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红树植物秋茄造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41
1
作者
廖宝文
郑德璋
+3 位作者
郑松发
李云
陈相如
陈正桃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86-592,共7页
据物候观测,秋茄最佳采种(胚轴)在海南(琼山)为2月上旬至3月初,廉江在2月下旬至4月底,深圳为3月上旬至5月初;采用胚轴插植方法造林并在淤泥松软、风浪大的滩涂适当深栽(2/3种苗长度),半年成活率达88%,用1至多...
据物候观测,秋茄最佳采种(胚轴)在海南(琼山)为2月上旬至3月初,廉江在2月下旬至4月底,深圳为3月上旬至5月初;采用胚轴插植方法造林并在淤泥松软、风浪大的滩涂适当深栽(2/3种苗长度),半年成活率达88%,用1至多年生小苗或幼树造林,半年成活率小于37%;潮浸深度对幼苗和幼树生长影响极大,选择和规划造林地时,首先应确定宜林滩涂潮汐基面高程,该高程因各地潮汐特点不同而异,深圳湾应大于1.3m;造林初植密度以0.5m×1m或1m×1m适当密植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胚轴采收
种植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为干预群落对薇甘菊的影响
被引量:
21
2
作者
李小川
殷作云
+3 位作者
何立平
黄文辉
周启文
张贻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4-218,共5页
在薇甘菊为害严重的深圳、东莞设置试验地,观测经除草(包括薇甘菊)后种植乔灌草等人为干预群落对薇甘菊的影响.研究表明:薇甘菊生物量与其它植物总盖度的关系极显著地符合负指数曲线模型;薇甘菊盖度、密度分别与其它植物总盖度呈极显著...
在薇甘菊为害严重的深圳、东莞设置试验地,观测经除草(包括薇甘菊)后种植乔灌草等人为干预群落对薇甘菊的影响.研究表明:薇甘菊生物量与其它植物总盖度的关系极显著地符合负指数曲线模型;薇甘菊盖度、密度分别与其它植物总盖度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并可很好地拟合线性模型;通过生态措施控制薇甘菊危害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干预
群落
薇甘菊
生物量
盖度
密度
害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薇甘菊生态防除研究初报
被引量:
20
3
作者
殷祚云
李小川
+6 位作者
何立平
黄文辉
周永文
黎容根
徐庆华
张贻安
罗航
《广东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17-22,共6页
为了生态防除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 ,在受害严重的深圳、东莞设置试验地 ,在人工除草 (包括全部薇甘菊 )后搭配种植 9个树种、1种灌木和 1种草本 ,并设置固定样方调查薇甘菊的生物量、盖度、密度及其周围人工种植的、野生的乔灌草植物生...
为了生态防除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 ,在受害严重的深圳、东莞设置试验地 ,在人工除草 (包括全部薇甘菊 )后搭配种植 9个树种、1种灌木和 1种草本 ,并设置固定样方调查薇甘菊的生物量、盖度、密度及其周围人工种植的、野生的乔灌草植物生长量、盖度。初步研究表明 :(1)深圳试验地大叶相思、马占相思和东莞试验地米老排、樟树的冠幅增长最快 ,宜作为防除薇甘菊的造林树种 ;蟛蜞菊生长迅速 ,可在短期内有效抵御薇甘菊侵害 ;(2 )薇甘菊生物量与其它植物总盖度的关系符合负指数曲线模型 ;(3)薇甘菊盖度、密度与其它植物总盖度均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能很好地拟合线性模型 ;(4 )据 (2 )、(3) ,其它植物总盖度以及包括其内的林木冠幅 (或郁闭度 )、草本层盖度 ,可作为评价一个植物群落抵御薇甘菊为害的能力或一种生态防除措施的效能的实用而方便的指标。种植当地适生乔灌草植物或促进野生植物生长 ,建立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可持续有效地抵御薇甘菊的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生态防除
生物量
盖度
密度
冠幅
模型
测度指标
害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树植物秋茄造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41
1
作者
廖宝文
郑德璋
郑松发
李云
陈相如
陈正桃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深圳福田自然保护区
湛江红树林
自然保护区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86-592,共7页
文摘
