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羽绒毛进出口贸易现状与海关检疫监管措施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浩 曹爱玲 +3 位作者 于力 纪帆 吴淑英 郑晓聪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6期90-96,共7页
为更好地服务我国羽绒毛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进出口贸易,分析了2020—2023年我国羽绒毛原料进出口贸易数据,简要梳理了海关对进境羽绒毛原料的检疫监管措施,讨论了当前进口羽绒毛原料的意义,存在的品质与卫生安全问题,以及国际组织和我... 为更好地服务我国羽绒毛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进出口贸易,分析了2020—2023年我国羽绒毛原料进出口贸易数据,简要梳理了海关对进境羽绒毛原料的检疫监管措施,讨论了当前进口羽绒毛原料的意义,存在的品质与卫生安全问题,以及国际组织和我国海关的检疫监管要求及措施。近年来,我国羽绒毛原料进口体量总体上在不断增长,已成为我国羽绒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在维护行业供应链完整和市场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口羽绒毛原料的品质和卫生安全问题应引起业界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关注。海关在促进羽绒毛原料进口贸易便利化的同时,应通过加强检疫监管,阻止禽流感、新城疫等重大疫病随贸易传入,以保障我国养禽业和羽绒毛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绒毛 国际贸易 禽流感 海关 检疫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进出境玉米病害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
作者 张然 卢小雨 +1 位作者 李蕊 欣玮玮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2期175-177,共3页
广东省深圳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出入境口岸城市,每年进出口玉米数量庞大。有效的玉米病害检测能够保障农业生产免受病害侵害,遏制境外疫情传入传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提高深圳市进出境玉米病害检测质量和效率,分析深圳市进出境玉米病... 广东省深圳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出入境口岸城市,每年进出口玉米数量庞大。有效的玉米病害检测能够保障农业生产免受病害侵害,遏制境外疫情传入传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提高深圳市进出境玉米病害检测质量和效率,分析深圳市进出境玉米病害检测中存在的检测技术手段单一、病害鉴定能力不足、标准不统一与执行不严格、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及检测流程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拓展检测技术手段、强化病害鉴定能力、统一标准规范并严格执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及优化检测流程管理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境检疫 玉米 病害检测 广东省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学传感技术在昆虫检测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汤怡静 黄河清 +5 位作者 程颖慧 高瑞芳 汪莹 刘海军 魏霜 向才玉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8-1075,共8页
声学传感技术作为一种简单、实用且有效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业(作物、树木)和食品安全(谷物、鲜果、干果等)相关领域,在害虫检测、监测预警、生物学研究以及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开发出了一些声测设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几种... 声学传感技术作为一种简单、实用且有效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业(作物、树木)和食品安全(谷物、鲜果、干果等)相关领域,在害虫检测、监测预警、生物学研究以及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开发出了一些声测设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几种应用于昆虫检测的声学传感技术,包括碰撞声检测技术、压电传感器技术和超声波检测技术等,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声学传感技术在昆虫检测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昆虫 声学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物种海虱在口岸检疫中的筛查及鉴定技术
4
作者 田城城 兰文升 +3 位作者 吴江 温智清 叶仕根 史卫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6-63,共8页
海虱是一种能感染北半球鲑科鱼类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桡足类的体外寄生虫,近年来我国从挪威大量进口大西洋鲑鱼,自2017年深圳海关不断从进口大西洋鲑鱼体上检测到寄生的海虱,严格筛查并且准确地鉴定这种寄生虫,对于预警我国养殖鲑科鱼... 海虱是一种能感染北半球鲑科鱼类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桡足类的体外寄生虫,近年来我国从挪威大量进口大西洋鲑鱼,自2017年深圳海关不断从进口大西洋鲑鱼体上检测到寄生的海虱,严格筛查并且准确地鉴定这种寄生虫,对于预警我国养殖鲑科鱼被感染的潜在风险至关重要。对收集的海虱样本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以期建立快速和准确的鉴定方法。研究发现进口的挪威大西洋鲑鱼感染的海虱有两类,但无明显的形态学差异,一种为鲑疮痂鱼虱(Lepeophtheirus salmonis),另一种为长鱼虱(Caligus elongatus),前者占样本总数的82.42%,后者占样本总数的17.58%。形态学方法难以很好地区别海虱的物种差异,而且只能对成虫鉴定,不能对虫卵和无特定形态的幼虫进行鉴别。试验建立了基于18S rDNA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能够弥补形态学方法的不足,同步筛查和鉴定两类海虱,并且具有灵敏度高的优势。首次报道进口大西洋鲑携带海虱入境的风险,为口岸预警海虱入侵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快速筛查和鉴定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疮痂鱼虱 长鱼虱 分子生物学鉴定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深圳市马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5
