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立体视觉的航天器相对位姿测量方法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徐文福 梁斌 +2 位作者 李成 刘宇 强文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21-1428,共8页
空间目标的相对位姿测量,是进行交会对接、绕飞监测、编队飞行等的前提。提出了基于立体视觉的方法,包括图像滤波、分割、连通区域标记、3D重建、相对位姿计算等步骤。并建立了仿真系统,该系统基于VC环境,将追踪星、目标星的3D几何模型... 空间目标的相对位姿测量,是进行交会对接、绕飞监测、编队飞行等的前提。提出了基于立体视觉的方法,包括图像滤波、分割、连通区域标记、3D重建、相对位姿计算等步骤。并建立了仿真系统,该系统基于VC环境,将追踪星、目标星的3D几何模型、姿态动力学模型、相对轨道动力学模型、控制器/执行机构的数学模型,以及立体相机的成像与采集模型集成一体,可进行全闭环的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觉 交会对接 相对测量 航天器 制导导航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MOSFET均压测试方法研究
2
作者 付明 王子才 +1 位作者 张华 张东来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06,共6页
文章分析了传统均压测试方法中,隔离高压探头寄生参数对级联MOSFET均压效果的影响。通过改变同一高边MOSFET的DS电压测试探头数量,分析了测试方法引入寄生参数的变化对瞬态均压的干扰程度。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减法均压测试方法,并对所提... 文章分析了传统均压测试方法中,隔离高压探头寄生参数对级联MOSFET均压效果的影响。通过改变同一高边MOSFET的DS电压测试探头数量,分析了测试方法引入寄生参数的变化对瞬态均压的干扰程度。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减法均压测试方法,并对所提出的减法均压测试方法的优化进行了分析与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方式能精确评估级联MOSFET在稳态以及开通、关断瞬态的均压效果,且不受测试线缆寄生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MOSFET 均压测试 高压开关 寄生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静止轨道在轨服务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13
3
作者 梁斌 徐文福 +1 位作者 李成 刘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共13页
地球静止轨道(GEO)是人类仅有的一条独特卫星轨道,是极其珍贵的轨道资源。首先分析了GEO环境现状和未来趋势,然后从"GEO轨道保护"和"GEO卫星在轨维护"两方面论述了GEO在轨服务技术的内涵、服务机会和效益,介绍了世... 地球静止轨道(GEO)是人类仅有的一条独特卫星轨道,是极其珍贵的轨道资源。首先分析了GEO环境现状和未来趋势,然后从"GEO轨道保护"和"GEO卫星在轨维护"两方面论述了GEO在轨服务技术的内涵、服务机会和效益,介绍了世界各国GEO在轨服务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归纳了其中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器人 在轨服务 地球静止轨道 非合作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质量特性参数的在轨辨识方法 被引量:33
4
作者 徐文福 何勇 +2 位作者 王学谦 梁斌 刘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06-1914,共9页
针对高精度姿态和轨道控制要求准确已知航天器质量特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参数解耦的最小二乘法和基于PSO的非线性优化两种方法,以辨识航天器的质量、惯量和质心位置。第一种方法将惯量与质量和质心位置解耦后分别辨识;第二种方法则将参... 针对高精度姿态和轨道控制要求准确已知航天器质量特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参数解耦的最小二乘法和基于PSO的非线性优化两种方法,以辨识航天器的质量、惯量和质心位置。第一种方法将惯量与质量和质心位置解耦后分别辨识;第二种方法则将参数辨识问题转换为非线性系统的全局优化问题,同时辨识出所有参数。所提出的方法均不需要假设航天器运动足够慢,克服了以往方法将待辨识参数的耦合关系强行分离的缺点,采用辨识后的参数明显提高了航天器姿态及轨道控制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质量特性 在轨辨识 粒子群优化算法 非线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度语音情感识别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海峰 陈婧 +3 位作者 马琳 薄洪健 徐聪 李洪伟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465-2491,共27页
