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危害榕属植物的舞蛾科害虫的发生及鉴定
1
作者 陈晓琴 李平东 +8 位作者 杨蕉旭 温凯 张萌娜 郑小玲 阮用颖 岳鑫璐 江民宝 殷祥语 孟子烨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8-452,共5页
于2022年4月至11月,在深圳市多个住宅小区绿地调查发现1种危害榕属植物的舞蛾科害虫,采集其幼虫,在室内饲养至羽化,观察各虫态形态特征并进行初步鉴定,对其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扩增,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数据,鉴定该虫为交织桑舞蛾... 于2022年4月至11月,在深圳市多个住宅小区绿地调查发现1种危害榕属植物的舞蛾科害虫,采集其幼虫,在室内饲养至羽化,观察各虫态形态特征并进行初步鉴定,对其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扩增,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数据,鉴定该虫为交织桑舞蛾(Choreutis emplecta(Turner))。调查其寄主植物、发生及为害情况,发现该虫主要危害黄金榕,在小叶榕、垂叶榕和金钱榕上有零星发生;4—11月均可见该虫幼虫,9月幼虫虫口密度稍高,4—5月、8—9月和11月可见该虫成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蛾科 交织桑舞蛾 榕属植物 分子鉴定 线粒体COⅠ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业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东北三省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鹏程 丁晓欣 王群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58-64,共7页
在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本文以东北三省建筑业为研究对象,依据IPCC推荐的碳排放测算方法建立建筑业碳排放测算模型,并应用LMDI法分解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2020年东北三省建筑业碳排放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就... 在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本文以东北三省建筑业为研究对象,依据IPCC推荐的碳排放测算方法建立建筑业碳排放测算模型,并应用LMDI法分解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2020年东北三省建筑业碳排放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就平均值而言建筑业碳排放从大到小排序为:吉林>辽宁>黑龙江,各省建筑业间接碳排放平均占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在80%以上,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在影响因素分析中,能源消费直接碳强度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及经济规模效应促进了建筑业的碳排放,间接碳排放强度效应抑制了建筑业的碳排放,由于间接碳排放强度效应影响程度更大,使得整体上碳排放呈现降低趋势.最后结合测算结果对未来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碳排放 LD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城区中小学校园屋顶空间的复合利用及实施要点——以深圳市罗湖高级中学为例
3
作者 李林蔚 叶雪 《新材料·新装饰》 2023年第20期114-117,共4页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用地资源和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越发突显且越来越普遍,在无法大规模改建新校舍的情况下,屋顶空间的复合利用成为重要手段。文章以深圳市罗湖高级中学为例,论述了校园屋顶绿化改造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如何建设与现...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用地资源和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越发突显且越来越普遍,在无法大规模改建新校舍的情况下,屋顶空间的复合利用成为重要手段。文章以深圳市罗湖高级中学为例,论述了校园屋顶绿化改造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如何建设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匹配的屋顶复合功能空间,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城区 屋顶空间 种植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受弯力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胡翱翔 陈沁雯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2期73-76,共4页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受弯力学性能,进行了5组UHPC四点抗弯试验,研究了纤维掺量对试件破坏模式、抗弯强度以及UHPC受弯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加,UHPC试件的破坏模式从脆性破坏转变成韧性破坏;钢纤维掺量小于5%...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受弯力学性能,进行了5组UHPC四点抗弯试验,研究了纤维掺量对试件破坏模式、抗弯强度以及UHPC受弯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加,UHPC试件的破坏模式从脆性破坏转变成韧性破坏;钢纤维掺量小于5%时,单一型UHPC抗弯强度随着纤维掺量增加而增大;基于文章以及国内外研究人员的试验结果,根据UHPC的本构方程、截面平衡方程以及变形协调条件,推导了基于UHPC抗弯强度的抗拉强度理论计算公式,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抗拉强度与抗弯强度之间的比值约为0.3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 受弯力学性能 四点抗弯试验 理论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与现浇楼面板的碳排放及经济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霞 丁晓欣 +1 位作者 王群 邓蓉晖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37-44,共8页
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是推动建筑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以深圳市某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设计为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结构设计方案:130 mm厚的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与120 mm厚的现浇板,对两种板的碳排放量和综合成本进行了计算及分析... 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是推动建筑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以深圳市某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设计为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结构设计方案:130 mm厚的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与120 mm厚的现浇板,对两种板的碳排放量和综合成本进行了计算及分析.研究表明:在物化三阶段,现浇板的单位板面积碳排放量比装配式板多,增加了约2.78%,而装配式板的单位板面积综合成本高于现浇板,增加了约29.36%,建安成本比现浇板增加了约32.33%,碳排放成本比现浇板减少了约2.71%;模板工程碳排放量增加是现浇板的单位板面积碳排放量比装配式板多的主要因素;材料费增加尤其是预制构件材料费增加是装配式板的单位板面积建筑安装成本高于现浇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板 现浇板 碳排放 经济性 建安成本 综合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棉杜鹃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彭金根 龚金玉 +5 位作者 范玉海 张华 张银凤 白宇清 王艳梅 谢利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9-99,共11页