作者 韩银涛 张秋韵 +8 位作者 孙洁 钟伟国 吴凯 唐涛 王润良 王丹竹 蓝荣彬 刘荣启 庞李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9期25-29,共5页
为掌握深圳市马匹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采集全市马术俱乐部234份新鲜马粪便样品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检查。结果显示:全市26家马术俱乐部均存在肠道寄生虫感染,个体检出率为47.01%,寄生虫种类为马副蛔虫和圆线虫,感染率均为30.34%,混合感染率... 为掌握深圳市马匹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采集全市马术俱乐部234份新鲜马粪便样品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检查。结果显示:全市26家马术俱乐部均存在肠道寄生虫感染,个体检出率为47.01%,寄生虫种类为马副蛔虫和圆线虫,感染率均为30.34%,混合感染率为13.68%;公马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显著低于骟马和母马(P<0.05),不同年龄段马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舍特兰马感染率显著高于蒙古马(P<0.05),内蒙古来源马匹感染率显著低于其他省份来源马匹(P<0.05),年度驱虫4次马的感染率显著低于驱虫2次(P<0.05),每天消毒1次与每周消毒2次马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其他消毒频次(P<0.05),马房垫料不全清空的马匹感染率显著高于定期更换垫料马匹(P<0.05)。结果说明:深圳市马术俱乐部马匹普遍存在圆线虫和马副蛔虫感染,性别、品种、来源地以及驱虫频率、马房消毒频率及垫料更换频率对寄生虫感染有显著影响。建议马术俱乐部加强马匹的日常饲养管理,重视驱虫和消毒,加强引种检疫和肠道寄生虫检测,逐步实现马寄生虫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寄生虫 感染情况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A的玉米锈病菌快速检测技术
6
作者 卢小雨 张然 欣玮玮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24期178-180,共3页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受到了广泛关注。玉米锈病的病菌孢子会通过气流传播,造成较大范围的影响,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病害。为了保证我国玉米产量,针对不同玉米锈病进行检测和提前防治至关重要...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受到了广泛关注。玉米锈病的病菌孢子会通过气流传播,造成较大范围的影响,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病害。为了保证我国玉米产量,针对不同玉米锈病进行检测和提前防治至关重要。RPA是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的检测方式,可以通过对玉米锈病菌的菌株序列等进行检测与分析,快速鉴定病菌,为病菌的预防提供支持。该研究结合玉米锈病菌的基本情况,探究了基于RPA的玉米锈病菌快速检测技术应用情况,旨在为病菌的快速鉴定与防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A 玉米锈病菌 快速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快速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李辉 刘莉 +8 位作者 周义生 张志红 司倩倩 王汝霞 邓志強 范义兵 靳亮 孙洁 杨春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48,283,共7页
目的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兼具高致病性与跨物种传播风险的特征,对家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H5N6禽流感检测技术,为有效防控H5N6禽流感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杂... 目的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兼具高致病性与跨物种传播风险的特征,对家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H5N6禽流感检测技术,为有效防控H5N6禽流感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杂交瘤细胞筛选技术制备针对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神经氨酸酶N6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用经过羧基功能化的荧光量子点将该抗体与此前已制备好的针对血凝素H5蛋白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偶联并标记,基于双抗夹心免疫层析的原理建立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快速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结果试验显示所建立的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快速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对血凝素H5亚型重组蛋白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 ng/mL,对神经氨酸酶N6亚型重组蛋白的检测灵敏度达到0.1 ng/mL;与流感其他亚型和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等病原体没有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够有效识别高致病禽流感病毒H5亚型,并能直接区分H5N6亚型,准确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针对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荧光量子点免疫层析分型检测方法满足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检测灵敏、特异、准确的要求,可进一步用于对禽流感病毒H5亚型和H5N6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5N6 荧光量子点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的MaxEnt模型预测朱顶红花叶病毒的潜在地理分布