情感识别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向,涉及认知科学、心理学、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目的是使机器理解人类情感状态,进而实现自然人机交互.首先,从心理学及认知学角度介绍了语音情感认知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情感... 情感识别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向,涉及认知科学、心理学、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目的是使机器理解人类情感状态,进而实现自然人机交互.首先,从心理学及认知学角度介绍了语音情感认知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情感的认知理论、维度理论、脑机制以及基于情感理论的计算模型,旨在为语音情感识别提供科学的情感理论模型;然后,从人工智能的角度,系统地总结了目前维度情感识别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包括语音维度情感数据库、特征提取、识别算法等技术要点;最后,分析了维度情感识别技术目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思路,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维度模型 语音情感认知理论 情感计算 语音情感特征提取 维度情感识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段式门极驱动抑制MOSFET关断过冲振荡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孝伟 李铁才 +1 位作者 石坚 林琦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共6页
针对电机等感性负载电路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关断瞬间容易产生高幅值的高频电压振荡,不仅增加了系统的电压应力,还为系统带来严重的电磁干扰的问题,对MOSFET... 针对电机等感性负载电路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关断瞬间容易产生高幅值的高频电压振荡,不仅增加了系统的电压应力,还为系统带来严重的电磁干扰的问题,对MOSFET的关断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低侧功率驱动电路中门极电压对MOSFET关断过程的影响,推导出了关断过冲电压随门极电压变化的关系式;基于分析提出了闭环的三段式门极电压控制方法,并设计了电路,电路在漏极电压首次超过母线电压的瞬间,自动生成一段辅助电平信号,并施加至门极,用以抑制电压过冲和振荡。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简单、灵活、动态响应迅速,可以非常有效的抑制高幅值的高频电压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FET 电磁干扰 电压过冲 电压振荡 米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母线全电流采样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亚静 王鹏飞 +1 位作者 王治国 李铁才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64,共7页
针对传统母线电流采样存在调制系数可控范围受限,电流重构算法复杂,对电流反馈通道带宽要求严格等缺点,提出一种电流采样策略,并对其原理、电路拓扑结构、电流转换和电流重构等环节进行分析。与传统母线电流采样方法相比,所提出的电流... 针对传统母线电流采样存在调制系数可控范围受限,电流重构算法复杂,对电流反馈通道带宽要求严格等缺点,提出一种电流采样策略,并对其原理、电路拓扑结构、电流转换和电流重构等环节进行分析。与传统母线电流采样方法相比,所提出的电流采样方法可采集包括续流电流在内的全部电流信息,因此可用于电磁转矩的精确控制;在调制系数m∈[01,]范围内实现准确电流采样,解决传统方法中调制系数受限的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对电流反馈通道带宽的要求。该方法硬件可以集成到功率模块中,从而实现功率驱动与电流检测的集成。实验结果表明该采样策略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结构 电流采样 电流重构 谐波分析 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轮储能系统放电单元无源化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荀尚峰 李铁才 周兆勇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2,共6页
针对飞轮储能系统放电单元的DC/DC开关变换器非线性控制问题,研究系统中二次电源Boost变换器,给出适于仿真和编程的Boost变换器标幺值平均模型。基于Lyapunov直接方法,分析Boost变换器的稳定性。应用非线性系统的微分几何理论,通过坐标... 针对飞轮储能系统放电单元的DC/DC开关变换器非线性控制问题,研究系统中二次电源Boost变换器,给出适于仿真和编程的Boost变换器标幺值平均模型。基于Lyapunov直接方法,分析Boost变换器的稳定性。应用非线性系统的微分几何理论,通过坐标变换和反馈补偿将非线性系统反馈等价为子系统与积分器的串联结构,得到一种使Boost变换器控制系统渐近稳定的无源化控制律,并给出DC-AC逆变器的设计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输入大范围变化时,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使输出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系统 升压变换器 李亚普诺夫直接方法 微分几何理论 无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PNC中继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东来 王钢 +2 位作者 刘春刚 郑黎明 闫泽涛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5年第6期19-22,45,共5页