【目的】通过研究深圳梧桐山毛棉杜鹃土壤理化性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为探究毛棉杜鹃根际土壤微生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棉杜鹃根际(R)与非根际(NR)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理化指标,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 【目的】通过研究深圳梧桐山毛棉杜鹃土壤理化性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为探究毛棉杜鹃根际土壤微生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棉杜鹃根际(R)与非根际(NR)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理化指标,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特征。【结果】1)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均为微酸性,且根际明显低于非根际(P<0.05),根际土壤速效磷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5),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等均高于非根际土壤,但无显著性差异。2)根际细菌分别注释到23门291种,非根际注释到25门305种;而根际真菌注释到8门520种,非根际真菌注释到8门,518种。3)根际与非根际优势细菌门均为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等。土壤优势真菌均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以及被孢菌门等。毛棉杜鹃根际与非根际优势细菌目,主要为Subgroup_2、酸杆菌目、Solibacterales、根瘤菌目等。根际与非根际优势真菌目主要是散囊菌目、肉座菌目、蜡壳耳目等。4)丰富度指数及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根际与非根际细菌、真菌无显著性差异,而β多样性分析则表明,根际与非根际在土壤细菌以及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5)基于FUNGuild功能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根际与非根际真菌功能主要为共生营养型(23.57%~33.44%)、腐生-共生营养型(6.48%~7.63%)、腐生营养型(19.84%~22.77%)、病理-共生营养型(0.76%~0.79%)、病理-腐生-共生营养型(0.25%~0.34%)、病理-腐生营养型(33.83%~38.02%)和病理营养型(5.39%~6.86%),且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均以病理-腐生营养型和共生营养型真菌为主。【结论】梧桐山毛棉杜鹃根际与非根际均为微酸性。根际与非根际在优势微生物种类上无差异,优势细菌均为酸杆菌门、变形菌门等,优势真菌均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等。根际与非根际在真菌功能结构上有差异,主要是根际共生型真菌远高于非根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棉杜鹃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共生营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杜鹃林土壤低分子量有机酸分布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许塔艳 全文选 +4 位作者 李朝婵 潘延楠 谢利娟 郝江涛 高永道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32,共9页
【目的】探讨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内不同林分土壤中有机酸的分布特征,以期为野生杜鹃林分土壤管理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集常绿混交马缨杜鹃林、常绿混交露珠杜鹃林、常绿混交迷人杜鹃林、常绿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表... 【目的】探讨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内不同林分土壤中有机酸的分布特征,以期为野生杜鹃林分土壤管理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集常绿混交马缨杜鹃林、常绿混交露珠杜鹃林、常绿混交迷人杜鹃林、常绿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表层土壤,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测定土壤中的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乙酸、乳酸、丁二酸、甲酸的含量。【结果】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酸总量分布情况为: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混交露珠杜鹃林>常绿混交马缨杜鹃林>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混交迷人杜鹃林;土壤有机酸的分布差异显著,有机酸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草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乳酸>乙酸>甲酸>丁二酸,草酸为优势酸,乙酸、甲酸和丁二酸含量较低;土壤有机酸与pH呈负相关,其中酒石酸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柠檬酸与pH呈显著负相关;聚类结果显示,落叶阔叶混交林明显区别于其他林分类型,且草酸含量最高。【结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中有机酸分布受到优势种的影响,百里杜鹃的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土壤有机酸含量远高于常绿阔叶混交林和常绿混交杜鹃林,森林土壤有机酸分布特征应成为森林林分管理关注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 天然林 有机酸 优势种 林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观尺度下混凝土中硫酸根-氯离子传输模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宋云珍 覃珊珊 +1 位作者 孙浩然 邹笃建 《低温建筑技术》 2021年第11期40-43,共4页
文中建立了细观尺度下硫酸根离子-氯离子耦合的离子传输模型,着重考虑了硫酸根离子对氯离子结合能力及对自由氯离子传输性能上的影响。细观尺度下骨料对离子的传输影响通过稀释效应、扭曲效应及界面过渡效应进行了分析。通过文献试验数... 文中建立了细观尺度下硫酸根离子-氯离子耦合的离子传输模型,着重考虑了硫酸根离子对氯离子结合能力及对自由氯离子传输性能上的影响。细观尺度下骨料对离子的传输影响通过稀释效应、扭曲效应及界面过渡效应进行了分析。通过文献试验数据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并分析了骨料分布、骨料体积分数及界面过渡区扩散系数等对离子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根离子与氯离子共同侵蚀下,硫酸根离子的存在抑制了氯离子的传输;骨料分布对离子传输的影响并不明显,但骨料体积分数和界面过渡区扩散系数的大小会对离子传输过程产生显著影响。文中建立的氯离子传输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实际工程中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过程,为后续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离子传输模型 氯离子 硫酸根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