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沿岸海域净初级生产力的遥感反演及其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彦南 陈劲松 +2 位作者 王久娟 韩宇 易琳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1-318,共8页
以深圳沿岸海域为研究区,以MODIS/AQUA卫星遥感产品为数据源,结合实测浮标数据修正了VGPM中叶绿素a含量的估算进而分析深圳沿岸海域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1)深圳沿岸海域2014年2、5、8、10月的净初级生产力在空间分布... 以深圳沿岸海域为研究区,以MODIS/AQUA卫星遥感产品为数据源,结合实测浮标数据修正了VGPM中叶绿素a含量的估算进而分析深圳沿岸海域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1)深圳沿岸海域2014年2、5、8、10月的净初级生产力在空间分布上从近海向外逐渐降低,初级生产力整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局面,且未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2)4个海区的叶绿素a含量均表现为夏季最高秋冬季次之,但各海区主要影响因素不同,珠江口主要受季风造成的浮游植物种类与细胞密度的季节变化影响,大亚湾主要受营养盐限制,大鹏湾的主导因素为湾内余流的季节变化,深圳湾的叶绿素a含量主要与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季节变化有关.(3)珠江口的初级生产力春夏季高于秋冬季;大鹏湾的初级生产力夏季最高,且季节变化趋势与叶绿素a表现一致;深圳湾的初级生产力夏季最高,且季节变化趋势与海表温度表现一致;大亚湾的初级生产力波动明显,夏冬季海洋初级生产力数值总体高于春秋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遥感学 净初级生产力 VGPM模型 MODIS 深圳沿岸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谱分析的深圳近海净初级生产力时间序列研究
2
作者 张彦南 王久娟 +2 位作者 段广拓 陈劲松 易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23,共11页
海洋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长时间序列分析可获取NPP多年变化趋势、季节变化等动态信息,对海洋环境的监测与预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3~2013年月际尺度净初级生产力卫星遥感产品为数据源,通过奇异谱分析提取标... 海洋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长时间序列分析可获取NPP多年变化趋势、季节变化等动态信息,对海洋环境的监测与预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3~2013年月际尺度净初级生产力卫星遥感产品为数据源,通过奇异谱分析提取标准化净初级生产力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振荡特征。研究表明,①浮标监测数据的叶绿素a浓度、海表温度与MODIS的叶绿素a浓度、海表温度产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NPP时间序列产品可用于分析深圳近岸海域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趋势。②空间分布上,深圳西部海域的NPP和叶绿素a浓度远高于大鹏湾和大亚湾,大鹏湾和大亚湾的NPP和叶绿素a浓度均值及变化趋势非常接近。三个海区NPP、叶绿素a浓度、海表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在季风转换期变化剧烈。③长期趋势上,深圳西部海域呈现2a周期波动趋势,在均值附近以年为周期上下波动。大鹏湾和大亚湾2003~2006年NPP低于平均水平,2008年后NPP开始以年为周期围绕平均值上下波动,2012年后NPP整体与均值持平。④周期特征上,深圳西部海域、大鹏湾和大亚湾的NPP呈"W"或"M"型周年变化,存在夏季主高峰(6~7月)和冬季次高峰(12~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净初级生产力 奇异谱分析 时间序列 深圳近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地波雷达观测的大亚湾附近海域余流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3
作者 袁凯瑞 王久娟 +4 位作者 林佳瑜 韩宇 王凯敏 徐宇程 陈劲松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1-283,共13页
基于大亚湾附近海域高频地波雷达的长期海流观测资料,利用T_tide工具包进行调和分析得到该海域余流季节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大亚湾附近海域余流的变化特征主要呈冬、夏两种形态,其变化过程与季风的变化同步。其中,冬季形态从10月到... 基于大亚湾附近海域高频地波雷达的长期海流观测资料,利用T_tide工具包进行调和分析得到该海域余流季节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大亚湾附近海域余流的变化特征主要呈冬、夏两种形态,其变化过程与季风的变化同步。其中,冬季形态从10月到次年3月,流向为SW向,流速可达30 cm/s以上;夏季形态仅在5—8月间出现,流向为NE向,流速可达23 cm/s。大亚湾附近海域的余流分布特征不仅与海表面风场变化相关,而且与海底地形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此外,粤东沿岸流与珠江冲淡水对大亚湾附近海域余流空间分布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文学 余流 高频地波雷达 季节变化 大亚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8卫星热红外影像反演珠江口海表温度 被引量:5
4
作者 段广拓 陈劲松 +2 位作者 张彦南 王久娟 韩宇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8-355,共8页
海水表面温度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参数,具有巨大的研究意义.在近海海域进行研究时对分辨率具有较高的要求.在珠江口区域,利用LANDSAT 8影像热红外波段,结合美国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近红外水汽二级产品MOD05,运用Jiménez... 海水表面温度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参数,具有巨大的研究意义.在近海海域进行研究时对分辨率具有较高的要求.在珠江口区域,利用LANDSAT 8影像热红外波段,结合美国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近红外水汽二级产品MOD05,运用Jiménez-Mu1oz提出的单通道法,优化了部分参数,建立海表温度的反演流程.为了确定可行性,将与LANDSAT 8影像同一日期的MODIS海表温度产品MOD28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利用实测数据对比验证2组数据的质量.结果表明,反演结果时空分布规律与MOD28趋近一致,均呈现为夏季西高东低而冬季西低东高,全年温度变化接近准正弦曲线,并且反演结果精度更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海洋学 海表温度 单通道算法 LANDSAT 8卫星 MODIS MOD05 MOD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