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种数字生态系统有利于数字独角兽的诞生?——基于41个国家的NCA与fsQCA研究
1
作者 张吉昌 龙静 王泽民 《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51,共10页
数字独角兽企业具有高创新性、高成长性、高潜力性特征,是驱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如何优化数字生态系统促进数字独角兽企业诞生是亟待回答的重要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采用必要条件分析(NCA)与模糊集定性比... 数字独角兽企业具有高创新性、高成长性、高潜力性特征,是驱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如何优化数字生态系统促进数字独角兽企业诞生是亟待回答的重要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采用必要条件分析(NC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41个国家为案例,分别探究单个数字生态系统要素是否是产生高数字独角兽企业数量的必要条件以及数字生态系统要素对数字独角兽企业数量的组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一定水平的数字能力与数字应用是产生高数字独角兽企业数量的必要条件,其中数字应用的重要性程度最高。(2)存在两条产生高数字独角兽企业数量的组态,分别为数字规制缺位下的数字应用主导型和数字基础与数字能力主导下的数字应用驱动型。(3)存在三条产生非高数字独角兽企业数量的组态,与高数字独角兽企业数量的产生机制存在非对称性关系。(4)数字规制与数字能力在提升数字独角兽企业数量方面存在替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生态 数字独角兽 数字基础 数字能力 数字应用 数字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LNG船通航特性的港口调度优化模型
2
作者 董升平 杨光耀 +2 位作者 廖诗管 胡甚平 翁金贤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6,共7页
为探究LNG船通航对调度效率的影响,提高具有LNG装卸能力的港口船舶调度效率,围绕LNG船通航的特定约束条件,以最小化船舶总等待时间为目标,构建船舶调度优化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结合深圳大鹏湾港区船舶航行轨迹数据,对模型进行应用... 为探究LNG船通航对调度效率的影响,提高具有LNG装卸能力的港口船舶调度效率,围绕LNG船通航的特定约束条件,以最小化船舶总等待时间为目标,构建船舶调度优化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结合深圳大鹏湾港区船舶航行轨迹数据,对模型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在计划周期内27艘船最优交通组织方案的最短总等待时间为3814 min,比先到先服务(first-come first-served,FCFS)方法的调度效率提高了12.9%,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根据不同规模算例的验证结果,所提出的优化方法在船舶总等待时间上的表现优于FCFS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调度 LNG船通航特性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CPLEX 深圳大鹏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院校班主任开展“三融合”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3
作者 魏红英 柳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1,共3页
随着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班主任在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代高职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全国各高职院校严格落实党中央和国家的决策... 随着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班主任在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代高职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全国各高职院校严格落实党中央和国家的决策部署和制度安排,从深度、广度和精度上全面推动班主任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逐步构建了以“专业与思政融合、管理与服务融合、传统与科技融合”为特征的“三融合”德育工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班主任 德育 三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EWMA与区域生长的图像数据监控方法
4
作者 周盼盼 左玲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89,共7页
随着机器视觉系统的广泛应用,图像数据成为表征产品质量的重要形式,建立适用于图像数据监控的统计控制图已成为现代制造业过程控制的重要需求。为提高产品表面一致性或特定模式异常监测的准确度和及时性,提出一种基于时空EWMA与区域生... 随着机器视觉系统的广泛应用,图像数据成为表征产品质量的重要形式,建立适用于图像数据监控的统计控制图已成为现代制造业过程控制的重要需求。为提高产品表面一致性或特定模式异常监测的准确度和及时性,提出一种基于时空EWMA与区域生长的图像数据监控方法。首先,将每张图像划分为不可重叠、大小相同的方形区域,计算区域内所有像素灰度值的均值并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采用EWMA方法对各区域的像素灰度值均值进行时间上的平滑,在此基础上应用空间EWMA方法搜索偏移区域的中心;最后,以该中心作为初始起点,应用区域生长方法确定偏移发生的范围。设计仿真试验,对比3种偏移位置、5种偏移范围和10种偏移量组合场景下,该方法与同类方法的稳态链长中值和Dice相似系数中值指标。结果表明,当偏移范围较小时,该方法能更准确地估计偏移发生的位置、偏移范围的大小;当偏移范围较大时,该方法能更快速地监测出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过程监控 质量控制 图像数据 异常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指导对消费者长期目标追求的多阶段影响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舒丽芳 王魁 +1 位作者 吴月燕 陈斯允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1-464,共14页