物理层网络编码(PNC)因其在提高网络吞吐量、减少传输时延等方面的优越性,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为了弥补PNC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的性能损失,将OFDM调制技术应用到物理层网络编码中,构成了OFDM-PNC系统。重点研究了OFDM-PNC中继系... 物理层网络编码(PNC)因其在提高网络吞吐量、减少传输时延等方面的优越性,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为了弥补PNC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的性能损失,将OFDM调制技术应用到物理层网络编码中,构成了OFDM-PNC系统。重点研究了OFDM-PNC中继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使用Matlab对最小平方(LS)、最小均方误差(MMSE)及基于奇异值分解(SVD)信道估计算法的性能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网络编码 OFDM 信道估计 L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大型网状天线透光性遮挡的精确计算方法
10
作者 杨炀 张东来 +1 位作者 柳新军 李安寿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6-382,共7页
针对航天器太阳电池阵的设计和仿真中需要考虑大型网状天线造成的透光性遮挡的问题,提出一种精确计算透光性遮挡的方法。该方法以最小重复单元对金属网布进行三维建模,求取不同光照下金属网布透光率并存为表格;计算含金属网布构件造成... 针对航天器太阳电池阵的设计和仿真中需要考虑大型网状天线造成的透光性遮挡的问题,提出一种精确计算透光性遮挡的方法。该方法以最小重复单元对金属网布进行三维建模,求取不同光照下金属网布透光率并存为表格;计算含金属网布构件造成的透光性遮挡图形时,用三角面片对构件进行三维建模,先计算出三角面片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查表得到该三角面片的透光率后将其投影区域的光照强度相应减少。径向肋天线算例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能正确生成透光性遮挡图形,为太阳电池阵仿真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网状天线 透光性遮挡 太阳电池阵 航天器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G8硬质合金表面的C+V双离子注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世兴 熊碧军 +2 位作者 李聪 田修波 杨士勤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2-106,共5页
为了增强YG8硬质合金的性能,应用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在其表面进行了几种不同剂量的C+V双离子注入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以及拉曼光谱等方法,对注入试样表面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注入后硬质合金表面有C、VC和V... 为了增强YG8硬质合金的性能,应用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在其表面进行了几种不同剂量的C+V双离子注入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以及拉曼光谱等方法,对注入试样表面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注入后硬质合金表面有C、VC和V7O3等新相生成,且C+V双离子注入对形成类金刚石结构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此外,还发现了样品表面的硬度、摩擦系数以及防腐蚀能力等性能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分析认为,硬质合金表面的C+V双离子注入改性,不仅受到了新相生成的的影响,而且与注入本身的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G8硬质合金 表面改性 C+V双离子注入 类金刚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轮储能分布式电能控制技术放电部分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蒙永民 李铁才 荀尚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60-64,共5页
采用集中式供电的电力供应存在着几方面的问题,飞轮储能技术是实现分布式能源技术的一个较好方案,建立了飞轮储能系统放电部分的仿真模型,包括机械能转电能,Boost电压提升电路以及DC-AC逆变过程实现50Hz交流电。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仿... 采用集中式供电的电力供应存在着几方面的问题,飞轮储能技术是实现分布式能源技术的一个较好方案,建立了飞轮储能系统放电部分的仿真模型,包括机械能转电能,Boost电压提升电路以及DC-AC逆变过程实现50Hz交流电。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是正确的,该模型可为直流无刷电机/发电机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并为Boost电路和DC-AC转换过程的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提供技术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转矩控制 电能储存 飞轮储能 放电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vlar/Surlyn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防刺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晏义伍 曹海琳 赵金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351-2355,共5页
