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干支字义考原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李裕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年第5期73-83,共11页
本文根据汉字形、音、义统一的特点和古人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运用了文字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等多学科的材料和方法,对干支的文字本义进行了深入翔实的考证,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例如天干之乙为勾形器,丙为燧石器即砭,...
本文根据汉字形、音、义统一的特点和古人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运用了文字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等多学科的材料和方法,对干支的文字本义进行了深入翔实的考证,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例如天干之乙为勾形器,丙为燧石器即砭,壬同工,为肱股长骨;地支之子为小儿头或头壳,卯为双睾,辰为火石与木枝,亥为骸骨,等等。十干源于祭天禳旱,地支本于祭祀求子。先民祭祀成俗,甚至视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因此祭名便渐成日名,于是用为记日的干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支
古文字
史前文明
原始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宋诗词中的变性之音
被引量:
3
2
作者
易思平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唐宋诗词中有一种反自然、逆天性的“变性之音”,即男性诗人往往以女性身份、而把权贵而尤其是封建君王比拟为自己的夫君,以妻妾的语气和情感表达自己的效忠献媚或者哀怨期盼之情。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与中国古代儒家之女性化思想与诗...
唐宋诗词中有一种反自然、逆天性的“变性之音”,即男性诗人往往以女性身份、而把权贵而尤其是封建君王比拟为自己的夫君,以妻妾的语气和情感表达自己的效忠献媚或者哀怨期盼之情。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与中国古代儒家之女性化思想与诗教理论的熏染、阴性文化盛行之社会环境的压迫、以男女之情写君臣关系之文学传统的影响以及文人自身的性格弱点等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诗词
男性文人
变性之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三曹的诗风看“建安风骨”的嬗变与发展——兼论曹植的文学史地位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力坚
《学术论坛》
1988年第2期77-79,共3页
当今中国古代文学史界,凡论及建安文学的风格,无不推崇“建安风骨”;论及建安文学时期的代表诗人,无不推举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三人;而论及其中“最杰出”者,又无一不推举曹植。然而,若把三曹各自的诗风,分别与“建安风骨”这一文学时...
当今中国古代文学史界,凡论及建安文学的风格,无不推崇“建安风骨”;论及建安文学时期的代表诗人,无不推举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三人;而论及其中“最杰出”者,又无一不推举曹植。然而,若把三曹各自的诗风,分别与“建安风骨”这一文学时代风格作比较,却又发现不少难以协调一致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结症就在于对“建安风骨”的认识与解释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风骨
建安文学
文学史地位
嬗变与发展
曹植
中国古代文学史
时代风格
三曹
悲凉慷慨
中国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风骚生命主题差异之成因
4
作者
易思平
《学术论坛》
2003年第2期92-96,共5页
《国风》与《离骚》的生命主题迥然不同 :前者表现的是珍重现世生命、追求生命享乐的本能而世俗的生命观 ;后者表现的是注重生命意义、追求生命价值的理性而崇高的生命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时代和文化因素外 ,《国风》
关键词
《国风》
《离骚》
生命主题
差异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5
作者
李克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73-77,共5页
有的学者认为,“科学”一词有两种用法,狭义的用法是单指自然科学,而广义的则指全部学问。我们今天讲的科学技术应是前一种用法,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是指后一种用法。这种对“科学”一词两种用法的区别,实际上已经表明人们认识到了自...
有的学者认为,“科学”一词有两种用法,狭义的用法是单指自然科学,而广义的则指全部学问。我们今天讲的科学技术应是前一种用法,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是指后一种用法。这种对“科学”一词两种用法的区别,实际上已经表明人们认识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差异。本来,人类的知识形态就是多种多样的,自然科学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形态。但是,自近代以来,特别是在西方,几乎所有的学科都有一种向自然科学看齐靠拢的趋势,这些学科不但大量引进数学和物理学的方法,而且把数学和物理学本身的某些特征拿来作为自己具有科学性的标志,这样一来,在人们的头脑中无形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看法,好象数学和物理学是其它一些学科具有科学性的根据,它们变成了其它学科在发展自己的过程中所悬的最高鹄的和理想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自然现象
概括性
两种用法
物理学
数学
研究对象
知识体系
地主
一种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尼采与艺术
6
作者
李克
《学术论坛》
1988年第1期38-42,共5页
自尼采哲学问世以来,特别是经过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尼采的名字常常和战争、恐怖、残暴、屠杀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尼采常是以一个高傲的、专以反抗破坏为能事的超人形象出现在人们心目中。但这只是尼采影响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不无...