8
作者 刘静远 杨宇超 +7 位作者 于子祥 田沂民 何坤林 汪莹 秦誉嘉 滕凯 余慧 于翠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1,共7页
为探究朱顶红花叶病毒(Hippeastrum mosaic virus,HiMV)在全球的潜在地理分布,基于HiMV在全球的分布数据,运用MaxEnt模型与ArcGIS 10.2空间分析软件预测HiMV在历史和未来的2个不同气候场景条件下(低强迫场景SSP126、高强迫场景SSP585)... 为探究朱顶红花叶病毒(Hippeastrum mosaic virus,HiMV)在全球的潜在地理分布,基于HiMV在全球的分布数据,运用MaxEnt模型与ArcGIS 10.2空间分析软件预测HiMV在历史和未来的2个不同气候场景条件下(低强迫场景SSP126、高强迫场景SSP585)的潜在地理分布。MaxEnt模型的测试者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40,预测结果可靠性高。对HiMV分布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是:最干季均温(bio 9)、最湿月降水量(bio 13)、最干月降水量(bio 14)、最湿季均温(bio 8)和月平均昼夜温差(bio 2)。在历史气候条件下,HiMV在欧洲、中美洲及南美洲中南部、亚洲南部、大洋洲及非洲中部广泛适生;在我国除新疆、青海、甘肃西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西藏及四川西部以外的地区适生;在未来气候情景下,HiMV分布在欧洲呈现向东扩的趋势,在我国的适生区可向北延伸至吉林、黑龙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顶红花叶病毒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潜在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毛绒产品风险因子及国内外检测标准分析
9
作者 曹爱玲 徐浩 +4 位作者 沈立 鲁婕 陈宇 周小叶 蔡路昀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2期45-50,共6页
随着羽毛绒行业的蓬勃发展,羽毛绒产品进出口贸易日益频繁,但其质量风险也逐渐凸显。为全面评估我国羽毛绒产品的安全风险,优化检测标准体系,结合羽毛绒产品生产工艺与检测标准,从微生物污染(细菌、病毒)、物理杂质污染(原料杂质、加工... 随着羽毛绒行业的蓬勃发展,羽毛绒产品进出口贸易日益频繁,但其质量风险也逐渐凸显。为全面评估我国羽毛绒产品的安全风险,优化检测标准体系,结合羽毛绒产品生产工艺与检测标准,从微生物污染(细菌、病毒)、物理杂质污染(原料杂质、加工粉尘、重金属)和化学污染(清洗剂残留、违规添加物)3个维度,系统剖析了羽毛绒产品的潜在风险因子,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检测技术标准。研究发现:羽毛绒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会受到微生物、物理杂质和化学物质残留等各种风险因子污染,对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具有潜在影响;国内外的羽毛绒产品技术标准中的检测项目各有特点,存在一定差异,我国的标准体系对粗水洗羽毛绒界定不明,导致在口岸查验中会面临诸多问题。建议我国建立粗水洗羽毛绒检测标准,健全羽毛绒产品品质控制标准,以增强羽毛绒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保障消费者健康,推动该行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绒 国际贸易 风险因子 海关 检疫监管 检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蛙病毒3型类和桑蒂库帕蛙病毒类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0
作者 邓艳 柏建山 +5 位作者 徐浩 季新成 黄燕琼 何淑华 曾伟伟 蒋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3,79,共7页
为建立一种可快速鉴别检测蛙病毒3型(FV3)类和桑蒂库帕蛙病毒(SCRV)类的双重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本研究根据FV3类和SCRV类的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两种不同荧光标记的探针,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虎纹蛙病毒(T... 为建立一种可快速鉴别检测蛙病毒3型(FV3)类和桑蒂库帕蛙病毒(SCRV)类的双重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本研究根据FV3类和SCRV类的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两种不同荧光标记的探针,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虎纹蛙病毒(TFV)和大口黑鲈虹彩病毒(LMBV)的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标准品pMD19-T-TFV和pMD19-T-LMBV。采用矩阵法优化各反应条件后,初步建立了检测这两类蛙病毒的双重qPCR方法。标准曲线结果显示两个重组质粒标准品混合物与各自的Ct值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分别检测TFV、LMBV、伯勒虹彩病毒(BCV)、蛙病毒3型、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HNV)、锦鲤疱疹病毒、罗非鱼湖病毒、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斑点叉尾鮰病毒、鲤浮肿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呼肠孤病毒Ⅱ型、疱疹病毒Ⅱ型,评估该方法的特异;以100~108稀释的重组质粒标准混合物为模板采用建立的双重qPCR方法检测,评估该方法的敏感性;以10^(2)~10^(8)稀释的重组质粒标准混合物为模板采用该双重qPCR方法分别进行组内和组间的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仅能扩增出FV3类的TFV、BIV、FV3及EHNV和SCRV类的LMBV,其他病毒均无扩增曲线;对pMD19-T-TFV和pMD19-T-LMBV的检测限分别为1拷贝/µL和10拷贝/µL;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利用建立的双重qPCR方法和WOAH推荐的常规PCR方法分别对298份临床样品分别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双重qPCR方法检出21份SCRV类,2份FV3类,普通PCR方法检出15份SCRV类,2份FV3类,双重PCR方法与常规PCR方法对FV3类和SCRV类的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均达100%。