采用模压法制备Kevlar/Surlyn复合材料,通过研究模压温度、压力、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模压温度170℃,模压压力3MPa,模压时间30min。研究了树脂含量对复合材料防刺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urlyn树... 采用模压法制备Kevlar/Surlyn复合材料,通过研究模压温度、压力、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模压温度170℃,模压压力3MPa,模压时间30min。研究了树脂含量对复合材料防刺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urlyn树脂含量对复合材料的防刺性能影响显著。树脂含量为47%(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防刺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VLAR纤维 Surlyn树脂 复合材料 防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耐腐蚀无机聚合物胶凝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曹海琳 李国学 +1 位作者 翁履谦 杨海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7-32,共6页
采用高炉矿渣微粉制备了无机聚合物胶凝材料,并从其化学组成、微观物相结构、细观结构的表征分析入手,结合胶砂试样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的测试分析,阐明该材料体系耐腐蚀和耐高温性能方面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无机聚合物... 采用高炉矿渣微粉制备了无机聚合物胶凝材料,并从其化学组成、微观物相结构、细观结构的表征分析入手,结合胶砂试样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的测试分析,阐明该材料体系耐腐蚀和耐高温性能方面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无机聚合物为具有快凝高强特性的铝硅酸盐类化合物,主要是以-Si-O-Si-键或Si-O-Al-O键构成的具有链状、层状和三维架状结构特征的非晶态结构,其细观结构均匀致密,孔洞多为封闭孔洞。致密的结构和稳定的-Si-O-Si-键或Si-O-Al-O键赋予无机聚合物优异的耐酸腐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聚合物 微观结构 耐腐蚀性能 耐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齿轮减速器传动误差测试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万筱剑 孔翔 饶建红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88,共3页
在虚拟仪器技术的基础上,对谐波齿轮减速器的传动误差测试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确定了谐波齿轮减速器的传动误差测试方法、测试原理。该系统将硬件试验台、扭矩传感器、角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卡、运动控制卡、工控机、驱动电机和labvie... 在虚拟仪器技术的基础上,对谐波齿轮减速器的传动误差测试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确定了谐波齿轮减速器的传动误差测试方法、测试原理。该系统将硬件试验台、扭矩传感器、角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卡、运动控制卡、工控机、驱动电机和labview软件结合编程,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高精度、高质量的测试功能,对谐波减速器传动误差的研究和检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谐波齿轮减速器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超低场移动磁共振系统的电磁干扰抑制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磊 何为 +2 位作者 贺玉成 吴嘉敏 徐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708-4717,共10页
为了发挥超低场磁共振成像可移动化的优势,传统的被动电磁屏蔽方法应该被主动电磁干扰抑制方法所替代。该文首先分析了电磁干扰传输路径并发现人体耦合为主要传输路径。针对性地设计了用以采集人体耦合电磁干扰的“戒指”型电磁干扰检... 为了发挥超低场磁共振成像可移动化的优势,传统的被动电磁屏蔽方法应该被主动电磁干扰抑制方法所替代。该文首先分析了电磁干扰传输路径并发现人体耦合为主要传输路径。针对性地设计了用以采集人体耦合电磁干扰的“戒指”型电磁干扰检测线圈,并配合平面及螺线管型线圈共同构成了电磁干扰参考通道。该文提出相关窗口概念:一定采集间隔内的参考电磁干扰信号仍有助于更加精确地估计某一时刻核磁通道电磁干扰信号。选定各通道K空间外围数据为校准数据,由核磁通道校准数据构建校准目标矩阵;由相关窗口内参考通道校准数据构建校准源矩阵。对上述两个矩阵进行小波分解后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得各层转移系数。由参考电磁干扰信号在相关窗口内构建重构源矩阵,并由各层转移系数求得核磁通道电磁干扰拟合值。最后从受污染的核磁信号减去求得的拟合值,实现主动降噪。一维信号以及人体成像实验表明,该主动电磁干扰系统可大幅降低外界电磁干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使得磁共振扫描仪可在无屏蔽的开放环境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场 无屏蔽可移动磁共振成像仪 主动电磁干扰抑制 小波分析 相关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频表面超材料的超低场磁共振成像信噪比增强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孔晓涵 张雅娜 +2 位作者 吴嘉敏 贺玉成 徐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917-3927,共11页
