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驱动职业教育精准教学的隐忧审视与发展路向 被引量:7
1
作者 周钦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97,共8页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技术驱动的职业教育精准教学在推动教学范式科学化转向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过度数据化遮蔽教学活动的复杂性与整全性、数字技术依赖削弱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地位、数字技术使用...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技术驱动的职业教育精准教学在推动教学范式科学化转向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过度数据化遮蔽教学活动的复杂性与整全性、数字技术依赖削弱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地位、数字技术使用泛化导致教学过程偏离其本真等现实隐忧。为了有效应对现实隐忧并优化精准教学的实施,需明晰数字技术与教育的关系,确立数字技术应用的边界,使教学回归育人本位;创新育人范式,协调“教”与“学”,促进数字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增强算法透明度,强化数字化教学制度规约,规避技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精准教学 数字技术 个性化教学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精神:高等职业教育的精神属性——技术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永坤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115,共7页
以“作为过程的技术”来分析,技术过程分为三种形态、两次过渡。技术的第一种形态(技术Ⅰ)是发明者研制的样品,第二种形态(技术Ⅱ)是生产技术和商品形态的技术。部分源技术经过一定的选择后投入生产,制造出大批产品(在商品、市场关系中... 以“作为过程的技术”来分析,技术过程分为三种形态、两次过渡。技术的第一种形态(技术Ⅰ)是发明者研制的样品,第二种形态(技术Ⅱ)是生产技术和商品形态的技术。部分源技术经过一定的选择后投入生产,制造出大批产品(在商品、市场关系中它们表现为商品),实现了技术Ⅰ向技术Ⅱ的第一次过渡。技术的第三种形态(技术Ⅲ)是进入生活的技术和用品,商品被售出后成为用品,这时的技术目的才得以实现。由技术Ⅱ转变为技术Ⅲ,实现了技术的第二次过渡。技术过程又存在技术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小循环是技术Ⅰ与技术Ⅱ、技术Ⅱ与技术Ⅲ之间的循环技术本质未变,大循环是技术Ⅰ、技术Ⅱ和技术Ⅲ的整个技术过程的循环,往往是社会中新发明的出现、新技术的创新。技术过程体现出“创造精神”“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精神”在内的技术精神。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技术教育,具有教学、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职能,内在地要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中坚持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基础培育“技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精神属性 技术精神 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应然价值、市域尺度与主要路径——基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8
3
作者 许建领 李灵莉 卞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6-10,共5页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的现实路径,是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平台。从市域角度来看,市域产教联合体将构建多主体一体化发展和协同共生的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形成全新的区域产教融...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的现实路径,是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平台。从市域角度来看,市域产教联合体将构建多主体一体化发展和协同共生的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形成全新的区域产教融合生态。从建设的内在机理来看,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过程中的“捆绑”有三个关键层次,即以政府为主导的实体“捆绑”,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的价值“捆绑”以及融合生态建设的无形“捆绑”。从路径导向上来看,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需要强化政府主导,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高质量实体运行;聚焦价值赋能,形成资源要素积聚互惠生态;嵌入智能数字技术,加快多元主体深度联结。基于此,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以对接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研发服务升级为核心,以完善治理机制和提升院校关键办学能力为保障,积极开展了深圳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产教联合体 产教融合 多主体协同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中国职业教育话语体系实现新转向 被引量:7
4
作者 徐平利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4,共9页
话语体系是系统存在、价值存在、文化存在和生产力存在,以上特性决定了话语体系的转向具有历史必然性。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和教育革命的综合效应生成了审美启蒙主义职业教育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效率... 话语体系是系统存在、价值存在、文化存在和生产力存在,以上特性决定了话语体系的转向具有历史必然性。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和教育革命的综合效应生成了审美启蒙主义职业教育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效率运动中转向了效率主义。进入数智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中国职业教育话语体系从效率主义转向生命主义,这种新的转向要求职业教育回归人的生命本质,营造教育生态系统,突出教育生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话语体系 效率主义 生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职业教育政策框架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茂莉 王晓林 袁礼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83-90,共8页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政策的支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与德国职业教育政策的演进相伴始终的。文章运用历史还原法和历史情景主义,回溯和评估了德国教育政策在其职业教育子领域的运行特征和运行效果,讨论了德国职业教...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政策的支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与德国职业教育政策的演进相伴始终的。文章运用历史还原法和历史情景主义,回溯和评估了德国教育政策在其职业教育子领域的运行特征和运行效果,讨论了德国职业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工具性质—实施路径”三维分析框架,从共同特征和差异比较中提出优化教育政策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 德国 职业教育 框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职业学校教育的焦虑与消解
6
作者 徐平利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66-75,共10页