本研究建立的双重q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对于多种蛙病毒属成员的鉴别检测和早期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蛙病毒 双重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A的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核酸检测技术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城城 兰文升 叶仕根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2期99-106,共8页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是近几年新发展并普及应用的一种核酸扩增技术,能够实现检测设备小型化,从而满足现场诊断(point-of-care testing,POCT)的需求。本研究以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viraem...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是近几年新发展并普及应用的一种核酸扩增技术,能够实现检测设备小型化,从而满足现场诊断(point-of-care testing,POCT)的需求。本研究以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viraemiaofcarp virus,SVCV)为检测靶标,建立了SVCV的RPA检测技术,并分析了该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评判了该技术应用于POCT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基于RPA的检测方法灵敏度较高,检测下限可达4×10~3 PFU/mL,但比以Taq酶为基础的RT-PCR技术略低;特异性好,未发现对其他水生动物疫病病原,如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PNV)、传染性鲑鱼贫血病病毒(ISAV)等发生非特异性反应;稳定性良好,3次重复性试验的结果近乎一致。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替代RT-PCR技术,应用于POCT的试剂和仪器设备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核酸检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售进口蜂产品携带蜂病毒初步风险分析
12
作者 赵现锋 陈兵 +5 位作者 王卫明 吴江 史卫军 王婉君 兰文升 曾少灵 《中国蜂业》 2023年第11期39-42,共4页
为了解深圳市售进口蜂产品携带蜜蜂急性麻痹病毒、黑蜂王台病毒、慢性蜜蜂麻痹病毒、残翅病毒、克什米尔蜜蜂病毒和囊状幼虫病毒等6种常见蜂病毒情况,研究团队采购了80份深圳地区市场零售进口蜂产品样品,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核酸检... 为了解深圳市售进口蜂产品携带蜜蜂急性麻痹病毒、黑蜂王台病毒、慢性蜜蜂麻痹病毒、残翅病毒、克什米尔蜜蜂病毒和囊状幼虫病毒等6种常见蜂病毒情况,研究团队采购了80份深圳地区市场零售进口蜂产品样品,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核酸检测。结果表明,80份样品中检出黑蜂王台病毒、残翅病毒和克什米尔蜜蜂病毒等3种蜂病毒核酸。其中,黑蜂王台病毒的核酸检出率最高,共65批,占比达81.25%,残翅病毒为22.5%,克什米尔蜜蜂病毒为1.25%。由此可见,目前深圳市场零售进口蜂产品携带部分种类蜂病毒,建议加强检测追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产品 蜂病毒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2 Omicron变异株多重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巧 林华 +4 位作者 徐浩 安微 薛昌华 张婧 韩国全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9,共10页
【目的】为建立精准、高效的多重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分析检测方法,开发可同时鉴别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ORF1ab基因、N基因、E基因以及Omicron变异株S... 【目的】为建立精准、高效的多重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分析检测方法,开发可同时鉴别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ORF1ab基因、N基因、E基因以及Omicron变异株S基因的检测体系,提高病毒性传染疾病的诊断效率及传播风险监测能力。【方法】通过筛选保守基因序列并设计特异性引物与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稳定性进行评价。以临床样本为实验材料,利用建立的ddPCR方法进行检测和验证,确定阳性检出率。【结果】多重ddPCR反应体系中,各对引物探针对目的片段均能有效扩增,SARS-CoV-2 ORF1ab基因、N基因、E基因以及Omicron变异株S基因灵敏度检测下限分别为0.59、0.68、1.44、1.03 copies/μL。在20份临床样本的核酸检测中,共检出16份阳性样本,阳性率达80%(16/20),经荧光定量PCR方法复测符合率一致。【结论】研究建立的多重dd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实现对临床样本中微量新冠病毒的精确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PCR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株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杆菌三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4
作者 朱安基 李世宏 +4 位作者 徐浩 杨亚军 白莉霞 李剑勇 许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5,共7页