超低场磁共振成像(ULF-MRI)设备具有成本低、质量轻、体积小等优点,在特殊领域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大,如移动磁共振成像救护车、床旁监护、偏远地区等。但由于其磁场强度低,导致信噪比也较低,图像分辨率差,因此提升信噪比对促进ULF-MRI技... 超低场磁共振成像(ULF-MRI)设备具有成本低、质量轻、体积小等优点,在特殊领域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大,如移动磁共振成像救护车、床旁监护、偏远地区等。但由于其磁场强度低,导致信噪比也较低,图像分辨率差,因此提升信噪比对促进ULF-MRI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低频表面超材料的特性,提出一种电感-电容谐振阵列,用来提升ULF-MRI的信噪比。首先,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来评估磁场增强效果;其次,利用部分元等效电路法计算射频线圈的等效电阻和信噪比,根据成像要求设计优化谐振线圈结构,并提出考虑谐振耦合的匹配方法和线圈阵列的解耦方法。最后,利用自主研发的54.6 mT的ULF-MRI系统(工作频率:2.32 MHz)进行成像实验,图像信噪比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射频线圈 低频超材料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亚胺上浆剂对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朱敏杰 魏陇沙 +1 位作者 孔文锋 晏义伍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8-91,142,共5页
聚醚醚酮(PEEK)性能优异,但是由于其分子链段呈惰性,在与碳纤维复合时无法形成化学键相互作用,导致界面强度较低。针对该问题,首先通过两步法制备得到超支化聚酰亚胺,随后利用化学接枝方法对碳纤维表面进行超支化聚酰亚胺的上浆改性处理... 聚醚醚酮(PEEK)性能优异,但是由于其分子链段呈惰性,在与碳纤维复合时无法形成化学键相互作用,导致界面强度较低。针对该问题,首先通过两步法制备得到超支化聚酰亚胺,随后利用化学接枝方法对碳纤维表面进行超支化聚酰亚胺的上浆改性处理,再将其与PEEK制备得到碳纤维增强PEEK复合材料,采用表面形貌、表面能、层间剪切强度、断面形貌等方法研究了上浆改性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支化聚酰亚胺上浆后,碳纤维表面粗糙度提高,表面能提升至48.0 mN/m,并且表面能中的极性分量下降,表示其与非极性树脂的浸润性提升;与未改性前相比,改性后碳纤维增强PEEK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52.4%、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聚醚醚酮 聚酰胺 上浆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机器人捕获运动目标的协调规划与控制方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徐文福 李成 +2 位作者 梁斌 刘宇 强文义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16-1225,共10页
针对目标以任意轨迹运动且其轨迹可能与"有保证工作空间"不相交的问题,提出了空间机器人捕获运动目标的协调规划与控制方法.首先,根据手眼视觉测量数据,预测目标的运动路径,由此确定空间机器人对目标的最优交会姿态及最佳捕... 针对目标以任意轨迹运动且其轨迹可能与"有保证工作空间"不相交的问题,提出了空间机器人捕获运动目标的协调规划与控制方法.首先,根据手眼视觉测量数据,预测目标的运动路径,由此确定空间机器人对目标的最优交会姿态及最佳捕获臂型;其次,规划基座姿态及机械臂关节角的轨迹;最后,采用协调控制的方法,实现空间机器人系统对运动目标的最优捕获(以最优交会姿态及最佳捕获臂型对目标进行捕获).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器人 路径规划 协调控制 目标捕获 在轨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电感无刷直流电动机三相H桥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 被引量:12
20
作者 石坚 李铁才 +1 位作者 王孝伟 安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05-1911,共7页
传统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六拍控制采用Y型绕组连接方式,将三相绕组中的两个导通相串联进行供电;其无传感器控制所需的位置信息通过检测未导通相的反电动势过零点得到。绕组串联连接使每一相仅利用母线电压的一半产生电流;同时Y型绕组结构... 传统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六拍控制采用Y型绕组连接方式,将三相绕组中的两个导通相串联进行供电;其无传感器控制所需的位置信息通过检测未导通相的反电动势过零点得到。绕组串联连接使每一相仅利用母线电压的一半产生电流;同时Y型绕组结构使未导通相受到中性点电压的影响造成位置信号检测精度降低。该文将三相H桥结构应用于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使三相绕组中参与导通的两相并联进行供电,同时使未导通相切出电路以进行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绕组并联连接使每一相利用全部母线电压产生电流,电压利用率得到提高;同时未导通相完全切出电路使位置信号检测精度提高。对三相H桥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进行了数学推导和分析,并在一台小电感样机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该4对极样机可以在20 000 r/min的转速下实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动机 六拍控制 三相H桥 无位置 传感器 小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