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味中药对畜禽支原体敏感性及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陈美安 甄汉深 +3 位作者 裴渭静 赵欣 沈永强 唐旭东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8-63,共6页
以70%乙醇回流提取法制备中药提取物,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分别测定10味中药对牛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及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以MTT法测定10味中药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 以70%乙醇回流提取法制备中药提取物,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分别测定10味中药对牛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及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以MTT法测定10味中药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探讨10味中药对畜禽支原体的敏感性及其细胞毒性.结果表明,10味中药中,两面针、南板蓝根、黄连、黄芩、黄柏、甘草和白鲜皮等7味中药对3种畜禽支原体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和杀灭作用,其中两面针、甘草、黄柏有较好的敏感性,MIC分别为3.91~15.625 mg/mL,7.81~31.25 mg/mL,15.625~62.50 mg/mL.其余3味中药广藿香、土槿皮和艾叶敏感性最低,MIC均大于250 mg/mL.10味中药中,土槿皮对Vero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性,最大安全浓度(the maximum safe concentration,TC0)小于0.49 mg/mL,半数抑制浓度(the 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3.12 mg/mL;其余9味中药对Vero细胞毒性很小,TC0在3.91~15.625 mg/mL之间,IC50在47.20~104.55 mg/mL之间.筛选出7味中药对牛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及羊肺炎支原体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且其细胞毒性很小,为兽医临床辨证治疗提供试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畜禽支原体 敏感性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畜禽支原体中草药筛选及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美安 甄汉深 +4 位作者 裴渭静 沈永强 于录 史祺云 唐旭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38,共6页
为了解10味中药体外抗畜禽支原体活性及其细胞毒性,以水回流提取法制备中药提取物,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分别测定10味中药对牛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及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MTT法测定10味中药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 为了解10味中药体外抗畜禽支原体活性及其细胞毒性,以水回流提取法制备中药提取物,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分别测定10味中药对牛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及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MTT法测定10味中药对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表明,10味中药中,两面针、南板蓝根、黄连、黄芩、黄柏、甘草和白鲜皮等7味中药对3种畜禽支原体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和杀灭作用。其中两面针、南板蓝根和甘草活性较强,MIC分别为7.81mg/mL^31.25mg/mL、7.81mg/mL^62.50mg/mL、15.625mg/mL^62.50mg/mL;其余3味中药广藿香、土槿皮和艾叶活性最低,MIC几乎大于250mg/mL。10味中药中,土槿皮对Vero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性,最大安全浓度(TC0)为<0.49mg/mL,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70mg/mL;其余9味中药对Vero细胞毒性很小,TC0在3.91mg/mL^15.625mg/mL之间,IC50在54.73mg/mL^114.23mg/mL之间。提示筛选出两面针、南板蓝根、黄连、黄芩、黄柏、甘草和白鲜皮等7味中药对牛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及羊肺炎支原体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和杀灭作用,且其细胞毒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畜禽 支原体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家兔鼻腔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谢珍 王雪艳 +2 位作者 赵欣 张景照 唐旭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9-602,共4页