为建立检测奶牛乳房炎主要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的快速诊断方法,选择大肠埃希氏菌phoa基因,肺炎克雷伯菌rcsa基因以及奇异变形杆菌urer基因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建立了奶牛乳房炎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杆菌三重Taq Man... 为建立检测奶牛乳房炎主要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的快速诊断方法,选择大肠埃希氏菌phoa基因,肺炎克雷伯菌rcsa基因以及奇异变形杆菌urer基因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建立了奶牛乳房炎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杆菌三重Taq 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在120 min内通过一管反应体系特异性鉴定出3种常见的奶牛乳房炎革兰氏阴性致病菌,最低检测限可达1×10^(1)copies/μL且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以此方法对80份奶牛乳房炎生乳样进行检测,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为35%(28/80),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21.2%(17/80),奇异变形杆菌检出率为11.2%(9/80)。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奶牛乳房炎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杆菌三重Taq 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奶牛乳房炎的临床诊断,对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及合理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实时荧光定量PCR 大肠埃希氏菌 肺炎克雷伯菌 奇异变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ne Health总体框架及最新关注方向 被引量:3
15
作者 耿庆华 廖立珊 +4 位作者 李修平 林茜茜 吴江 孙洁 刘荭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25,共5页
近年来,人兽共患病在全球越来越多的地方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在此背景下,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三方国际组织提出了“One Health”的概念。2021年底,FAO、WOAH、WHO和联合国环境... 近年来,人兽共患病在全球越来越多的地方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在此背景下,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三方国际组织提出了“One Health”的概念。2021年底,FAO、WOAH、WH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成立了One Health高级别委员会(One Health High Level Expert Panel,OHHLEP),并将“One Health”重新定义。论文就“One Health”的概念、提出的背景、重要发展进程、总体框架和协调机制以及未来应用展望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阐述,为我国进一步深入了解“One Health”理念,实践并更好地应用“One Health”方法,从而解决我国人兽共患病、抗生素耐药等对人类、动物和环境危害严重的问题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e health 发展进程 总体框架 协调机制 未来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彦星 翁巧玉 +10 位作者 阮周曦 吴江 黄超华 金业 陈鹏 张彩虹 杨俊兴 曹琛福 史卫军 刘建利 花群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为建立一种非洲猪瘟病毒抗体阻断ELISA检测方法,以原核表达ASFV p72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HRP标记的p72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作为酶标抗体,建立了非洲猪瘟病毒抗体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中血清以1∶10稀释,... 为建立一种非洲猪瘟病毒抗体阻断ELISA检测方法,以原核表达ASFV p72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HRP标记的p72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作为酶标抗体,建立了非洲猪瘟病毒抗体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中血清以1∶10稀释,酶标单抗以1∶6000稀释,临界值为50.12%。该方法特异性强,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对强阳性血清的最低稀释度为1∶640,弱阳性血清的最低稀释度为1∶10,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重复性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应用所建立的方法与商品化同类检测试剂盒对174份血清进行检测,ASFV抗体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96.75%,总符合率为97.28%。建立的阻断ELISA方法可用于非洲猪瘟病毒抗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72蛋白 单克隆抗体 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球虫体外培养模型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晓婷 李娟 +10 位作者 陈兵 刘俊杰 戚南山 廖申权 吕敏娜 林栩慧 蔡海明 胡俊菁 宋勇乐 白银山 孙铭飞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2-301,共10页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肠上皮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感染鸡体重减轻、营养不良、肠道损伤等,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球虫的生命周期包括从无性阶段到有性阶段的转换并局限于一个宿主。目前对球虫的研究主要包括...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肠上皮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感染鸡体重减轻、营养不良、肠道损伤等,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球虫的生命周期包括从无性阶段到有性阶段的转换并局限于一个宿主。目前对球虫的研究主要包括在细胞生物学及其不同生命阶段的蛋白质表达和运输机制、宿主细胞入侵和宿主-寄生虫相互作用、新型药物靶标筛选等方面。鉴于研究问题的多样性,以及减少和取代动物试验的要求,建立高效的体外培养模型成为研究鸡球虫生物学特性、抗球虫疫苗和药物的基本条件。笔者重点阐述了鸡球虫体外培养模型及其在药物抗虫效果研究中的应用,包括鸡胚培养模型、二维培养模型(原代细胞培养模型、传代细胞系培养模型)及三维类器官培养模型。越来越多培养技术的突破为研究球虫生命周期阶段和干预策略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为深入了解鸡球虫致病机制、抗球虫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美耳球虫 体外培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养殖业抗生素耐药基因污染特征及“One Health”框架下应对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耿庆华 廖立珊 +5 位作者 吴江 曹宽仁 刘瑜 姜莉 刘荭 孙洁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1期32-35,共4页
