉族无血缘关系个体中C*08:22的基因频率为0.92%。回顾性分析以往40例携带C*08:01:01等位基因的无血缘关系供/受者对发现,其中2对供/受者实际为C*08:22。结论:C*08:22在南方汉族中为常见型的HLA等位基因,当测序分型出现C*08:01:01/08:22模棱两可的结果时,不能轻易视为罕见型等位基因而错误地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新等位基因 C*08 测序分型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MN血型相关基因gypa分子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梁延连 张艳艳 庄乃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35-238,共4页
本研究探讨中国汉族人群MN血型相关基因gypa的多态性。随机选取中国汉族人群中无血缘关系的无偿献血者202人份,以血清学方法鉴定样本的MN血型表现型。根据GenBank的NG-007470基因参照序列设计gypa第2外显子引物,对202人份的DNA进行PCR扩... 本研究探讨中国汉族人群MN血型相关基因gypa的多态性。随机选取中国汉族人群中无血缘关系的无偿献血者202人份,以血清学方法鉴定样本的MN血型表现型。根据GenBank的NG-007470基因参照序列设计gypa第2外显子引物,对202人份的DNA进行PCR扩增,同时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表明:所有样本的gypa第2外显子第1、56位碱基均发生了变异,其中MN表现型杂合子主要以1A>C、22T/C、34A/G、35T/G、56T>C的形式存在;MM表现型纯合子主要以1A>C、22C、34G、35T、56T>C的形式存在;NN表现型纯合子主要以1A>C、22T、34A、35G、56T>C的形式存在。结论:中国汉族人群MN血型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主要由gypa第2外显子的第1、22、34、35、56共5个位点的多态性所决定,其中第1、56位为非功能性SNP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血型 gypa基因 基因测序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