职业学校教育焦虑是整个教育焦虑环境中的一个较为严重和特殊的类型,是影响职业学校教育社会吸引力的消极因素。职业学校教育焦虑的本质是人们通过工业效率主义涂层而引发的关于教育身份预期的担忧,这种身份焦虑并非普遍现象,也并非不... 职业学校教育焦虑是整个教育焦虑环境中的一个较为严重和特殊的类型,是影响职业学校教育社会吸引力的消极因素。职业学校教育焦虑的本质是人们通过工业效率主义涂层而引发的关于教育身份预期的担忧,这种身份焦虑并非普遍现象,也并非不可避免。消解职业学校教育焦虑,实现职业教育话语体系转向是根本之策,找到职业教育“生命意义”是关键之经,建设职业学校教育品牌和特色是基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学校教育 身份焦虑 消解之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训并举促进新质人才培养:逻辑基础、可行路径与支持条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斯克 李良立 朱小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44,共6页
新质人才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应该具备前瞻性意识、数智化思维、成长型心态等基本特质。育训并举是职业教育的法定职责,其“德技兼修”的培养目标、“任务导向”的培养内容、“干学结合”的培养过程、“校企合作”的培... 新质人才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应该具备前瞻性意识、数智化思维、成长型心态等基本特质。育训并举是职业教育的法定职责,其“德技兼修”的培养目标、“任务导向”的培养内容、“干学结合”的培养过程、“校企合作”的培养方法、“阶段成长”的培养效果,是养成新质人才必备品德,提升新质人才素质能力,体现新质人才评价标准,最终推动新质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明确目标定位、强化政策支持、加快空间建构、健全评价机制,是充分发挥育训并举推动新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也是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训并举 新质生产力 新质人才 德技兼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型高校:范畴、特征与发展定位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建领 袁礼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6-21,共6页
通过重构技术知识的合法性地位,技能型高校已成为我国高校的独特类型,意味着高等教育体系从“纵向层次”向“横向分类”转型。然而,有关技能型高校的范畴、特征与发展定位,在学术界尚属亟待探索的研究领域。基于高等教育类型化政策的国... 通过重构技术知识的合法性地位,技能型高校已成为我国高校的独特类型,意味着高等教育体系从“纵向层次”向“横向分类”转型。然而,有关技能型高校的范畴、特征与发展定位,在学术界尚属亟待探索的研究领域。基于高等教育类型化政策的国际比较与本土化实践,系统梳理高校分类制度的理论依据,厘清技能型高校的核心范畴与特征,并通过解析政策文本的价值导向,重点探究该类型院校的发展定位。研究认为,潘懋元先生关于高校类型“三分法”的学术构想为当代高校分类奠定了学理基础;技能型高校的范畴存在狭义与广义之分,并具备教育形态、知识生产与社会功能三方面特征。就发展定位而言,可通过目标定位、层次定位与科研定位三大维度进行考量:目标定位强调行业导向办学特色;层次定位强调构建完整的培养体系;科研定位则聚焦解决行业企业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型高校 高校分类 发展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规训与超越
9
作者 任令涛 袁东恒 李良立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4,I0006,共10页
从福柯规训理论视域看,工程人才培养面临着高校内部学术逻辑的规训,即基于大学知识观改造工程知识的知识规训、基于学科建制划分工程知识体系的学科规训、基于大学组织边界开展工程人才培养的空间规训。学术逻辑规训使工程人才培养陷入... 从福柯规训理论视域看,工程人才培养面临着高校内部学术逻辑的规训,即基于大学知识观改造工程知识的知识规训、基于学科建制划分工程知识体系的学科规训、基于大学组织边界开展工程人才培养的空间规训。学术逻辑规训使工程人才培养陷入困境:遮蔽工程知识本质,形成工程教育还原论范式;割裂学科间联系,制约工程人才跨学科能力培养;封闭工程人才培养空间,难以发挥企业育人功能。审视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应超越学术逻辑规训,遵循工程知识本质,扭转工程教育理科化取向;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资源配置局面,组建跨学科组织;打通组织边界,实现校企双向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工程教育 学术逻辑 跨学科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职院校科研实力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三十年科研大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许建领 袁礼 +2 位作者 卿中全 王茂莉 艾娣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66-74,共9页
在类型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科研地位日益提高。科研发展水平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软实力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发展科研也是建立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宏观层面对全国高职院校三十年科... 在类型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科研地位日益提高。科研发展水平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软实力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发展科研也是建立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宏观层面对全国高职院校三十年科研大数据加以对比分析,发现科研成果规模巨大、整体科研创新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有很大提高、国际科研交流与合作程度不断加强、地区经济与历史底蕴是影响高职科研创新活力的两大关键因素,但科研发展水平不均衡、科研创新后劲不足、发文质量和影响因子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科研创新意义和责任,继续加大科研支持与投入,继续扩大市场开放办学,积极寻求产学研合作,并建立有利于科研创新的评价制度,提升研究水平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研发展 水平提升 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科研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职院校科教融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建领 卿中全 袁礼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60-67,共8页
科教融汇有利于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并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路径。探讨我国高职院校科教融汇现状,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各地区科教融汇水平及发展规律,对于提高科研质量、推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科教融汇有利于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并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路径。探讨我国高职院校科教融汇现状,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各地区科教融汇水平及发展规律,对于提高科研质量、推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数据分析及调研发现,我国各地区科教融汇发展程度不均衡,科研服务产业和教学能力不足,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高职院校科教融汇整体上处于初级阶段。区域产业基础是影响科教融汇的重要因素,但并不完全决定科教融汇发展水平,院校办学理念、制度环境、专业结构等因素同样非常关键。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应在科教融汇治理体系、科教融汇院校特色、科教融汇评价机制、校企信息共享平台等方面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教融汇 科技创新 大数据分析 科教融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