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blC型家系的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欧阳明 刘璐 +5 位作者 梁平 成洪波 王云 刘桂琴 刘旭阳 樊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23-727,共5页
背景研究已证实,c.365A〉T和c.658_660delAAG突变是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blC型(cblC病)散发患者MMACHC基因突变少见的类型,且目前尚未见到相关的家系报道。目的对患cblC病的中国一家系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分析。... 背景研究已证实,c.365A〉T和c.658_660delAAG突变是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blC型(cblC病)散发患者MMACHC基因突变少见的类型,且目前尚未见到相关的家系报道。目的对患cblC病的中国一家系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本研究遵循Helsinki宣言,所有检测方法均征得患儿父母的知情同意。收集一个2代4名成员的cblC病中国家系,包括患病兄妹和正常表型的父母。对所有成员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检查及眼底照相、眼压测量等。采集4名家系成员的外周血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通过PCR检测和DNA直接测序法筛选该疾病相关MMACHC基因的序列改变。结果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先证者及胞妹均为cblC病患儿,分别于10岁及1岁时确诊并给予相关治疗,其父母表型均正常。2例患儿眼前节未见异常,但先证者存在双侧眼球震颤,黄斑部萎缩斑明显大于其胞妹。DNA测序结果分析表明,2例患儿均存在MMACHC基因4号外显子缺失突变(e.658-660delAAG,P.K220delLys)和3号外显子错义突变(c.365A〉T,P.H122L)组成的复合杂合突变,而表型正常的母亲存在第3外显子编码区365位A〉T杂合突变,密码子由CAT变为CTT,表型正常的父亲在第4外显子编码区第658-660位缺失AAG3个碱基。结论该cblC病家系是由MMACHC基因的c.658-660delAAG和C.365A〉T复合杂合突变导致,MMACHC基因在该病具有致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尿症 遗传 甲基丙二酸 代谢 杂合子 DNA突变分析 并发症 cblC病 中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中国Avellino型角膜营养不良家系的分子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樊宁 刘璐 +5 位作者 王芝 计虹 杨洁 黎明 蒋丽琼 刘旭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8-722,共5页
背景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B诱导(TGFflI)基因是角膜营养不良最常见的致病基因,但rG印,基因突变与患者表型的关系研究目前仍然很少。目的探讨一个中国汉族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ACD)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原因,分析TGFfll基因突... 背景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B诱导(TGFflI)基因是角膜营养不良最常见的致病基因,但rG印,基因突变与患者表型的关系研究目前仍然很少。目的探讨一个中国汉族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ACD)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原因,分析TGFfll基因突变与患者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一个中国汉族ACD家系共3代19名家系成员,对现存活的5例患者和13名表型正常成员进行研究,采用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OCT、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等检查方法观察受检者角膜病变的临床特点。收集所有受检者外周静脉血各2ml,对rG邛,基因进行突变分析和DNA测序。结果先证者诊断为ACD,该家系共6例患者,已去世1例,3代家系中每代均有患病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遗传模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家系中3例女性患者角膜混浊病灶的形态呈面包屑样、条索样和点片状,而2例男性患者角膜混浊呈点状;女性患者角膜病变范围大于男性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的视力为0.4~0.9,男性患者视力均为1.0。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和眼前节OCT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差别。所有患者rG邛,基因中发现第4外显子的C.372G〉A(P.R124H)杂合突变(碱基G〉A),导致第124位的精氨酸变成组氨酸,并发现TGFflI基因8号和12号外显子两个位点存在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SNP)(C.981G〉A,V327V和e.1626T〉C,F542F),而家系中表型正常成员未发现此类改变。结论阳邛,基因的R124H突变为该ACD家系的致病突变,该家系中女性患者表型重于男性患者,未发现其与DNA测序结果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 转化生长因子B 遗传基因学 遗传易感性 DNA突变分析 基因型 表型 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