抗生素耐药性(ABR)是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全球健康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现在被视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ne Health(同一健康)一个关键问题。而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在人类、动物和相关环境中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造成抗... 抗生素耐药性(ABR)是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全球健康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现在被视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ne Health(同一健康)一个关键问题。而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在人类、动物和相关环境中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造成抗生素的在环境中的污染,导致药物残留或耐药基因在环境中的持续存在,从而出现了耐药细菌库。为了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ne health”框架下更好的解决我国抗生素污染而产生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本文阐述了我国畜牧和水产养殖业抗生素和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污染来源、污染特征,抗生素的危害以及one health框架下未来的应对策略,以期对我国在抗生素和抗生素耐药性的治理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污染 抗生素耐药基因 同一健康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地区犊牛肠道病毒种群的宏基因组学分析
19
作者 陈天杰 李玉铎 +2 位作者 周华亮 肇慧君 赵建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62-5173,共12页
【目的】了解大庆地区奶牛群体犊牛肠道病毒的种群组成及遗传变异情况,为犊牛腹泻病毒性病原的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大庆周边奶牛场,采集155份犊牛粪便样品,随机分为6个腹泻样品池和3个临床无腹泻症状样品池。提... 【目的】了解大庆地区奶牛群体犊牛肠道病毒的种群组成及遗传变异情况,为犊牛腹泻病毒性病原的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大庆周边奶牛场,采集155份犊牛粪便样品,随机分为6个腹泻样品池和3个临床无腹泻症状样品池。提取总核酸,基于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SPAdes和SOAPdenovo进行序列拼接和组装,根据获得的序列分析病毒种群组成和遗传变异情况。【结果】成功注释到21个病毒科的6517147条病毒相关序列,除噬菌体外,冠状病毒科丰度最高,小RNA病毒科次之。将腹泻样本的注释结果与临床无腹泻样本进行比较发现,无腹泻样本中的病毒种群多样性明显高于腹泻样本,细小病毒科、小RNA病毒科及呼肠孤病毒科在腹泻样本中的相对丰度高于无腹泻样本。本研究还注释到牛环曲病毒(BToV)、牛嵴病毒(BKV)和牛诺如病毒(BNoV)等多种新发犊牛腹泻病毒序列,且首次在黑龙江地区犊牛粪便中注释到牛纽布病毒(BNeV)。对组装到的牛轮状病毒(BRV)、牛冠状病毒(BCoV)和牛星状病毒(BoAstV)基因组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BRV流行基因型为G6、G10、P[5]和P[11];组装到的1条BCoV全长基因组与中国流行毒株Coronavirus/Bo/BCoV6/2021/CHN亲缘关系最近;组装到的5条BoAstV均聚集在肠道组织嗜性毒株分支。【结论】大庆地区犊牛肠道病毒种群中冠状病毒科丰度最高,腹泻组样本病毒种群多样性低于无腹泻组。粪便样本中注释到BToV、BKV和BNoV等多种致犊牛腹泻的病毒,首次在黑龙江犊牛粪便中注释到BNeV,分析了当地流行BRV、BCoV和BoAstV遗传进化特点,为当地犊牛腹泻病毒性病原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肠道病毒 病毒宏基因组学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检测牛奶中喹诺酮类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
20
作者 韩银涛 庞李艳 +7 位作者 廖柳媚 陈粉娜 孙洁 唐涛 张秋韵 罗国强 次仁玉珍 吴凯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4年第5期81-88,共8页
本文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一种高精密度检测牛奶中喹诺酮类药物的方法,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了方法学的考察与验证。本研究参考已有的标准,对标准的前处理步骤进行优化,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分析。20种喹诺酮... 本文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一种高精密度检测牛奶中喹诺酮类药物的方法,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了方法学的考察与验证。本研究参考已有的标准,对标准的前处理步骤进行优化,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分析。20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559~0.99991,方法检出限为0.0514~0.928μg/kg,回收率为73.6%~110.0%,相对标准偏差为1.33%~7.69%。该方法前处理简便、高效,所得结果检出限低,回收率较好,精准度高,重复性好,可以为检验牛奶中喹诺酮类药物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高精密度 高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