人工智能产业在教育、健康等领域爆发增长,涌现出诸如人工智能教师、人工智能教练等新型服务形式。然而,相比于人类指导,人工智能指导(简称AI-coach)能否更有效地帮助消费者完成学习、健身等长期目标尚不清楚。本文基于目标管理的动态视... 人工智能产业在教育、健康等领域爆发增长,涌现出诸如人工智能教师、人工智能教练等新型服务形式。然而,相比于人类指导,人工智能指导(简称AI-coach)能否更有效地帮助消费者完成学习、健身等长期目标尚不清楚。本文基于目标管理的动态视角,结合AI-coach在操作性、反馈性和情感性方面的特点,深入探究并讨论AI-coach对消费者长期目标追求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围绕消费者目标追求的三个阶段展开:第一,在教练挑选阶段,探究目标设置(近期目标vs.远期目标)对消费者选择AI-coach(vs.人类教练)的影响。第二,在目标推进阶段,探究AI-coach(vs.人类教练)对不同技能水平(低vs.高)消费者的能力提升差异及其机制。第三,在业绩评价阶段,探究消费者对AI-coach(vs.人类教练)口碑评价的不对称性效应及其机制。本文将为优化AI-coach设计、促进消费者长期目标追求、实现AI赋能消费者福祉做出理论和实践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技术 人工智能 指导者 消费者行为 目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政策选择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研究
6
作者 翟冬雪 白燕飞 +1 位作者 吴德林 龙森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0-1559,共20页
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重要表征,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产业政策是政府引导绿色创新战略、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 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重要表征,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产业政策是政府引导绿色创新战略、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通过优化产业政策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课题。结合传统计量与机器学习方法,从政策内容、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3个角度,系统地探讨产业政策选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基于2007~2020年1 238家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产业政策内容、目标和手段的差异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不同影响。研究发现:政策内容中公共服务、资金投入、目标规划、金融支持、消费补贴等政策的出台能够促进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海外机构管理政策的出台则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政策目标中产出目标设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抑制作用,而能效目标和劳动生产率目标则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政策手段中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有促进作用。从重要性排序看,政策手段作为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排在前列,其中,税收优惠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大,政策补贴次之;再次是目标规划政策的出台,进一步肯定了中国政府制定的发展规划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随后是公共服务,说明政府对公共服务的重视程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也有着重要影响;排在第5、第6位的是消费补贴和资金投入,随后是海外机构管理;排名第8~10位的依次是能效目标、劳动生产率目标和产出目标。对比线性回归和机器学习方法,两者结论基本一致,但机器学习方法的拟合优度、均方差误均优于线性回归,有助于提高产业政策效应分析的准确性,其适用于产业政策选择决策场景。本研究可为提升政府政策决策智能化水平、强化政府治理能力提供文献支撑和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文本分析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影响的计量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跃 杜洁莉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75-1287,共13页
立足于旅游供需空间系统视角,运用旅游流引力模型及GIS集成方法分析港珠澳大桥建成前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旅游竞争力和居民出游力的格局,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旅游一体化趋势。研究表明:1)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使得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旅游流... 立足于旅游供需空间系统视角,运用旅游流引力模型及GIS集成方法分析港珠澳大桥建成前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旅游竞争力和居民出游力的格局,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旅游一体化趋势。研究表明:1)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使得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旅游流潜力分布更加均衡,有利于珠江口两岸地区的均衡发展,推动港珠澳大桥绿色政策通道建设,打破行政壁垒以实现旅游要素的自由流通,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从均衡发展走向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的关键。2)大湾区11个城市旅游竞争力和居民出行力的变化幅度与大桥开通后交通可达性的提升幅度显著相关,并呈现明显的空间距离衰减特征;大桥的开通降低了两岸之间的旅游抗阻力,显著加强了珠江口两岸城市的旅游合作关系,尤其是东西岸城市群(中国香港、深圳、中国澳门和珠海)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3)港珠澳大桥影响下,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竞争力和居民出游力的变化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的聚集特征,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大桥直接连接的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珠海;中山及珠海的部分区域被高值邻居包围,受扩散的机会较大;而广佛和深莞的部分区域为低值聚集区,呈现一定的边缘化趋势。大桥对港澳核心城市群优势的加强作用明显,广州及附近区域的相对地位被削弱,大湾区的旅游格局从以广州为中心的核心集聚向多中心辐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跨海桥隧 区域旅游一体化 旅游流 引力模型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