据物候观测,秋茄最佳采种(胚轴)在海南(琼山)为2月上旬至3月初,廉江在2月下旬至4月底,深圳为3月上旬至5月初;采用胚轴插植方法造林并在淤泥松软、风浪大的滩涂适当深栽(2/3种苗长度),半年成活率达88%,用1至多年生小苗或幼树造林,半年成活率小于37%;潮浸深度对幼苗和幼树生长影响极大,选择和规划造林地时,首先应确定宜林滩涂潮汐基面高程,该高程因各地潮汐特点不同而异,深圳湾应大于1.3m;造林初植密度以0.5m×1m或1m×1m适当密植为宜。
关键词
秋茄
胚轴采收
种植
造林
Keywords
Kandelia candel mangrove, hypocotyl collection, planting method, afforestation technigues, young tree growth
分类号
S792.990.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为干预群落对薇甘菊的影响
被引量:
21
2
作者
李小川
殷作云
何立平
黄文辉
周启文
张贻安
机构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东莞市大岭山林场
深圳
福田
区
自然保护区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4-218,共5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重点课题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01).
文摘
在薇甘菊为害严重的深圳、东莞设置试验地,观测经除草(包括薇甘菊)后种植乔灌草等人为干预群落对薇甘菊的影响.研究表明:薇甘菊生物量与其它植物总盖度的关系极显著地符合负指数曲线模型;薇甘菊盖度、密度分别与其它植物总盖度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并可很好地拟合线性模型;通过生态措施控制薇甘菊危害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
人为干预
群落
薇甘菊
生物量
盖度
密度
害草
Keywords
Mikania micrantha
living creature deal
cover degree
density
分类号
S76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薇甘菊生态防除研究初报
被引量:
20
3
作者
殷祚云
李小川
何立平
黄文辉
周永文
黎容根
徐庆华
张贻安
罗航
机构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东莞市国营大岭山林场
深圳福田自然保护区
出处
《广东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17-22,共6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科技重点攻关项目 (编号 2 0 0 0 0 1)资助
文摘
为了生态防除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 ,在受害严重的深圳、东莞设置试验地 ,在人工除草 (包括全部薇甘菊 )后搭配种植 9个树种、1种灌木和 1种草本 ,并设置固定样方调查薇甘菊的生物量、盖度、密度及其周围人工种植的、野生的乔灌草植物生长量、盖度。初步研究表明 :(1)深圳试验地大叶相思、马占相思和东莞试验地米老排、樟树的冠幅增长最快 ,宜作为防除薇甘菊的造林树种 ;蟛蜞菊生长迅速 ,可在短期内有效抵御薇甘菊侵害 ;(2 )薇甘菊生物量与其它植物总盖度的关系符合负指数曲线模型 ;(3)薇甘菊盖度、密度与其它植物总盖度均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能很好地拟合线性模型 ;(4 )据 (2 )、(3) ,其它植物总盖度以及包括其内的林木冠幅 (或郁闭度 )、草本层盖度 ,可作为评价一个植物群落抵御薇甘菊为害的能力或一种生态防除措施的效能的实用而方便的指标。种植当地适生乔灌草植物或促进野生植物生长 ,建立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可持续有效地抵御薇甘菊的侵害。
关键词
薇甘菊
生态防除
生物量
盖度
密度
冠幅
模型
测度指标
害草
Keywords
Mikania micrantha H.B.K., ecological control, biomass, coverage, density, growth, crown diameter, model, measurement index
分类号
S451.0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红树植物秋茄造林技术的研究
廖宝文
郑德璋
郑松发
李云
陈相如
陈正桃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为干预群落对薇甘菊的影响
李小川
殷作云
何立平
黄文辉
周启文
张贻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薇甘菊生态防除研究初报
殷祚云
李小川
何立平
黄文辉
周永文
黎容根
徐庆华
张贻安
罗航
《广东林业科技》
2003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