自尼采哲学问世以来,特别是经过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尼采的名字常常和战争、恐怖、残暴、屠杀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尼采常是以一个高傲的、专以反抗破坏为能事的超人形象出现在人们心目中。但这只是尼采影响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不无讽刺意味的是,许多对人类怀着真诚的爱的艺术家,具有慈悲心肠的人道主义者,也曾经热烈欢呼过尼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哲学
超人形象
两次世界大战
存在主义哲学
艺术家
人道主义者
二十世纪初
理性
意志
克尔凯郭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支字义考原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李裕
机构
深圳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年第5期73-83,共11页
文摘
本文根据汉字形、音、义统一的特点和古人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运用了文字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等多学科的材料和方法,对干支的文字本义进行了深入翔实的考证,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例如天干之乙为勾形器,丙为燧石器即砭,壬同工,为肱股长骨;地支之子为小儿头或头壳,卯为双睾,辰为火石与木枝,亥为骸骨,等等。十干源于祭天禳旱,地支本于祭祀求子。先民祭祀成俗,甚至视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因此祭名便渐成日名,于是用为记日的干支。
关键词
干支
古文字
史前文明
原始宗教
分类号
H12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宋诗词中的变性之音
被引量:
3
2
作者
易思平
机构
深圳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文摘
唐宋诗词中有一种反自然、逆天性的“变性之音”,即男性诗人往往以女性身份、而把权贵而尤其是封建君王比拟为自己的夫君,以妻妾的语气和情感表达自己的效忠献媚或者哀怨期盼之情。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与中国古代儒家之女性化思想与诗教理论的熏染、阴性文化盛行之社会环境的压迫、以男女之情写君臣关系之文学传统的影响以及文人自身的性格弱点等有关系。
关键词
唐宋诗词
男性文人
变性之音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三曹的诗风看“建安风骨”的嬗变与发展——兼论曹植的文学史地位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力坚
机构
广东
深圳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学术论坛》
1988年第2期77-79,共3页
文摘
当今中国古代文学史界,凡论及建安文学的风格,无不推崇“建安风骨”;论及建安文学时期的代表诗人,无不推举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三人;而论及其中“最杰出”者,又无一不推举曹植。然而,若把三曹各自的诗风,分别与“建安风骨”这一文学时代风格作比较,却又发现不少难以协调一致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结症就在于对“建安风骨”的认识与解释上。
关键词
建安风骨
建安文学
文学史地位
嬗变与发展
曹植
中国古代文学史
时代风格
三曹
悲凉慷慨
中国文学史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风骚生命主题差异之成因
4
作者
易思平
机构
深圳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学术论坛》
2003年第2期92-96,共5页
文摘
《国风》与《离骚》的生命主题迥然不同 :前者表现的是珍重现世生命、追求生命享乐的本能而世俗的生命观 ;后者表现的是注重生命意义、追求生命价值的理性而崇高的生命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时代和文化因素外 ,《国风》
关键词
《国风》
《离骚》
生命主题
差异
成因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5
作者
李克
机构
深圳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73-77,共5页
文摘
有的学者认为,“科学”一词有两种用法,狭义的用法是单指自然科学,而广义的则指全部学问。我们今天讲的科学技术应是前一种用法,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是指后一种用法。这种对“科学”一词两种用法的区别,实际上已经表明人们认识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差异。本来,人类的知识形态就是多种多样的,自然科学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形态。但是,自近代以来,特别是在西方,几乎所有的学科都有一种向自然科学看齐靠拢的趋势,这些学科不但大量引进数学和物理学的方法,而且把数学和物理学本身的某些特征拿来作为自己具有科学性的标志,这样一来,在人们的头脑中无形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看法,好象数学和物理学是其它一些学科具有科学性的根据,它们变成了其它学科在发展自己的过程中所悬的最高鹄的和理想形态。
关键词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自然现象
概括性
两种用法
物理学
数学
研究对象
知识体系
地主
一种解释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尼采与艺术
6
作者
李克
机构
深圳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学术论坛》
1988年第1期38-42,共5页
文摘
自尼采哲学问世以来,特别是经过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尼采的名字常常和战争、恐怖、残暴、屠杀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尼采常是以一个高傲的、专以反抗破坏为能事的超人形象出现在人们心目中。但这只是尼采影响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不无讽刺意味的是,许多对人类怀着真诚的爱的艺术家,具有慈悲心肠的人道主义者,也曾经热烈欢呼过尼采。
关键词
尼采哲学
超人形象
两次世界大战
存在主义哲学
艺术家
人道主义者
二十世纪初
理性
意志
克尔凯郭尔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干支字义考原
李裕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唐宋诗词中的变性之音
易思平
《江淮论坛》
CSSCI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三曹的诗风看“建安风骨”的嬗变与发展——兼论曹植的文学史地位
王力坚
《学术论坛》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风骚生命主题差异之成因
易思平
《学术论坛》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李克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尼采与艺术
李克
《学术论坛》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