将热毒宁注射剂制备成鼻腔喷雾剂,进行家兔鼻腔黏膜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健康家兔为模型,建立空白组、鼻腔给药组和注射给药组。给药后使用乙腈沉淀蛋白法处理家兔血浆样品,HPLC检测血浆中药物有效成分绿原酸的浓度。HPLC结果显示... 将热毒宁注射剂制备成鼻腔喷雾剂,进行家兔鼻腔黏膜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健康家兔为模型,建立空白组、鼻腔给药组和注射给药组。给药后使用乙腈沉淀蛋白法处理家兔血浆样品,HPLC检测血浆中药物有效成分绿原酸的浓度。HPLC结果显示,鼻腔给药组中可检测到绿原酸,且在给药后2-5min时浓度最高,说明自制热毒宁鼻腔喷雾剂可成功透过鼻腔黏膜吸收进入血液中快速代谢。相比于注射给药组,鼻腔给药组血液中的药物有效物质含量较低,提示热毒宁鼻腔喷雾剂药物透黏膜吸收效率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 鼻腔给药 注射给药 高效液相色谱 绿原酸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沙棘抗肥胖作用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陆梦柯 王梓琴 +6 位作者 张春 王菲 陈志玺 王亚妮 TANG Mengze 刘蕊 唐旭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沙棘抗肥胖的活性成分、靶点和作用机制,并验证其体外抗肥胖效果。方法:使用TCMSP平台检索沙棘活性成分与靶点,收集疾病靶点,利用Venny 2.0.2得沙棘靶点与肥胖靶点的交集。通过STRING数据库平台...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沙棘抗肥胖的活性成分、靶点和作用机制,并验证其体外抗肥胖效果。方法:使用TCMSP平台检索沙棘活性成分与靶点,收集疾病靶点,利用Venny 2.0.2得沙棘靶点与肥胖靶点的交集。通过STRING数据库平台建立药物靶点-疾病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分析,得到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沙棘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图。使用Autodock Dock 1.5.7和Pymol 2.2.0进行沙棘核心靶点与其成分的分子对接,并进行可视化处理。通过体外实验验证沙棘提取物的抗肥胖作用。结果:筛选得到33个沙棘活性成分,2820个疾病靶点和151个交集靶点。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维生素类、甾醇类等,关键靶点涉及AKT1、TNF、IL6、TP53、VEGFA、CASP3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恶性肿瘤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等131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核心靶点与其对应活性成分对接结果良好。体外实验表明沙棘提取物具有抑制3T3-L1小鼠前脂肪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研究显示沙棘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发挥抗肥胖作用,为其临床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抗肥胖 网络药理 分子对接 3T3-L1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枸杞子中铜含量及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雪艳 苏丽丽 +3 位作者 裴渭静 赵欣 张景照 唐旭东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1期1513-1516,共4页
目的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枸杞子中铜含量并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为评价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中药枸杞子中铜的含量,选取同位素63Cu进行测定,分析测定流程中不确定度分量并计算合成不确定... 目的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枸杞子中铜含量并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为评价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中药枸杞子中铜的含量,选取同位素63Cu进行测定,分析测定流程中不确定度分量并计算合成不确定度。结果枸杞子供试液中铜含量扩展不确定度为17.367μg·m L-1,含量为(186.740±17.367)μg·m L-1,即原药材中铜含量为(46.685±4.342)μg·kg-1。样品消解、检测设备、标准溶液配制等均为不确定度来源。结论应规范实验操作和仪器使用以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同时,建立中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测的不确定分析,完善测定方法学考察,减少实验误差,建立标准化实验操作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不确定度 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蕊 张景照 +2 位作者 王丹丹 刘海霞 唐旭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09-2114,共6页
木香烃内酯(costunolide,CL)和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 Lactone,DL)抗恶性黑色素瘤的活性。CL和DL处理B16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对B16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流... 木香烃内酯(costunolide,CL)和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 Lactone,DL)抗恶性黑色素瘤的活性。CL和DL处理B16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对B16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和PI3K/AKT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L和DL能显著抑制B16细胞的增殖,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增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药物处理后细胞形态学发生了改变,出现细胞收缩、高染色质凝聚、凋亡体的可见形成和核降解等细胞凋亡现象。流式细胞术检测确定了能诱导B16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L能明显升高Cyt-C、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和Bax蛋白的表达,抑制PI3K、AKT和Bcl-2蛋白的表达。CL通过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中PI3K/AKT通路激活,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线粒体膜通透性蛋白Bax的表达,使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释放了细胞色素C,从而促进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最终促进B16细胞发生凋亡,起到抗黑色素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黑色素瘤 增殖 凋亡 抗肿瘤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