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V-LED表面消毒辐射场的数学模拟体系的建立及试验验证
1
作者 童张法 姚森 +4 位作者 江怡清 张连峰 申聪敏 刘乃鑫 闫建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2-4051,共10页
为了实现紫外发光二极管(Ultraviolet Light-Emitting Diodes,UV-LED)表面消毒器设计的优化、高效、智能化目的,研究建立了UV-LED表面消毒辐射场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根据该数学模型,编写了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 为了实现紫外发光二极管(Ultraviolet Light-Emitting Diodes,UV-LED)表面消毒器设计的优化、高效、智能化目的,研究建立了UV-LED表面消毒辐射场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根据该数学模型,编写了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程序,对辐射场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显示,辐射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试验验证了辐射模型的可行性。试验进行了应用举例,当照射距离与灯间距的比值为0.4时,选择最大发光角90°的UV-LED可使辐射场最优化;当照射距离与灯间距的比值为0.8和1.6时,对应的最优选择分别是45°和30°的UV-LED。数学模型和相关计算方法为优化设计紫外线表面消毒设施提供了模拟、优化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紫外发光二极管(UV-LED) 表面消毒 辐射场 数学模拟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KI/KIO_(3)化学曝光剂测量精度因素的过程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宋叶叶 张连峰 +1 位作者 童张法 黄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2-379,共8页
为提高KI/KIO_(3)化学曝光剂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应用改进的孔式平行光设备,研究了温度、照射时间、可见光、溶液制备过程、搅拌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曝光剂的化学反应,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的内在原因,且对入射角的影响进行了几何光学分析。... 为提高KI/KIO_(3)化学曝光剂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应用改进的孔式平行光设备,研究了温度、照射时间、可见光、溶液制备过程、搅拌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曝光剂的化学反应,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的内在原因,且对入射角的影响进行了几何光学分析。结果显示,全程伴随空白样品方法,可有效消除溶液自身不稳定性带来的误差;配制溶液时先溶解四硼酸钠,可提高溶液自身稳定性;溶液的254nm紫外线的透光率仅为0.56%(5mm),需要通过搅拌使离子充分地扩散;溶液的三碘阴离子I3-存在浓度饱和阈值(0.001672 mol×L^(-1)),表明测量时需根据溶液体积选择适当的剂量。上述方法可去除所有因素导致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化学曝光剂 碘化钾/碘酸钾 辐射照度计 稳定性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KI/KIO_(3)化学曝光剂测量UV-LED紫外线输出量过程中反射量的确定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连峰 周钰 +4 位作者 常保延 熊东 闫建昌 申聪敏 王春勇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40-1045,共6页
用KI/KIO_(3)测量紫外线输出量时,由于液体表面反射,会有部分入射光的光子未进入液体,导致测量误差。根据菲涅耳方程,反射量与入射角密切相关,紫外线发光二极管发出的每束光的辐射角和进入溶液的入射角都是不同的。为了定量多种辐射角... 用KI/KIO_(3)测量紫外线输出量时,由于液体表面反射,会有部分入射光的光子未进入液体,导致测量误差。根据菲涅耳方程,反射量与入射角密切相关,紫外线发光二极管发出的每束光的辐射角和进入溶液的入射角都是不同的。为了定量多种辐射角、入射角引起的复杂反射的总体反射量,拍摄了各种情况下的化学曝光剂漩涡表面的轮廓,进行了数学分析,建立了准确计算反射损失的数学方法。通过计算得到的反射系数可以补偿反射损失以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也可根据计算数据,控制操作条件以减小反射量。根据拍摄到的液体旋转形成的旋涡,反射系数可被稳定地控制在约0.025。反射系数的稳定意味着消除了反射可能引起的测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反射损耗 化学曝光剂 紫外线发光二极管 菲涅耳方程 旋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KI/KIO_(3)化学曝光剂直接测量UV-LED紫外线输出量的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连峰 周钰 +4 位作者 常保延 熊东 闫建昌 申聪敏 王春勇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5-870,共6页
紫外线发光二极管(UV-LED)是新一代紫外线光源,紫外线输出量是最关键的特性参数。为了测量UV-LED的紫外线输出量,提出了用化学曝光剂捕捉UV-LED发射出的紫外线所有光子的测量方法。单位时间内捕捉到的所有光子的能量总和就是紫外线输出... 紫外线发光二极管(UV-LED)是新一代紫外线光源,紫外线输出量是最关键的特性参数。为了测量UV-LED的紫外线输出量,提出了用化学曝光剂捕捉UV-LED发射出的紫外线所有光子的测量方法。单位时间内捕捉到的所有光子的能量总和就是紫外线输出量。由于KI/KIO_(3)化学曝光剂是液体,通过旋转可形成漩涡,将UV-LED置于漩涡中,既不接触液体,又能捕捉所有从UV-LED发出的光子,从而准确测量UV-LED的紫外线输出量。测量过程中,UV-LED的热量被引到一个水箱,保持UV-LED的结温稳定。结果表明,通过仔细的操作,KI/KIO_(3)化学曝光剂的测量是可控的,实验数据显示,测量数据的离散系数在0.02~0.079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紫外线输出量 紫外线发光二极管 KI/KIO_(3)化学曝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的生物安全性的调研与分析
5
作者 张连峰 江怡清 周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7-232,共6页
对我国、世界卫生组织、欧盟、美国以及加拿大等国际组织和国家机构的相关文件,以及发表论文进行了调研、总结和分析。二氧化钛颗粒的微小性导致其可以进入肺部,诱发癌症。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二氧化钛颗粒的危害性是由于它的物理特性而... 对我国、世界卫生组织、欧盟、美国以及加拿大等国际组织和国家机构的相关文件,以及发表论文进行了调研、总结和分析。二氧化钛颗粒的微小性导致其可以进入肺部,诱发癌症。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二氧化钛颗粒的危害性是由于它的物理特性而非化学特性。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在研究、生产过程中,需注意粉尘。作为光催化剂使用的二氧化钛一般都是固化后使用,而固化的光催化剂不存在粉尘问题,即欧盟归类的二氧化钛“第二类致癌物”,对光催化剂的应用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致癌 呼吸 颗粒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